蕭紅:愛情路上一錯再錯

2021-02-23 環球人物

文/張耀傑

原載於《環球人物》2012年第12期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民國女作家蕭紅可算是智商極高而情商極低的「第一苦命女子」。她不是美女,也不是文藝戰士;她只想做自己,卻又永遠做不好自己。她的一生都在疲於奔命和動蕩不安中掙扎,文學創作雖然部分成全了她,卻沒有徹底改變她的悲慘命運。無論是她所摯愛的祖父,她所依賴的愛人——陸振舜、汪恩甲、蕭軍、端木蕻良,還是她所敬重的魯迅,都沒有也不可能成為她永遠的救星。

「我是《紅樓夢》裡的痴丫頭」

1980年,聶紺弩在《回憶我和蕭紅的一次談話》中介紹說,他與蕭紅之間曾有過一次談話:「蕭紅,你是才女,如果去應武則天的考試,究竟能考多高,很難說,總之,當在唐閨臣(清代小說《鏡花緣》中人物,武則天開科考試天下才女,她本為榜首,武則天不喜她的名字,將其移後10名)前後,決不會和畢全貞(也是《鏡花緣》中人物,考試的末名)靠近的。」蕭紅聽了笑著說:「你完全錯了。我是《紅樓夢》裡的人,不是《鏡花緣》裡的人。我是《紅樓夢》裡的痴丫頭香菱。」

香菱本名甄英蓮(諧音「真應憐」),是甄士隱的獨生女。3歲那年的元宵節,她在看社火花燈時因家奴看護不當而被人販子拐走,後來落到薛寶釵的哥哥「呆霸王」薛蟠手中。與香菱一樣,蕭紅的人生也是惹人憐惜的。不過,與香菱的禍起於偶然不同,蕭紅的不幸主要源於她自己「痴心女子偏遇負心漢」的盲目追求與錯誤選擇。

蕭紅本姓張,乳名榮華,學名秀環,後由外祖父改名為乃瑩,1911年6月2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呼蘭縣城(今哈爾濱市呼蘭區)的一戶富裕家庭,被傳統命相認定為命賤不祥。她從小得到祖父張維禎的寵愛,父親張廷舉卻對她較為冷漠。1919年8月,母親姜玉蘭病故,留下蕭紅與3個弟弟。同年12月,張廷舉續弦。

1925年,14歲的蕭紅由父親做主,許配給省防軍第一路幫統汪廷蘭的次子汪恩甲。1926年,蕭紅將要讀初中時,因父親阻撓輟學在家。她以出家當尼姑為籌碼逼迫父親讓步,於1927年進入哈爾濱東省特別區第一女子中學(現蕭紅中學)讀書。從師範學校畢業的汪恩甲,當時任小學教員。他到學校拜訪過蕭紅,蕭紅也為他織過毛衣。他的父親去世時,蕭紅還去吊過孝。

1928年冬天,17歲的蕭紅結識了哈爾濱法政大學學生、與自己有遠親關係的表哥陸振舜。在已經成婚的陸振舜與包辦婚姻的汪恩甲之間,蕭紅的情感偏向了前者。1929年,祖父張維禎去世,蕭紅對於養育自己的家庭已經無所留戀。1930年,陸振舜為了堅定蕭紅反抗包辦婚姻的決心,從法政大學退學,前往北平,就讀於中國大學。19歲的蕭紅逃出家門與陸振舜婚外同居。

第二年春節前夕,不具備獨立生活能力和經濟實力的陸振舜,迫於家庭壓力,與蕭紅各自回家。人身依附於男權對象的痴心女子蕭紅,與人身依附於男權家庭的陸振舜之間,一段沒有根基的浪漫情愛,就此終結。

在根深蒂固的男權專制社會裡,人們可以對「浪子回頭金不換」的男子給予寬恕,卻不會對背叛男權專制社會的弱勢女子表示諒解。一個為私情離家的女人是沒有任何退路的,只要她走出家門一步,門就在她身後永遠關閉了。已經20歲的成年女子蕭紅,似乎並不十分明白更不十分在意這種最為淺顯的社會常識。在與陸振舜分手之後,她依然一再做出盲目愚蠢的選擇。

春節之後,蕭紅再一次逃往北平,舊情不斷的未婚夫汪恩甲追到北平。3月中旬,蕭紅與汪恩甲返回哈爾濱。汪恩甲的哥哥汪大澄不能容忍蕭紅一再離家出走,代替弟弟解除了婚約。蕭紅到法院狀告汪大澄代弟休妻,汪恩甲顧忌哥哥的聲譽,違心承認解除婚約是他自己的主張。蕭紅輸掉了官司,第二次與汪恩甲絕情分手。

蕭紅半年前與陸振舜離家出走,如今又與未婚夫打官司,因而被視為「怪物」,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閒話對象。她的弟弟妹妹不堪輿論壓力,轉往外地求學。擔任巴彥縣教育督學(即教育局長)的張廷舉,擔心再娶的妻子管不住蕭紅,便把全家搬到阿城縣福昌號屯(現哈爾濱市道外區民主鄉)的鄉下老家。在福昌號屯的這段生活,為蕭紅後來的文學創作積累了大量素材。

這年秋天,蕭紅出於同情,替佃戶長工勸說伯父不要提高地租。伯父把她痛打一頓後鎖在一間空房子裡,派人拍電報催促張廷舉回家將蕭紅勒死埋掉,以免危害家族。小姑和小嬸趁著夜深人靜,撬開窗戶偷偷放走蕭紅。20歲的蕭紅逃到哈爾濱後,找到當時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預科讀書的汪恩甲,兩人住進東興順旅館開始同居生活。

1932年春節,回家過年的汪恩甲把蕭紅一個人留在旅館。蕭紅變賣物品前往北平,陸振舜給中學同學李潔吾打電報請他就近照顧。汪恩甲過完春節回來,發現蕭紅不辭而別,追到北平把蕭紅帶回。汪恩甲母親知道兒子與蕭紅在一起,就斷絕了經濟資助,汪不得已向家庭妥協。已經懷孕的蕭紅遭遇了第二輪情愛悲劇。

蕭紅在短篇小說《棄兒》中寫道:「7個月了,共欠了(旅館)400塊錢。王先生是不能回來的。男人不在,(旅館的老闆)當然要向女人算帳……」那正是她自己的真實寫照。

做了多年受氣包

1932年6月,在東興順旅館充當人質的蕭紅,向哈爾濱《國際協報》的副刊編輯裴馨園求救。裴與孟希、舒群等文學青年先後到旅館看望蕭紅,他們中間有一個叫三郎的已婚男子,真實姓名叫劉鴻霖,後來的名字叫蕭軍。21歲的蕭紅打動26歲蕭軍的,是隨意塗抹的一首小詩:「那邊清溪唱著,這邊樹葉綠了,姑娘呵,春天來了!去年在北平,正是吃著青杏的時候,今年我的命運比青杏還酸?」

同年8月,松花江決堤,蕭紅因禍得福,逃出旅館到裴馨園家避難。後送醫院待產,因無錢交住院費,蕭軍用刀子逼著醫生救人。孩子生下之後很快就被送人。

蕭紅出院後,與蕭軍開始新一輪的婚外同居。這段被蕭紅稱為「沒有青春只有貧困」的生活,竟然是她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後來被她不厭其煩地記錄到小說《商市街》中。從蕭軍保存下來的合影中,可以感受到這對年輕人的幸福。在哈爾濱人流穿梭的中央大街上,在幽雅靜謐的俄式花園裡,在江畔綠蔭濃鬱的樹下,在碧波蕩漾的松花江中,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

1934年6月11日,蕭紅和蕭軍應當時已是共產國際駐東北聯絡員、中國共產黨地下黨員的舒群的邀請,移居青島觀象一路1號的一座兩層小樓。11月初,兩個人因舒群被捕而離開青島前往上海。12月19日,魯迅在梁園豫菜館請客,特意將蕭紅、蕭軍介紹給茅盾、聶紺弩、葉紫、胡風等左翼作家。

1935年12月,原名《麥場》的中篇小說《生死場》以「奴隸叢書」的名義在上海出版,這是第一部以蕭紅這個名字署名的作品。魯迅在序言中稱讚說:「北方人民對於生的堅強,對於死的掙扎力透紙背;女性作品的細緻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所謂「越軌的筆致」,主要是指蕭紅對於男女情愛充滿野性的描寫。小說中寫金枝受著青春蠱惑與成業約會時寫道:「男人著瘋了!他的大手敵意一般地捉緊另一塊肉體,想要吞食那塊肉體,想要破壞那塊熱的肉。儘量的充漲了血管,仿佛他是在一條白的死屍上面跳動……」

隨著文學創作的初步成功和經濟生活的初步改善,蕭紅與蕭軍反而走到決裂邊緣。蕭軍此時和一個名叫陳涓的女子明鋪暗蓋,他與蕭紅之間的衝突日益激烈,直至拳腳相向。關於此事,蕭紅在《苦懷》詩中寫道:「我不是少女,我沒有紅唇了,我穿的是從廚房帶來的油汙的衣裳。為生活而流浪,我更沒有少女美的心腸。」

胡風的夫人梅志在《「愛」的悲劇——憶蕭紅》中回憶說,朋友們在一間咖啡店相聚時,蕭紅為自己青紫的左眼解釋說:「沒什麼,自己不好,碰到硬東西上。」一旁的蕭軍卻斥責說:「幹嗎要替我隱瞞,是我打的!」

當年一直追蹤研究蕭紅的美國著名漢學家葛浩文,在《蕭紅評傳》一書中談到,在「二蕭」的關係中,蕭紅是個「被保護的孩子、管家以及什麼都做的雜工」,她做了多年蕭軍的「傭人、姘婦、密友以及受氣包」。

只想過正常的家庭生活

1936年7月,蕭紅在魯迅等人的建議下遠赴日本。她在從日本寫給蕭軍的情書中表白說:「你是這世界上真正認識我和真正愛我的人!也正為了這樣,也是我自己痛苦的源泉,也是你的痛苦源泉。可是我們不能夠允許痛苦永久地齧咬我們,所以要尋求各種解決的法子。」

這年的10月19日,魯迅在上海病逝。次年1月,蕭紅回國,與蕭軍短暫和好。而當蕭軍結識有夫之婦許粵華時,他們再也無法生活下去了。抗日戰爭為蕭軍拋棄蕭紅,提供了最為神聖、最為強硬也最為宏大的理由。蕭軍在《從臨汾到延安》中記錄了兩人分手前的爭吵:

蕭紅:「你去打遊擊嗎?那不會比一個真正的遊擊隊員更價值大一些,萬一犧牲了,以你的年齡,你的生活經驗,文學上的才能……這損失,並不僅是你自己的呢。我也不僅是為了『愛人』的關係才這樣勸阻你……這是想到了我們的文學事業。」

蕭軍:「人總是一樣的……誰是應該等待著發展他們的『天才』,誰又該去死呢?」

經過反覆爭吵,原本想去五臺山打遊擊的蕭軍轉往延安。蕭紅、端木蕻良隨丁玲率領的西北戰地服務團到了西安。據丁玲回憶,她曾勸說蕭紅前往延安,蕭紅為了避開蕭軍而拒絕。丁玲到延安後,拖著蕭軍回西安,想對兩人的關係做最後彌補,卻遇見蕭紅和端木蕻良在一起。蕭紅微笑著對蕭軍說:「三郎,我們永遠分手吧!」

1938年4月,蕭紅與蕭軍正式分手,她的肚子裡偏偏懷著蕭軍的孩子。同年5月,蕭紅與端木蕻良舉行婚禮。主持婚禮的胡風提議新人談戀愛經過,蕭紅講了一段話:「掏肝剖肺地說,我和端木蕻良沒有什麼羅曼蒂克的戀愛史。是我在決定同三郎永遠分開的時候,我才發現了端木蕻良。我對端木蕻良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我深深感到,像我眼前這種狀況的人,還要什麼名分。可是端木卻做了犧牲,就這一點我就感到十分滿足了。」

以後的事實證明,在男女情事上一再犯錯的蕭紅,又一次做出了錯誤選擇。兩人婚後不久,日軍轟炸武漢,端木蕻良留下大腹便便的蕭紅,一人前往重慶。蕭紅歷經磨難到達重慶,端木蕻良連落腳的住所都沒有預備。她幾次搬家,最後無奈地住到友人白朗家中。1938年年底,蕭紅在白朗家生下一子,孩子不久即夭亡。

1940年1月,蕭紅隨端木蕻良離開重慶飛抵香港。她在貧病交迫中堅持創作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長篇小說《呼蘭河傳》。1942年12月,病情加重的她被送進醫院,因庸醫誤診而錯動喉管手術,不能說話。據駱賓基的《蕭紅小傳》記載,蕭紅臨終前在一張紙片上寫下:「半生盡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蕭紅去世前的44天裡,守護在身邊的是小她6歲的駱賓基,端木蕻良基本上沒有履行作為丈夫的責任。文藝批評家李健吾得到消息,在《咀華記餘?無題》中寫道,他最折服的4位女性作家是丁玲、凌叔華、林徽因、蕭紅。「最可憐」的蕭紅「好像一個嫩芽,有希望長成一棵大樹,但是蟲咬了根,一直就在掙扎之中過活……」

從1927年至1942年,蕭紅有過15次以上的「離開」,她居住過的地方包括哈爾濱、北京、青島、上海、日本東京、武漢、臨汾、西安、重慶、香港等,從沒有在一個地方真正住過兩年以上。「一直就在掙扎之中過活」,竟然成為蕭紅的生活常態。

作者:《環球人物》特約撰稿 張耀傑

原創稿件,轉載務經授權,否則維權到底。

更多精彩內容,請戳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我一錯再錯錯的執著是什麼歌 張涳青澀花開終有時插曲一錯再錯歌詞
    我一錯再錯錯的執著是什麼歌 張涳青澀花開終有時插曲一錯再錯歌詞  歌詞 「我一錯再錯錯的執著」 是什麼歌?據悉這是由青澀花開終有時插曲,由張涳演唱的《一錯再錯》。  一錯再錯完整歌詞介紹  一錯再錯 - 張涳  (電視劇《青澀花開終有時》插曲)  作詞:蔣舟  作曲:蔣舟  就算是犯錯 也不想錯過  就當是花開沒有結果  不害怕流浪 也不去多想  就當自己是只撲火的飛蛾  我一錯再錯 錯的執著  就算痛徹心扉
  • 蕭紅:死在追求自由與愛情的路上
    蕭紅的出身其實不算清貧,1911年6月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她的父親張廷舉,畢業於黑龍江省立優級師範學堂,長期擔任官吏,具有濃厚的封建思想。他對蕭紅冷漠無情,再加上母親姜玉蘭1919年病故。 父親張廷舉續娶了後母,梁亞蘭,後母對蕭紅自然不會有多好。這些童年的經歷也都是促使蕭紅最終離家的決心。唯一對蕭紅疼愛的,是她的祖父張維禎,經常會帶著幼年的蕭紅學古籍也帶她玩耍。
  • 別再為愛一錯再錯了
    ——做錯事不要緊,最重要就是知錯能改,但是有的人就是副死德性,做錯事還是會重蹈覆轍,錯一百次都是一樣,這些星座究竟是誰呢。天蠍座 天蠍座做事情一向很神秘又恨執著,很多時候都令人費解究竟他們在想些什麼,讓天蠍一錯再錯的事情就是愛。他們不會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嘴巴長在別人身上,人家說什麼自己控制不了,所以他們覺得沒什麼大不了。
  • 登上春晚後拋棄馮鞏移居國外,劉偉一錯再錯,竟淪為「階下囚」
    登上春晚後拋棄馮鞏移居國外,劉偉一錯再錯,竟淪為「階下囚」!登上春晚後拋棄馮鞏移居國外,劉偉一錯再錯,竟淪為「階下囚」!登上春晚後拋棄馮鞏移居國外,劉偉一錯再錯,竟淪為「階下囚」!登上春晚後拋棄馮鞏移居國外,劉偉一錯再錯,竟淪為「階下囚」!
  • 人生有三錯,不能一錯再錯
    人生第一錯洞房花燭夜,就是沒有選擇到好的老婆來幫助他,老婆是否賢惠對男人對家庭對事業都是很重要的。要是女人脾氣暴躁,遇事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想罵就罵,想打就打,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女人對男人對孩子對家庭沒有一點感情,女人只顧著裝扮自己,把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去抽菸賭博喝酒。
  • 若說愛上你是一個錯,我情願一錯再錯
    若說愛上你是一個錯,我情願一錯再錯,如果愛上你是一場劫難,我情願一世沉淪。01.錯誤的時間,遇見對的人,註定成了一生的遺憾。錯的時間,遇見了對的人,註定會是一生的想念,放不下,忘不了,註定會是永遠的糾結,千般的情思,萬般的無奈,卻永遠走不出來。相識一笑,成了最美的初遇,冥冥之中,就好像是,註定了那一段過往,執筆寫下,最美的回憶,一切都消散在了雲煙裡。
  • 以家人之名:凌爸,你不能一錯再錯了
    01陳婷一直在自我救贖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一、緣起因為陳婷出去打麻將,將凌霄和妹妹反鎖在家裡。但殊不知,陳婷已將在自我救贖的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她不但害死了自己的女兒,因為,遺棄還深深傷害了凌霄。02凌和平一直在一錯再錯
  • 「奉勸英方懸崖勒馬,不要一錯再錯」
    縱覽更多媒體精彩文章,敬請掃碼訂閱《參考消息》⬇ ⬇ ⬇
  • 蕭紅赴東京,不只為愛情
    這是蕭紅在1936至1937年間寫給他的一批書信,大部分從東京寄來。當時他們還沒有分手,但都經歷了一些感情危機。1936年,魯迅為去日本的蕭紅踐行。宴會後蕭紅、蕭軍(中)黃源在上海萬氏照相館合影1936年對蕭紅而言意義重大。魯迅在這一年的秋天去世,她自己則於夏天踏上了前往日本東京的輪渡。
  • 創可貼式婚姻:如何避免一錯再錯?
    網友求助:我是在我人生的低谷期遇到我現在的丈夫(我是高中教師,他是事業單位職員)的,當時工作和愛情都受挫,想著是該結婚了。否則,一個人的寂寞和痛苦讓我更會瘋狂的。當時的他,給我的感覺很溫和,覺得我有點急躁的性格應該和他挺合適的。
  • 澳大利亞一錯再錯,澳議員瘋狂叫囂:承認臺灣
    在這種背景下,澳大利亞政客一錯再錯,甚至打起了臺灣的主意。據海峽導報12月17日報導,因為澳大利亞商品近日對華出口屢屢受挫,澳大利亞執政聯盟昆士蘭自由國家黨(LNP)國會議員克利斯坦森瘋狂叫囂,澳大利亞應該著眼所有貿易和外交手段來終結與中國大陸持續存在的爭端,甚至包括考慮「正式承認」臺灣。克利斯坦森還詆毀中國稱,中國限制進口澳大利亞商品的做法是「殺雞儆猴」,以嚇唬其他國家。
  • 蕭紅:不要因為寂寞而錯愛
    畢竟是闊少出身,一開始汪給蕭紅提供了不錯的經濟條件,蕭紅有了好的衣食,並得以繼續讀書。二人在東興順旅館同居後,蕭紅懷孕。蕭紅對於愛情的期待是純粹的,她最想要的是安穩,是依靠,是一份安全感,而這些,蕭軍都沒有給她。可是面對愛人背叛,受傷至深的她,想要離開,又舍不下對蕭軍的深愛。只是落寞的回應一句:「你不珍惜,遲早會失去。」在感情的掙扎當中,蕭紅聽從魯迅的建議,遠赴日本學習和創作,暫時與蕭軍分開。
  • 再見,關於蕭紅的蜚短流長
    蕭軍蕭紅在青島櫻花公園蕭紅(1911—1942年),與呂碧城、石評梅、張愛玲並稱「民國四大才女」,又被稱為「文學洛神」,她的《呼蘭河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名作。不過,許多人提起蕭紅,首先想到的不是她的作品,而是她與多位男主角傳出的那些「緋聞」。  有意思的是,這一點蕭紅在生前就猜測到了。
  • 才女作家張愛玲,蕭紅,三毛,我更喜歡蕭紅,你呢?
    喜歡旅行的都是三毛迷,幻想愛情的都是張愛玲迷,曾經我也是。只嘆時光荏苒,青春流逝,而我在不三不四的年紀裡,變心了,更喜歡蕭紅筆下呼蘭河的自然之美,也更喜歡蕭紅。為什麼呢?從3方面講,年少成長階段,愛情,經典流傳作品。
  • 道家一禁忌秘術只有九字,日本抄襲都抄襲錯了,就這樣一錯再錯
    忍者日本忍者就這樣一錯再錯,一錯就是千年,他們就這樣錯誤的吟誦:臨、兵、鬥、者、皆、陣、烈、在、前」九字達數千年的時間,哎抄襲都抄襲錯了!
  • 蕭紅,你太慘了!
    ,才華再出眾,也不過是男人的陪襯,得不到一句公正的評價;……她不甘心啊,她一生都在抗爭,為求學抗爭,為愛情抗爭,為女性的自我而抗爭。失望氣憤至極的蕭紅返回北平。靠著汪恩甲的接濟,她得以繼續學業。可汪恩甲不是真的支持蕭紅讀書,而是想把蕭紅帶回哈爾濱同居,再慢慢說服家人同意他們結婚。不久兩人發生爭執,分道揚鑣。
  • 新刊 蕭紅:一個漂泊的靈魂
    1936年11月19日,蕭紅在給蕭軍的信裡寫:「窗上灑滿著白月的當兒,我願意關了燈,坐下來沉默一些時候,就在這沉默中,忽然像有警鐘似的來到我的心上:『這不就是我的黃金時代嗎?如香港作家盧瑋鑾(小思)所說:「她在那個時代,烽火漫天,居無定處,愛國愛人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而她又是愛得極切的人,正因如此,她受傷也愈深。命中注定,她愛上的男人,都最懂傷她。我常常想,論文寫不出蕭紅,還是寫個愛情小說來得貼切。」將近百年過後,蕭紅為什麼這麼紅?
  • 蕭紅為什麼這樣紅?
    不如說,蕭紅雪藏太多年了,一朝打開歷史的塵封,許多人才發現那個時代的真正耀眼的大明星,不在娛樂圈,而是文壇。蕭紅本姓張,蕭軍本姓劉,兩個以筆名聞世的作家,釀酒了一杯傳世且苦且甜的愛情的烈酒。蕭紅為了抗婚,離家出走來到哈爾濱,困守旅館,向報館求救,蕭軍初見蕭紅,暢談晝夕,締結了一生化不開的情緣。兩個的人生初相見,有英雄救美的味道。這估計也是蕭軍後來無法釋懷蕭紅決絕離開的原因吧。
  • 蔡英文還要一錯再錯?臺媒:兩岸不回溫,大陸「下手」只會更狠
    蔡英文還要一錯再錯?臺媒:兩岸不回溫,大陸「下手」只會更狠。而蔡本人在自己的第一屆任期裡在國際空間上所做出的表現並不能夠令臺灣民眾感到滿意。蔡當局在第一任期內一共丟掉了7個「邦交國」,在這份名單之中,既包括非洲的聖多美普林西比、布吉納法索,也包括中美洲的巴拿馬、多明尼加、薩爾瓦多,以及大洋洲索羅門群島、吉里巴斯等。
  • 蕭紅:哀其不幸,更怒其不爭
    而蕭紅,懷孕已有七個月了。愛情究竟能做什麼?或許就是引來一場持續無數天的暴雨。那年夏天,一場洪水襲來,淹沒了半個哈爾濱,蕭紅等不及報館主編老斐出手相救,自己挺著大肚子,從窗臺跨了出去,跳到了一艘木船上。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裡說,或許顛覆一座城池只為成就一個人的愛情。蕭紅和蕭軍的愛情初始,似乎也是這樣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