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人喜歡亂取英文名這個梗…網上已經討論了成千上萬次了…
歪果網友們甚至還在美國版知乎專門開了個貼,表示對中國人瞎取英文名的不解。
為了幫助中國人取一下正常的英文名,一個名叫傑尼根的老外甚至開辦了一個名叫BestEnglishName.com的網站,宗旨是幫助想要取英文名的中國人避免尷尬。
(朕也寫過一篇在國外最受歡迎的英文名,不想被再被吐槽名字的趕緊戳這裡上車)
網友們總結了一下,中國人取英文名大概有幾個特點:
很多中國人用自己喜歡的某種事物、或者和中文名字意思,
或讀音相近的單詞給自己命名,但這些詞在英文裡並不是名字,這一點給許多老外造成了很大困擾。
比如Apple, Phoenix, Dragon, Happy, Sunny等,其實換位思考下就很好理解,如果一個老外給自己起中文名字叫蘋果或鳳凰,中國人大概也接受不了。
我有個在北京十幾年的老外朋友叫「金玉米」,因為他的英文原名叫Jeremy Goldkorn,初次認識時就讓人感到很滑稽。
還有人喜歡用神話傳說或者小說人物給自己命名,比如希臘神話裡的蛇髮女妖美杜莎Medousa,給人的心理觀感就和中國人看到一個老外叫梅超風差不多。
同樣,如果你不能接受一個叫「葫蘆娃」的老外,那最好也別給自己起個英文名字叫Harry Potter.
很多人因為不了解而誤用了一些俚語裡有很不好意思的英文單詞。
比如中國女孩子很喜歡用的Cherry,這個詞除了櫻桃之外還有處女膜的意思。
再比如中國人的姓Wang和Dong,在美國南方俚語裡有丁、日的意思。
還有一類名字就是純屬裝逼被雷劈的典型了。
比如北京有個雜誌編輯Olivia Wang, 後來轉投奢侈品行業,就改名叫Olivia de la Wang了,類似的觀感就是一個老外叫自己「王翠花格格」。
關於這種奇怪的英文中,中國人自己都看不下去了…我國知乎網友們吐槽的也是不亦樂乎
▼
▼
▼
▼
▼
▼
▼
看到Never wong,朕想起最近正在追的一部港劇,《踩過界》,在大陸翻譯成《盲俠大律師》
這部劇中,朕的女神,一個在國外名校留過學,集美貌與才華與一身的大法官,
英文名居然也叫Never……
還有精靈搞怪的私家偵探谷一夏,英文名居然叫作gogo……
按理說香港曾經被英國殖民,取個英文名這種小事應該更「正常」才對啊…
然鵝,像惡魔(Devil)、鯨(Whale)、葉綠素(Chlorophyll)、強姦(Violante)、糖蜜(Treacle)這樣的英文名——凡是你想得到的名字,香港都可能有人起…
而且連政府職員的英文名都很奇怪…
律政司司長是林姆斯基·袁(袁國強,Rimsky Yuen),前食品衛生局局長約克·周(周一嶽,York Chow)。在名人中,有——Fanny(屁股)Sit(薛芷倫),Dodo(渡渡鳥)Cheng(鄭裕玲)…
原來,香港人有自己一套非常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命名體系,已經成為一個亞文化現象。
所以不是因為他們的英文不好,而是為了好玩特別…
朕決定,以後再也不嘲笑同學butterfly和spongebo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