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時中國勞工有多慘?3萬多人死在歐洲,倖存者還做了上門女婿

2020-12-23 天哥談歷史

一戰時中國勞工有多慘?3萬多人死在歐洲,倖存者還做了上門女婿

14萬華工遠涉重洋

1914年,一戰爆發。同盟國和協約國在歐洲大打出手,第一世界亂成一鍋粥。而此時,遠在東方的中國卻沒有袖手旁觀,北洋政府為了獲得國際支持,於是決定幫助英法俄等國,一起對抗德國、土耳其和奧匈帝國。

不能說北洋政府這個決策是錯誤的吧,但是當時中國的確自身難保了。因為日本在那段時間裡,對中國進行各種壓榨,21條也是讓中國人民恨透了日本人。

為了提高國際影響力,北洋政府再三考慮,還是決定派遣一批中國勞工去歐洲戰場幫忙。雖然是去幫忙,但中國勞工只是起到戰場輔助作用,並沒有真刀真槍地和同盟國幹。但是,這14萬勞工卻是命途多舛,他們雖沒有上戰場,卻仍在歐洲的土地上流血流汗。

其實,這些中國勞工,有很大一部分是被北洋政府"騙去"歐洲的。當時因為中國的經濟不發達,人民生活水平也很差,於是,北洋政府就公開向社會招工,想篩選一部分身體健康的青年遠赴歐洲工作。

當時許多年輕人都是沒有工作的,憑著對未來生活的崇敬,以及對國家的滿腔熱血,許多人就報名了。

當時《招工合同》上也寫了,只要做了歐洲勞工,就可以每人每月拿到12塊大洋的工資,並且出壯丁的家庭也能領到10塊錢的補貼。

要知道,在那個年代,12塊錢大洋可是許多年一年的工資。作為平民百姓,怎能對這種誘惑不動心呢?再加上西方思想的傳入,許多年輕人都想去歐洲看一看,他們的國家是否有宣傳中的那麼好。

於是,就抱著對未來美好的崇敬,這些人便開始遠赴歐洲了。但是,真正去歐洲之後,他們才發現,事情遠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簡單!

首先,想去歐洲還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的。只有通過體檢合格,身強力壯的人才能留下來,好不容易留了下來,還要遠涉重洋地前往歐洲。

而在這個過程中,許多人就水土不服,死在了路上。其實,之所以會發生這種事,也是英法等國為了節約成本,選擇最簡陋最破舊的船作為中國勞工的運輸船。而且,英國方面為了避開加拿大徵收徵稅,還選擇了一條比較遙遠的道路前往歐洲。

華工的悲慘命運

而這一去,就是半個多月。當中國勞工們遠涉重洋,來到歐洲的時候,卻發現那地方根本沒有他們宣傳的那麼好!首先,他們來到的地方不是歐洲最繁華的城市,而是歐洲戰場!要知道,戰場之上可是沒什麼好條件的。漫天都是煙塵和黃沙,時不時的還有幾顆炮彈飛過來,許多中國勞工剛一過去就後悔了,可是異國他鄉,他們根本沒錢坐船回來。

而且,即使他們有錢回來,那些管理他們的洋人也是不會同意的。於是,華工們就只好在那裡將就的安將就地來。在歐洲,中國勞工們首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語言不通。因為大多數勞工都是沒什麼文化的,對外語更是一竅不通。再加上身邊沒有翻譯,老外下達了某個命令,華工們根本就聽不懂。於是,這些人又會遭到監工們的毒打。

即使這樣,華工仍然任勞任怨,在戰場上做牛做馬。華工經常在戰壕中活動,為協約國修建工事,搬運武器,甚至有時候還要替他們打仗!在戰事吃緊的時候,德國人衝了上來,英國人率先逃跑,然而,華工們卻要咬著牙和德國人作戰。而華工又不會使用武器,只能被德國人的槍炮射死!

當然,這種情況還不算多。大多數華工都是在為同盟國挖戰壕、搬武器和掩埋屍體。他們一天之中,至少是有10個小時在工作,而且生活條件極差,基本上都是風餐露宿的。在食物緊張的時候,同盟國也不會首先考慮到這些任勞任怨的中國勞工,他們會將食物全部交給英法軍官。

而英法軍官往往只會將一些剩飯剩菜留給華工,在糧食緊缺的時候,他們甚至會拿生土豆濫竽充數,讓華工們自己去煮!

而洋人們之前承諾過的工資,也是遲遲不兌現。所以,這些華工們每天最大的願望就是盼著戰爭早點結束,回到祖國。

戰後的不公平

戰爭一打就是8年,結果協約國獲勝了,於是,當這些華工們興高採烈的去提出回國時,卻遭到了協約國的拒絕。原來,協約國獲勝之後,開始狂歡,而戰後的一些處理事宜,都交給了華工去做。清理戰場、掩埋屍體、戰後重建……

這些都是沒什麼報酬的,但卻交給了華工去做。直到1919年,這些華工才陸續的被送回中國。

然而,華工出發的時候有14萬人,真正回到祖國的,卻只有10萬。3萬多人死在了歐洲。不過,還有3000多人因為長時間待在歐洲,和法國姑娘有了感情。當法國姑娘看到這些勤勞肯幹,任勞任怨的中國勞工時,主動的向他們示好,最終,這3000多人成為了法國人的上門女婿。

正所謂國弱被人欺,華工用鮮血和汗水換來了一戰的勝利,但是,戰後的種種待遇,卻讓人寒心!再者,一戰結束後,巴黎和會列強仍然在不斷損害中國的權益。這與北洋政府想的完全不一樣!還是那句話說得好,弱國無外交!

相關焦點

  • 一戰14萬赴歐的中國勞工,三千人留法國婚配生活,死後墓碑朝東
    遠渡歐洲的民工在1914年的時候,一戰爆發,當時北洋政府為了遏制日本在華的侵佔勢力,對於英國、法國以及俄國等協約國實施援助。因為當時正好趕上英、法、俄等國家戰事緊張,勞動力不足,於是中國派遣了數量龐大的年輕勞工前往歐洲戰場。
  • 百年被英國掩蓋的人:14萬中國勞工遭受了怎樣非人待遇?丨軍武電影
    誠然,這與大英帝國曾經的光輝不無關係,但是想英國這麼誇張的確實不多。國土面積只有中國2.5%的英國,如今僅一戰紀念碑就有6萬多座!所紀念的部隊來自21個不同的國家!他一邊填平彈坑、一邊躲避轟炸,還從事掃雷排爆作業。他每天在戰場上冒著生命危險工作。我至今仍記得他的性格:他永遠做的比說的多。
  • 雙十一這天是一戰結束99周年紀念日,14萬中國勞工血灑疆場
    11月11日,一個大多數人都在買買買的日子,有那麼一些人,那麼一些事兒卻在英國被記起,被緬懷——這些人是曾在一戰時期遠渡重洋奔赴歐洲戰場協助英法軍隊的中國勞工
  • 上門女婿的下場有多慘?這位男人連給自己父親披麻戴孝都沒資格
    提到上門女婿這四個字,就會觸動很多男人敏感的神經,甚至會上升到尊嚴層次,在男人正常的認知中,娶老婆才是理所應當,把自己嫁出去讓人無法容忍。其實之所以有這樣的反應,不僅僅是男人從尊嚴上難以接受,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戴著上門女婿這頂帽子,很多在別人眼中習以為常的事卻變得不再尋常。
  • 看完《1917》,心疼一戰時的中國
    當然,《1917》比起《鳥人》要友善多了,至少它是給你完整呈現了人物和故事的飽滿。斯科菲爾德和布雷克,這兩個士兵冒死在前線送信的情節,是非常清楚明了的。一戰和二戰不同,限於當年武器通訊技術的落後以及作戰手段的固化,幾年時間裡,這是一場無趣的或者說成敗全靠人命堆起來的戰爭。
  • 一戰中被遺忘的14萬中國人:與德軍廝殺,戰後遭法國女性爭搶
    有人問:中國有沒有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 這個問題問得就比較小白! 還有人問:中國有沒有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 這個問題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點吃不準。
  • 第一代法國華僑:他們來自14萬中國勞工,死後墓碑選擇朝向東方
    前提是一去數十年,和妻子兒女分開,相信大多人都會選擇留在國內工作。 但在1914年,中國積貧積弱,一戰爆發,英國、法國、俄國戰場急需勞動力,當時歐洲戰場發布「以工代兵」政策向中國所要派遣勞工。
  • 十幾萬中國勞工被騙出國挖煤,誰知等待他們的卻是幾十萬法國女郎
    一戰時期,事實上當時英法是要求中國派軍隊的,實際上中國後期也組建了參戰軍,但是還沒訓練完歐戰就結束了,而且由於後期美國參戰,英法對中國派軍隊也沒那麼急迫了,畢竟在英法眼裡中國軍隊最多是三流的,戰鬥力不強,而且中國派軍隊英法是要提供裝備的。
  • 山東人的戰鬥力有多強?
    前不久發生一條新聞,某中國旅行團在俄羅斯聖彼得堡火車站外停留時,一名江西遊客的手提包被三名騎摩託車的歹徒拽走,這時一名中國人衝出人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迅速制住兩名俄羅斯歹徒,最後一名俄羅斯歹徒正準備掏槍,被另外一名中國人上前制住,一頓狠揍後歹徒落荒而逃。
  • 中世紀歐洲的女巫有多慘?世界並沒有女巫,說的人多了便成了女巫
    1692年,位於北美波士頓東北的塞勒姆鎮,有不少女孩得了一種怪病,這種病的症狀也是十分奇怪:患病者經常昏睡,醒著的時候卻經常發出尖叫,亂扔東西,身體不時抽搐,同時還發出像是咒語一般的呻吟聲。很短的時間裡,發病的女孩是越來越多,醫術無法予以診斷,於是就便被定性為「巫術」,恐慌很快就籠罩了整個小鎮。
  • 女婿難當,上門女婿更是難上加難
    這些大火的劇或多或少都折射出當下的一些問題,引發了許多人的共鳴,每部劇都有各自側重的「點」,「女婿」也是其中之一,今天要談及的主題就是——「上門女婿」古代稱之為由此可見,駙馬作為上門女婿中的top1,也是個兢兢業業的職業啊。時光流轉到現代,上門女婿的地位有了很大提升。如今的家庭大多是獨生子女,不像古代那般子女眾多,結了婚的小兩口,男方既是女婿也是兒子,女方既是媳婦也是女兒,雙方都要對兩邊的家庭有所照顧,上門女婿不再完全從屬於女方,對於自己的父母置之不理。
  • 成千上萬的男人,想成為上門女婿
    高老莊有過前科的豬八戒最積極,連丈母娘也不放過:「娘啊,既是他們不肯招我,你招了我罷。」時至今日,贅婿翻身,不再做輔助情節,而是進階為男頻網絡文學的重要類型。起點中文網的《贅婿》,進入第十個年頭依舊長更不衰,被讀者譽為「半部名著」。但起點這種主流老牌網文陣地,尚不是「贅婿文」的主戰場。
  • 在美國的華人勞工,比黑奴還慘卻無人知曉
    兩件事情時間相隔不多,但是前者早已經毫無音訊,而後者已經在美國引起了暴動和遊行,大量美國人走上街頭,憤怒的民眾還燒毀了美國當地的警察局,要為這個死去的黑人討個說法。在這兩件事情上就能感覺出美國黑人和亞裔之間微妙而明顯的不同。為何同樣是美國的少數人種,為何黃皮膚的亞裔的關注度更低?
  • 終於輪到上門女婿
    免費小說網站「七貓」上,男性向小說熱度排名前十榜單中,有三本即與之相關,聽名字就能發現它們的相似性——《至尊狂婿》《上門龍婿》《超級上門女婿》。中國最大的手機閱讀平臺「掌閱」中,熱銷榜單第一的小說為《女總裁的上門女婿》。女婿怎麼了?
  • 一個日本人,在南京做上門女婿,拍下疫後武漢:我想讓世界知道中國的好
    2011年,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帶著全家人搬回妻子的故鄉——南京,成了南京人的女婿,從此開啟了在中國拍攝紀錄片的10年。今年6月初,他和團隊4人,深入解封後的武漢拍攝記錄,向全世界介紹,許多中國人都不了解的疫情後的武漢城。
  • 一戰時期,14萬中國人奔赴前線和德軍廝殺,戰後成了法國女婿
    眾所周知,一戰時期民國政府剛剛成立不久,外界的事情跟我們沒有任何的關係,所以印象中,我們並沒有參加過一戰。但實際上這場戰爭我們也派兵參與了,只不過是並不是名正言順的,他們是以工人的名義援助的,前往參戰的人民也是不知情,只知道是去賺錢,卻不懂具體是做什麼。
  • 一戰中被遺忘的14萬中國人:與德軍廝殺,戰後部分人留在了法國
    導語:一戰中被遺忘的14萬中國人:與德軍廝殺,戰後部分人留在了法國說到一戰,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爆發那麼大的戰爭。那麼,在一戰當中我們的民國政府剛剛成立。不禁有人要問,那麼我們國家有沒有參與戰爭呢。其實從嚴格的角度上來說,我國也有參加一戰。但是只是派遣一些勞工到前線去而已。當時的民國政府還是比較落後的,在國力方面根本就比不上英國和法國。所以在法國和英國的要求下,民國政府居然派遣了14萬中國人到國外去當勞工。這14萬中國人也是非常的可憐,因為他們不會知道他們的工作是到戰爭前線去搬運掩埋屍體、去修築公事、甚至是去清掃地雷。
  • 婚戀疑團解答:男人不想給彩禮,為何不願做上門女婿?
    女孩不樂意,他認為風俗還是應該尊重的,畢竟別人家結婚都有這樣的流程,如果不遵從,反倒顯得男友家不尊重他們家。 可男朋友就是不願意給彩禮,並且說了很多理由,於是女孩提議,他們家不要彩禮,男人直接做他們家的上門女婿。 沒想到此言一出,男友勃然大怒,然後特別生氣的離開了。
  • 我這種窮男人,連做上門女婿的資格都沒有,感覺自己活得好失敗
    每個人都應該對心態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心態出了問題就去調整心態,不要扯太遠,不然你會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團糟,很正常很容易的事也做不好。下面這個讀者留言說的一番悽悽慘慘的話,也是心態方面出了問題,我們先來聽聽他是怎麼說的。
  • 「我以為這樣做就能留住上門女婿,讓女兒幸福,事實證明想錯了」
    這些原因也差不多寫出了男人做上門女婿的心酸。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的男人愛上的偏偏是家裡的獨生女兒,自己家裡又有幾兄弟,在這種情況下,就要考慮到是否去做上門女婿了。愛上一個人是發自內心的情感,為了愛情和幸福,有的男人還是會選擇去做上門女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