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後來我發現,情懷就是用來幻滅的
走出電影院的時候,朋友似乎想寬慰我,「沒事,這電影比《梔子花開》好看多了,真的。我至今沒看過比《梔子花開》更爛的影片。」「《小時代》呢?」「和它比,那《小時代》就是良心巨作。」哈哈哈,我倆都狂笑不止。「當時我期望很大啊,覺得何炅,何老師,多有才華多厲害的一個人,他要拍電影了,還用那首歌,那怎麼著得去看一看吧,一看,傻眼了。」朋友說,以後再不能相信這些。「梔子花開了個屁啊,整部電影劇情全是bug,就最後莫名其妙的拿這首歌表演了個節目,氣死了。」
其實現在中國電影中有一大半都是在利用觀眾這一心理吧,心裡那點小情懷,被你拿來拍電影了,嗯,還是去看看吧,也算是紀念一下我的青春/童年,然後出了影院,「垃圾!被騙!」下一次,又抱著僥倖心理被圈了錢。我也曾是其中之一,總是不長記性,然後以身試法,用一張張電影票去試探中國電影人的底線,最後去你媽的,不看了!寧願錯過滄海遺珠,也不要花錢去電影院裡面罵人。但是這次,你看,不是又被騙了?
想開點,你看,成人世界的遊戲規則中,情懷就是用來幻滅的。不然,你是怎麼長大的?你想輕輕鬆鬆不用任何代價就長大麼?
小時候看《快樂大本營》,真的,我沒遇見過一個同齡人是小時候沒看過《快樂大本營》的,我可是從李湘時期就開始看的。那時候每周都期待的要死啊,不看就錯過了整個中國娛樂圈似的,最當紅的明星都在裡面啊,好期待下一期是誰當嘉賓呢。即使被我爸稱為「瘋子演,傻子看」,即使總是被家長無情換臺,我依然堅守著這份熱愛。高中時期住校,每周末班裡人都會聚在教室,跟著嘿嘿哈哈恍恍惚惚。後來發現為什麼這個節目有這麼多似曾相識的橋段?咦,這個環節我好想在哪看過。對比一下自己看過的韓綜,哦,瞬間失去了對它的興趣。為什麼我要把同樣的情節看兩遍呢?導演組是真的想不到原創的東西了麼?謝娜這麼沒文化低情商為啥還能屹立不倒?我不想再看到張杰上這個節目了啊啊啊!算算,我已經五六年不看快樂大本營了。
超女最火的那屆,也就是李宇春那屆,簡直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節目,說全民關注一點也不誇張。我和我姐偷偷拿著媽媽的手機給李宇春投了二十多票;總決賽那天,我姐他們班男生翹課去同學家看電視,說張靚穎不奪冠就把他家電視砸了。那時候覺得李宇春也太酷了吧,雖然長得沒多好看,但是怎麼這麼有個性啊。她的出現對於女生男生來說都是一種暴擊,中性的造型中性的風格,但是又沒有刻意扮酷、模仿男生。後來對選秀類節目沒這麼痴狂了,也一直保持對她的好印象。學吉他的時候,我還學了幾首她的歌。現在的影響力和地位都是一線大牌了,代言也都是走國際範的,Why me演唱會開了多少年了?我不知道,但身邊依然有朋友每年都追隨著她的巡演。尷尬的是,Why me這首歌作為她的個人標籤,苦心經營了十幾年的個人品牌,卻是抄襲的Mika的Lollipop。事到如今,抄襲這筆帳,怎麼著也不會認了。
其實這些對於我來說都是無關緊要的部分。我粉過很多明星,看過很多綜藝,我知道這些不過是生活的調味品。但總有些熱愛,從年幼無知開始,幫你打開了認識這個世界的一道門,當你長大成熟之後,發現這道門已經不再是你記憶中的形狀,你多少會覺得失落。比如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喜歡的女神王菲。我必須誠實的說,「幻樂一場」演唱會至今都沒有看——我不會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