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積分基本定理的含義

2020-12-24 小朱與數學

假設F(x)的導數為f(x),那麼稱F(x)是f(x)的原函數。微積分基本定理的可表示為

函數的定積分的值等於原函數在積分區間端點處的函數值之差。直接看到公式,可能不能很直觀地理解其含義。假如我們把x當作時間、f(x)當成隨著時間變化的速度,函數f(x)的定積分就是曲邊梯形的面積,代表整個區間內的位移,也就是位移函數F(x)在兩個時間點的函數值之差。

根據定積分的定義,我們知道求解定積分需要分割、近似、求和、取極限四個步驟,求解過程複雜,有些函數甚至難以利用定義來求定積分。但是微積分基本定理給出了另一種求解定積分的途徑,那就是尋找函數的原函數,假如已知函數的原函數,那麼定積分就很容易求解了。求解函數的原函數其實是求導的逆運算,因此我們需要牢記一些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反過來就可得到初等函數的原函數。

微積分基本定理又叫做牛頓-萊布尼茲公式,是微積分中最核心的成果。以它作為基礎,我們可以推出更多有意思的結論,是整個的微積分體系必不可少的內容。

本文由小朱與數學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微積分是數學的基礎,極限是微積分的核心,如何掌握「極限」?
    無論是非數學專業理工科的高等數學,還是數學專業的數學分析,微積分都是其最基礎、最重要的內容。在微積分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出:常微分方程論、偏微分方程論、微分幾何、實變函數論、複變函數論、解析數論等分支學科。微積分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想躲是躲不過去的。
  • 微積分原理之辨析
    其實,微分是比導數更基本的概念,有了微分,導數就是微分之比,這才是符合導數實質的表達方式,導數的實質是變化率,是兩個瞬時量之比。微商本就是導數的定義,又何必繞一大圈來說明呢?更何況這樣的說明從邏輯上還是錯的。3.
  • 初中數學之8.3 基本事實與定理
    初中數學之8.3 基本事實與定理【學習目標】1、我要理解公理、定理和證明的含義以及它們與命題之間的聯繫與區別;2、我會區分公理和定理的題設和結論,把命題寫成"如果……那麼……"形式;3、我會結合實例意識到證明的必要性,培養說理有據,有條理的表達自己想法的良好意識
  • 定積分——微積分中最龐大的模型
    定積分——微積分中最龐大的模型(請先關注,再下單)定積分的定義在學習的過程中常常被老師和學生們有意無意地忽視,無他,太難爾。這種忽視對於平日說「微積分無用論」的人來講,恰恰證明了「無用」的原因,有用的往往被「忽視」了。幾乎沒有哪個定義如定積分一般給出一個完美的數學模型,從最簡單的問題入手橫跨兩千多年才完成曲線圍成的圖形面積的求法,這個完美的建模的過程對於人的思維發展和數學的應用來說其價值都是難以衡量的。可惜,絕大多數人深入寶山空手而歸,僅僅關注使用微積分基本定理去計算定積分,錯失自我提升的一個機會。
  • 微積分原理,即求面積和求斜率是互逆運算
    微積分原理微積分原理,一言以蔽之,即,微分和積分是互逆的運算。在同濟版的高數教材中,有微積分基本定理,即∫f( x) dx= F(b)—F(a) (1)它是什麼意思呢?微積分基本公式,即牛頓萊布尼茨公式讓我們離開公式,積分就是求面積,這個積字就這麼來吧。
  • 不用微積分算個球?祖𣈶原理PK卡瓦列裡原理,原理在左方法在右
    卡瓦列裡原理不難用現代的微積分理論給出嚴格證明,但是作為一名中學生,還沒有學習微積分時,如果作為直觀上的顯然結果,而承認這兩個原理,就能解決許多求面積和求體積的問題.只用初等數學方法,而不需用更先進的微積分方法。
  • 分析學的5大「步」:微積分到函數論、泛函分析、微分方程
    微積分微積分是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性質及其應用的數學分支學科,並成為數學其他分支的基礎,也是其他自然科學和工程技術的必備工具。現在微積分學教程,通常的目錄次序是極限、微分、積分,正好與歷史順序相反。微積分後續的發展與完善工作。牛頓和萊布尼茲彼此獨立地創造一般的符號和一整套形式的解析規則,形成可以應用的微積分學;到17世紀末,大部分微積分內容已經建立起來。
  • 「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到底說了些什麼?
    本文則全部基於哥德爾論文的原文來介紹「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證明,並適當融入一些80多年來新的認識和結論,希望能幫助數學、邏輯學愛好者了解並理解「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為了幫助更多人在各自需要的層面上理解「哥德爾不完備定理」,下面的介紹把理解「哥德爾不完備定理」分為了五重,從對定理的基本含義的理解一直到對核心證明的了解都包括了進來。
  • 數學之史:微積分的發明——變量數學的巨人之爭
    看罷,納什教授一邊微笑,一邊評論她的做法似地對同學們說:「你們會發現在多變量的微積分中,往往一個難題會有多種解答。」正如納什教授口中的描述,「微積分」是一種變量的數學。微積分是高等數學中研究函數的微分、積分以及有關概念和應用的數學分支。它是數學的一個基礎學科。內容主要包括極限、微分學、積分學及其應用。
  • 什麼是角動量定理?外力與物體轉動的關係,原來它可類比為牛二
    我們再來看一下角動量定理它的內在含義是怎麼樣的呢?角動量定理角動量定理是定點轉動剛體動力學的一個基本定理,它描述了剛體角動量的變化率與作用在剛體上的外力矩之間的關係,其證明可參閱力學參考書,在這裡我們僅是直接引用它的結果。
  • 在大學裡學的那個微積分,其實一百多年前就被淘汰了
    當然它的難度也是相當高的,讓人看得雲裡霧裡的極限定義,紛繁複雜的求導積分,令人頭皮發麻的泰勒公式,以及天馬行空般的中值定理,無不讓每個初學者心有餘悸。但其實,這些讓你一輩子都不想再碰的東西,早在18世紀就已經有了。
  • 高中數學:三角函數及解三角形-正弦定理、餘弦定理應用問題複習
    技巧總結歸納:求解距離問題的一般步驟:(1)畫出示意圖,將實際問題轉化成三角形問題;(2)明確所求的距離在哪個三角形中,有幾個已知元素;(3)使用正弦定理、餘弦定理解三角形(對於解答題,應作答).技巧總結歸納:解決測量角度問題的注意事項:(1)應明確方位角或方向角的含義.(2)分析題意,分清已知與所求,再根據題意畫出正確的示意圖,這是最關鍵、最重要的一步.(3)將實際問題轉化為解三角形的問題後,注意正弦、餘弦定理的「聯袂」使用.
  • 最近玩了一款微積分的遊戲,我覺得開發者和我都是智障
    本文真不是廣告,純屬一個工科生對微積分的一腔熱血!下面就讓我們開始遊戲吧!真是搞笑,一個準備學微積分的人應該起碼打過十幾年遊戲了,WASD這種事情哪用得著你教這么半天……熟悉了基本操作後,我們來重新審視一下主人公Equa的形象。皮膚黝黑中透著健康的高原紅,像是我們甘肅人的特徵。
  • 費馬最後定理及理想類
    對專業數學家來說, 令人尷尬的是, 我們並不確定費馬沒有證明這個所謂的定理(它在 1990 年代初期才成為定理, 在 17 世紀或 18 世紀並不是定理)。這是一本相當厚實的書, 總結所有已知在費馬方程上基本技巧能做的事。如果你有雄心壯志, 想藉由基本技巧來證明費馬最後定理, 不防從閱讀本書起步, 學習所有的東西。也許你能找到些額外的東西, 足以證明這個定理。暢銷書及大眾媒體常愛牽扯到費馬最後定理, 譬如《龍紋身的女孩》這部小說。
  • 託勒密定理
    託勒密定理是平面幾何常用定理之一,其主要內容如下:圓內接凸四邊形兩對對邊乘積的和等於兩條對角線的乘積。
  • 微積分的思維,是對傳統方法的降維打擊,大道至簡其實不難!
    在工程設計中,普遍地會用到微積分來分析曲面實體的體量大小或內力分布。所以學設計的,總要掌握一些微積分的知識才好。在學習微積分之初,老師經常會引用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對微積分的一句評價:只有微積分才能使自然科學有可能用數學來不僅僅表明狀態,並且也表明過程:運動。
  • 八年級數學,畢達哥拉斯定理,又稱為勾股定理
    於是一個偉大的定理從此誕生了!這個人就是數學家畢達哥拉斯,這個定理也以他的名字而命名,叫做「畢達哥拉斯定理」,在我國叫做「勾股定理」。畢達哥拉斯定理畢達哥拉斯證明勾股定理,用的圖形就是著名的「勾股樹」的樹根圖,就是如下的圖形。可是畢達哥拉斯是怎麼證明勾股定理的呢!聰明的你能做到嗎?
  • 【香樟推文1739】星際貿易何以成為可能:兩條基本定理的推導
    那麼,在星際貿易中存在著類似於國際貿易中的定理嗎?答案是肯定的——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得者Paul Krugman,早在1978年的一篇短文中便給出了他的答案。  本文是經濟學家朝星際貿易理論方向邁出的一小步,它直接涉及恆星距離上的貿易問題。在科幻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節:主人公經過多年的高速太空航行後,自己的容貌沒有什麼變化,而雙胞胎兄弟卻已是白髮皚皚。
  • 媒體中的廈大人 | 從事數學研究69年的中科院院士林群—— 讓更多人了解微積分(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怎麼讓普通人學會微積分?就得用他熟悉的知識來講。」到了辦公室還沒坐穩當,林群便從表面斑駁的黑色挎包裡掏出一大摞資料,帶記者走進微積分的世界……  「學習也好,研究也好,一定要有刨根問底的決心」  從1952年考入廈門大學數學系算起,林群已經在數學的海洋裡摸爬滾打了6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