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瀾的句子,讓人生美好一些,就是這麼簡單

2020-12-24 閒時翻書君

文∣閒時翻書君(原創文字,拒絕轉載,歡迎關注)

蔡瀾的1句話:

「儘量的學習,儘量的盡力,儘量的旅遊,儘量的吃好東西,人生就比較美好一點,就是這麼簡單。」

-01-

人生要事事順意,簡直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不可能,是在於事情難以如人意料那樣去進展,或曲折,或擱置,又或朝著完全意外的方向去了。

-02-

而蔡瀾的句子,則是讓我們在這種無法掌控的波折之中,更加主動地去順著自己心意去生活。

正如那句著名的臺詞:「人生呢,最重要的就是開心了。」

順心的事情也許不常有,但心態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自主的權力的。

-03-

我們當然無法做到向聖人那樣心無掛礙,能把所有的煩惱視同身外的微塵,任其漂浮而心無所染。

但我們確實又有能力,在平淡甚至是痛苦的生活中,為自己營造一個有趣味的空間。

-04-

比如說旅遊,比如說吃一些喜歡的食物。

換句話來說,生活儘量隨心一些,也就是對自己好了。

蔡瀾說的簡單,是在「儘量」的限制之內完成,而並非教人脫離生活。

這便是不因所處環境而放棄樂觀的想法。

-05-

蔡瀾說的簡單,其實不只限於在生活中給自己取樂。

你看他說「學習」,你看他說「盡力」。

除了「享受」可以帶來一種幸福感外,人生中還有一種樂趣,那便是努力發揮自己能力,並盡力得到成長。

輕鬆,有輕鬆的悠閒;

忙碌,有忙碌的踏實。

-06-

物質上的享受,會帶來精神上的愉悅;

但精神上的滿足,不只有這一種途徑。

無論是哪一種辦法,若能讓生活簡單一些、美好一些,不妨就去試試。

——

每日相約在「閒時翻書君」,加個關注,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蔡瀾:人生的意義,就是吃好、睡好、玩好
    來源: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知乎上有人問:怎樣的生活狀態是最理想的?
  • 蔡瀾:萬千風味,都是人生
    對於蔡瀾這樣的人,只要活著,就沒有退休這一說,這不是因為他多麼勤勉,而是因為「活著」本身,就是修行、享受、工作。生活與工作,在蔡瀾這裡,是一回事。 所以,很多人都問蔡瀾一個問題:電影人、美食家、商人,你究竟是做什麼的?蔡瀾回答說:「我只想做一個人,這並不容易。做人就是努力別看他人臉色,做人也不必要給別人臉色看,人與人之間要有一份互相的尊敬。」
  • 形容人生美好的句子
    人活一世很辛苦,快樂就好;人活一生很無奈,開心就好;人生一輩子很艱難,瀟灑就好;人生一世很短暫,珍惜才好!以下是小編整理了關於形容人生美好的句子,一起來看看吧!人生美好的句子說說1. 不摔的慘烈,如何享受涅磐重生的快樂。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自甘墮落。不畏過往,不懼將來。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 一些很有力量的句子,陪你走過人生低潮期
    ——張子選 4.總有一些在默默運轉,總有一些在高聲喊叫,總有一些黯然失色隨波逐浪,總有一些光芒萬丈彪炳風流。 ——史鐵生 5.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生活的壓力,工作的失意,學業的壓力,愛的惶惶不可終日,挺過來的,人生就會豁然開朗,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你,怎麼與它們握手言和,所以不必害怕的。 ——楊絳 6.不要忘記人生是要戰鬥到死。
  • 惜字如金的人生導師蔡瀾:最好的人生就是儘量地吃吃喝喝
    這個惜字如金的人生導師叫蔡瀾,是和金庸、倪匡、黃霑並稱的「香港四大才子」。 倪匡說「蔡瀾是少有背後沒有人說他壞話的人」,黃沾說「蔡瀾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金庸說「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 而蔡瀾說自己像老頑童,「平穩的人生,一定悶,我受不了悶,我決定活得有趣。」
  • 蔡瀾:簡單才是茶道,人生也如此
    蔡瀾祖籍廣東潮州、出生於新加坡、留學日本、後在香港發展電影和寫作事業,被譽為「才子」、「食神」、「老頑童」。金庸曾這樣評價過蔡瀾: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達。雖魏晉風流,猶有不及。生活中的蔡瀾,不僅對吃頗有研究,更是愛茶成痴,但一說起「中國茶道」,他卻是一肚子的火。
  • 蔡瀾《我喜歡人生快活的樣子》:人生的意義,在於一天比一天快樂
    有時候寫文章寫到一半,沒有了靈感,他會去翻一翻書頁,找一些情節,他喜歡給鬼故事設計一個驚奇的結尾,但每每苦思,總是想不出來。有時候在晚上坐在書桌前,一小時一小時過去,一夜一夜過去,隻字不出。「這時,我才怕了起來。是不是被鬼迷住,就是這種結果?所以,我馬上停下來,不寫了,因為已經不好玩了嘛。」這種隨性的狀態,讓人忍俊不禁,好可愛的老頭。
  • 役物而不要役於物 ——蔡瀾
    這東西雖然俗,卻能夠透過它,看清許多表面上美好的東西。——蔡瀾生活圈子小,並不代表孤陋寡聞。古人不出門,也多好文章,只不過是他們除了寫作,每天還是拼命看書罷了。見解被人認為膚淺,不要緊,年輕人哪一個不膚淺呢?太老成的言論,令人反感。保持一個「真」,所向無敵。——蔡瀾
  • 做一個真性情的蔡瀾
    與金庸、黃霑、倪匡並稱「香港四大才子」,對,這就是蔡瀾。「我叫蔡瀾,聽起來像菜籃,買菜的籃子,所以一生註定得吃吃喝喝。現在擺個龍門陣,只談美食,不論政治。」——蔡瀾在微博上如此介紹自己。作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蔡先生這些年頭銜頗多:作家、電影製片人、電影監製、旅行家、美食家、書法家、畫家、篆刻家、藝術品鑑賞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商人等。
  • 香江才子蔡瀾的快意人生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金庸吹捧蔡瀾的話,有一段我深信不疑:蔡瀾是一個真正瀟灑的人。率真瀟灑而能以輕鬆活潑的心態對待人生,尤其是對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處之泰然,若無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縈於懷,一笑置之。「置之」不大容易,要加上「一笑」,那就更加「高明」了。倪匡的故事,則可編成另一本《葷笑話老頭》。
  • 「食神」蔡瀾評價火鍋應該消失,一些外國網民也不樂意了!
    在一檔節目中,素有「食神」美稱的蔡瀾在評價火鍋時說道:火鍋沒有文化價值,讓火鍋消失吧!很多網友不樂意了。就有網友說道:中國火鍋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從肉湯到各種醬汁的配料順序。丟掉火鍋暴露了你的無知,暴露了你無法發現事物中的文化細節。還有網友不樂意道:可能是他從未吃過一頓好的火鍋,我替他難過。
  • 《森林好小子》就是這麼簡單而美好
    お兄さん的OST,無數個畫面在眼前划過...對,就是那個自始至終空手道裝束時而剛猛時而可愛的長髮小子,遂大笑不止。太多的美好回憶了,還記得在外婆家和兄弟姐妹們在沙發上笑成一團的樣子。一群雜七雜八的各色人等將無釐頭的搞笑發揮到了極致,以至於甚至有人說周星馳的電影風格源於日本,對此觀點在這裡暫不做評價,但不可否認的是一系列諸如此類的影視作品對我們這一代人的幽默方式產生了不可逆的影響。
  • 蔡瀾:真正的香港「食神」
    蔡瀾的身份可不只是美食家。到書店尋覓蔡瀾的著作,電影、遊記、人物、人物、時尚、主持、笑話、人生哲學等等。五門八類,林林種種,花樣多的很。簡單瀏覽一遍,讓你不由得感嘆:」看來這老頭沒暴殄天物,好東西果然沒白吃!
  • 蔡瀾:我決定活得有趣
    在香港,蔡瀾的文字在各大報刊雜誌幾乎隨處可見,簡短、輕鬆、易懂,書籍、電影、旅遊、美食、時尚、人生,聲色犬馬,家長裡短,無所不包。香港一些餐廳喜歡在店裡懸掛蔡瀾所寫的食評作為宣傳,或菜單上標出「蔡瀾推薦」四個字,招徠顧客。
  • 蔡瀾:真誠做人最灑脫|蔡瀾|倪匡|黃霑|學做妙人|白光
    要是選擇吃「開口飯」,他的人生,肯定更要與眾不同了。玩票似的,他還真與蔡瀾、黃霑聯手主持過亞視的脫口秀節目,收視率很不錯。可惜,倪匡是個愛獨處的人,移民去了舊金山,閉門謝客。蔡瀾生於新加坡。年輕時,子承父業做影視監製。曾任邵氏公司駐日總經理,成龍早期主演的大部分電影,都請他做監製。蔡瀾不僅話多玩笑多,還是天生的美食家。那些幕後舞臺,哪裡容得下他。
  • 蔡瀾:會吃會玩的人,才能過好這一生
    有人說是功名利祿加身,這世間的美好大多有金錢的味道,有錢才算見過這世界的繁華和美麗。 有人說是柴米油鹽圍繞,風花雪月在時光裡細熬慢燉,到最後仍有人願意陪你立黃昏、問你粥可溫。 對於蔡瀾來說,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人生就已經死而無憾。
  • 香港最快活的男人蔡瀾:人生最有趣的是吃吃喝喝和傳宗接代
    被大眾熟知之前,「蔡瀾」這個名字出現最多的地方,是香港電影上「監製」一欄。蔡瀾的父親蔡文宏原是廣東潮州人,早年跟隨著名的電影公司「邵氏兄弟」,來到南洋發展電影事業。小時候,蔡瀾家住在一家戲院的樓上,一探頭出來就看到銀幕,長大了逃學去看,一天趕五場,「人生之中,平均每天看一部,算五十五年吧,也看了兩萬多部。」當時的「邵氏兄弟」大本營在新加坡,蔡瀾幾乎是被邵逸夫看著長大的。
  • 蔡瀾點亮舌尖上的美學人生:美食和人生總是有著完美的契合點
    這真是打破人生多苦的妙處。說起蔡瀾,也許並不聞名,但你一定知道《舌尖上的中國》。BGM響起時,似乎直接把美食的滋味送到眼前。蔡瀾曾是《舌尖上的中國》的節目總顧問,同時他也曾與黃霑、倪匡合作主持節目《今夜不設防》。
  • 聽蔡瀾說女人
    而有氣象的女人,往往能做到以下幾點:1、見多識廣,眼界開闊當代的才女,大多受過大都市的耳濡目染,上海,倫敦,巴黎,香港等,見識到一些頂尖人物,開了眼界,接觸到比她們更聰明的男女,才懂得什麼叫謙虛,氣質又提高到另一層次,這是物質上不能擁有的。
  • 蔡瀾:臺灣發明的「中國茶道」,最令人討厭!
    金庸曾這樣評價過蔡瀾:於電影、詩詞、書法、金石、飲食之道,是第一流的通達。雖魏晉風流,猶有不及。生活中的蔡瀾,不僅對吃頗有研究,更是愛茶成痴,但一說起「中國茶道」,他卻是一肚子的火。一些喝茶喝得走火人魔的人,用一個鍾計算茶葉應該泡多少分多少秒,這也都是違反了喝茶的精神。什麼是喝茶的精神?何謂茶道?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茶是應該輕輕鬆鬆之下請客或自用的。你習慣了怎麼泡,就怎麼泡;怎么喝,就怎么喝。管他媽的三七二十一。純樸自然,一個「真」字就跑出來了。真情流露,就有禪昧。有禪味,道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