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株姜62斤沉,大夥全服了
◎2013年姜王挑戰賽在安丘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舉行 ◎含金量最高的單產比賽張福剛奪冠,畝產超過兩萬斤
姜農劉秀梅拿著自家的大姜露出笑容。
單株比賽,參賽選手將重62.18斤的「姜王」抬上比賽臺。
10月13日下午4時許,盛大農產·2013「中國蔥姜之鄉」(中國·安丘)姜王挑戰賽在安丘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舉行。濰坊500餘名姜農和大姜專業合作社參賽,角逐今年的姜王。安丘市興安街道趕牛路村李洪周、凌河鎮大儒林村臧海波、小儒林村張福剛分別以單芽重量9.8斤、單株重量62.18斤、單產21437.9斤奪得單芽、單株、單產的冠軍。
大賽規模
五百餘名姜農參賽
10月13日下午2時許,記者趕到安丘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發現雖然離比賽還有兩個小時,但是比賽現場內已人山人海,整個賽場瀰漫著濃鬱的大姜味。即將參賽的姜農們在啦啦隊或親友團的陪伴下帶著自己親手栽培的大姜來到這裡,還有一些大姜種植戶也來到此處看熱鬧,學知識。
據了解,此次比賽共邀請了濰坊500餘名姜農前來參賽。
在賽場旁邊的候賽區中,姜農們將自己的大姜根據比賽序號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地上,然後在旁邊站定,一邊看著其他參賽選手帶來的大姜,一邊和周圍其他參賽選手交談。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整個候賽區顯得有些擁擠。
「有點緊張,本來感覺自己的姜還不錯,來到這裡後才發現人家的姜都好大啊。」來自昌樂縣紅河鎮的一位姜農告訴記者,他是第一次到安丘市參加姜農大賽,來之前還想拼一拼,到了後發現很多選手的姜都比自己的姜大。
參賽產品
都未加過任何農藥
「只要是前來參加比賽的大姜,都沒有加過任何農藥。」此次大賽承辦的方安丘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劉世禮介紹說,此次大賽與往年的注重大姜產量不同,本次姜王挑戰賽更加注重大姜的品質。
劉世禮告訴記者,今年安丘市加大了姜蒜批發市場的檢測力度,規劃建設了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盛大在農產品檢測中心投資300多萬元,配置了86套液相、氣相、速測等檢驗檢測設備,嚴把基地準出和市場準入關。「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對進出的農產品全部嚴格執行『質量安全追溯體系',所有農產品全部達到出口級(一個標準)農產品質量標準,交易出去的農產品直接對接國外及國內中高端市場,實現』兩個市場『全面開拓。」劉世禮介紹說。
據了解,安丘盛大農產品交易市場,是投資6億元人民幣建成的集蔬菜、水果、水產、肉類等農副品加工、倉儲、物流、出口、農資配套、良種研發、推廣於一體的大型農業龍頭企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
「項目建成後,將會擴大農產品市場空間,形成區域化農產品競爭優勢。特別是產品在市場經過檢測合格後,可直接與國際市場接軌,有利於降低出口成本,擴大農產品國際市場佔有率;同時將高品質農產品直接輸送到國內中高端市場,提高農產品身份。」劉世禮告訴記者,交易市場通過資本、技術、信息等現代服務要素的聚集,將打造面向國內外的綠色農產品交易平臺,以現代服務業引領現代農業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路子。
比賽現場
單芽比賽 上屆冠軍衛冕失敗獲得第二
下午4時許,比賽正式開始,首先進行的是單芽項目的比賽。最先進行稱重的是來自安丘市興安街道趕牛路村的3號選手李洪周和7號選手張福剛。張福剛在上屆的姜王挑戰賽單芽比賽中以8.9斤的重量奪冠。今年兩位選手一上場便將比賽推向高潮,大家對張福剛能否再次奪冠充滿疑問。
在比賽現場,李洪周和張福剛分別將自己帶來的大姜芽小心翼翼地放到天平的兩端。賽場瞬間變得安靜,所有人都將目光投上臺上的天平,天平每一次搖擺都會聽到現場觀眾的唏噓聲,最終天平停止擺動。李洪周以明顯的優勢勝過上屆冠軍張福剛。
經過幾輪角逐,最終李洪周以8.9斤的重量奪得今年單芽比賽的冠軍。張福剛首輪慘敗後,又向暫勝方74號發起挑戰,成功奪取二等獎。
單株比賽 「姜王」首輪比賽便徵服全場
單芽比賽中,張福剛無緣冠軍給了全場一個意外,第二局單株比賽則讓全場震驚。記者注意到,由於單株較大,參賽選手們多是兩三個人一起將參賽的大姜抬上比賽臺。來自安丘市凌河鎮大儒林村的7號選手臧海波帶來的「巨型」大姜單株在首輪比賽後便被全場推選為第一名。
比賽開始,相鄰的兩位選手率先進行比賽,臧海波的大姜單株以絕對優勢在首輪比賽後成功進入暫勝方。在隨後的「猜測姜王」觀眾互動環節中,現場觀眾紛紛喊出覺得有望奪冠的選手,「7號!7號!……」全場觀眾高呼。「7號一看就比其他的大很多,比都不用比了,肯定是第一。」在場下看比賽的劉先生說。「7號當第一名,我們都服。」參賽選手紛紛表示。
臧海波的單株大姜沒有再受到任何人的挑戰穩居第一。
單產比賽 張福剛連續三屆獨佔鰲頭
據悉,在各項比賽中,最具含金量的便是單產比賽。「單芽和單株比賽參賽的大姜多是姜農們從自己的大姜中挑選的一棵,並不代表田中每棵姜都這麼大。單產比賽測的是姜農田中一定面積大姜的產量,能很好地代表姜農今年的收成。」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徐坤介紹說。
記者了解到,單產姜王的評選早在10月11日便已決出,以鮮姜畝產量為主要評比依據。「產量由組委會組織專家測產為準,測產小區面積為5平方米,每個地塊測3個小區。」安丘市農業局蔬菜站站長遊寶傑說。
在主持人公布完單產賽二等獎和三等獎的獲得者後,一等獎的獲得者成了全場關注的焦點。當大屏幕上出現張福剛的名字時,立刻傳來一片呼聲。「前兩屆他就是冠軍,總覺得這一屆他拿冠軍才算是實至名歸,但第一輪單芽比賽中他沒拿到第一,心裡感覺不是滋味,現在看到單產賽他還是冠軍,突然感覺輕鬆了。」張福剛的「粉絲」告訴記者。
三位冠軍獲獎後,紛紛表示心裡奇恣的,希望明年還能再次拿獎。
單芽比賽冠軍李洪周告訴記者,2011年姜王比賽他也參加了,拿個了二等獎就特別開心,沒想到今年他會是第一名。單株比賽冠軍臧海波笑著說:「這次拿了個第一名很開心,明年俺要繼續拿冠軍。」
「第一輪比賽沒能拿第一,心情有點低落,但是拿到了單產一等獎心裡又恣了。」單產冠軍張福剛告訴記者。
新聞延伸
大姜價格創新高
當天下午,記者來到安丘市凌河鎮大儒林村的大姜棚中。姜農劉秀梅告訴記者,受氣候影響,今年大姜產量不及去年,但價格卻是最高的。「去年大姜一米能出20斤,今年肯定達不到了,但價格不錯。現在收購價格為每斤3元錢左右,種了這麼多年姜,今年是價格最高的一年。」劉秀梅說,「種了這麼多年姜,收購價最貴的時候也就每斤2元多,今年大姜價格真是喜人。」
「這兩年,大姜價格持續低迷,今年安丘市大姜種植面積只有15萬畝,比去年減少5萬畝。」安丘市農業局農藝師張中華告訴記者,今年受氣候影響,大姜產量普遍減少,每畝地能減少15%左右。「一般情況下,到明年五、六月份價格不會出現下跌,建議姜農做好大姜的儲藏工作。」
文/圖 本報記者 韓鎮 本報見習記者 李早花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81695000,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