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不可胡編亂造,唐僧玄奘法師的拜把子兄弟到底是誰?

2020-12-24 天天拉呱

貞觀元年,玄奘從長安出發西行,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現在哈密略作停頓,直至高昌國。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現在的新疆吐魯番縣境內,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信仰佛教的國王麴文泰,為了能夠長久留住玄奘,安排佛學修養極高的彖法師和年過八十的國統王法師與玄奘同吃同住,朝夕相處。

玄奘為了西天取經,決心儘快離開高昌國。可他無法說服高昌王麴文泰放行,絕食成了玄奘唯一的選擇。絕食期間,驚慌失措的麴文泰王室相繼探視,但玄奘一直不語,繼續絕食。玄奘法師的意思很明確,你們不放行,他就不吃飯了。這時候,麴文泰仍然希望大唐高僧玄奘法師能夠留下來。玄奘已經絕食三天了,麴文泰有些擔心了,這個大唐高僧如果真的絕食而亡,後果不堪設想。麴文泰沒有想到玄奘的內心竟然如此強硬,高昌王麴文泰只能屈服。

玄奘的修養和捨身求法的決心,已經深深的打動了麴文泰。於是,一個國王,一個僧人,兩人在佛祖面前結拜成為兄弟。結拜後,高昌國王麴文泰表示,盡最大的力量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應從印度求法歸來,在高昌講經三年。

就這樣,按照約定,玄奘法師在高昌國講經說法一個月滿後,然後就西行取經。每次開講以前,高昌王都親捧香爐,自來迎接引路,玄奘將升法座時高昌王又伏身跪下以背作蹬,請奘師聶足而上。天天如此。月滿西行時,高昌王麴文泰還為奘師準備了大量物資,還寫了二十四封信,給沿途的二十四個國王,讓他們照顧玄奘法師。

相關焦點

  • 玄奘,原來你是這樣的唐僧
    熟悉火眼金睛的孫悟空,憊懶貪吃的豬八戒,老實沉默的沙和尚,以及他們糊塗膽小的師父唐僧。 西遊記中,西行取經的故事,是真實的。一路上歷經千難萬險,也是真實的。唐僧也確有其人,法號玄奘,又稱三藏法師。 然而,歷史上真實的玄奘,跟西遊記裡的唐僧,卻有著極大的差別。
  • 神化的唐僧與真實的玄奘
    小說與歷史總是有出入的,真實的玄奘西行取經的傳奇又是怎樣的呢?靈谷寺淨然法師也稱玄奘大師是父母晚年所生,父親大約在50歲左右才得此子,故對他格外疼惜,他幼年也確實聰穎早慧、過目不忘。被逼無奈才出家?《西遊記》中記載玄奘是如來座下金蟬長老轉世,踏上西天之路是註定的。然而專家卻指出真實的玄奘出家其實另有原因。
  • 玄奘法師圓寂日 | 矢志不渝的玄奘法師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玄奘」這個人名非常陌生,人們熟悉的是《西遊記》中的那個唐僧。《西遊記》是中國文學史上的經典,經典的力量是勿庸置疑的。自明代吳承恩創作《西遊記》以來,一個陰柔懦弱、性別不明的唐僧形象已經深深地銘刻在中國人的心裡。在人們津津樂道於孫悟空的時候,唐僧的原型,玄奘大師卻被扭曲、被誤讀。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下):絲綢之路上的傳說
    參見前文丨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中):歷史典籍裡的大師    伍  除了唐僧玄奘在國內和域外的歷史真實形象,我在尋訪古代絲綢之路過程中,還意外地聽到許多富有傳奇色彩、把唐僧玄奘加以神化的民間傳說,這可以看作是與文學形象相對應的第四種形象。
  • 還原唐僧玄奘的真實形象(中):歷史典籍裡的大師
    它雖然取材於唐僧玄奘西天取經故事,但書中所描述的那位三藏法師已經被神化變形了,取經故事情節也都是小說家通過想像加以虛構的。大約從南宋年間《大唐三藏取經詩話》開始,經過金代院本《唐三藏》《蟠桃會》,元人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等,踵事增華,敷陳演繹,唐僧玄奘就已脫離了原型;再經過明代正德、萬曆年間的著名小說家吳承恩,在這些話本、戲曲、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發揮高超的想像力,進行艱苦卓絕的藝術再創造,最後完成了文學名著《西遊記》的創作。就是說,小說中的唐僧玄奘形象,並非歷史的真實。
  • 「玄奘專業戶」徐少華,兩次合作唐國強,非常親切自然
    在中國歷史上,玄奘法師的事跡耳熟能詳,他是唐太宗時代的高僧,為了深入的研究佛經,違背法律私自出境,歷經千辛萬苦到達古印度去遊學,遊歷了十七年之後學有所成的他沒有留在印度,毅然決然的回到自己的祖國。玄奘西行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壯舉,令唐太宗都深感欽佩,沒有治他的罪,反而視他為兄弟一般。
  • 唐僧玄奘真的是李世民派去天竺取經的嗎?
    全書以唐太宗時名僧玄奘去天竺(印度)取經為題材,描寫孫悟空蔑視一切權威,敢於徹底否定和勇猛反抗神權,對玉皇大帝也毫不畏懼,將天宮打得天翻地覆的故事。另外還塑造了性格憨直、勇於戰鬥、貪圖享受、好進讒言的喜劇形象豬八戒;取經信念堅定,恪守佛教戒律,心地慈善,但卻輕信讒言,人妖不分的唐僧;以及沙僧、白骨精、鐵扇公主等具有鮮明藝術個性的藝術形象。
  • 玄奘西行背後的故事,真實的歷史比《西遊記》還要曲折
    說起玄奘西行,那自然是家喻戶曉的故事,而在歷史上,真實的玄奘這一趟西行卻是名很順,但言不正。言,規則也。在西遊記當中,玄奘法師與唐太宗結拜為兄弟,為拯救黎民百姓,被唐太宗委以重任,然而這一切都是作者編撰的故事而已。
  • 《延禧攻略》:「良心巨製」還是「胡編亂造」?
    2018年7月16日,北京,於正出席電視劇《延禧攻略》發布會。不過,最嚴厲的批評是,有網友認為《延禧攻略》本質上還是「胡編亂造」。這部戲的歷史背景是真的、人物是真的,但它的主體故事情節,卻是編劇想像杜撰出來的。這也是為什麼《延禧攻略》和《如懿傳》講述的都是那幾個人物的故事,但人設卻完全不同。這是《延禧攻略》兩極評價的分歧所在,它背後觸及的是困擾歷史劇的一個老大難問題:歷史劇到底該怎麼表現歷史?它允許多大程度的改動?
  • 唐僧有很多個,玄奘只有一個他
    或許有些時候,非死則進的信念才是人唯一出路,玄奘法師走了出去,那匹識途的老馬駝著昏迷的玄奘法師走向了水源,最終走出了沙漠。經過幾年的千難萬險,玄奘終於到達天竺。 走進那爛陀寺的那一刻,玄奘心願虔誠,熱淚盈眶,跪地拜服,為了抵達心中的這片聖殿,他已經在路上跋涉了四年之久。
  • 唐僧取經到底用了多少年?
    要搞清楚,唐僧取經既有真實歷史的唐玄奘取經,也有小說《西遊記》裡唐三藏取經,並不一樣。先說說真的。真實歷史中,唐玄奘取經用了多少年呢?眾說紛紜,不過說別的沒用,看看史書記載吧。記述唐玄奘西行取經歷程的,最重要是兩部書,一本《大唐西域記》,玄奘口述,辯機撰文。本書系玄奘奉唐太宗敕命而著,貞觀二十年成書。
  • 「非常可笑」,李誠儒批《甄嬛傳》打著「歷史正劇」旗號「胡編亂造」
    2016年,他在《可凡傾聽》節目中就怒指《甄嬛傳》「害人不淺」「胡編亂造」,理由還是王爺隨便入宮、和妃子泛舟湖上的荒謬情節。此次再度開炮,有網友覺得這位被陳凱歌擠兌為「感受到過去時代夕陽的老藝人」又在小題大做,「誰會把甄嬛傳當正史呀?」
  • 高僧傳 | 大唐玄奘!
    很多人對玄奘法師的認識是從《西遊記》中來的而《西遊記》中的玄奘是古代文人創造的想像中的"唐僧"經過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小說中的唐僧形象深入人心而歷史上最真實的玄奘法師在現代人的眼中變得模糊了本期「高僧傳」,讓我們一同走近這位傳奇的中國僧人
  • 高僧傳 | 大唐玄奘
    很多人對玄奘法師的認識是從《西遊記》中來的而《西遊記》中的玄奘是古代文人創造的想像中的"唐僧"經過了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小說中的唐僧形象深入人心而歷史上最真實的玄奘法師在現代人的眼中變得模糊了本期「高僧傳」,讓我們一同走近這位傳奇的中國僧人
  • 一部胡編亂造的電視劇《偽裝者》
    其實,一開始看《偽裝者》時我就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我知道這些年拍的歷史劇尤其是抗戰劇大都胡編亂造,質量低劣。沒想到看的時候還不行,還是很生氣,因為很多劇情胡編亂造的太離譜,讓我無法忍受,我不得不給這部戲打個差評。當然,不是說這部戲就一無是處。公正的說,這部戲有些方面還是不錯的,全劇總體沿襲了孔笙李雪這組人一向的特點,就是精緻,而不像大部分戰爭劇拍的那麼粗糙,畫面、服裝、布景乃至音樂都很精緻,情節也很緊湊,緊張刺激,扣人心弦。
  • 2020 絲路之光,文字和聲影中的玄奘法師
    書貴精不貴多,就推薦兩本我讀過的比較生僻的旅行方面的書,以及兩部相關的電影,都和絲綢之路相關,都與一個人相關——玄奘。小朋友妖怪都喜歡叫他唐僧。曾經有一部玄奘法師的紀錄片,讓我深受打動,在一個對我來說很艱難很彷徨的時刻。這部記錄名為《玄奘之路》。玄奘前途莫測、百折不撓的旅程從一個側面緩解了我的焦慮和不安,也讓我開始對玄奘感興趣。
  • 《西遊記》中唐僧的歷史原型是誰,最終結局如何?
    《西遊記》中唐僧的歷史原型是誰,最終結局如何? 《西遊記》中唐僧最終結局如何,歷史上真有其人嗎? 其實,就算沒有西遊記,唐僧也是歷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而且他的名聲和貢獻都很大,尤其是在傳教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只是《西遊記》讓唐僧之名更加響亮,更加將其神話了。
  • 《西遊記》背後的真歷史
    按照《續高僧傳》的記載,玄奘的家境開始還是不錯的,祖父和父親都是博學多才的知識分子,其父陳惠曾是縣官,母親是隋洛州長史宋欽之女,玄奘法師是第四子。玄奘的母親在他五歲的時候就去世了,八歲前他的父親又因年邁多病而辭官歸故,這造成了玄奘幼年困頓的局面。  玄奘的二哥首先出家,法名長捷,住洛陽淨土寺,玄奘經常跟隨他去學習佛教經典。
  • 解碼西遊之二|須菩提就是唐僧,一點都不神秘
    西天取經打著一個很光明的幌子,卻要實施很多不可描述的勾當,暗中培養執行人的細節當然就不能公諸於眾,所以堂口嚴厲要求孫悟空保密。不過須菩提祖師這麼重要一個角色,兩回過後就消失完全說不過去,何況悟空離了他又拜唐僧為師,這不是叛出師門嗎?這在明朝人看來能接受?關鍵是取經團到了靈山,他跟高升為佛的這倆師徒又怎麼見面呢?其實他從未離去。
  • 大唐「外交官」玄奘和王玄策——千年印度的恩與痛
    可大多數人們並不了解歷史上真正的唐僧即玄奘法師,歷史上的玄奘法師在唐貞觀二年(628年)開始西行,17年後滿載而歸,並寫下《大唐西域記》,是研究今天印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孟加拉、斯裡蘭卡等地古代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為各國學者所重視。其中印度的歷史學家表示:「如果沒有玄奘, 重建印度歷史幾乎是不可能的」,可見其書的珍貴性和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