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元年,玄奘從長安出發西行,在途中經蘭州到涼州,繼晝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關,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嘗艱苦,抵達伊吾現在哈密略作停頓,直至高昌國。貞觀二年正月玄奘到達高昌王城,現在的新疆吐魯番縣境內,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信仰佛教的國王麴文泰,為了能夠長久留住玄奘,安排佛學修養極高的彖法師和年過八十的國統王法師與玄奘同吃同住,朝夕相處。
玄奘為了西天取經,決心儘快離開高昌國。可他無法說服高昌王麴文泰放行,絕食成了玄奘唯一的選擇。絕食期間,驚慌失措的麴文泰王室相繼探視,但玄奘一直不語,繼續絕食。玄奘法師的意思很明確,你們不放行,他就不吃飯了。這時候,麴文泰仍然希望大唐高僧玄奘法師能夠留下來。玄奘已經絕食三天了,麴文泰有些擔心了,這個大唐高僧如果真的絕食而亡,後果不堪設想。麴文泰沒有想到玄奘的內心竟然如此強硬,高昌王麴文泰只能屈服。
玄奘的修養和捨身求法的決心,已經深深的打動了麴文泰。於是,一個國王,一個僧人,兩人在佛祖面前結拜成為兄弟。結拜後,高昌國王麴文泰表示,盡最大的力量支持玄奘西行。玄奘也答應從印度求法歸來,在高昌講經三年。
就這樣,按照約定,玄奘法師在高昌國講經說法一個月滿後,然後就西行取經。每次開講以前,高昌王都親捧香爐,自來迎接引路,玄奘將升法座時高昌王又伏身跪下以背作蹬,請奘師聶足而上。天天如此。月滿西行時,高昌王麴文泰還為奘師準備了大量物資,還寫了二十四封信,給沿途的二十四個國王,讓他們照顧玄奘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