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晏子春秋》《呂氏春秋》
讀《晏子春秋》,發現景公當個主子真不容易,無論搞點什麼晏子都知道,都會遭到諷諫,比如想得到勇士也被罵,「君子無禮,是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於是,景公終日問禮,還挺可愛的。晏子第二次勸諫景公戒酒,高!之前晏子說:「君身服之,故外無怨治,內無亂行。今一日飲酒而三日寢之,國治怨乎外,左右亂乎內。以刑罰自防者,勸乎為非;以賞譽自勸者,惰乎為善;上離德行,民輕賞罰,失所以為國矣。」
-
怎樣讀經典 | 《晏子春秋》
(《〈晏子春秋〉的寫作時代》)4.秦博士淳于越。今人吳則虞提出:「《晏子春秋》的成書,極有可能就是淳于越之類的齊人,在秦國編寫的。」(《晏子春秋集釋·序言》)董治安的《與吳則虞先生談〈晏子春秋〉的時代》、譚家健的《〈晏子春秋〉簡論——兼評〈晏子春秋集釋·前言〉》等論文均已詳辯其誤。5.六朝後人偽造。
-
二桃殺三士是什麼故事?晏子兵不血刃幹掉己方三員大將
二桃殺三士是中國古代一則歷史故事,最早記載於《晏子春秋》,後演變成成語,表示用計謀殺人。典故出自於《晏子春秋·內篇諫下·第二十四》。根據原文所述,春秋時代齊景公帳下有三員大將: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他們戰功彪炳,但也因此恃功而驕,晏子為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禍害,建議齊景公早日消除禍患。
-
近代以來西方《晏子春秋》研究綜述
一年以前,中國學者胡適在自己的著作中拒絕承認《晏子春秋》的真實性並將其置於「存疑」著作當中,請參閱胡適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ogical Method in Ancient China. The Oriental Book Company, Shanghai (1922): 「Preface,」 1.4.
-
二桃殺三士是什麼故事?晏子兵不血刃幹掉三員大將
二桃殺三士是中國古代一則歷史故事,最早記載於《晏子春秋》,後演變成成語,表示用計謀殺人。
-
名人軼事晏子「二桃殺三士」
原標題:名人軼事 晏子「二桃殺三士」 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大臣名叫晏嬰,他曾輔佐齊國三代國王,治國有方,生活樸素,使齊國從一盤散沙,重新恢復了大國地位,所以被後人尊稱為晏子。
-
名人軼事丨晏子「二桃殺三士」
在春秋時期,齊國有一個大臣名叫晏嬰,他曾輔佐齊國三代國王,治國有方,生活樸素,使齊國從一盤散沙,重新恢復了大國地位,所以被後人尊稱為晏子。 晏子輔佐齊景公的時候,朝中有三個將軍,名叫田開疆、公孫接、古冶子,三人因為同是武將,關係很好,還結為異性兄弟。
-
《晏子春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可知枳殼功效
枳的歷史小故事《晏子春秋》中講述的就是晏子使楚時,楚王宴請晏子的席間卻發生了偷盜的事情,而這不幸被抓起來的盜賊卻同晏子一樣都是齊國人,楚王便借題發揮試圖侮辱晏子及齊國,便諷刺齊國人都是偷雞摸狗之徒。晏子一聽卻從善如流地對答說「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所以然者何?
-
晏子使楚,辯服五霸(宣化上人)
晏曰:「聞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相似,味不同,此乃水土也。」楚王自討無趣。其御者,駕駟馬高車,洋洋得意,不可一世,被妻竊窺,認為羞恥,乃對夫曰:「晏子六尺,身為齊相,和藹可親,令人肅然起敬。汝身八尺,為人御者,反而傲慢,故求離去!」御者改變行為,謙下謹慎,勤讀書,後為大夫,此乃賢妻之感也。
-
《晏子使楚》丨那些年,我們一起讀過的課文
晏嬰(前578年—前500年),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高密),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40餘年。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周敬王二十年(公元前500年),晏嬰病逝。
-
《史記》02 晏子軼事
02 晏子軼事晏平仲嬰者,萊之夷維人也。事齊靈公、莊公、景公,以節儉力行重於齊。既相齊,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國有道,即順命;無道,即衡命。以此三世顯名於諸侯。越石父賢,在縲紲中。晏子出,遭之塗,解左驂贖之,載歸。弗謝,入閨。久之,越石父請絕。
-
孟子借齊景公與晏子故事勸說齊宣王迅遊,什麼叫流連荒亡?
「晏子回答說:這個問題問得妙!天子到諸侯國視察叫作巡狩。巡狩的意思便是去巡視各諸侯國所鎮守的疆土。諸侯去朝拜天子叫作述職。述職簡單來說就是報告一下他職責內都做了什麼工作。這些都是正事。春天的時候,巡視農田耕作的情況,糧食不夠吃的百姓,要發放補助;秋天則巡視收穫的情況,對歉收的給予補助。
-
晏子:你若辱我,必自取其辱!
而在我國春秋時期的晏子應該就是古代矮人智慧的代表。公元前595年,一個柔弱的男孩出生在夷維(今山東高密)齊國大夫宴弱之家,長相氣質高大上的父親看著這個幾乎長不大的孩子為他取名嬰。要知道嬰這個字的本意是指用貝殼結成的項鍊,是專門給新生女孩佩戴的,可見這小男孩長得實在太袖珍。雖說晏子身體基因先天發育不好,但他卻有驚人的學習天賦。
-
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推薦)
曰:「彼哉彼哉。」問管仲。曰:「人也。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邢疏:此章歷評子產、子西、管仲之為人也。「或問子產」者,或人問於夫子曰:「鄭大夫子產何如人也?」「子曰:惠人也」者,惠,愛也。言子產仁恩被物,愛人之人也。「問子西」者,或人又問鄭大夫子西之行。「曰:彼哉!彼哉」者,彼指子西也。言「如彼人哉!
-
晏子故事
拘捕的罪犯充滿了牢獄,怨恨的情緒遍布朝野,晏子苦苦相勸,景公卻不聽,並且對晏子說:「主持獄訟,是國家重要的官吏啊,希望請先生來擔任。」晏子回答道:「君上是叫晏嬰整飭獄政,減少犯罪,以驗懲勸之效嗎?那麼我有一妾,長於書記,請她便足以擔任了。如果君上是叫晏嬰讓百姓們釋怨窒忿,擁護君王。事實,百姓沒人願意敗壞家庭生計,專門奉承暴君那種窮奢極欲的癖好的。
-
成語典故——二桃殺三士(一張嘴三條命)
這則成語出自《晏子春秋諫下二》:「晏子入見公曰:『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因請公使之少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皆反其桃挈領而死。」本意是指用兩個桃子殺了三個勇士。可用來比喻用計謀殺人或害人。與「借刀殺人」意相近。
-
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他是怎樣輔佐三代齊王 在亂世捍衛齊國威嚴的?
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他是怎樣輔佐三代齊王 在亂世捍衛齊國威嚴的?時間:2020-11-27 14:29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春秋時期齊國名相晏嬰:他是怎樣輔佐三代齊王 在亂世捍衛齊國威嚴的? 晏嬰,春秋戰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
淚痕春雨漫評春秋戰國(四十八) 弭兵大會即將召開 崔杼砍倒鷹派齊莊公
主和派的代表人物有很多,最著名的人是晏子。對於晏子,我們應該比較熟悉,因為我們小學課本中就有《晏子使楚》一文。晏子是春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聽到齊莊公想趁火打劫晉國,晏子告訴齊莊公,千萬不可以這樣。因為這樣很危險。秋,欒盈自楚適齊。晏平仲言於齊侯曰:「商任之會,受命於晉。今納欒氏,將安用之?小所以事大,信也。失信,不立。君其圖之。」
-
歷史鉤沉:晏子為官篇——率先垂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