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頡造字,「耍」字的下面為何有個「女」字旁?專家:有特殊意義

2020-12-22 南書房

引言

我國的漢字一直是非常神奇的存在,從甲骨文發展而來,歷經了幾千年的變化,雖然脫離了原始的圖畫形式成為了現如今的文字,卻依然與當初的造字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從商殷時代的甲骨文來看,當時的漢字已經發展到相對完整的體系了。已出土的殷墟甲骨文中,單字數量已經達到了4000字左右。

關於最早的漢字,有「倉頡造字」之說。根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

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但是關於這個故事,後世普遍認為是將他的貢獻誇大宣傳了的,他只是將在民間流傳的一些通俗表達符號收集起來然後整理,稍加改造。那個時候因為社會的發展,結繩記事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了,所以他們漸漸地發展出了有特殊意義的符號,這樣一來,就漸漸發展出了一套體系。

01

中國古代的造字法主要有四種:象形、指事、會意、形聲。這也是六書中的前四書。後兩書為轉注和假借,但這兩種方法並未造出新字,只是將原有的文字稍加變形。

象形字是造字的基礎,很多字都是由象形字發展出來的,是將事物的外形圖案簡化而造出來的文字,如甲骨文中的「月」字,就像一輪彎月,讓人一眼就能辨別。這種造字法無形中也影響了我們的文化思維,對比一下中西兩方的畫,國畫重意境和意象,而西方的美術都講究型準,畫人體要按照黃金比例,畫靜物要講究色彩搭配。在語言中,中國人注重意和,英語注重形和等許許多多的差異。

在象徵性的符號或圖形上加上一些抽象的符號就是指事了,比如「刃」,是在「刀」的鋒利的那邊加上一點來做標誌表示。而形聲屬於合體造字法中的一種,一般由兩部分組成:形旁(義符)和聲旁(音符)。形主要是表示這個字的意思,聲是表示它的發音,如「櫻」字,就是典型的形聲字。

最後一種會意也屬於合體造字法,它由兩個或多個獨體字組成,都為表意詞,如「酒」由表示水的「氵」和表示裝酒的瓦瓶「酉」組成。再如標題中提到的「耍」,雖然單看「而」字和「女」字很難理解,但只要知道這其中的緣故,我們就能知道古人在造字上有多用心了。

02

「耍」的意思很簡單,主要意思是玩弄、戲弄,還有舞動、遊戲的意思。但是它與「朋友」搭配,就是完全不同的意思了。先從上面的「而」來看,它並不是一般用到的「而且」等錶轉折之意的詞,在這裡的用法大家很難猜到。在《周禮》中有句話「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這麼一解釋,「而」字是不是很像臉上掛著長長的鬍鬚呢?而它錶轉折的含義,是在「鬍鬚」之後發展形成的。又因為鬍鬚是男性特有的,所以「而」又能代指魁梧健壯的男子。

「女」字自然不用說,所有與「女」相關的字,都代表了其性別,如「奴」字,在原始氏族生活中,一個部落打敗了另一個部落之後,男性一般會被殺害,剩下的女性就被用來做奴隸。但是「耍」字中的女是怎麼與它的意思相關聯呢?結合前面「而」的意思你就知道了,俗話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一男一女在一起,當然會有一段美好的戀情,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度過歡快時光,恰恰表達了「耍」的本意。所以「耍朋友」並不是玩弄朋友之意,它是取其初始含義,一起快樂玩耍的意思,「耍陰謀詭計」才是表示「玩弄」。

結語

經過科學家計算,一個漢字的靜態平均信息熵為9.65bit,而以西方國家語言為代表的印歐語系中,一個單詞的信息熵普遍只有3~4bit。我們中國的語言更加凝練,降低了使用語言的成本。這肯定與漢字中奇妙複雜的淵源有關,怪不得總說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然而對此,我們也不能過於沾沾自喜。如今迅猛發展的計算機,其使用的語言原則與漢語相違背,漢語的特性使得我們的信息科學產業更難以發展,所以我們要擺正好態度,不要沉浸在「漢字優越論」裡。

文|南書房|雜史篇

感謝觀看由「南書房」帶來的獨家原創文章,覺得不錯的朋友,不妨點個讚、轉發一下。如有不足之處,還望諸位多多指正。

相關焦點

  • 字從何處來——倉頡造字
    傳說他有四隻眼睛,非常善於觀察事物。那時還沒有文字,人們只能相互之間傳話,卻不能把發生的事、說過的話記錄下來。黃帝知道倉頡有很強的觀察力,又聰明智慧,便把他召喚來,對他說:「我想給他安排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知你能不能完成呢?」倉頡問:「什麼事呢?」 黃帝說:「我想讓你創造一種符號,把萬事萬物畫出來,讓所有人一看都能明白,這樣我們就可以把發生的事記下來。」
  • 從倉頡造字說起
    《說文解字序》中記載:「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另據《萬姓統譜·卷五十二》:記載,「上古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明一統志·人物上古》亦記載:「倉頡,南樂吳村人,生而齊聖,有四目,觀鳥跡蟲文始制文字以代結繩之政,乃軒轅黃帝之史官也」。
  • 《春之懷古》:倉頡造字
    《春之懷古》中寫道:而關於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經有這樣的一段故事:在《詩經》之前,在《尚書》之前,在倉頡造字之前。一、我們來講一講「倉頡造字」。倉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傳說中倉頡生有「雙瞳四目」。倉頡造字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倉頡造字的地方叫「鳳凰銜書臺」。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黃帝統一華夏之後,感到用結繩的方法記事,遠遠滿足不了要求,就命倉頡造字。於是,倉頡就在當時的洧水河南岸的一個高臺上造屋專心造起字來。
  • 龜靈聖母有大量功德之氣,竟與倉頡造字有關
    龜靈聖母是《封神演義》中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她位列於截教的四大弟子之一,雖然在與廣成子大戰後被通天教主趕了出去,可是準提道人卻對她青睞有加,如果不是蚊道人的出現,或許她的結局不會這麼悽慘。為何準提道人會對她另眼相看呢?
  • 倉頡作書鬼夜哭,為何倉頡造字能讓鬼哭泣
    倉頡,我國上古傳說中的一個人物,相傳他是軒轅黃帝的史官,負責記載部落中的事情。民間的傳說中他與項羽、重耳一樣,長有重瞳,但這不重要。有關倉頡的一個最有名,最偉大的事情,是他創造了文字。在倉頡造字之前,原始的人民要記錄自己的生活,史官要記錄部落事跡,都是採用結繩記事的方式。
  • 始祖公倉頡——「造字聖人」
    我族歷次所修的《侯氏族譜》,均以倉頡為始祖,譜上亦稱代賢公、蒼帝等,譜載妣聖氏。倉頡,又稱蒼頡,複姓侯剛,號史皇氏,是軒轅黃帝的史官,他根據野獸的腳印研究出了漢字,並把流傳於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績,被後人尊為「造字聖人」。傳說中的倉頡生有「雙瞳四目」。眼有重瞳者,中國史書上記載只有三個人,虞舜、倉頡、項羽。
  • 倉頡作書鬼夜哭,為何倉頡造字能讓鬼哭泣?
    這個時候,發明一種新的記錄方式就迫在眉睫,因此倉頡造字就出現了。 古書《說文解字》中是這麼記載倉頡造字的: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 「耍」字下面有一個女字旁,如何正確理解?現在看來古人真高明
    「耍」為何意?從它的組成能看出什麼?「耍」字的字面意思來看,解釋為玩耍、休閒、戲弄、還有施展、表演之意。但是在「耍朋友」的語境中,用這幾個意思來解釋,是解釋不通的。要想追根溯源,咱就要從根源上分析一下,看看這個字是怎麼來的,然後再深度分析一波它的含義。
  • 穀雨·為什麼要祭祀造字聖人倉頡?
    到黃帝時代,朝中出了個能人倉頡。他立志要使人間擺脫沒有漢字的苦難,辭官外出,遍訪九州,回到家鄉楊武村,獨獨一個住在溝裡沒人處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鬥油菜籽那麼多的字。玉帝聽到這件事,大受感動,決定重獎倉頡。獎啥呢?獎了個金人。那一天晚上,倉頡正在甜睡,忽聽有人喊他;「倉頡,快來領獎。」倉頡迷迷糊糊地掙開眼睛,卻見滿屋子明光耀眼。他不知這是啥緣故,急忙坐起來四下裡看。
  • 倉頡造字時,為何「天雨粟,鬼夜哭」?
    「是的。你不是對倉頡造字的問題一直搞不明白嗎?我想他們肯定清楚,你自己採訪他們吧。」這可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很久以來,每當看到史書上說,6000多年前,黃帝的秘書倉頡造字時,「天雨粟,鬼夜哭」,我就搞不懂,倉頡造出了漢字,這是天大的好事,天,幹嘛要下小米﹝粟﹞?鬼,為啥長夜痛哭呢?翻遍史書,卻找不到答案。我立馬到了野狐嶺。
  • 先有讀音還是先有字?倉頡造字時也遇到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現代考古不斷發現一些原始的陶文和相關資料,發現距今至少六千年以前,我國就已經有了文字的萌芽。而倉頡是黃帝的臣下,黃帝約生活在公元前2717年—公元前2599年,也就是說文字的萌芽比倉頡要長一千年左右。倉頡只是在其中起到關鍵性作用而已。但既然已被公認,我們還是要沿著這個來展開討論。我國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由來已久。早在《呂氏春秋·君守篇》中就說了六個大發明家的故事,「奚仲作車,倉頡作書,后稷作稼,皋陶作刑,昆吾作陶,夏鯀作城,此六人者,所作當矣。」《淮南子·本經訓》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
  • 西安長歌行研學丨 倉頡——「字聖」的傳說
    倉頡(jié),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傳說為陝西白水陽武村人,曾任軒轅黃帝的史官。從戰國時開始,人們便口耳相傳,說倉頡被黃常賜姓為「倉」 ,是因為他是創造漢字的人,被尊為「字聖」。繁體字「倉」的結構是「人」 字下面一個「君」字,有「人下一君,君上一人」的意思,以 表彰他造字的功績。在文字還沒有出現的時候,古代先民結繩記事,也就是在繩子上面打個結來記錄所發生的事情:一件事打一個結,兩件事打兩個結;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如此等等。但是,日積月累,事情越來越多,再加上繩結易腐爛、變形,結繩所記的事情就難以辨識清楚了。
  • 倉頡造字賦
    倉頡造字賦文/張宏霞    鴻蒙之始兮,天地混沌。洪水肆虐於九洲兮,旱災荒蕪於川澤;疾病入膏肓而不治兮,野獸出沒於林莽;蛇豸橫行於四野兮,黍麥乏缺腹難裹。人生而苦短,或死於疾病,或歿於虎狼,或亡於災荒,或卒於饑寒。雖鬥智鬥勇,卻艱於生計,動輒即死,命如草芥。
  • 倉頡造字,一個美麗的傳說
    中國文字的產生,有許多種傳說,倉頡造字是流傳最廣的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之一,唐代書法理論家張懷瓘說:「(倉頡)仰視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文鳥跡之象,博採眾美,合而為字,是曰古文」。許慎《說文解字序》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
  • 傳說倉頡有四隻眼睛,倉頡造字,是時代孕育的結果
    今天跟大家介紹的是文字的創始人——倉頡。傳說他有四隻眼睛,天生聰慧,可以觀察鳥獸的足跡,觀察出星宿的運動趨勢。倉頡,原姓侯岡,名頡,俗稱倉頡先師 ,又史皇氏,又曰蒼王、倉聖。《說文解字》、《世本》、《淮南子》皆記載倉頡是黃帝時期造字的左史官 ,見鳥獸的足跡受啟發,分類別異,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漢字創造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被尊為"造字聖人" 。說到倉頡,大家應該首先想到的就是倉頡造字了,但其實文字並不是倉頡所創造的,而是在文字創造出來的途中,倉頡充當了重要的角色,他參與了整理歸類等內容。
  • 文字始祖倉頡造字
    倉頡文字始祖倉頡誕生,與眾不同,天賦異稟德睿機智,善觀天象,大地江河飛禽走獸勾勒畫字。倉頡造字倉頡先生仙風道骨,滿腹經論才高八鬥,時下人間無人比擬。為黃帝釋放日理萬機壓力,黃帝歡喜有嘉親封號為「國師」。戰火紛爭年間倉頡為軍師輔助黃帝收復五方部落,一統江山功不可沒!國泰民安後造字為國家造福祉,發揚至今。倉頡輔助黃帝興國,一派欣欣向榮。棄官歸隱,傳說白日飛升!
  • 倉頡造字,鬼神為何為之哭泣?
    倉頡造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著名的神話傳說,我們今天能夠進行文字交流,感謝的第一個人就是倉頡。倉頡是何許人也?他是軒轅黃帝時期的史官。《淮南子》中曾經記載倉頡造字時候的奇妙景象,所謂是: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那為何倉頡造字鬼神會哭泣呢?其原因在《淮南子》中也有說明。「及偽之生也,飾智以驚愚,設詐以巧上,天下有能持之者,有能治之者也。
  • 上古時期關於倉頡造字的傳說
    倉頡造字的故事:倉頡也稱蒼頡,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這位史前傳說人物,在我國古代戰國以前的典籍中都從未提及。最早提及倉頡者,是戰國時期的荀卿。其後是《呂氏春秋》和《韓非子》,在荀子「故好書者眾矣,而倉頡獨傳者,一也」的基礎上,又有所引申,其主要觀點是「倉頡作書」。
  • 「兩分鐘讀史」倉頡造字是怎麼造出來的?
    所以文字的出現對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那麼「造字聖人」倉頡是如何創造出文字的呢?1.結繩記事相傳倉頡是黃帝手下的一個官員,專門管理圈裡牲口的數目、屯裡食物的多少,有點類似現在的後勤。倉頡很聰明,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裡都有了譜,難得出差錯。
  • 倉頡是在什麼情況下造字
    倉頡,原姓侯岡,名頡,號史皇氏,是傳說為黃帝的史官,漢字的創造者,被尊為中華文字始祖。倉頡「始作書契,以代結繩」,創造出的文字,替代了結繩記事、刀刻符號。倉頡畫像倉頡所處的時代,是中國先民們從伏羲氏創造八卦的漁獵時代,經由神農氏播種五穀、相土地宜的農耕時代,進人共主文明的黃帝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