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他只是在那兒靜靜地坐著,卻不知他內心正翻滾著一場絕望的海嘯。
人的一生中總會犯很多錯誤,有些只是小小的遺憾,有些卻能將自己和他人的人生攪得支離破碎。旁觀者清,總是鼓勵局中人放下包袱繼續前行,而事實上,從困苦中解脫總是沒有那麼容易。
所有人要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即使它無比沉重。背負著應當背負的一切,勇敢地選擇沉浸在當下的冰冷現實中,又何嘗不是一種積極的面對呢。大概電影《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想表達的就是這些吧。
Manchester是一個美麗卻憂傷的地方,冰藍藍的海連著灰冷冷的天,到處充斥著乾淨通透但無處不在的冷色調,使觀眾在屏幕前都能感受到那從心底蔓延出來直爬到頭髮絲和腳尖的寒意——正如同男主Lee的人生。
Lee出現在鏡頭前是在Boston的冬天。看起來,他是一個平凡的修理工,並不如何強大,也沒有什麼奇遇。像大多數人一樣,他日復一日做著無趣的工作,庸庸碌碌地生活著,貌似只是一個為生計而奔忙的普通人。
可奇怪的是,他的生活有些過於沉悶了。他一直保持著沉默,甚至不願與人接觸,甚至會因為別人的注視而發怒。
他的臉上永遠掛著呆滯麻木的表情,如同冬日裡延綿不絕的寒意,甚至像是一潭死水。外界的喜怒哀樂與他毫無關係,些許石子投入,濺起一圈波瀾,也很快就會重歸平靜。
有一天,仿佛游離於世外的生活戛然而止。他的哥哥病重去世,Lee萬年不變的冷漠神情轟然破碎。擁抱著哥哥蒼白的軀體,他用力眨著眼睛,不讓眼淚落下。或許,只有孩子才有大哭的權力,成年人的痛苦只能默默忍受,連淚水都是奢侈品。
可是,他之前並不是這樣的。
Lee也曾與哥哥和小侄子Patrick坐船出海,幼稚地和侄子鬥嘴嬉鬧,度過一段愉快時光;Lee也曾有溫柔體貼的愛人,兩個可愛的女兒以及尚在襁褓中的兒子,擁有著各種甜蜜的煩惱。
可如今,早已物是人非。Joe想要將已經是16歲少年的Patrick的監護權託付給Lee,可他卻百般推辭,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照顧孩子……這時,塵封多年的往事才終於緩緩揭開。
Lee曾經有過一個幸福的家庭。然而在某個玩嗨了的晚上,醉醺醺的Lee點起壁爐,忘記放回防火板。那時也是像現在一樣的冬季,大雪紛飛。當Lee穿過雪地回到家時,看見的是吞沒了整個房子的熊熊大火,還有歇斯底裡哭喊的妻子。
那仿佛是一場永遠也醒不過來的噩夢。Lee渾渾噩噩地將受傷的Randi送上救護車,茫然地看著消防員清理自己曾經明亮溫馨,如今卻變作了一片廢墟的房子,甚至看著他們從廢墟裡抱出自己女兒小小的屍體。
眼看著火焰熊熊燃燒卻無法挽救自己的孩子,Randi痛苦地撕心裂肺,她恨透了丈夫!自然,他們的婚姻就此結束。她離開了Lee,重組家庭,有了新的丈夫和孩子,而Lee則變成了一具行屍走肉,遠走他鄉,在Boston做著辛苦瑣碎的雜工。
Manchester在Lee的心中是一個禁忌,那裡早已不是美麗寧靜的家鄉,而是一座墳墓。這裡埋葬了他的孩子們,他曾經幸福的生活,他的婚姻與愛情。他的人生在這裡開始,也在這裡早已宣告結束。
Lee每天遊走於家家戶戶,冷眼旁觀著形形色色的人們,出入他們的家庭,感受他們那些在他看來微不足道的煩惱,而他們的抱怨對Lee來說,更像是炫耀自己的生活有多麼美滿一般。他以過客的身份途徑他們的生活,讓自己生無可戀的人生沾染上一絲溫熱的煙火氣——然後重新掛滿冰稜。
他曾經夢見自己的女兒用清澈無辜的眼神看著他,質問他:「Can't you see we are burning?」然後猛地驚醒。
哥哥的病逝都沒有使他表露出痛苦不堪的樣子——早在多年前,他的心就已經死了,只等入土。而哥哥的死卻將一塊死肉生拉硬拽,硬是揪得難受。他沒有試圖將一切痛苦掩埋,放任它緊緊貼在自己的心臟上,不時撕裂淌出淋漓的鮮血,以血淋淋的方式彰顯自己的存在感。
多年不見,侄子Patrick已經長大。他的到來為Lee死氣沉沉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水。Patrick是一個英俊帥氣的少年,如果不是父親的突然離世,Patrick還會繼續過著少年人肆意又張揚的生活。
久違的叔侄重逢,表現都很平淡。Patrick是內斂的性子,甚至在葬禮上冷靜地接待前來弔唁的人們,努力壓抑著悲傷。
然而在一個晚上,看著冰箱裡掉出的凍雞肉,想到了父親被放進冰櫃裡,他還是崩潰大哭。這一對似乎叔侄都習慣於將痛苦埋葬在心底,卻總是被不經意間露出的邊角刺得體無完膚。
現實總是如此殘酷,尤其喜愛雪上加霜。葬禮的瑣碎事務和青春期叛逆的Patrick幾乎將Lee逼瘋,而前妻Randi的到來,更是讓他感到手足無措:她永不會忘記三個孩子離世的那一天,但她已經漸漸地掙脫了痛苦,擁有了新的孩子和新的生活。
「My heart was broken. It’s always going be broken. And I know yours is broken, too. …… I should fucking burn in hell for what I said to you. ……I love you. 」在東野圭吾的《虛無的十字架》裡,道正與小夜子夫妻失去了自己的女兒。他們明明相愛,卻仍然堅定地分開,因為只要看到對方,就會想起案發後對方的哭喊,還有愛女死時的樣子。Lee和Randi也一樣,他們不是為了逃避,只是不願記起。
有些事情、有些人註定無法得到原諒,也不願意得到原諒,否則不論對於生者還是死者都不公平。三個無辜孩子被以最痛苦的方式從這個世界上抹殺,死前在大火中受盡折磨;原本美好幸福的家庭分崩離析;夫妻反目,不管愛情還是親情都化為烏有……
道正夫婦拼命爭取判處兇手死刑,而陷入無盡痛苦的Randi將這一切都歸咎於Lee這個罪魁禍首。甚至「兇手」本人也希望著受到懲罰。所以在被警察詢問的時候Lee瘋了一樣交代當時的所有,還試圖奪走警察的槍自殺,一心求死——
他是最悲哀的殺人犯,最想殺掉的就是自己。與內心的自我折磨相比,妻子的仇恨與責難反而微不足道。Lee不是沒有機會走出過去的泥潭,擁有新的生活,但他拒絕了。他選擇了一種毫無希望的未來,心甘情願讓自己墮落下去。
並不是所有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
「I can't beat it. I'm sorry. 」Lee最終沒能擔起這份責任,他將Patrick的監護權轉給了堂兄,自己則繼續遊蕩,接受所謂的懲罰。
或許,這就是他接受現實的方式,慘烈得令旁觀的人都為他揪心。在未來的每一天,他都會懷抱無盡的內疚,活在痛苦的回憶裡,自己卻甘之如飴。
電影中很少出現溫暖的色調,即使是美得令人窒息的景色也無法引起人們絲毫動容。鏡頭裡出現的是兩張漠然的面孔,仿佛Lee和Patrick被隔離在了這一片空冷冷的天地中,掙脫不開。而刻骨的悲傷就浸在這冷意中,一點一滴。
這部從頭到尾都令人心生寒意的文藝片拿下了8.6的高分。或許真實到殘酷的生活更能引起疲憊的人們的共鳴吧。
在影片的結尾,Lee和Patrick再次出海,只是不見了Joe。身邊少了一人,氣氛有些沉悶,但事情總會慢慢好起來。Joe在生前為弟弟和兒子煞費苦心,安排周全,不是為了讓他們緬懷自己,而是希望他們在今後漫長的路上相伴前行。
逝者早已遠去,而生者仍徘徊在Manchester冰冷的冬天。以自己的方式,他們懷念著,但也必須勇敢起來,繼續走下去。
畢竟,這就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