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系|宋軍:豈真沉默?!

2021-02-15 哪噠先鋒文藝

在小說中,一度背叛上主的洛特裡哥神父再現了彼得等人的經歷,他沒有感到基督的憤怒,反而是寬恕憐憫的愛。基督認同並接納弱者的愛,並非無原則的溺愛,任人為所欲為,反倒具有翻轉生命的能力,洛特裡哥神父的信仰被重建了:「在沉默中我聽見你的聲音。(It was in the silence that I heard your voice.)」

他終於明白基督在日本並沒有沉默,而是始終如一地發出那愛的言語,不只愛如茂吉、一藏、摩妮卡、蓋洛普神父那樣勇敢的殉道者,也愛懦弱的吉次郎以及同樣軟弱的自己。電影刻意在結尾部分讓他對吉次郎由衷地說:「謝謝你一直陪著我。」他們的額頭靠在了一起,相信這份感激之情是極為真誠的。

相映成趣的是影片中還展現了一幕神父送別茂吉的感人場景,神父和茂吉的額頭也是緊靠在一起的。讓我們體會到洛特裡哥同時還有這些令他敬重、毅然為主殉道的見證人陪伴左右。強者與弱者,雙方合成為他生命中所無法迴避的極具張力的兩極,迫使他去抉擇自己到底要站在那一邊,去追問究竟上主會怎麼看吉次郎這樣的棄教者。

遠藤當初在長崎的天主教展覽館中,第一次看到曾經被太多人踩過,以至於其上聖像都已經磨損不清的「踏繪」時,心靈受到極大震撼。教會歷史往往留下毅然殉道的強者的聲音,而那些公然棄教的弱者,則成為沉默的大多數。上主如何看他們?有沒有挽回他們?遠藤於是產生了寫作《沉默》的強烈動機,他要揭開塵封的歷史,讓在教會史中銷聲的弱者發出聲音,更重要的是去聆聽上主對他們有何話說。

在接下來的三十餘年裡,洛特裡哥神父註定將要咀嚼踩踏聖像的苦果,他知道遲早荷蘭商人會把自己跌倒的消息帶到澳門,傳到印度果阿,很快會傳遍整個大公教會,從此他將聲名狼藉。「不僅被修會開除,被剝奪作為司祭的一切權利,或許還被聖職者視為可恥的汙點。」他必須面對良心的拷問,承認自己的軟弱。夜深人靜,「這可怕的想像會不意間讓他醒來,胸腔如被利爪撕抓得稀爛。他無法自控地發出呻吟,跳出被窩。教會審判的情形如同啟示錄中最後的審判般,活現眼前。」無路可逃,他只能轉向上主:

「審判我心的不是那些傢伙,只有主!⋯⋯我跌倒了,但是主啊,只有你知道我沒有棄教!聖職人員想必會問我為何跌倒,是懼怕穴吊嗎?是的。不忍聽聞慘遭穴吊的百姓的呻吟聲嗎?是的。那你就接受了費雷拉的誘惑,以為自己屈服了就可以拯救那些可憐的百姓嗎?是的,但或許是以愛的行動為藉口正當化自己的懦弱。這些我都承認,我已經不能再掩飾自己所有的軟弱了,我和那個吉次郎有多大的不同呢。但這至少讓我明白了一件事,就是我們作為聖職者在教會裡教導的神,和我的主本身是迥然有別的。⋯⋯那塊銅版上由日本工匠仿製的那個人的容貌,與司祭至今為止曾經在葡萄牙、羅馬、果阿、澳門,幾百次仰望的基督容貌完全不同。那不是威嚴、尊貴的基督的臉,也不是忍受苦痛但卻美麗的臉,更不是勝過誘惑、意志剛強的臉,我腳所踏的是那人削瘦疲憊到極點的臉龐。」[45]

他終於放下自幼在歐洲被教導、經想像而內化的基督像——超越、聖潔、得勝、大能⋯⋯。於是,洛特裡哥神父終於懂得了費雷拉和自己跌倒,對於耶穌會、還有整個歐洲教會所代表的意涵——發現全新的耶穌像,就是認出基督在日本逼迫處境中的形像——苦弱、貧窮、襤褸、無力、無用、無能⋯⋯。

筆者認為遠藤是以此來揭露費雷拉的錯謬所在,即對於在歐洲茁壯成長的基督教信仰這棵大樹而言,日本這方水土所擁有的思想文化、禮儀習俗,的確如同沼澤般,讓移植來的歐洲基督教爛根枯葉,因為有關超越的神本體論式的思考並非日本人關心的問題;然而,對於理解、認同並敬拜上述臨在人間患難中,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弱基督的形像,17世紀逼迫基督教的日本處境卻是一片沃土,也更能打動日本人的心。

此外,遠藤也斷然拒絕了天堂裡只有強者的教會想像,上主對那不體面的軟弱的肢體,會施予更大的憐憫,祂挽回他們的愛是堅定得令人難以置信的。遠藤屢屢表達出對教會中軟弱小人物的同情,小說中反覆出現吉次郎頗為自憐的抱怨:「這個世上存在著弱者和強者,強者不懼刑罰苦痛,升往天堂,像我這種生來軟弱的人,被官差責打,強逼去踏繪⋯⋯」[46]

遠藤還借井上之口道出了當時天主教的錯謬教導:「我曾經問過其他天主教神父同樣的問題——佛的慈悲與天主教上帝的慈悲有何不同?在日本,我們被教導所謂拯救,就是以無可救藥的軟弱之身,仰賴於佛的慈悲;然而神父卻斷然宣稱,天主教所言拯救與此有別。天主教的拯救不單只仰賴神就可以,還必須得有信徒持守到底的強大心力。由此看來,天主教的教義遲早會在日本這片沼澤中被徹底扭曲。」聽了井上這番話,洛特裡哥神父幾乎要脫口大叫:「基督教並不是像你說的那樣!」[47]這顯然代表了遠藤的神學立場。

費雷拉執著於歐洲經驗所建立的信仰體系,所以他無法擺脫對日本宣教的挫敗感和絕望,所以他寫批判天主教教義的《顯偽錄》是違心的,感到難堪而閃爍其辭,不敢正視自己昔日的學生[48];而洛特裡哥神父則清楚自己所棄的是歐洲教會的傳統信仰。

踏繪後第一次被井上召見,他發現自己在這個男人面前並沒有屈辱感,因為「他逐漸開始明白,自己所對抗的並不是以筑後守為中心的日本人,而是自己本人的信仰。」[49]其間井上重提日本不適合天主教,天主教無法在這片沼澤生根,並虛情假意地安慰這位棄教神父說:「神父決非敗在我手上,而是輸給了稱作日本的沼澤」。此時,洛特裡哥不由得提高聲音說:「不,我所對抗的,是自己內心的天主教教義。」[50]

由此看來,遠藤筆下的洛特裡哥神父還真頗有些馬丁路德的韻味。再進而思之,或可對影片兩個場景中他那令人費解的配合態度產生理解。他雖稍顯遲疑,但卻仍盡責地在舶來品中甄別出與天主教信仰有關的物品;並迅速地服從官方一再讓他寫棄教保證書的要求。

洛特裡哥神父的原型是耶穌會神父Giuseppe Chiara(1602-1685),曾被教會想像為死於竹棒插喉的殉道英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遠藤筆下的洛特裡哥神父明白自己並不是英雄,不能也不必隱藏在神父光環之下裝扮強者,他別無選擇地面對真實的自我,背負棄教者的惡名度日。

小說的尾聲特寫般地描述洛特裡哥神父的孤寂,這是日本文學傳統的典型意境。在夏日黃昏洛特裡哥神父以孤寂的微笑,憑欄望著喊自己為「跌倒的保羅」的頑童[51]。他被軟禁在家,閒暇時以眺望街上來往行人為唯一的慰藉,「他將日本的風物一一深印眼底,仿佛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向故國某人傾囊相授一般。然而卻旋即想起自己再也不能重返故鄉,瘦削的臉上緩緩浮現苦澀無奈的笑容。」[52]

其實書名《沉默》是遠藤接受了出版方的提議,他原本擬定的題目則是『日向の匂い』(『向陽處的斑斕』),作者希望藉此烘託出一幅孤獨寂寞的男人,在溫暖的陽光中抱臂沉思、回顧人生的畫面。[53]

伴隨洛特裡哥神父成為受人輕賤嘲諷的弱者並過著與之相稱的生活,他開始能夠和基督一道與在痛苦中掙扎、苟且偷生的日本信徒認同,接納像吉次郎那樣軟弱無能的人。一個風高黑夜,神父正在心中默想自己所踏的那個人的臉。聽到有人在外面叫「神父、神父」,又是吉次郎。

「我已經不是神父了。」

「但你還有聽告解的能力吧。」

 

這是吉次郎第五次也是最後一次來作告解。

「請聽我說,即使是『跌倒的保羅』,如果你還有聽告解的能力,就請為我宣赦!」

「施行審判的並非人⋯⋯最知我等軟弱的只有上主。」他在心中暗想。

「我出賣了神父,也踩踏了聖像。⋯⋯」[54]在吉次郎的哭訴中,在神父眼前浮現出那晚自己踏繪的情景,二個人的軟弱重合在一起。

「如果在這個國家裡再也沒有聽你告解的神父,那就由我來為你作告解完畢之後的禱告吧⋯⋯平平安安地去吧。」[55]  

隨即他意識到自己最終完成了赴日使命——找到了真相:

「聖職者或許會強烈譴責我這褻瀆之舉吧,即使我背叛了他們,但我決沒有背叛那個人,而是以迄今為止更加不同的方式愛著那個人。為了認識那份愛,至今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必要的。我現在仍是這個國家最後的天主教司祭。而那一位也從未沉默,即使祂曾經沉默,直到今天我整個的人生也都在述說著祂的故事。」[56]

井上安排他繼承了死者岡田三右衛門的名字、寡婦和遺孤,並在江戶安家,他清楚自己「再也不能渡過那片鉛色的大海回歸故國了,當年在葡萄牙時,他認為宣教就是要徹底成為那個國家的人,希望自己能赴日與日本信徒過同樣的生活。結果竟如願以償,自己得到了岡田三右衛門的名字,成了日本人⋯⋯」他感到命運弄人。「我並不恨你,我只是嘲笑人的命運而已。雖然我對你的信仰與前不同,但我還是愛你。」[57]

顯然,遠藤對費雷拉和洛特裡哥的棄教作了截然不同的處理,他不贊同費雷拉的判斷,而站在洛特裡哥一邊。

遠藤畢生致力於嘗試把宣教士帶來的基督教「西裝」,改為適合日本人身材的「和服」。不僅是《沉默》,從他日後發表的小說《武士》(新潮社,1980)、《深河》(講談社,1993)均可見到他的不斷裁剪改進。設想若費雷拉看到這領遠藤版基督教「和服」,大概一定會大喊:「看!我說什麼來著,江山易改,本性難易,這就是基督教日本化異端!」

文以載道,藉《沉默》這部小說,遠藤或許在執著地主張:來自歐洲的宣教士洛特裡哥神父雖然被大公教會視為汙點和恥辱,但卻因此真正成為基督在日本的使徒,他並非帶來而是化為一顆埋在日本土壤裡的沉默的種子。電影對此以別具象徵意義的手法加以表現,即洛特裡哥神父初來日本時,是向渴慕的日本信徒分發從歐洲帶來的十字架,而茂吉臨別前反倒送給神父一個自製的十字架,這枚出自日本殉道者之手的十字架一直伴隨洛特裡哥神父走完餘生,直到他遺體火化時仍捧在手心。


END

注釋

[1] 遠藤周作:《沉默》(東京:新潮文庫,2005),頁10。(引文由筆者自譯,下同)

[2] 遠藤周作:《沉默》,頁231。

[3] 同上,頁235。

[4] 同上,頁236。
[5] 同上,頁171。

[6] 遠藤周作:《私のイエス》(《我的耶穌》,東京:祥傳社,1988),頁26。
[7] 同上,頁30。

[8] 遠藤周作:《沉默》,頁45。
[9] 同上,頁56。

[10] 遠藤周作:《私のイエス》(《我的耶穌》),頁19。

[11] 遠藤周作:《沉默》,頁83。
[12] 同上,頁105。

[13] 同上,頁104。
[14] 同上,頁145。
[15] 同上,頁151-152。
[16] 同上,頁164。
[17] 同上,頁187。

[18] 同上,頁209。
[19] 同上,頁210。
[20] 同上,頁262-263。

[21] 同上,頁104。

[22] 同上,頁105。

[23] 同上,頁216。
[24] 同上,頁266。
[25] 同上,頁294。

[26] 同上,頁65。

[27] 同上,頁31。
[28] 同上,頁91。
[29] 同上,頁103。

[30] 同上,頁162。
[31] 同上,頁166。
[32] 同上,頁215。
[33] 同上,頁251-252。
[34] 同上,頁267。

[35] 同上,頁182。
[36] 同上,頁268。
[37] 同上,頁157-158。

[38] 遠藤周作:《私のイエス》(《我的耶穌》,頁159-160。
[39] 同上,頁161。
[40] 同上,頁162。
[41] 同上,頁163。
[42] 同上,頁165。
[43] 同上,頁166。

[44] 2017年3月29日,李耀坤致宋軍函。
[45] 遠藤周作:《沉默》,頁272。
[46] 同上,頁293。
[47] 同上,頁288-289。

[48] 同上,頁227。
[49] 同上,頁286。
[50] 同上,頁288。
[51] 同上,頁270。
[52] 同上,頁271。
[53]參閱餘盼盼:〈光與影的交響——論《沉默》原題〉(《沉默》系列之三),《哪噠文藝》(微信號:NardArt),2017年3月30日閱覽。

[54] 遠藤周作:《沉默》,頁292-293。
[55] 同上,頁295。
[56] 同上,頁295。
[57] 同上,頁291。

圖片來自:電影「Silence」(2016)劇照及網絡。

宋軍

牧師、博士,中國神學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

 獨立思考   關懷生命   真情

版權作者所有,歡迎轉發

投稿郵箱:nard-art@qq.com

長按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沉默的真相》真.沉默的真相
    最近很火的兩部劇,一部摩天大樓,一部沉默的真相。國慶無事選擇要刷的劇時,看了簡介即使另一部裡有baby也還是選擇了摩天大樓,因為沉默的真相,就連簡介都很沉重。 更不說紫金陳這個原著了。還記得夏天的時候連續看了劇版的《隱秘的角落》和原著《壞孩子》,抑鬱到喘不過氣來。
  • 《沉默的證人》ost主題曲打破沉默完整版歌詞歌曲介紹
    《沉默的證人》ost主題曲打破沉默完整版歌詞歌曲介紹  楊紫是娛樂圈當紅花旦,正在網絡熱播的言情劇《親愛的,熱愛的》也讓我們看到了楊紫的精湛演技,她也因此實力圈粉。最近她將又一力作將要上映,電影名字叫做《沉默的證人》,電影還未上映就已經收穫了許多網友的關注。
  • 電影《沉默的證人》新歌上線 | 任賢齊 X 楊紫 X 歐陽靖《打破沉默》
    由任賢齊、楊紫、張家輝主演的電影《沉默的證人》新歌上線打破沉默任賢齊/楊紫/歐陽靖詞:林喬/劉恩汛曲:陳雪燃如果說那痛苦 是傷的紗布如果說那生才是死的追逐如貓和老鼠 隱藏證物破局之前遊戲還沒結束當那正義才是邪惡的遺囑當那真才是假唯一的救贖面具之下 荒誕奪目再往前一步穿透迷霧劫數讓風變成了驚呼激戰爆發出對決的血路義無反顧啊打破沉默我說不就算危險多麼刺骨 夾縫掀真相殘酷啊打破命運我說不
  • 《沉默的真相》真.長夜難明
    最近很火的兩部劇,一部摩天大樓,一部沉默的真相國慶無事選擇要刷的劇時,看了簡介即使另一部裡有baby也還是選擇了摩天大樓,因為沉默的真相,就連簡介都很沉重。 更不說紫金陳這個原著了。還記得夏天的時候連續看了劇版的《隱秘的角落》和原著《壞孩子》,抑鬱到喘不過氣來。 不過國慶後劇荒,還是把這部劇翻出來看了。
  • 《沉默》——魔鬼的謊言
    「斯科塞斯聲稱,《沉默》表達了《基督最後的誘惑》中他尚未表達完全的對基督信仰的理解。」這等於說,《沉默》就是升華了的《基督最後的誘惑》,實則是同一類的影片。更讓人驚訝的,馬丁·斯科塞斯拍攝完《沉默》後,攝製組一行受到教皇方濟各的接見。教皇表示,他曾經讀過《沉默》並高度重視。影片獲得在梵蒂岡首映,方濟各和400名神職人員參加觀影。
  • 《沉默的真相》讓國產劇不再「沉默」
    作者 / 朱婷沉默的真相周筆暢 - 沉默的真相 網劇原聲大碟「穩了」。看《沉默的真相》第二集,原著作者紫金陳發出感慨。8.8開分,一路升至9.2分,《沉默的真相》真「高開炸走」。早在愛奇藝迷霧劇場還未推出之前,媒體就率先一睹了包括《沉默的真相》《隱秘的角落》《在劫難逃》在內的幾部懸疑劇。彼時,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前兩部劇,「不出意外的話,今年的兩大爆款劇預定,但誰更勝一籌?這個就看運氣了。」在娛樂產業(ID:yulechanye)看來,無疑,都是好劇,它們一起讓國產劇不「沉默」。
  • 蘇童:沉默的人以沉默對待生活
    許多年以前在一個朋友間的聚會上,我聽見一位女孩這樣評價我的一個寡言少語的朋友,他懂得沉默。
  • 廖凡為《沉默的真相》到虎撲宣傳,熱評第一的問題真讓人沉默了
    廖凡和白宇主演的《沉默的真相》大獲成功,兩個人聯手的這部作品如今豆瓣評分都高達9.2了,得到了所有觀眾一致的好評。不過主演們也是不容易啊,有了這麼好的口碑,大家應該都可以放寬心了,結果主演們還要為了這部劇到處跑宣傳,《沉默的真相
  • 《沉默的真相》真相永遠不會沉默,只是我們沉默了。
    我不去探討沉默的真相大致劇情,我想說的是江陽這個人。沉默的陳法醫,雖然剛開始對江陽調查侯貴平的案子持反對態度,但最後他們不僅成了好朋友,還幫江陽設計了自殺裝置。沉默的張超,雖然剛開始對學生江陽關注侯貴平的案子,不作過多言語怕引火上身,但最後還是說出了那句:我幫你死,換取程序正義。沉默的吳檢查長,雖然剛開始也是對江陽翻查舊案心存芥蒂,但退休後還是做了補救措施,把導致侯貴平死因的賓館照片以及性侵名單交給了他。
  • 《沉默的真相》沉默
    沉默的真相,不是懸疑,也不僅僅是社會寫實。紫金陳筆下的中心,是三人組。幾個時空用了不同色調,三人組的戲都是偏暖的。殺人回憶也是說時代說社會說黑暗無邊,但這個故事裡的「正能量」是純中國式的。所以看三人組的戲,很像唐傳奇。
  • 沉默的大多數是罪惡的幫兇
    沉默的大多數是罪惡的幫兇。農民不能發聲,只是被宣傳被報導,真實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已經嚴峻到影響社會安定團結大局,但從上到下都沒有看到。直到1998年,一個湖北監利縣的鄉黨委書記李昌平給時任總理朱鎔基寫信,道出「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全國上下才開始看到真實的「三農」問題。沉默的大多數是罪惡的幫兇。
  • 《沉默的真相》為何沉默在熱搜?
    9月16日,愛奇藝迷霧劇場的壓軸大劇《沉默的真相》開播。作為收官之作,《沉默的真相》並沒有讓大家失望,網友評論稱:這絕對是「高開炸走」的一部劇。截至目前,豆瓣評分9.2,比開播後的8.9還要高。真相併未沉默。
  • 讓英語課堂不再「沉默」
    在英語課堂上,普遍存在著不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缺少主動交流意願的學生,這種「沉默是金」的態度,不僅影響著他們的語言習得,也制約著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童真的課堂可以讓學生圍繞學習積極參與、主動思考、拒絕沉默。例如Unit 8 《Our dreams》一課,教師打破教材內容,從學生生涯規劃的視角先談論各人愛好,再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未來理想的職業——這就有效避免了圍繞教材讓學生天馬行空、無根據地表達夢想的不真實。重視語言輸入。課堂沉默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缺乏必要的語言知識。因此,即使小學生具備交際意願,卻輸出困難。
  • 《沉默的真相》沉默的摩天大樓,沒有真相
    《沉默》的鏡頭拼接很有意思,把不同時間、不同人物在同一地點發生的事情放在同一個畫面裡。《大樓》有意思的地方則是,它把每個人物都使用兩集的篇幅分別講述。2.《大樓》的最大問題在於,Angelababy。白宇在《沉默》中的表現要比bady強很多,但也強不到哪裡去——這是偏見,也是真理。baby沒有和人物融為一體的力量,也缺少叫我們記住人物或者記住她的表現的本事。
  • 沉默是金是一種處世哲學
    人生在世,要學會在恰當的時候,保持沉默。「沉默是金」,很樸素的一句話,卻蘊含著極耐人尋味的真理。沉默是金。是的,有時候的沉默是一種最好的處事方式,在一個特定的環境或是一個特定的時期,沉默是最好的處事為人。
  • 《沉默的真相》真相不會沉默
    《沉默的真相》完結有一段時間了,但我今天才終於看完,已經很久沒用這麼慢的節奏去認真看一部電視劇了,或者已經不能用「看」來形容,應該是「欣賞」。迷霧劇場前一部《隱秘的角落》也十分精彩,人性的複雜被表現得淋漓盡致,當時已經覺得夠好了,沒想這部《沉默的真相》更勝一籌,在人性複雜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提煉了對信念的堅守,震撼人心,讓人感動至深。
  • 《沉默的教室》沉默的教室
    懷自由的信仰,所以保持沉默。二戰是歷史上最特殊的時期之一,戰爭對國家的影響是全方面的,從工業生產到社會結構,無不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二戰題材也是電影產業中繞不開的一個坎,戰爭時代裡所展現的人性光輝,灼灼其華深擊人心。電影《沉默的教室》則從二戰時期學生團體的角度,表達了年輕人對於自由意志的追尋。
  • 《沉默的證人》:難逃套路的對決讓人沉默
    ·哈林雖有著緊湊的節奏掌控,但劇情上電影卻為了凸顯主角光環忽視了對細節的打磨,近乎無腦的劇情走向,使電影最終走向了平庸的「沉默」。電影將故事的主場放在了香港法醫中心,三名持槍悍匪在一個夜深人靜的雨夜突襲闖入中心,劫持法醫試圖在一具屍體上找回一顆遺留的子彈證據,帶有子彈的屍體也成為了電影所言的「沉默的證人」。面臨窮兇極惡的悍匪,在沒有任何防備和支援的境況下,張家輝飾演的法醫陳嘉豪和楊紫飾演的實習生不得不與之斡旋,一場發生在封閉空間裡的對決成為了電影的張力所在。
  • 《沉默的真相》反響不沉默,可紫金陳的IP庫真的見底了
    昨晚,改編自小說《長夜難明》的《沉默的真相》於愛奇藝上線了。但相比起剛剛上線就透露著爆款之相的《沉默的真相》,《謀局》水花不大。雖然情節設計有些許取巧之處,但案件追溯的過程展現出超脫文本的「真」。於這一點來看,劇集還原度頗高。雖然《無證之罪》中寧理飾演的「雪人」李豐田令人不寒而慄,但即使不看原著,觀眾只要看完《沉默的真相》的前兩集也不會認為他是真正的殺人兇手。
  • 一樣都是打老虎,《沉默的真相》輸在哪兒?
    一樣都是打大老虎,《人民的名義》和《破冰行動》看起來是比較爽快的,而《沉默的真相》看起來就不那麼痛快了。《人民的名義》和《破冰行動》,裡面都有和反派鬥智鬥勇的呈現,甚至會對反派人物進行特寫。對反派表現的越多,反派越精明囂張,觀眾就越痛恨反派,那股義憤填膺的憤怒就會自然而然與正義之士同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