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秀英(馬皇后),是一位贏得後人尊重敬仰的人物,在封建時代充滿爾虞我詐、血雨腥風的後宮當中,還能這樣善良、睿智的人物太少了。由於現存史書中對馬皇后記載的資料少,通過零散史料的鑑別與梳理,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真實的馬秀英——馬皇后。
關於馬秀英的身世
關於馬秀英的身世,《明史》記載的非常簡單:「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宿州人。父馬公,母鄭媼,早卒。馬公素善郭子興,遂以後託子興。馬公卒,子興育之如己女。子興奇太祖,以後歸焉。」在翻閱《明書》:「後,其季女也」。這兩段史料都非常的簡單,咱們就不翻譯了。
馬秀英在義父郭子興主持下,嫁給了朱元璋
從《明史》可以看出,馬秀英出生不久,母親鄭媼便去世了。父親馬公因為打抱不平惹上人命官司,為了不給郭子興添亂,就把馬皇后託付給了郭子興撫養,自己另避他鄉。沒過多長時間,郭子興起兵造反,馬秀英開始了軍旅生涯。
機緣巧合,朱元璋就投奔到郭子興麾下,朱元璋剛開始做步卒,後來被提升為九夫長,又被調到元帥府做事,成為郭子興的心腹,還起了個官名叫元璋,字過瑞。後來,郭子興為了拉攏朱元璋,把養女馬秀英許配給朱元璋,朱元璋欣然同意。憑藉「乘龍快婿」的特殊身份,朱元璋成為郭家軍的核心人物。
患難與共,伉儷情深
郭子興雖然器重朱元璋,但是他的性格暴躁,氣度狹小,多次猜疑朱元璋。有一次,郭子興發怒把朱元璋關了起來,馬秀英不願意看到朱元璋挨餓,親自跑到廚房,「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朱元璋吃得挺飽,馬秀英經常吃不飽。
1355年,郭子興病死,他的舊部由朱元璋指揮,這個時候,馬秀英懷孕了。當時,戰事緊張,軍隊生活困難。朱元璋身為領導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馬秀英沒有抱怨什麼,非常支持朱元璋的事業。後來馬秀英生下太子朱標、朱棣、寧國公主、安慶公主等子女。
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登基,國號大明,馬秀英被冊封為皇后?馬秀英被封皇后以後,非常關心老百姓,有一次,馬秀英問朱元璋:「老百姓都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回答:「這不是你所要問的」。馬秀英回答:「皇帝是天下之父,妾為天下之母,子女的安危,做父母的可以不問嗎?」
仁慈微諫,力阻皇帝
朱元璋為了能朱家的子孫統治天下,大肆屠殺功臣,馬皇后多次婉言規勸。洪武十三年,宋濂因為長孫宋慎捲入一案,朱元璋要搞胡黨擴大化,宋濂可能被處於極刑,馬秀英出面營救宋濂。馬秀英說:「老百姓為孩子請老師,還知道不忘尊師的禮節。再說宋濂在家裡,一定不知道實情。」
朱元璋不聽,正好趕上馬秀英侍奉朱元璋吃飯,馬秀英也不喝酒,更不吃肉,朱元璋問為什麼不吃不飲,馬秀英回答:「我在為宋先生作福事」。朱元璋聽完,動了惻隱之心,放下筷子,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後宮楷模,寬厚典範
朱元璋稱帝以後,馬秀英的娘家已經沒有人了。朱元璋想追封馬公為徐王,鄭媼為王夫人,並在宿州為他們設立祠祭署,以鄰居王姓主持奉祀的事。馬秀英卻說:「我娘家沒有可用的人才,這樣做不合禮法。」
勤儉賢慈,以嚴為愛
馬秀英雖然居高位,但是他能夠保持節儉樸實的生活作風。她常常告誡子孫,生長富貴,應該知道耕田種地的艱難。在飲食方面,馬皇后從來不特別講究,一律粗茶淡飯。遇到荒年,就和后妃們以素食為主。
身為母親,馬秀英特別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這些皇子和公主的教育,主要有馬秀英親自負責,尤其是自己親生的幾個兒子,馬皇后對他們管教極嚴。
眾人懷念,流芳青史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秀英的病情逐漸嚴重。彌留之際告訴朱元璋:「希望皇帝招納賢才廣信進諫,好好處理朝政,子孫都這樣下去。」1382年,馬秀英積勞成疾在南京去世,享年五十一歲。對於患難之妻的去世,朱元璋非常悲痛。
在明王朝的歷史上,就留下了連朱元璋都無法掩蓋其光芒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