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大明后妃,明太祖之馬皇后,朱元璋無法遮掩光芒的女人

2020-11-19 小王子說歷史

提到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秀英(馬皇后),是一位贏得後人尊重敬仰的人物,在封建時代充滿爾虞我詐、血雨腥風的後宮當中,還能這樣善良、睿智的人物太少了。由於現存史書中對馬皇后記載的資料少,通過零散史料的鑑別與梳理,為大家介紹一下歷史上真實的馬秀英——馬皇后。

關於馬秀英的身世

關於馬秀英的身世,《明史》記載的非常簡單:「太祖孝慈高皇后馬氏,宿州人。父馬公,母鄭媼,早卒。馬公素善郭子興,遂以後託子興。馬公卒,子興育之如己女。子興奇太祖,以後歸焉。」在翻閱《明書》:「後,其季女也」。這兩段史料都非常的簡單,咱們就不翻譯了。

馬秀英在義父郭子興主持下,嫁給了朱元璋

從《明史》可以看出,馬秀英出生不久,母親鄭媼便去世了。父親馬公因為打抱不平惹上人命官司,為了不給郭子興添亂,就把馬皇后託付給了郭子興撫養,自己另避他鄉。沒過多長時間,郭子興起兵造反,馬秀英開始了軍旅生涯。

機緣巧合,朱元璋就投奔到郭子興麾下,朱元璋剛開始做步卒,後來被提升為九夫長,又被調到元帥府做事,成為郭子興的心腹,還起了個官名叫元璋,字過瑞。後來,郭子興為了拉攏朱元璋,把養女馬秀英許配給朱元璋,朱元璋欣然同意。憑藉「乘龍快婿」的特殊身份,朱元璋成為郭家軍的核心人物。

患難與共,伉儷情深

郭子興雖然器重朱元璋,但是他的性格暴躁,氣度狹小,多次猜疑朱元璋。有一次,郭子興發怒把朱元璋關了起來,馬秀英不願意看到朱元璋挨餓,親自跑到廚房,「竊炊餅,懷以進,肉為焦」。朱元璋吃得挺飽,馬秀英經常吃不飽。

1355年,郭子興病死,他的舊部由朱元璋指揮,這個時候,馬秀英懷孕了。當時,戰事緊張,軍隊生活困難。朱元璋身為領導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馬秀英沒有抱怨什麼,非常支持朱元璋的事業。後來馬秀英生下太子朱標、朱棣、寧國公主、安慶公主等子女。

母儀天下,慈德昭彰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登基,國號大明,馬秀英被冊封為皇后?馬秀英被封皇后以後,非常關心老百姓,有一次,馬秀英問朱元璋:「老百姓都安居樂業了嗎?」朱元璋回答:「這不是你所要問的」。馬秀英回答:「皇帝是天下之父,妾為天下之母,子女的安危,做父母的可以不問嗎?」

仁慈微諫,力阻皇帝

朱元璋為了能朱家的子孫統治天下,大肆屠殺功臣,馬皇后多次婉言規勸。洪武十三年,宋濂因為長孫宋慎捲入一案,朱元璋要搞胡黨擴大化,宋濂可能被處於極刑,馬秀英出面營救宋濂。馬秀英說:「老百姓為孩子請老師,還知道不忘尊師的禮節。再說宋濂在家裡,一定不知道實情。」

朱元璋不聽,正好趕上馬秀英侍奉朱元璋吃飯,馬秀英也不喝酒,更不吃肉,朱元璋問為什麼不吃不飲,馬秀英回答:「我在為宋先生作福事」。朱元璋聽完,動了惻隱之心,放下筷子,第二天赦免了宋濂的死罪。

後宮楷模,寬厚典範

朱元璋稱帝以後,馬秀英的娘家已經沒有人了。朱元璋想追封馬公為徐王,鄭媼為王夫人,並在宿州為他們設立祠祭署,以鄰居王姓主持奉祀的事。馬秀英卻說:「我娘家沒有可用的人才,這樣做不合禮法。」

勤儉賢慈,以嚴為愛

馬秀英雖然居高位,但是他能夠保持節儉樸實的生活作風。她常常告誡子孫,生長富貴,應該知道耕田種地的艱難。在飲食方面,馬皇后從來不特別講究,一律粗茶淡飯。遇到荒年,就和后妃們以素食為主。

身為母親,馬秀英特別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朱元璋共有二十六個兒子,十六個女兒,這些皇子和公主的教育,主要有馬秀英親自負責,尤其是自己親生的幾個兒子,馬皇后對他們管教極嚴。

眾人懷念,流芳青史

洪武十五年,八月,馬秀英的病情逐漸嚴重。彌留之際告訴朱元璋:「希望皇帝招納賢才廣信進諫,好好處理朝政,子孫都這樣下去。」1382年,馬秀英積勞成疾在南京去世,享年五十一歲。對於患難之妻的去世,朱元璋非常悲痛。

在明王朝的歷史上,就留下了連朱元璋都無法掩蓋其光芒的女人。

相關焦點

  • 明太祖之馬皇后,朱元璋無法遮掩光芒的女人
    大明「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后」——馬氏,明太祖朱元璋之原配皇后,明惠宗朱允炆之祖母,明成祖朱棣之嫡母。
  • 朱元璋一生剛硬,為何對馬皇后如此柔情?她死後不再立皇后
    朱元璋一生剛硬,為何對馬皇后如此柔情?
  • 朱元璋嚴禁后妃幹政的鐵律為何對馬皇后不起作用?主要有三個原因
    朱元璋抱著愛妻痛心疾首,發下了此後不立皇后的誓言。馬皇后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賢后,與長孫皇后齊名。她不僅是朱元璋的髮妻、皇后,更是朱元璋創業開國、治理天下的賢內助。一、輔助太祖建立明朝元至正十四年(1356年),由郭子興做主,馬皇后與朱元璋結為布衣夫妻,馬皇后賢德善良,識大體,明大局,再加上在政治上見識非凡,夫以妻貴,朱元璋多得益助於馬皇后。馬皇后在朱元璋的生活中身兼數職,扮演著多個方面的角色。首先是賢妻,照料好朱元璋的生活。
  • 她是大明開國皇后,在她死後,朱元璋為什麼沒有再立皇后?
    大明王朝是最硬氣得朝代,由太祖朱元璋所建立。朱元璋在建立大明朝後,立自己的髮妻為後,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馬皇后。馬氏被冊封后,依舊過著樸素簡樸的生活,每日粗茶淡飯,和朱元璋夫妻感情非常深厚。在馬皇后病逝後,史上一直以心狠手辣著稱的朱元璋也留下了傷心的淚水,不在立後。
  • 大明王朝之天命所歸的明太祖朱元璋
    太祖畫像 大明王朝自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統治建立大明帝國,共歷十六位皇帝,包括建文皇帝朱允炆、明代宗朱祁鈺,從太祖朱元璋開國到崇禎帝朱由檢煤山自縊,國祚276年,是由漢族統一全國的封建王朝
  • 大明風華中奇醜的朱元璋是真的嗎?堂堂的大明太祖真的是豬龍之相嗎?
    相信看過2019年上映的《大明風華》影視劇的朋友們,對這部劇中朱元璋那奇醜無比的鞋拔子臉一定都印象深刻吧!可以說和06年那部胡軍扮演的電視劇《朱元璋》中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一個是器宇軒昂長相圓潤俊俏的帝王之相,一個則是其醜無比長著鞋拔子臉的豬龍之相。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樣貌,到底哪一個才是歷史上朱元璋真實的長相呢?
  • 朱 元 璋一生剛硬,為何對馬皇后如此柔情?她死後不再立皇后
    來源 | 頭條號朝史暮想大明「孝慈貞化哲順仁徽成天育聖至德高皇后」——馬氏,明太祖朱元璋之原配皇后,明惠宗朱允炆之祖母,明成祖朱棣之嫡母。這位明朝的開國之母,在朱元璋還是不入流的基層軍官時便下嫁於他,之後夫唱婦隨幾經坎坷險阻,在大明建國後被正式封為皇后。馬氏是明代歷史上著名的賢后,至今我們依然能夠讀到很多馬氏勸諫君王,打理後宮,營救朝臣的故事。但我要說的是,這位朱元璋背後的女人,以高超的政治手腕與縝密的心思,隱晦地參與到了朝政中,並對大明宮廷的政治生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朱元璋為何獨愛馬皇后?
    如果一個女人整天無事生非,男人總是在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瑣碎事,那這個男人永遠都不可能做成大事業。朱元璋完成了偉大的事業,所以他是幸運的,他的原配夫人馬皇后是一個賢惠大方、能為他安定後方的女人。馬皇后在朱元璋還是一個小兵頭的時候嫁給了他,與他一起同甘共苦,直至平定天下。1368 年,朱元璋於南京稱帝,建國大明。
  • 馬皇后與明太祖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當上皇后之後更加體諒百姓
    皇后馬氏早年隨太祖朱元璋度過了許多顛沛流離、含辛茹苦的日子,所以她深知黎民百姓的疾苦,在她當了皇后之後,自奉節儉,儘量遠離那種錦衣玉食的生活有時候,江南一帶發生了早災,或是水災,她知道消息後總會寢食不安。她要宮人們和她一起,不再吃葷腥肉食,每餐只有很少的粗茶淡飯。
  • 相貌並不出眾的馬皇后,為何深受一生剛硬朱元璋的寵愛?
    陳友諒奔襲龍灣,她「盡發宮中金帛犒士」(《明史》卷113,《后妃列傳一·太祖孝慈高皇后傳》,第3506頁),鼓舞軍士的鬥志。 她還時常給朱元璋出謀劃策,並告誡朱元璋:「定天下在得人心,人心者,天下之本也。」「用兵焉能不殺人,但不嗜殺人,則殺亦罕也」。
  • 朱元璋成就偉業的背後,馬皇后功不可沒
    對於淮右布衣朱元璋來說,妻子馬氏就是一個白富美 明太祖朱元璋總是感慨自己幼時的身世,自稱為"淮右布衣",而他的賢妻馬皇后,童年也一樣曾經遭逢過不幸。 據野史所述,馬皇后原名馬秀英,1332年,她出生在安徽宿州的一戶富裕人家,她的父親是一個豪爽有義之人,經常樂善好施、接濟貧弱,膝下也只有馬秀英這一個孩子。馬秀英之所以能夠識文斷字、能寫會畫,都是與父親的悉心養育分不開的。
  • 朱元璋54歲馬皇后去世,朱元璋71歲去世,之後的17年為何不立皇后
    導語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后,馬皇后1332年7月18日生,洪武十五年(1382年)農曆四月,馬皇后突然抱病。八月,病逝,年51歲。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出生,1398年6月24日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 協助朱高煦造反,導致皇后之位被廢?胡善祥:《大明風華》非正史
    從而也就讓明太祖朱元璋的真正樣貌一直都撲朔迷離,為世人所爭議。諸如明朝張瀚所著的《松窗夢語·卷六》中所寫,"瞻仰二祖御容。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其意所指赫然正是身著黃袍的那幅。而明代張萱所著的《疑耀》則稱"先大夫令滇時,從黔國邸中模高皇御容,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與世俗所傳相同」,顯然又是極為貼近「大長臉」那幅。
  • 《大明風華》裡愛擼貓的張皇后,本是平凡女子,卻鑄就了不凡人生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愛擼貓的張皇后的歷史背景,她的歷史原型是明仁宗誠孝張皇后。張皇后劇照出生平凡張皇后出生於一個很普通的官宦人家,父親張麟是兵馬副指揮。出生低微的張氏為何能被選為燕王世子妃呢?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後,吸取了前朝後宮和外戚幹政的教訓,在明朝開國之初便定下祖訓。
  • 大明第一皇后:結婚的意義是什麼?看完你就懂了
    深情的歌詞,似乎是馬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愛情絕唱的寫照。如果沒有馬皇后的一路關愛、一路庇護,朱元璋,這位出生貧寒的窮苦男子,不可能成為萬人之上的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開國後,多次表示要對皇后馬氏宗族封賞爵祿,但馬皇后卻堅決反對。她說這樣做,一是不合周公之法,二是極易對社稷造成後患,還拿歷史外戚擅權導致傾覆的例子來勸阻朱元璋。別的媳婦都是拼命地為娘家人攬權,但馬皇后卻如此自我約束,連朱元璋也嘆服不已。
  • 唯一非太祖高皇帝位下的大明親藩——靖江王的由來
    在這個緊急關頭,朱元璋卻因為率軍前往安豐(今安徽壽縣)救援被南下元軍圍攻的龍鳳政權皇帝、紅巾軍首領小明王韓林兒,以及紅巾軍的實際首領劉福通,正在和元軍激戰,一時無法撤軍返回,抵擋陳友諒來勢洶洶的六十萬大軍。
  • 唐山石匠窪街,揭密明朝后妃遴選,到底掩藏了朱元璋怎樣的心思?
    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生於鄉野,並沒有多少才華的女子,卻成了大明王朝的后妃。當這位周家姑娘緩緩地穿起鳳冠霞帔,錦衣華服下,燦若星河!接皇妃的儀仗隊伍也從府城緩緩而來,這裡是周家姑娘人生的起點,她此後的命運將由她自己親手打造!此路前行到哪,無人能知,皇帝後宮裡的榮華富貴,能否分得一杯羹也未盡可知?
  • 神機妙算劉伯溫,機關算盡卻難逃厄運,開國皇帝明太祖難逃其咎!
    在他48歲歸隱的時候,他受到明太祖朱元璋禮聘。後來出山出謀劃策,先後跟隨明太祖平定兩大勢力(張士誠、陳友諒),輔佐朱元璋自立門戶,於1368年創立了大明王朝。圖片來源於網絡大明王朝成立後,劉伯溫又對明王朝的發展提出一系列建國要略,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青睞。
  • 皇后崩逝,太子妃管理後宮,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子虛烏有?
    明誠孝昭皇后張氏畫像(她戴的就是燕居冠) 在唐、明等禮法中,雖然沒有指出太子妃的品級,但是她的服飾等一應配置基本都是與一品皇妃等同,她們的待遇也是按照一品之禮相待
  • 湘獻王朱柏:鐵骨錚錚,以死明志的大明太祖皇帝朱元璋第十二子
    這座古墓的主人身份尊貴,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第十二子湘獻王朱柏。這座明代古墓之所以會被發現,是因為在1998年的時候,有一夥盜墓賊企圖用炸藥進行盜墓。收到消息的荊州博物館對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掘,發現了包括「湘獻王寶」在內貼金木印等計646件,其中木俑459件。但由於這只是一座衣冠冢,因此墓中未見棺床和葬具,隨葬器物以明品為主。至於這位大明親王為何身後只留下一座衣冠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