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賣拉面上市,估值15億,全球擁有近200家店,排隊3.5小時只為吃上一碗他家的面!

2021-02-07 陳列共和


(本文轉自陳列研習社,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乳白湯汁,順滑細長的麵條,

粉嫩叉燒,焦黃的筍乾,再搭配青翠欲滴的蔥絲,

從一間10人座的小店,到全球開出近200家分店

這一碗日本本土人最愛,火遍全球的拉麵

近日在東京證券交易如期上市了!


 

它就是來自日本的拉麵品牌——一風堂。


安妮•海瑟薇、Rain、成龍等等都是它家拉麵的忠粉,它家有一個排隊記錄:2011年一風堂香港店鋪開業,當天創下了等位400個號,排隊3.5個小時才吃到一碗拉麵的記錄。



而在在過去 31 年的時間裡,它從日本本土擴張到了紐約、巴黎、新加坡、韓國、香港、上海、北京、緬甸等 12 個國家和城市。近期更是強勢上市估值15億,如果單從全球化和國際化的程度而言,大概目前為止沒有哪個拉麵品牌可以超過一風堂。



如果把時間調回31年前,1985年的一風堂,僅僅只是開在日本福岡的一家名不經傳的小麵館,據說當時店鋪面積太小,只有十個座位。但就憑著這間小店,它雄踞人氣拉麵店榜首多年,成為日本街知巷聞的拉麵店,如今開向全世界,儼然一副要成為拉麵界星巴克的架勢。


那麼它這31年都經歷了什麼?為什麼能夠發展的如此之快?它一路走來是如何獲得顧客的瘋狂追捧?今天,共和君就來給你們好好八一八「網紅」拉麵一風堂的成功之路。



1985年10月,創始人河原成美抱著「想讓酷酷的年輕男女都來吃拉麵」這樣的念頭在福岡市大名創辦了一風堂。



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泡沫經濟時期,很快到了1990年初泡沫經濟破裂,拉麵這種平民美食重新受到歡迎,尤其是一些之前選擇高價意面、西餐的年輕女性又轉向了拉麵,不過她們用 3K(怎麼理解3K?就是髒!亂!差!)來形容九州的拉麵店。



32 歲的創始人河原成美由此萌生了「開一家有餐吧氛圍,哪怕是獨自一人的女性都能安心進店就餐的乾淨的拉麵店」的念頭。一風堂的名字其實就取自「為九州拉麵界吹去一股新風」之意。


一風堂店鋪形象


為了滿足年輕人的喜好,一風堂店鋪設計比較「潮」和「酷」,店裡播放的都是爵士樂,酒水單和甜品也都是拉麵店不常見的。一風堂正是靠著這種差異化的定位之後在日本脫穎而出。


但一風堂真正在日本全國打開知名度則是到了 1994 年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開館。它是被選中的進駐博物館的 8 家拉麵店之一,在 1995 至 1998 年間,TV Tokyo 的「TV Champion-拉麵職業選手錦標賽」中一風堂連續贏得三屆冠軍!沒錯!!全靠創始人河原成美!


老爺子做了半輩子拉麵,在這「TV Champion-拉麵職業選手錦標賽」中,連續蟬聯三屆冠軍,被稱為「神級拉麵大王」!


成名後的一風堂也由此在日本開始了高速發展。在 1994~2001年期間,一風堂位於橫濱「拉麵博物館」的門店曾經能做到每天賣出 1 千多份拉麵,一年賺約 2.4 億日元!



前面咱們說到創始人河原成美老爺子,老爺子可是眼光長遠著呢,他不僅僅只是盯著日本本土的市場,打從開店開始,就一直心心念的要把一風堂打造成「拉麵版星巴克」,在世界各地的中心城市開店,達到國際化的規模。



所以,在日本本土形成規模之後,2008年一風堂一舉調用了5 名經驗豐富的地區高層經理作為外派社員,前往紐約曼哈頓東村開設了海外的第一家店。


一風堂紐約店鋪


畢竟是海外第一家店,為了打響海外第一炮,一風堂可是拼了老命!來看看它都做了哪些:


1、調用精兵強將

一風堂為了海外第一家店能夠成功,一下就抽調了日本本土市場的5名經驗最豐富的地區高層經理前往紐約負責新店事宜。


2、依然保持高品質的拉麵產出標準

在紐約的店裡麵條依舊參照日本的傳統,分為軟、硬、普通三種可以選擇。但日本的拉麵都偏硬,所以需要配溫度比較高的麵湯才好。



為了讓拉麵到食客手裡是最佳的溫度,店裡所有的面碗都是全程保溫。這意味著,麵湯和碗,在接觸的那一秒,絕不會因為碗的溫度有所變化。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這個豬骨高湯。一風堂絕不用人工香料調味,而是用豬頭、豬腳、裡脊骨等不同部分的新鮮豬骨熬製24小時方可使用。



不僅如此,紐約的一風堂還考慮到並非所有客人都會使用筷子,一風堂為他們提供大大小小不同尺寸的勺子。因為紐約人不喜歡吸食麵的動作,一風堂還特意把麵條的長度縮短了。經過了一陣過渡後,他們才逐步把賣的麵條長度調至跟日本長度一致。



很快一風堂店門口便排起了長隊。為了減少顧客在排隊等候時的焦慮,紐約店設立了店內等候區,客人們可以一邊喝酒一邊討論菜單。


紐約店的等候區


3、店員制服專門找Engineered Garments來設計

連店員制服都是由鼎鼎大名的 Engineered Garments 來設計,足見一風堂對海外第一家門店的重視程度。


不好意思,這群人真的就是一風堂紐約店的服務員工,so cool!



紐約海外第一家店取得成功之後,一風堂就一路擴張高歌猛進,先進入新加坡,在進澳大利亞,然後是中國市場。「複製紐約」的模式讓它在全球範圍內店鋪增加到近200家,估值15億!


雖然開店速度如此之快,但是每一個市場的店鋪一風堂都嚴格把控,從產品設計到店鋪空間設計都秉承著創始人河原成美「想讓酷酷的年輕男女都來吃拉麵」的理念。


下面這家來自一風堂雪梨的店鋪:


整個空間和諧素雅,很有東方的韻味,但又不顯老氣沉悶,而是融入了很多年輕人的元素,例如上圖的吧檯和吧椅。



這家店最值得一說的就是天花板了,以條形的竹片拼合而成,充滿律動,看起來就像是波動的一根根拉麵:


異曲同工之妙的設計還出現在紐約的店鋪裡面,紐約店店鋪空間,中間的承重柱做成了一把拉麵入鍋散開的造型,即切合品牌產品,又不失美感,酷勁十足!



一風堂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瘋狂開店除了套用「複製紐約」的模式,還有一個點很關鍵,那就是它一直在不斷的嘗試創新。



拿產品來說,保持其傳統工藝﹐針對不同地區的客人研發出不同的口味﹐一向是一風堂的作風:

到了美國紐約就提供全素食拉麵

到了雪梨就增加菜單的甜品

到了中國就加重了高湯的口味


再舉例:去年的4月份,一風堂開了一家可以選擇只吃一半的新店,名字叫做:1/2 一風堂。所謂 「1/2」 的概念,是為了迎合如今介意卡路裡的人群,店裡將提供糖分減半的「半糖拉麵」。這樣吃貨就可以放心大膽的開吃啦!



再舉例:前年的12月份,因為在年末,應酬和酒會會特別多,因為洞察到人們喝完酒之後的半夜非常想吃一碗拉麵的心情(但又不能吃太多),日本的一風堂就在12月7日至27日期間內,限定在日本的13家門店開賣500日元一碗的[酒後限定夜宵拉麵]「肚子有點餓拉麵」,合人民幣大概 25 塊多一點。



而且不是人人都可以吃哦。而是需要兩位以上的顧客出示當天在居酒屋、餐廳或堂內消費的酒單才能點這份限量款拉麵。


還有呢,因為吃拉麵一定要發出「哧溜哧溜」的聲音,才有感覺。於是,一風堂乾脆把代表這種吃麵聲音的「Zuzuto」,寫在了員工服上,真會玩!



最後,共和君做個總結的話,一風堂的成功就是因為堅持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堅守傳統,不斷創新」,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一直在變,我們只有緊跟時代的潮流,守住初心,堅持創新,才能真正的做到基業長青!



你們的點讚就是對共和君最好的鼓勵!

鍾曉瑩老師親授課程《專業零售陳列師》正在火熱報名!!

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了解課程詳情!

↓↓↓↓

相關焦點

  • 只賣4款面,5小時賣200碗!香港爆紅拉麵神店插旗珠江新城!
    香港的拉麵神店5小時賣出200碗只賣4款面它家的面過了10秒就會變一個味道一顆蛋賣13元晚上八點半之後沒有面吃來自香港的拉麵神店創下五小時就賣出200碗面的神話只有12個座位,4款面,可是七年來日日爆場,更是創下了5小時就賣200碗拉麵的神話!連明星也願意等上幾個小時去品嘗這一碗拉麵。
  • 一生只為這一碗麵,他憑什麼靠一碗麵徵服了全世界
    有的客人特地從外地趕來,排兩個多小時的隊吃上這一碗拉麵,再花時間從東京回去。如果不是那麼的「幸運」,晚來排隊在後面的人,還有可能被告知:不要排隊了,我是今天最後一碗,改天再來吧。 大家都在好奇的時候,順著長隊到排頭,原來是一間老舊甚至有些破敗的小店, 這就是人們為之瘋狂的所在,日本「拉麵之神」山岸一雄的拉麵店——大勝軒。
  • 為吃一碗網紅拉麵排隊5小時,值嗎?
    這一天,無疑是死忠粉們對《火影》的一次朝聖,是重燃「火之意志」的日子,是去尋回歸屬感的日子,他們或穿城、或跨城市趕來,願意為吃一樂拉麵等上五小時、七小時。所有食材都裹滿了辣油,可惜叉燒肉的豬味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掩護,整碗面的豚骨風味也消失殆盡,徒留一嘴只辣不香的紅油。煎餃點單率挺高,吃下來無功無過,和一般日料店的水準差不多。
  • 一家排隊排成狗的麵店!去吃阿夫利家的拉麵
    這家拉麵名叫「阿夫利」招牌上則用了英文的「Afuri」,不過說到其特色倒不是這個像化妝品名字的店名,而是這家的拉麵或者是蘸面都被柚子味主導著。    從原宿車站走到阿夫利的門口大概要7分鐘左右,一個白色的像是美容品店的房子外面排了長隊的就是它了。記住屋子裡有排隊、外面有排隊、以及房子轉角的地方還有排隊。
  • 這家9㎡的拉麵店有什麼秘密?為吃一碗麵,顧客竟然甘願等9小時……
    要順利吃上這碗面,也只能趁四下沒什麼人的清晨了。因為老闆每天只營業4個小時,做200份麵條。會是天賦嗎,可能吧。大勝軒重新開張了,雖然這次只剩下一雄一個人。漸漸地,門口開始排起長隊,還被列入「去日本必吃的食物排行」。有人驅車2小時,為了大勝軒的一碗拉麵。
  • 從日本開過來的5家拉麵店,每一碗都能勾魂攝魄!沒吃過別說你是拉麵控!
    對於日式拉麵的最初印象,都來自日本動漫裡,「大口吃麵、大口喝湯」的感覺特別爽!就算隔著屏幕好像也能聞到香味。嘶溜吸上一大口麵條,滿滿的幸福感撲面而來。這次集結幾家長沙日料店,不為其它,只看那一碗拉麵。一碗熬製十幾個小時的豚骨湯,筋道的麵條,幾片燻制的叉燒肉,幾塊醃製的竹筍,再撒上一把香蔥,就是一碗地道的日本拉麵了,看著簡單,但需要很用心。
  • 老上海辣肉麵VS日式拉麵,吃出魔都20家真愛的熱湯勁面!
    10家老上海辣肉麵PK10家日式拉麵簡單粗暴的夫妻老店,名副其實的擦頭師傅店,有脾氣火爆老闆娘的最囂張麵館;日本排隊人氣爆棚的拉麵店,香港拉麵界的不二神話,有治癒系湯底的勁道拉麵;一口熱湯,一筷勁面,南方冬天也妥妥的!
  • 陳奕迅最愛吃的香港拉麵店都在這裡了,趕緊去偶遇!
    這家拉麵店位於中環歌賦街,離大名鼎鼎的九記牛腩很近,Eason對它的評價是「真不錯」!(圖源:OpenRice)當然了,如果不喜歡吃沾面,他家也賣各式拉麵!(圖源:網絡)Eason在網上曬的這碗是他家的明星產品「海膽沾面」,不過只有遇上海膽上市的季節才能吃到。
  • 高瓴投資了2家奶茶店:一個估值200億、一個估值160億
    4月末,華衫發了一條朋友圈:「所謂B格,就是把自己逼進一個小格子裡,像喜茶這樣,即使做到400多家店,也只有頭部品牌的二十分之一。即使都排隊,也做不了多大生意。」 華衫是營銷創意公司華與華的老闆,這家位於上海的營銷公司正服務於蜜雪冰城。 對於這番「喜茶B格太高做不了大生意!」
  • 只有9個座位,每天只賣150碗!卻能擊敗數千日本拉麵店,成為唯一一家米其林一星的「拉麵」店!
    它小小的門店,只有9個位子,每天只賣150碗,卻秒殺了數不過來的日本拉麵店,開業3年的時候就默默的摘走了米其林1星的殊榮▼而人們心甘情願等上4、5個小時,為的只是吃一碗這個。這是世界上第一家,也是截止目前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星級拉麵店。但是和大多數米其林餐廳昂貴的價格不同,在這裡只需花上1000円(人民幣62元)就能享受一頓暖心的米其林美食。
  • 全東京6800家拉麵店,吃這6碗就夠了!
    海苔上的各國語言版「謝謝」讓人會心一笑。豬肩肉做的叉燒柔嫩多汁,溏心蛋和筍乾等都非常地道,很入味,吃拉麵一定要鋪滿綠油油的蔥花,使面的滋味增色不少。所謂一碗入魂就是不耽擱一分一秒,把面和湯全部一口氣吃得精光!
  • 排隊4小時,只為一碗漫畫裡從小看到大的拉麵!
    所以這哪是吃麵,簡直就是火影迷們的情懷啊!這位比較幸運只排了一個小時口味也還不錯有時即使是工作日探店也要等上3個多小時每一個角落都能觸發回憶 走進門口,就是鳴人「專屬座位」,1:1還原了動漫裡的場景到店必點的是鳴人最愛的一樂豚骨拉麵配料神還原細面、叉燒肉、蔥、筍乾、鳴門卷跟半顆溏心蛋小時候看動漫的時的幻想終於實現了!
  • 東京拉麵店指南
    我曾經在東京居住6年左右的時間,期間由於生活無聊時間充足,去了近百家拉麵店,在這裡想給大家推薦5家自己心目中東京附近的最佳拉麵店。據說拉麵是在日本的明治時期從中國傳到日本的。從20世紀初期開始蓬勃發展,日式拉麵目前已經成為了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一。日式拉麵大致分為拉麵(也就是我們熟悉的面和湯在一起的食物)和蘸面(湯和面是分離的,需要把面蘸到湯裡來吃)。
  • 種草丨僅9個座位,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拉麵,吃哭所有人…
    但是聽說,有一碗麵,為了一親它的芳澤,人們遠離被窩、起早貪黑;聽說,有一碗麵,味道絕了,品嘗過它的人,感受到製作的用心,紛紛留下眼淚…吃過是不是都流下眼淚鍋鍋這個無從考證,但是這家全球唯一的米其林拉麵店,如果有機會絕對值得一去。在東京巢鴨的一條小巷子裡,從早到晚都擠滿了人。
  • 論排隊,我只服蘇州這20家店!
    爺爺奶奶們為了買到他家的豬頭肉,凌晨四點就來排隊,快七點的時候就差不多賣完了,一天只有20隻,想吃請起早。 他們家賣的是泡飯,配的卻是烤鴨。六食堂的烤鴨泡飯一天可以賣掉近600碗。有的學生畢業工作了還會專門和朋友一起回來吃,一般到晚上7.8點別的窗口都關門了,但他們家的烤鴨泡飯依然在排隊。
  • 日本最紅的拉麵連鎖店:一碗拉麵1年賣288億日元,它如何做到的?
    幾十年來,一蘭拉麵從頭到尾只做拉麵,幾乎從不開發新品。然而,就憑著一碗「普通」的拉麵,它一年收入288億日元,並讓全世界的人都為之瘋狂,全球任何一家一蘭拉麵門口,無時無刻不是排著長龍等待的人。它是怎麼做到的呢?說起日本拉麵,一蘭拉麵的名字應該是如雷貫耳的了。
  • 上海10碗土豪面,最貴的一碗一天工資也吃不起!
    的橋段一定再為熟悉不過慢慢的麵條不僅做為一種美食存在更變成了一種精神象徵似乎沒有什麼是一碗麵不能解決的如果有的話就再來一塊炸豬排在上海,有十幾塊的面幾百塊錢的面也有對於吃貨們來說,上海的好就在於想吃什麼就能吃到什麼
  • 來一橋頭吃正宗襄陽牛肉麵,15元一碗肉多味重,一天要賣1600碗
    襄陽牛肉麵沒有能風靡全國真的太遺憾了,比起蘭州拉麵的肉量,襄陽牛肉麵的牛肉分量多,口味好,簡直太良心,據說從康熙元年流傳到現在已經有三百多年的歷史,襄陽牛肉麵還保持著原汁原味,肉多味重回味無窮,而說到最好吃的襄陽牛肉麵,那肯定是一橋頭陳家麵館。
  • 探店丨全廈門都知道這碗拉麵,他只在這裡說了尋面故事
    出發前,他們規劃了滿滿的旅行目的地,每到一座城市,就停下來賣會兒沙茶麵。阿豪負責做,小D幫著打下手,餐車上放著投款箱,食客隨意投多少。 那天,他們偶然進了一家拉麵店,裝潢並沒有什麼稀奇,但拉麵師傅卻個奇怪規矩,做好的面一定要在店裡吃,不讓打包帶走。三人在店裡呼嚕呼嚕吃完面,再咕咚咕咚喝完了湯。小D和麵包只知道這家拉麵味道好,只有阿豪明白那碗濃稠到呈奶白色的湯頭,藏著師傅多深的功力。
  • 一碗麵賺了75億!因為全世界就三個人知道配方,它貼心起來,海底撈都得給跪
    眼尖的你應該看出來了,這碗拉麵就是大名鼎鼎的一蘭拉麵。它家只賣一種拉麵,還是日本第一家會員制拉麵店。以前不是它家會員,你進去也吃不到面。1960年,一對老夫妻開了一家拉麵店,只賣最拿手的福岡系豚骨拉麵。它就是一蘭拉麵的前身。因為湯頭講究,面夠勁道,深受大家的喜歡,一度被稱為「福岡第一」。但是年紀大了,兩人一度想要關店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