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國際歌》的政治文化意蘊

2021-01-08 中國經濟網

  今年是《國際歌》詞作者歐仁·鮑狄埃逝世130周年,同時也是俄國「十月革命」勝利100周年。在這個時刻,我們重溫《國際歌》,有著特殊的政治文化意蘊。

  在中國共產黨近97年的奮鬥歷程中,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為追求國家獨立、民族復興、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一種信仰,為的就是一個理想。而共產黨人這種信仰的型塑,理想的追求,與《國際歌》可謂緊密相關。

  列寧在紀念歐仁·鮑狄埃逝世25年時稱讚他是「一位最偉大的用歌作為工具的宣傳家」,並詮釋了《國際歌》的國際主義意蘊與人類解放理想: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把他拋到哪裡,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他都可以憑《國際歌》的熟悉的曲調,給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

  正是在「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這樣的歌聲中,全世界無數的無產階級和工農勞苦大眾實現了徹底覺悟。伴隨「十月革命」一聲炮響,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進而組建了具有解放使命的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

  中國的無數革命志士都深受《國際歌》的精神激勵,瞿秋白就是其中傑出的代表。1923年1月剛從蘇俄回國,瞿秋白就出席了北京馬克思學說研究會舉辦的德國共產主義者李卜克內西與盧森堡殉難4周年紀念大會,會議安排了唱他自己翻譯的《國際歌》,可見其重要意義。正是被歌詞的這種精神所激勵,瞿秋白不遺餘力地在中國宣傳推廣《國際歌》,以此激勵有覺悟的知識分子與工農大眾投身革命。以至於1935年6月18日,在生命的最後時刻,瞿秋白就是唱著自己翻譯的《國際歌》奔赴刑場慷慨赴義的。這完全可稱為共產黨人的精神生命之歌。

  現在,每次召開中國共產黨的比較重要的會議,都有奏唱《國際歌》的儀式。那麼,應該如何理解這種儀式的政治文化意蘊呢?

  在奏唱《國際歌》之前,大會主持人都會要求全體起立。這第一重政治文化意蘊就在於,要求與會代表表達對為追求國家獨立、民族復興以及具有國際主義精神、為全世界無產者徹底解放而拋頭顱灑熱血的志士仁人、先輩英烈的無限緬懷,緬懷他們在與敵人鬥爭時的英勇頑強,緬懷他們在面對生死時的大義凜然,緬懷他們對革命信仰的矢志不渝。

  《國際歌》本身特別的歌曲旋律,是對中國共產黨人內心靈魂的真正召喚。《國際歌》的旋律中所表達的工人階級先鋒隊的鬥爭與反抗,光明與希望,超越與浪漫以及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對長時間浸淫於世俗生活下的黨員會有一種內心和靈魂的信仰召喚,有一種須臾不離的精神警醒,進而激勵他們前行,催促他們奮進,鼓舞他們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鬥終生。

  《國際歌》之為國際歌,還有一種國際主義精神的政治文化意蘊。在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會議上,仍然保留奏唱《國際歌》的政治儀式,就是要讓每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時刻銘記我們是從哪裡來的,要到哪裡去,銘記這種國際主義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永葆共產黨人的精神信仰。

(責任編輯:武曉娟)

相關焦點

  • 中文版的《國際歌》歌詞只有原文一半!
    這首歌后來被稱為《國際歌》,大抵與此有關。《國際歌》在傳播過程中曾被譯為多種文字,由於各國歷史、文化的差異,今天的《國際歌》,其用語和表達較之原文已有較大出入。比如「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在法文中「熱血」應為「理性」;「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在法文中「一無所有」應為「一錢不值」等。
  • 【還原真相】還有一半歌詞的《國際歌》
    《國際歌》發生的最大改變,並不是不同語言的翻譯問題,而是其版本是否完整的問題,這是許多歌唱者都不知道的。國人熟悉的中文版《國際歌》有3節歌詞,這其實是照搬蘇聯的結果,而鮑狄埃的原版作品,卻有6節歌詞。《國際歌》在傳播過程中曾被譯為多種文字,由於各國歷史、文化的差異,今天的《國際歌》,其用語和表達較之原文已有較大出入。比如「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在法文中「熱血」應為「理性」;「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在法文中「一無所有」應為「一錢不值」等。在翻譯過程中,這些詞彙的改變,有的變得更加直觀,有的變得更加貼切,有的變得更符合中文的語境,這都在能夠理解的範疇之內。
  • 姚海濤-引經據典與新詮:荀子福文化的言說方式與思想意蘊
    【姚海濤】引「經」、據「典」與「新」詮:荀子「福」文化的言說方式與思想意蘊作者:姚海濤(青島城市學院)來源:作者授權 發布原載於《地域文化研究》2020年第5期摘 要:福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 還原《國際歌》本來面目:中文歌詞是閹割版的
    只需點擊手指上方《人民影像》來源:鳳凰歷史《國際歌》原本是法國工人詩人、巴黎公社戰士歐仁·鮑狄埃於1871年公社失敗時創作的一首長詩。在鮑狄埃去世的第二年,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以滿腔激情為長詩譜曲,從此,這首歌唱遍全世界。
  • 國際歌的N個版本
    餘斌■充滿悲愴、激越之情《國際歌》屬幾代人共有的記憶,只是熟悉、會唱,未必就瞭然作者,而我們這一代的特別處在於,小學的課文裡有《國際歌》誕生的故事,中學碰上大講無產階級專政,追本溯源,就追到巴黎公社,就像講西方文明史的言必稱古希臘。
  • 《國際歌》
    《國際歌》中文版歌詞(完整)  第一段:   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   起來,全世界受苦的人!   滿腔的熱血已經沸騰,   要為真理而鬥爭!   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   奴隸們起來,起來!   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   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   這是最後的鬥爭,團結起來到明天,   英特納雄耐爾就一定要實現!
  • 瞿秋白首譯《國際歌》,臨刑要求不能屈膝跪著死
    瞿秋白精通俄文,首譯《國際歌》,將俄國的革命經驗帶到中國,並武裝自己,投入到中國革命的洪流中。插圖/金銳 王金花瞿秋白 置身「燈塔」譯《國際歌》入夜,莫斯科人幾乎傾城出動,城中1500多個教堂的鐘聲響徹夜空,基督教主廟裡,人山人海,至少也有兩三萬人。瞿秋白擠在廟中,觀看夜祭的儀式。
  • 《國際歌》中文譯配版權應屬瞿秋白
    黨史研究學者宋士鋒提出,《國際歌》中文譯配版權應還給瞿秋白。 原文刊《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八輯)。 瞿秋白與《國際歌》在中國的傳播 《國際歌》作為歌曲傳入中國,是與瞿秋白聯繫在一起的。瞿秋白回國後於1923年上半年常住在瞿純白家,教孩子們學唱《國際歌》等歌曲。 最早將《國際歌》作為歌曲譯配為中文的,也是瞿秋白。由於瞿秋白的翻譯,才使《國際歌》開始在中國傳唱開來。法文「國際」這個詞……採用音譯「英德納雄納爾」,這個唱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即此足證,通行各本源出瞿秋白所譯。 關於瞿秋白譯配《國際歌》,因為他本人未留下太多的資料,所以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
  • 國際歌完整版(中法文對照),看看國際歌裡怎麼談稅這件事的
    《國際歌》(法文:L'Internationale)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最著名的一首歌。
  • 「五一」獻歌《國際歌》,經典絕倫,一定要聽!
    五一勞動節的產生原因和《國際歌》的創作背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現在就讓我們在這個值得紀念的日子聆聽這首激動人心的曲目吧!劉歡與孫楠近日在某比賽重新演繹的國際歌,大寫加粗的好聽!《國際歌》熱情謳歌了巴黎公社戰士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和英勇不屈的革命氣概。該歌曲向資本主義宣戰,充分表現了革命無產階級不屈的豪邁氣魄。《國際歌》這首歌曲為行板,降B大調,4/4拍子。全曲只有一段貫穿首尾的旋律,為帶副歌的二段體結構。
  • 為什麼聽《國際歌》的時候總有一種不怕死的感覺?
    為什麼聽《國際歌》的時候總有一種不怕死的感覺?因為《國際歌》是革命的宣言,是無產階級戰鬥的號角,她的旋律悲壯,才能激奮人們為理想奮進,就正如你提出的有種不怕死的精神去為實現同一地球村而奮鬥終生!《國際歌》分三段,貫穿一段旋律,前奏一響起,就有種悲壯雄厚深沉的感覺,讓人感覺革命志士不屈不饒的英雄氣概,後段展現出通過無產階級團結起來才能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 周恩來在上杭兩次領唱《國際歌》
    於是,雄壯激越的《國際歌》響徹雲天,伴隨著威武的隊伍進入上杭山城。 青年軍官駐馬下榻於城南的「琴岡書院」,他不顧徵鞍勞頓,立即接見了中共閩南特委負責人羅明。 羅明一年前在廣州農講所曾聆聽過這位青年軍官講授的《軍事運動和農民運動》。此時此刻重逢,彼此更是激動不已。
  • 黨員傳唱經典革命歌曲重溫黨史,這是一場特別的紅色音樂主題黨課
    長江網12月24日訊 12月24日,武昌區南湖街鄰裡文化活動中心歌聲嘹亮、熱鬧非凡,一場特別的紅色音樂主題黨課在這裡開講,在歌聲中重溫黨史,用音樂開講黨課,激勵黨員守初心、擔使命。紅色音樂主題黨課現場。
  • 軍報紀念巴黎公社誕生:聽到《國際歌》資產階級就渾身發抖
    將離開時,導遊說《國際歌》的詞作者也葬在這兒,但不知具體位置。我想,《國際歌》就是在巴黎公社起義被鎮壓的當口誕生的,歐仁·鮑狄埃這位重要的巴黎公社人,一定會被葬在距他死難戰友不遠處!儘管行程很緊,又無線索引導,我們還是決定尋找祭拜。  拉雪茲公墓有717畝之大、安葬著30多萬人,因其中有不少名人,成為巴黎的著名公墓和世界上最著名墓地之一。
  • 翻譯|信實而完整的中文版《國際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北洋艄公,ID:gh_7b482cfff7d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國際歌(阿卡貝拉版)徐向東 - 東東的阿卡貝拉長者上學的時候,因為痛恨日軍的侵略,不好好學日語,最後成為了優秀的領導人;
  • 記錄大比拼③|貴緣堂特色婦女之家裡的傳統文化意蘊
    記錄大比拼③|貴緣堂特色婦女之家裡的傳統文化意蘊 2020-06-26 03: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日文新版「抗擊新冠疫情國際歌」《小小的祈禱》音樂MV製作完成
    日文版《小さな祈り》音樂MV 日文版「抗擊新冠疫情國際歌」《小さな祈り》(小小的祈禱)由西安交通大學人文學院博士生張珊譜曲
  • 【文化】《紅樓夢》中楹聯的法律意蘊
    楹聯,是掛在或貼在楹柱上的對聯,因其寓意深刻、內涵豐富深受大眾喜歡,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運用也較多,《紅樓夢》中的楹聯就多達幾十對,其中有幾對頗具法律意蘊。這是第1回甄士隱夢遊太虛幻境時,在石牌坊的柱子上看到的楹聯。楹聯中的「真」與「假」,「有」與「無」,對稱又辯證。
  • 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在閩開幕
    東南網記者 陳楠 攝 東南網12月8日訊(本網記者 陳楠)今天下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福建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承辦的2020「匠心意蘊」——臺灣文創周在福州市工人文化宮啟動。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原主任黃星、省閩臺文化交流中心副主任林徐源等領導嘉賓出席了活動。
  • 評電視劇《大秦帝國之崛起》:大國崛起的精神意蘊
    原標題:大國崛起的精神意蘊   戰國時期,秦國經過秦孝公的變法圖強,惠文王、武王的連橫破縱,國勢日益強盛。昭襄王繼位後,選賢任能、縱橫捭闔,對諸國進行蠶食鯨吞,實現強勢崛起,形成一統天下不可阻擋之勢。歷史正劇《大秦帝國之崛起》,正是對這一進程的生動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