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杭州暖心月曆:觸摸民生溫度 體會身邊的獲得感

2021-01-18 浙江在線

  浙江在線02月04日訊(編輯 嚴東)春節歸途,杭州暖心月曆快車溫暖相攜。今天,杭州市委宣傳部(杭州市網信辦)出品的《杭州暖心月曆》2016年第1期正式推出。新的一年,杭州暖心月曆將圍繞「我們的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12大關鍵詞,娓娓講述你我身邊的杭州暖心故事。1月杭州暖心月曆,圍繞「民生」關鍵詞破題開卷,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風雪卷寒潮,杭州有暖意」,真切觸摸杭州民生溫度,感受身邊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1月20日起,杭州出現多年罕見的雨雪冰凍強寒潮天氣,水電氣暖、交通出行、應急安全等民生領域遭受嚴峻挑戰。極端天氣中,杭州大愛湧動、暖意盈城:凌晨3點斷電突發情況下,杭州市急救中心醫護人員徒步跑上24樓救治臨產孕婦;水務集團在凜冽寒風中組織搶修漏水閥門,工作間隙搶修員們只能在路邊席地小憩;蕭山區供電公司「飛虎隊」快速搶修當地海拔最高村,隨身帶的水凍成大冰塊無法飲用,搶修員吃雪來補充水分;西湖景區市政市容環衛管理中心的「山貓班」,以抗雪防凍應急保障隊伍的面貌始終活躍在抗雪一線……

  體驗更多民生暖意,請點開2015年杭州市民收穫的民生大「紅包」。過去一年,市政府為民辦十件實事全部兌現:

  1、促進社會就業創業

  實現城鎮新增就業28.79萬人,新增大學生創業企業1485家,帶動就業6496名。

  2 、加大水環境治理力度

  累計完成市區41條黑臭河道治理58.8公裡,城市河道清淤31條(段)48.8公裡,道路積水治理和住宅小區治水治理工程107項。農村河道綜合整治項目全年累計完工321.41公裡。

  3、持續改善交通出行

  地鐵4號線首通段、1號線下沙延伸段相繼開通;全年新闢14條公交線路;新增(擴容)公共自行車服務點147處、新增(更新)自行車3000輛。

  4 、強化食品安全治理

  整治6614家固定場所無證無照的餐飲店;對4978家大中型餐飲企業全部實現量化分級管理,實施率100%;學校午餐配送單位「陽光廚房」建設率達100%。

  5、加強養老為老服務

  為103萬多杭州戶籍老年人投保了意外傷害險,一旦在保險期內發生意外,每位老人最高可獲賠5萬元;新增養老機構床位5782張,新改擴建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774家。

  6 、加大霧霾治理力度

  加強「五氣共治」,年削減揮發性有機物排放1740噸,回收油氣649.3噸,創建標準化樣板工地231個,新增新能源汽車11053輛。

  7、改善城鄉人居環境

  累計推出公共租賃住房(廉租住房)配租房源10821套,公開銷售經濟適用住房17.6萬平方米;累計新增管道燃氣用戶57631戶;城區新增綠地面積337萬平方米。

  8 、豐富城鄉文體生活

  完成107個村級文化禮堂建設;全年建成30處公共體育設施;新增社會體育指導員1200人。

  9 、加快電商服務網絡建設

  新建801個「E郵站」,為「雙十一」期間全市快件平穩收派超過9000萬件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增規範化農村電子商務鄉村服務站(點)629個。

  10 、加強法律援助和服務

  新增法律援助站點179個,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6927件,提供免費法律諮詢服務12.4萬人次。

 

  產品二維碼:

相關焦點

  • 加碼民生事業建設 讓城市更有溫度
    (資料圖片) 11月18日,「2020中國幸福城市論壇」在杭州舉行,現場發布了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單。南海區榮獲「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城區)」和「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區)」稱號。這是繼2017年、2019年登榜後,南海區第三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南海地處珠三角腹地、廣佛前沿地,佔據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位。
  • 抓牢抓實民生兜底保障增強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本報訊 11月3日下午,市委書記蔡萌芽帶領市有關部門負責人,調研我市民政工作,先後察看了市公益性公墓項目、市社會福利中心、紅景天雅園老年公寓、市仁愛學校。市委常委陳元生參加相關項目調研,市政府副市長劉藝波參加調研。
  • 杭州西湖的暖心禮物:日均為遊客免費更換口罩5000個
    共青團杭州市委供圖(抗擊新冠肺炎)杭州西湖的暖心禮物:日均為遊客免費更換口罩5000個中新網杭州5月2日電(錢晨菲)「五一」假期期間,杭州西湖迎來客流高峰。為了給遊客「保駕護航」,共青團杭州市委、杭州市志願者協會開展了「溫暖杭城 共抗疫情」為遊客免費更換口罩活動,日均發放量為5000個。
  • 雲龍:「基層改革」服務「大民生」,群眾滿滿都是獲得感
    老人們年事已高,子女又鮮有在身邊,買菜做飯成了一大難事。如何「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群眾解愁」,將基層改革作為提升民政工作服務水平,增強民政服務特殊群體、發揮社會保障作用能力的重大舉措,雲龍示範區民政部門率先跑出改革「最先一公裡」。2020年10月12日,該區民政部門投入45萬元,首家開展老年人配餐助餐的「長者餐廳」在五星社區正式營業。
  • 民生有溫度 幸福有質感
    一座幸福的城市,必然有著鮮明的民生底色。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全力推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近年來,玉林市委、市政府始終將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養老、社保、醫療、教育等民生問題入手,不斷加大對民生各項事業的投入力度,增進民生福祉,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感受著民生的溫度、幸福的質感。
  • 「法治+民生改善」!滿滿獲得感的N次方打開方式
    今年3月至12月,省檢察院開展了「嚴格動物產品檢驗檢疫,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公益訴訟專項活動。立足群眾需求,回應群眾關切,讓人民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法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地方立法才能真正「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 本鄉奏多推出寫真月曆,家居男友感滿滿啊~
    即將在10月25日於日本開始發售。本鄉奏多於2019年透過電影『王者天下(キングダム)』的成蟜一角,以及『 Diner(Dinerダイナー)』中全身整形的殺手角色KID,都發揮了超強的存在感。這次寫真月曆是以「與本鄉奏多一同度過365個早晨」為概念。無論是身穿睡衣,還是早晨醒來毫無防備的瞬間等等,平常時候較少呈現的珍貴畫面都集結於此。
  • 打造有溫度的煙臺民生品牌 社區食堂網格織成緊密送餐網
    水母網3月6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劉曉陽 攝影報導)社區食堂是煙臺市政府關注的重點民生工程之一,疫情期間更是不例外。特殊時期,社區依託單元網格有機銜接,織成緊密的送餐網,急特殊群體之所急,將社區食堂打造成一個有溫度的煙臺民生品牌。11家社區食堂陸續恢復營業4日中午11點45分,芝罘區御龍山小區居民葉先生來到市民社區食堂,經過測試體溫:36.1度,登記姓名後,他進入到社區食堂進行取餐。
  • 知信行|如何更加突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 增強群眾獲得感...
    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趙樂際同志在中央紀委常委會傳達學習五中全會精神時指出,要立足於人的現代化,更加突出整治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
  • 【大國小鮮@基層之治】江蘇鎮江:提升「民生溫度」 答好「民生考卷」
    金山網訊 「民生溫度」是群眾利益,要時刻居首。民生實事項目是一張「大考卷」,必須從細處著眼、小處著手、實處著力。
  • 江大管院|把江大裝進2020的月曆裡
    一場疫情阻隔不了緊緊攏聚的14億中國心也割不斷江大人的校園情宅在家中的小編把江大帶進了月曆裡在這漫長的假期中讓我們數著月曆一同期待江大的2020吧!五 月春意漸消,夏日漸濃躺在草坪上沐浴在初夏的暖陽裡觸摸著時間的推移線,愈走愈遠
  • 「西湖評論」把民生實事辦成「民心工程」
    從中可以看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政治理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各類民生實事的完成情況也的確令人欣喜,它既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權利,又提高了群眾的生活水平。一句話,民生實事項目就是為民辦實事、做好事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民生實事映照為民初心。民生實事不僅要有速度力度,更應有溫度。過去一年,杭州各地各有關部門努力克服疫情、汛情等多重影響,用「加速度」跑出民生實事的高效率和高質量。
  • 改善民生的中國方案
    盤點2020年的「民生帳本」:前11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9萬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近60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從穩定就業、就醫優惠,到社保擴面、弱勢救助,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各項民生指標邁上新臺階,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 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如何?看台州樣本
    其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優先發展農業農村、統籌發展和安全、彰顯社會公平正義等一系列關乎民生的話題,更是讓不少黨員幹部、城鄉居民在感慨身邊變化的同時,對未來發展也有了更美好的憧憬。他們堅信,在共同奮鬥之下,大家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將越來越強。  今年是全面小康決戰決勝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底如何?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感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的民生溫度
    治國理政,以民為本、民生為要。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背景特色、節點關鍵、意義重大,不僅牽動著全國14億人民的心,同時也備受世界矚目。會議認為,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確抉擇的根本前提,只要心裡始終裝著人民,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就一定能夠作出正確決策,確定最優路徑,並依靠人民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 9月,更更迭迭又一年 | 地球月曆
    btw,這是地球月曆最後一期啦 9月1日 1902年:第一出科幻電影《月球旅行記》在法國上映 導演是大名鼎鼎的喬治·梅裡愛。
  • 堅持人民至上 傳遞民生溫度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濃濃的民生暖意。社會各界認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要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錨定「基本民生」這顆「定盤星」,齊心協力、開拓進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14億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民生得到了有力保障。」
  • 「霸王級」寒潮VS「身邊的溫度」!
    12月30日上午,配合全市行動,以「謝謝儂!堅守崗位的戶外工作者!」為主題的「身邊的溫度」快閃活動在浦東舉行,志願者們走上街頭、商務樓宇,向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公交車司乘人員等戶外工作人員贈送愛心食品、用品和暖心問候,傳遞城市溫度。 上午9點左右,來自陸家嘴、康橋等地的志願者就聚集到陸家嘴2號線地鐵口雷鋒驛站,準備暖心食品和用品。
  • 這幾天杭州地鐵車廂太悶?昨天有人暈倒?我們帶著溫度溼度計做了實測,結果出乎意料!
    5月15日,「馳小奔」:「我很想知道杭州地鐵2號線,到底為何如此省錢,空調都不開一下?2號線熱得讓人窒息。」6月20日,杭州的「Guinevere蘇」:「這麼悶的天氣,地鐵2號線上不僅沒空調,連通風都沒有,太熱了。」
  • 《斯人已遠》新書分享會現場:觸摸歷史的細節與溫度
    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國民生活《斯人已遠》讀書分享會以張愛玲概念為主題的知名滬上文化空間「千彩書坊」,4月14日下午高朋滿座,旅美華人作家周仰之攜紀實作品《斯人已遠》,與眾人重返「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國民生活」,觸摸歷史的細節與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