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蛋!《斯人已遠》新書分享會現場:觸摸歷史的細節與溫度

2021-02-18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國民生活

《斯人已遠》

讀書分享會


以張愛玲概念為主題的知名滬上文化空間「千彩書坊」,4月14日下午高朋滿座,旅美華人作家周仰之攜紀實作品《斯人已遠》,與眾人重返「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國民生活」,觸摸歷史的細節與溫度。


《斯人已遠》作者周仰之,與本書責任編輯於晨(左一)、「千彩書坊」負責人Mary女士(右一)在活動現場

《斯人已遠》是上海文藝出版社推出的重點圖書,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孫女周仰之歷時七年,講述行將消逝於歷史煙塵中的時代故事,勾勒了周立波、周揚、姚芷青、周路易、林家兄弟、姚家姐妹等家族親友的人生側影。正如《美國史》作者艾倫·布林克利(Alan Brinkley)所說:歷史學家一度把過去看作是偉人的經歷和非凡時事的展現,如今,他們卻傾向於講述多層次的故事——融合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故事,普通人生活和名人生活的故事,眾口一詞的故事和眾說紛紜的故事。


分享會後,周仰之接受滬上媒體的採訪

在活動現場,周仰之分享了大量第一手的圖片文字資料,再現了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國民生活,亦可從中驚鴻一瞥地窺見歷史的風雲際會,讓人想到著名製片人鄭佳明先生的精彩點評:「文學記錄時代,跟歷史學家記錄政治鬥爭不同,文學記錄的是人,是普通人的家長裡短、點點滴滴,悲歡離合、生老病死,但折射的是那個時代的大情形,那個時代的世道人心,拷問的是國人的良心和國家民族的命運。」而周仰之則直言作品中人物只是副線,主角是歷史,而她的歷史觀是「沒有懺悔就沒有原諒,沒有寬容寬恕就沒有前行」,歷史如流風穿過人間,不能輕易忘記,也不宜過分糾纏,能解決的疑惑不含糊,不能解決的疑惑留給後代,不推卸應負的責任,也不勉強承擔負不了的責任。




周仰之給熱心讀者籤名

一手打造「千彩書坊」的Mary女士對書中的女性意識尤為欣賞,從傳統社會最後一代家庭婦女,到新中國第一批職業女性,到移居海外成長於迥異文化中的獨立女生,突破了主流的男權歷史中心視角。「千彩書坊」歡迎更多《斯人已遠》這類的優質圖書,重述女性的文化「在場」感。

最後,當然有彩蛋!

兩本《斯人已遠》的籤名本送出!

請轉發本條微信至朋友圈,並截圖給小藝,就有機會獲得籤名本喲!

獎品將在4月22日送出,請大家留心~


相關焦點

  • 醫學是人學,醫道重溫度——韓啟德院士新書《醫學的溫度》發布
    11月19日,《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暨讀書分享會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陽光大廳舉行。發布會現場顧青和黃志堅作為出版界代表先後致辭。人與任何其他生物一樣,都終有一死;不同的是人會思考生命的意義,人的生命的價值在於給人類社會和後人留下了什麼。醫學還具有很強的社會屬性,要從我國實際情況出發,掌控醫學技術發展方向,大力發展適宜技術,從著力醫療轉向著力健康。他指出,醫護人員是醫學溫度的主要傳遞者。我們現在的醫學教育過於著重醫學知識的傳授,對科學精神與人文情懷的培養還很不夠,需要我們從理念上、制度上、方法上全面改革。
  • 醫學亦人學 醫道重溫度《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在京舉行
    2020年11月19日,《醫學的溫度》新書發布會暨讀書分享會在北京大學舉行。該書作者韓啟德,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科院院士王志珍,北京大學校長郝平,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院校長王辰,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叢斌;中國出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志堅;商務印書館執行董事、黨委書記顧青等出席發布會。
  • 施施然《唯有黑暗使靈魂溢出》新書分享會在石圖書大廈成功舉辦(圖片現場)
    《唯有黑暗使靈魂溢出》新書分享會現場: FM106.7石家莊音樂廣播  DJ劉媚主持新書分享會上半場新書分享會現場沉浸在動聽的音樂之中分享會現場分享會現場新書分享會現場合影
  • 浩瀚書海中挖掘一手資料 《名人筆下的陳嘉庚》舉行新書分享會
    《名人筆下的陳嘉庚》新書分享會昨舉行。(林志傑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應潔 通訊員 王明瀚)從浩瀚書海史料中挖掘、整理出39位文人名家寫下的與陳嘉庚有關的文章,這些「一手文獻」的再發現被業內人士評價為「對嘉庚研究具有裡程碑作用」——昨天,由廈門晚報記者、市政協特約文史研究員、集美區作協副主席陳滿意編著的新書《名人筆下的陳嘉庚》在嘉庚劇院舉行了新書分享會。
  • 宇宙人《禁止觸摸》MV詮釋本世紀最孤寂的病症 盼喚醒人與人之間溫度
    宇宙人歌曲《禁止觸摸》源自於2019年小花計劃展查無此人X Cosmos People宇宙人之作,並收錄在《查無此人音樂概念專輯》,歌曲以不同角度來表達「思念」,對抗本世紀最孤寂的病症「3C幽閉恐懼症」,靈感來自主唱小玉在家裡創作時突發奇想,通過與各式不同材質的接觸,激發對心中懷念對象的連結,藉由對象留下的專屬記憶,產生了許多奇妙曖昧的感覺與想像,也許是對方的身影,或者是氣息
  • 《金瓶梅》絕不是一本小黃書 | 《潘金蓮的餃子》新書分享會
    食與人相映成趣,滿滿的人間煙火氣。5月5日(周六)下午3:00,作家李舒將攜新書《潘金蓮的餃子》作客良友書坊·塔樓1901,為讀者解讀《金瓶梅》裡的美食與人生。分享主題《金瓶梅》絕不是一本小黃書現場作家李 舒活動時間
  • 美食作家石光華新書分享會 說的都是吃還現場教做資格泡菜
    書店的一場分享會,作者竟然抱出泡菜罈,在罈子上簽名,這是什麼情況?今天下午,成都著名詩人、美食作家石光華攜新書《我的川菜味道》,在九方購物中心文軒Books書城,為讀者朋友解讀他眼中的川菜文化。「四川人生活最講究審美,生活不一定要有聲有色,但一定要有滋有味。」
  • 《史記》人物:斯人已遠,斯文永遠!
    對歷史的敬畏讓他深感責無旁貸。如果讓那些光彩照人的帝王英雄賢士淹沒於歷史長河而不能流傳千古,他會畏懼,會惶恐,會愧疚,會不安。這正是一個高貴的靈魂所擁有的脆弱。而這脆弱又會產生出強大的力量,激發出創造的熱情。 對不幸的悲憫讓他能夠體察入微。
  • 斯人已遠,我們該思考什麼?
    原標題:斯人已遠,我們該思考什麼?
  • 通過人物小歷史 觸摸時代大歷史
    《刻骨銘心》雖有著極為詳盡的歷史背景,然而其意卻不在寫歷史,而是寫「人」,人的生活、情感、命運,痛與愛,失意或歡欣。在評論家賀邵俊看來,「南京尤其是南京近百年的歷史,是葉兆言的一個重要的寫作資源,面對這些資源,面對自己生長的城市,我想他始終都在提醒自己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待,通過人物小歷史去觸摸時代大歷史,這是他創作上最大的特點。《刻骨銘心》也一如既往地秉承了這一特點。」
  • 科大訊飛聯合單向空間,智能辦公本助力《十三邀》新書分享會
    12月5日,科大訊飛聯合單向空間,在上海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創意呈現了《十三邀:我們時代的頭腦與心靈》首場新書分享會「對話的誕生:十三邀創作背後」。許知遠談起做《十三邀》的初衷,5年來身份的轉變與心態的變化,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兩件智能辦公產品,分別是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和智能演示器。
  • 《40人看40年:中美外交風雲對話》新書分享會舉行
    人民網訊(記者陳尚文)8月12日,由中國外文局主辦,新世界出版社、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承辦的《40人看40年:中美外交風雲對話》新書分享會在2020上海書展舉行。 在新書分享會活動上,中國外文局副局長陸彩榮介紹說,《40人看40年:中美外交風雲對話》由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和上海市美國問題研究所主編,澎湃新聞合作組稿,由中國外文局所屬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發行,旨在將中美外交領域權威的當事人和專家學者關於中美關係的回顧和睿智見解傳遞給國內外讀者,幫助國內外不同領域的人群正確理解中美關係,撥開迷霧,釐清兩國關係未來的方向。
  • 科大訊飛與單向空間聯合呈現——《十三邀》新書分享與其創作背後
    我給每個人寫了一個小傳在前面,比起節目,它更像是我的個人作品,是一個作家的產物。」12月5日活動現場許知遠這樣描述這套新出版的《十三邀》,也更加相信文字本身的力量和書寫本身永久的魅力。12月5日,科大訊飛聯合單向空間,在上海單向空間·亞朵聯名店,創意呈現了《十三邀:我們時代的頭腦與心靈》首場新書分享會
  • 《人來書往》新書分享會在深舉行
    ▲楊青新書《人來書往》封面。 深圳晚報訊 (記者 趙偉君) 日前,深圳商報記者楊青新書《人來書往》分享會在深業上城舉行。作者楊青分享了書背後的有趣花絮和所思所想。《人來書往》的封面設計師韓湛寧,廈門大學教授、著名學者謝泳,深圳著名作家、出版人南兆旭等作為嘉賓出席。 《人來書往》收錄了楊青在擔綱文化記者20年間對海峽兩岸40位文化學者的專訪與書寫,也是對過去20年學術界和文化界的紀錄和觀照。
  • 本周活動:《空中小姐》新書分享會
    今天,我們邀請你來參加《空中小姐》的新書分享會。聽聽那八百萬種死法、八百萬種謀殺,八百萬間密室,八百萬種詭計和八百萬種正義的降臨法則。今日,不會無人生還。密室只是我們的開場白。\ 主題 /八百萬間密室——《空中小姐》新書分享會\ 嘉賓 /小米豆瓣知名書評人,閱讀達人,推理小說愛好者、作者。
  • 潘奕霖攜《我,來自廣院》於成都世豪廣場舉行新書分享會
    18日,潘奕霖老師受邀來到成都世豪廣場舉行新書分享會,與讀者分享青蔥歲月,暢談主持人生。使得新書交流會現場錦上添花。為貼合潘奕霖老師新書的訪談風格,新書分享會摒棄了傳統的大舞臺,選擇與讀者面對面零距離交流
  • 在大歷史擷取小細節,成都作家章夫「徘徊」在「公元前的廟堂與江湖」
    指點江山的廟堂之上,與高人輩出的江湖之遠,承載著中國人的浪漫。你知道先秦時期的廟堂與江湖是什麼樣嗎?20日上午,成都作家章夫在散花書院分享了他的新書《徘徊:公元前的廟堂與江湖》。「先秦時期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初始階段,或者是青春期。這個時期的中國大地上,誕生了孔子、老子、秦始皇等很多讓後世景仰的大人物。」
  • 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原著小說《解放了》新書分享會在京成功舉辦
    2020年1月9日,電影《解放·終局營救》原著小說《解放了》分享會在建投書局·北京國貿店成功舉辦。,並和觀眾朋友們圍繞著新書、電影內容,編劇創作等話題進行了一番親切細膩的交流。小說《解放了》從細節入手,以平津戰役為歷史背景,全景還原那段黎明前夜的動蕩歲月,講述一個國民黨小兵,一個解放軍小兵,一個國民黨軍官女兒,一個流浪少年,在遍地殘垣的世界中追逐,纏鬥,又互相拯救的故事。
  • 臺灣親子遊學暑期招募中《給孩子一場有溫度的旅行》分享會
    ,正好殷茵當天要來常熟訪友,這個臨時的分享會就這麼決定了。跟團八日環島遊的人回來都說不好玩,農村的放大版,破破爛爛。事實果真如此嗎?       這個周三晚上聽了《給孩子一場又溫度的旅行》作者殷茵的新書籤售分享會,作為臺灣媳婦的她,立志要拯救臺灣的旅遊業,否則臺灣會像新馬泰那樣淪為到此一遊,上車睡覺,下車拍照,天天購物。
  • 李尚龍:那些給生命埋下彩蛋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上個周末,期待已久的「做自己論壇」完美收官,我們決定把各位嘉賓的演講做成文字,發出來供大家回味,也讓沒有來到現場的朋友們,感受一下當天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