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的日本戰爭寡婦,有多少成為美軍的新娘?看美國移民局報告

2020-12-24 騰訊網

一、戰爭中的日本風塵女

日本是一個奇葩的國家,幕府時期建立過公娼制度,以政府的名義對妓女登記造冊,這就是後來日本戰敗後的RAA(專為美軍提供性服務的組織)的濫觴。

作為反人類的法西斯手段,戰爭中,全世界只有2個國家在軍隊中專職設置隨軍妓女,一個是德國,另一個是日本。

為了讓日本女人自願上戰場賣身,日本以「聖戰」名義進行宣傳鼓譟,戰爭中社會的風塵女子,一時間都披上了「國防婦女」的外衣,打著愛國的名號,隨軍出徵了。

還有相當一部分,是貧困人家的普通女子。她們因家庭負債而應徵入伍,因為政府在宣傳時承諾,只要以身體為條件前往戰場,對她們的債務就一筆勾銷。

而軍部把她們運往南洋和中國戰場時,備案的名目竟然不是「人」,而是「彈藥」2個字,女人成了軍需品。

可見二戰時的日本婦女地位,真是為國獻身,而棄為草芥。

二、戰後的日本戰爭寡婦

二戰後,日本為保存「大和血統」,再次以公娼的形式設置了以佔領軍為對象的RAA,次年1月被麥克阿瑟叫停。

公娼取消,私娼泛起,昔日女子被稱為「梆梆女郎」「單打一」,指固定與一名外國人保持關係的日本女子。

1946年,日本內務省又開闢了特區,允許民間開設「特殊飲食店」,由於此類飯店由警察局在地圖上用紅線圈起來,所以又被稱為「赤線區」。

據日方資料,1947年6月,全國「赤線婦女」多達15萬餘人。彼時日本男人戰場死亡、負傷、失蹤,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幾十萬單身美軍的湧入,為日本女子提供了掙錢門路。

美軍10年佔領期間,日本婦女付出慘重代價。原來戰爭中的孤兒、戰爭寡婦、失業婦女,為了謀生不得不和美國大兵做了臨時夫妻。

二戰時的日軍上等兵高橋正義說,「美日反動派在日本製造了50萬梆梆女郎、20萬混血兒、500萬性病患者。」

更悲催的是,這些和美軍結合併生子的日本女人,在美軍撤離日本後,很少有被美軍帶走到美國的。

據美國移民局報告,1947至1977年,30年間隨美國丈夫移民到美國生活的日本女子,共計69699人。

10年美軍佔領期間,能把日本臨時新娘帶走,真正在美國做夫妻的,少之又少。

這些「美軍的妻子」「戰爭的新娘」被無情拋棄,在日本社會備受歧視,幾乎都又重新淪落為娼妓。

(二戰後的美國大兵和日本婦女)

三、日本「母親們」的尷尬生存

最最悲催的,是那些無辜的孩子,他們和母親一起被美國大兵父親拋棄,有的從小到大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更甚者,這些孩子的母親由於自身難保,竟然被親生母親拋棄,甚至殺死。《人性的證明》就是真實歷史的演繹。

混血兒約翰尼在日本生活了2年,回到美國後一直保留著日本母親的那頂草帽,藉以懷念母愛。但是20年後當他返回日本尋找生母時,害怕曝光自己梆梆女郎經歷的母親,竟然不見他,被逼無奈時,已經成為社會名流的母親,竟然親手殺死了約翰尼。

此小說後來被改編為電影,而飾演約翰尼的日本演員喬山中,正是一名名副其實的日美混血兒。他的父親,就是當年的美國大兵,但不幸的是,他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

(電影人證中的喬山中)

小時候,喬山中因為模樣不同於一般的日本人,而備受歧視,小夥伴罵他是「怪物」。他就業無門,最後有人建議他「你可以去打拳擊,打拳擊不在乎膚色」。

於是,喬就成了一名職業拳擊手,後來成為演員、歌手。他為這部電影演唱的主題曲《草帽歌》,你一定聽說過。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為啥能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隨著戰局的深入,美國也想正面參與到二戰之中來,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就是一個主戰分子。但是美國民眾強烈反對正面參與戰爭,他們願意捲入到二戰的戰火之中。正當美國國內兩種觀點不停碰撞的時候,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一時間讓全世界震驚,也成為了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
  • 為何日本羞於啟齒,二戰結束後美國駐軍,與本國女孩的跨國婚姻
    這些人被美國人稱為衝繩的戰爭新娘。日本人把,二戰投降後與美國士兵結婚的婦女,稱為「戰爭新娘」。可是,這個關鍵詞不能完全反映衝繩的實際情況。在1972年衝繩恢復為衝繩縣的日本主權之前,與日本其他地區相比,美國軍事基地的規模和人數仍佔絕大多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年開始,衝繩婦女與美國軍事人員之間的婚姻一直持續到現在。因此,「戰爭新娘」一詞不適合他們。
  • 二戰時日本派「東京玫瑰」迷惑美軍,戰敗後竟有千萬美軍替她求情
    二戰期間除了武器、兵力外,各國間也開始大打「心理戰」,而當時的日軍也不例外,他們認為美國是種族、文化的大熔爐,所以國族意識相對薄弱,應該有不少士兵是被迫參戰的。 所以日本想要抓住這點,設法挑起美國士兵的思鄉之情。
  • 韓戰美軍失利的原因是什麼?美國教官的回答很公正
    韓戰,又稱韓戰,在國內則是稱之為抗美援朝戰爭。時隔70年,我們眼中的抗美援朝戰爭究竟是中美對戰的平局,還是美國的失利呢?這裡,我認為抗美援朝戰爭,我們是打贏了!為何呢?今天,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那場二戰結束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韓戰!
  • 二戰時美軍有1000多萬軍隊:為何韓戰中卻兵力不足了
    二戰時美軍有1000多萬軍隊:為何韓戰中卻兵力不足了在1950年韓戰爆發時,二戰僅僅結束幾年的時間,美軍在韓戰顯得兵力不足,主要有兩點原因:1、美軍在二戰後大量裁撤軍隊,人數規模遠不如二戰那麼大;2、當時美軍的重點在歐洲,作為戰後最強大的兩支軍事力量,蘇聯才是美軍防備的重點,因此有大量美軍駐紮歐洲
  • 二戰後日本人口增加迅速,是美國人的扶持,還是日本人的傳統?
    我們中國人民對於日本這個國家,是懷著複雜的情感的,在現代社會全球經濟交融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沉迷於日漫和日本文化的影響之中,又有多少青年能夠記得當年侵華戰爭中對中國犯下的罪行。當年日本憑藉一己之力發動戰爭,雖說戰績可觀,但是本國人口也是死傷無數,那日本當年到底是用什麼辦法迅速恢復人口的呢?降低法律之中的結婚年齡。
  • 細數美國二戰後發動的戰爭 是強盜還是救世主?
    1948年南方成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北方成立了以金日成為主席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1950年朝鮮以反擊侵略為由越過三八線大舉進攻韓國,前期就勢如破竹,韓國面臨滅國。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正式參戰,在仁川大舉登入,朝鮮半島局面逆轉,美國打過三八線並不斷騷擾中國東北部,隨後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參戰,隨後幾年展開了多場戰鬥。
  •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精銳之師為何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如果您對上述內容感興趣,請點擊上方「歷史真有意思」藍字,掃描二維碼,關注「歷史真有意思」,會有更多驚喜1題主說的是二戰的太平洋戰爭前期的戰鬥吧,日本趁美國不備偷襲珍珠港,整個太平洋艦隊除了3艘航母外基本被殲滅,日本接著出兵進攻香港、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緬甸
  • 二戰中最慘烈的太平洋戰爭,日本精銳之師為什麼打得美軍懷疑人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日雙方在亞太地區交戰,這場戰役也被成為「亞太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足見戰況的慘烈和損傷的嚴重。在這場戰爭的初級階段,日本海軍精銳部隊所向披靡,奇襲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佔領了馬來半島、菲律賓,其勢力基本上蔓延到西太平洋大部分地區,當時的日本帝國可謂如日中天。
  • 美國二戰後發動的戰爭大清算,讓電影還原歷史(上篇)
    美國二戰後窮兵黷武,揮舞的大棒在全世界橫行霸道,發動了一次次的非正義的戰爭,今天我們來清算下美國的戰爭那些事!二戰勝利僅僅5年,1950年發動了韓戰,3年的戰爭, 中、美、蘇、朝鮮、韓國、美其他盟國傷亡了150萬人,戰爭在開始前38線停火,現狀維持到至今,大戰後保持了近80年的韓朝格局,雖有磕磕碰碰,但再也沒有發生大戰。
  • 二戰期間,硫磺島戰役,為什麼會成為美國軍人的夢魘?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正式爆發,美國參戰後就快速對日本實施了各種制裁和軍事壓制,因此,兩國在一系列戰爭衝突中,美國一直保持著碾壓之勢。然而,在太平洋的幾處島嶼戰役中,日本的頑強和負隅抵抗,使得海島攻堅戰瞬間被轉化成戰爭碾肉機。
  • 二戰後 美日進行了一場「魔鬼交易」
    二戰後,美日之間進行了一場魔鬼交易。美國以豁免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以下簡稱731部隊)成員戰爭責任為條件,獲得731部隊進行人體實驗、細菌戰的大量數據資料。731部隊成員全部免予戰犯起訴。在日本無條件投降75周年到來之際,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專家獨家向《參考消息》記者公布了一批侵華日軍生物戰新發現。
  • ...美軍|約翰·布拉德利|二戰|喬·羅森塔爾|艾拉·海耶斯|哈倫...
    如果是對二戰歷史感興趣的讀者,相信一定也會見過如下的這張照片:《國旗插在硫磺島上》(Raising the Flag on Iwo Jima)。然而它同樣也帶來了詛咒:「六個插旗美軍卻有三個戰死,一個凍死街頭」,具體是怎麼回事呢?
  • 創傷後應激障礙:為什麼會成為美軍獨屬心理疾病?非正義戰爭太多
    二戰後,美國參與主導世界多場戰爭原本美軍在二戰之前也頻繁參加戰爭,但是PTSD卻很少肆虐在美軍軍營之中,甚至出現這類精神疾病在當時只屬於偶然情況;自從二戰之後,美軍相繼發起的幾次戰爭,PTSD精神疾病就開始逐年的飆升。這又是為什麼呢?
  • 二戰結束後的世界(四):美軍交日本女友,電視機100美元一臺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則充分享受著戰爭的紅利,步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時代。在遠東,美國管制下的日本也在經歷一場蛻變,向著全新的國家形態轉變。■1945年6月6日,德國亞琛街頭,年輕的母親們牽著孩子們興高採烈地走向學校。當天,由美國佔領當局開辦的第一所公共學校正式開學,雖然戰爭結束還不到一個月,但人們的生活已經漸漸恢復正常。
  • 美國最大的無人島:二戰時期被日本攻佔,原住民至今有家不能回
    二戰時期,日本偷襲珍珠港,給美國海軍造成巨大的損失。但這一次戰役只能算是入侵,並沒有實質上的佔領。所以許多人以為,美國是二戰期間,唯一沒有國土淪陷的大國。其實這一說法並不準確,因為在戰爭期間,位於美國的阿圖島以及基斯卡島曾被日本佔領過。
  • 史上最昂貴的二戰史詩劇《太平洋戰爭》,10集任意看
    意猶未盡的二人再次聚焦二戰,將視線投向了太平洋戰場,美國與日本在這個戰場上,投入了巨大兵力,並經歷多個血腥戰役,最後直到日本投降。分享會今天為大家帶來史上最昂貴的戰爭劇《太平洋戰爭》,一共十集。史匹柏受父親的影響,有很強的二戰情節。他的父親阿諾德-史匹柏在二戰時是「飛虎隊成員」,父親對史匹柏拍攝二戰作品不僅是靈感來源,也給他頗多鼓勵。
  • 二戰時,日本在中國引以為傲的刺刀術,遇到美軍就成了笑話!
    但是從側面也反映出,那個年代的戰爭,中國軍隊和日本拼刺刀絕對是再平常不過了。 日本長期推崇武士道的精神,所以日本男子都以勇武為榮,成年男子大都精通搏擊技巧。特別是日俄戰爭中,戰鬥處於膠著狀態,肉搏技巧大顯神威,日軍就更加重視白刃戰訓練,每個日軍士兵都要接受半年的拼刺訓練。
  • 美國二戰後發動的戰爭大清算,讓電影還原歷史
    120名美軍在激戰數小時後在援軍的支援下,19人打死,大部分人返回基地。 《觸摸和平》是Rudolf Schweiger導演的一部劇情戰爭電影。德國戰爭電影,反映的是在科索沃戰爭期間,兩名德國駐科部隊的士兵Tom與charly,以及一個年輕的塞爾維亞人,當地年輕美麗的母親,憤怒的狙擊手,他們這些人的故事。戰爭中終究有多少醜惡的面孔,原本善良的人性在戰爭和仇恨中的面目卻扭曲的顯示……
  • 中途島戰役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若美軍戰敗,日本能否佔領美國
    個人覺得中途島這場戰役是不僅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還是整個二戰的轉折點。中途島戰役在三大戰役的最前面,要是這一戰若美軍戰敗對信心是極大的打擊,而且會極大壓縮美軍的戰略空間。而日本會利用這個有利時間做很多事情,但是日本能否打敗並佔領美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