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為什麼它仍然是國內最成功的綜藝節目

2021-02-21 黑馬營銷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總決賽結束了,民謠歌手張磊拿了冠軍。而除了張磊和他的《南山南》,對於這一季的《中國好聲音》你可能還記得周杰倫「小公舉」羞澀的表情,那英「百變」的髮型,以及汪峰又一次和媒體槓上了。

這些橋段更像是花絮而不是正片。也難怪有許多人抱怨《中國好聲音》中的學員越來越沒有存在感,能夠流傳在大街小巷中傳唱的歌曲也越來越少。總之,在很多人眼中《中國好聲音》越來越不好看了。

不過從商業表現上來看,無論是廣告收入還是收視率,這一季的《好聲音》仍然是成功的。它甚至是過去 4 屆好聲音中表現最好的一屆。我們列舉了 7 個關鍵數字,帶你看一看為什麼說它仍然是目前國內最成功的綜藝節目。

賣了 40 億廣告,相當於央視 2004 年全年廣告招標收入

如果用廣告收入來衡量的話,《中國好聲音》就是全中國身價最高的電視節目了。

2012 年,《中國好聲音》第一季開播的時候,整個廣告收入才 3 億元左右。到了今年的第 4 季,這個數字翻了兩番還多,據說超過了 20 億。(也有說法認為 20 億這個數字有點虛高,真實價位應該在 15 億左右。)四年的《中國好聲音》加在一起,收入超過了 40 億。

今年的《中國好聲音》的贊助商也比歷年都要多。除了花了 3 億獲得了冠名權(未被證實)的加多寶以及花了 1.8 億拿到了聯合贊助的百雀羚以外,今年的廣告商還有蘋果、滴滴打車、優信二手車、途牛旅遊、高德地圖、蘇寧易購等等。

加多寶過去四年光《好聲音》冠名一項就投入了超過 8 億元,不過至少在前兩年,這仍然是最成功的贊助案例。

正是在這些廣告商的幫助下,《中國好聲音》的收入規模都能和電視臺相比了。2014 年湖南衛視的廣告收入是 75 億,江蘇衛視和浙江衛視的收入也差不多就在 50 億上下。《中國好聲音》四季 40 億的收入相當可觀。

相比之下,其他的綜藝節目就要稍微遜色一些了。湖南衛視用來和《中國好聲音》在同時段 PK 的《爸爸去哪兒》第三季在今年 4 月舉行了廣告招標會,冠名權和 80% 的廣告資源一共賣出了 11.7 億元。《奔跑吧!兄弟》第二季雖然收視率也很高,但是伊利拿出的冠名費是 2.16 億,比起加多寶冠名《中國好聲音》的 3 億要少很多。

未來《中國好聲音》的身價還會繼續往上漲,因為綜藝節目的廣告遵循著馬太效應。「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廣告商都明白與其花小錢投放一個收視不高的節目,還不如咬咬牙去冠名各時段收視最強的節目。所以,在廣告商們的追捧下,《中國好聲音》的收入不高也難。

3000 萬 60 秒二手車廣告,每 1 秒都能換一輛全新奔馳車

回顧周日晚的《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年度總決賽,張磊奪冠的風頭似乎被一條鬼畜廣告給搶走了。對,說的就是那個「上上上上」的優信二手車廣告。

除了鬼畜的節奏、鬼畜的剪輯、鬼畜的歌詞以外,這條廣告還得到了《中國好聲音》的特別關照。和以往的插播廣告不同,主持人華少在節目中花了 20 秒時間來為這條廣告做鋪墊,並稱這條廣告是「史上最貴的廣告……是「為《好聲音》定製的音樂廣告大片」。


在騰訊視頻的《中國好聲音》專輯中,這條廣告也被單獨剪了出來,目前的播放量已經超過 100 萬次。

之所以能夠得到如此優厚的對待,還是因為優信二手車為這條廣告付出了 3000 萬的價錢,是前一屆總決賽單條最貴廣告的 3 倍。

但是真要說這條廣告是「史上最貴的廣告」,其實還有點不夠格。今年年初的《我是歌手》第三季的一條 15 秒的廣告被立白以 3200 萬的價錢買走。每一秒的價格都是優信二手車廣告的四倍多。

不過 60 秒 3000 萬的價格仍然能夠體現出廣告主對於《中國好聲音》品牌的認同,要知道,國內許多像好聲音這樣的綜藝節目,整個節目的收入都不到 1000 萬呢。

4.8% 的平均收視率, 比它高的只有 2005 年那屆《超級女聲》

能把一條 60 秒的廣告賣出 3000 萬,這背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好聲音》的收視率確實夠高。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的平均收視率大約在 4.8% 左右,相比起第一季 4.2% 和第二季的 4.58% 都要高上一些,這其中新晉加盟的導師周杰倫自然是功不可沒。

既然《中國好聲音》收視率這麼高,和它同時段的一些綜藝節目自然就輸得很慘。就江蘇衛視的《真心英雄》、《一站到底》,以及後來撞車的《極限挑戰》這些節目,能過 1% 就非常不錯了。

周五晚上是綜藝節目最好的檔期,不過《爸爸去哪兒》和《中國好聲音》也沒有直接競爭,而是把播出時間錯開了一個小時,既可以估計到觀眾的收視需求,也可以提升自己的收視率。

即使不和同時段的綜藝節目相比,《中國好聲音》也依然是收視率最高的節目。唯一能夠和《中國好聲音》抗衡的是《奔跑吧兄弟》。《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的平均收視率為 4.75%,非常接近但還是沒有它高。

在所有的音樂類綜藝節目當中,只有《中國好聲音》的平均收視率能夠超過 4.0%,其他的一些類似的選秀節目比如湖南衛視的《中國最強音》和《快樂男聲》、東方衛視《中國夢之聲》的平均收視率都只在破 1 的水平。

即使看上去是火得不行的《我是歌手》也比不過《中國好聲音》,前者三季的收視率在 2.5% 左右。

700 多萬微博話題,不及《爸爸去哪兒》的五分之一

雖然《中國好聲音》在收視率上贏了,但是在網絡上引起的話題卻沒有《奔跑吧兄弟》和《爸爸去哪兒》那麼高。

微博上《中國好聲音》的話題的閱讀量和討論量分別是 112 億和 762 萬。這個數字雖然看上去很嚇人,但是比起《奔跑吧兄弟》的 209 億和 1145 萬以及《爸爸去哪兒》的 314 億和 3972 萬要少很多,而且《好聲音》還是幾個節目中播出時間最長的。

同時,《中國好聲音》的學員的關注度也下降了。第一季的冠軍梁博有 204 萬粉絲,吳莫愁的粉絲數也達到了 265 萬。但是到了第四季,即使是被稱為人氣學員的陳梓潼和貝貝,粉絲數也不過是在三四十萬之間。張磊作為冠軍竟只有 14 萬粉絲。

如果把四季《中國好聲音》的百度指數對比一下,那麼《中國好聲音》在網絡上熱度降低的趨勢就更加明顯。2012 年第一季《中國好聲音》的百度指數還有 100 多萬,第二季就降到了 40 萬,第三季 30 萬,第四季基本上就跌落到了 20 萬。大家主動搜索和關注《中國好聲音》的欲望越來越小了。

這或許也與好聲音自身的合作關係轉變有關。從第三季開始,《中國好聲音》開始與騰訊展開合作,除了在騰訊視頻上進行節目直播,這一季的合作還涉及到了節目製作,微信平臺的互動。

「據我所知,參與微信互動的人數比去年同期翻倍還要多。」宣傳總監陸偉之前在接受採訪時說。

除了上面提到的騰訊視頻和微信以外,《中國好聲音》這一次還和 QQ 音樂、滴滴打車等進行合作。根據 QQ 音樂剛剛發布的數據,《中國好聲音》第四季在 QQ 音樂上累計收聽次數超過了 3 億次,單期最高的收聽數超過 1 億。

你或許已經注意到了,在總決賽開始之前,《好聲音》就已經公布了選手們將會演唱的歌單,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裡插入的 QQ 音樂連結,你可以直接點擊直接進行收聽。

導師出場費都在 1000 萬以上,要賣 100 萬張唱片才能賺這麼多


《中國好聲音》從來沒有公布過導師出場費。不過也架不住大家和媒體的熱情。於是各家的說法便是漫天飛舞。

就以這一季的焦點周杰倫為例吧。有說周杰倫出場費是 1000 萬的,也有說是 2000 萬的,最誇張的一個價格竟然飆升到了 5500 萬。其他幾位導師的身價據說也不低,那英坐鎮了四季《中國好聲音》,出場費據說在 1600 萬,汪峰也能拿到 1000 萬。

四年前,《中國好聲音》第一季剛開播的時候,也曾經傳出過導師天價出場費的消息。當時的價格是 4 位導師打包在一起也就是 2000 萬,而現在四位導師的出場價加起來很可能超過了 5000 萬。雖然這些都是傳言,但是《中國好聲音》導師身價在節節攀升應該也是個確定的事情。

不過,這些數字都被當事人和《中國好聲音》節目組否認了。《中國好聲音》宣傳總監陸偉在第一季時就曾經表示過,《中國好聲音》和導師們之間只是收益分成的模式,所有學員的演唱都將製作成彩鈴供人下載,彩鈴的下載收益,甚至包括後期選手帶來的其他價值,導師們都參與分成。

即使四年前就已經闢謠了,但是大家對於導師們的出場費的熱情卻一直都沒有消停過。甚至對於出場費的討論要遠遠高於一些明星學院,這只能說明對於《中國好聲音》來說,有時候導師要比學員更重要。

就像這一季的《中國好聲音》,幾個被討論得最多的話題包括周杰倫「小公舉」的表情包,在同一個學員演唱時那英一會兒直一會兒卷的髮型,以及汪峰老師因為自己的學員被媒體評審判負之後怒斥「公道自在人心」。

所有的話題還是集中在導師們的身上——觀眾們還是更願意消費這些成名已久的明星們。


60個藝人,已經是國內最大的經紀公司之一了


相比那英穩坐四季的導師位置,以及汪峰憑藉著《中國好聲音》成為全民偶像,《中國好聲音》的那些學員們的發展就要差很多很多了。

上一次聽到第一季冠軍梁博的消息是他和《中國好聲音》的經紀公司解約,轉投了張靚穎的公司少城時代,除了最近為電影《像素時代》唱了一首宣傳曲以外幾乎沒有什麼聲音。第二季的冠軍李琦就更慘了,感覺已經消失在了茫茫人海。

與這些學員相比,《中國好聲音》的經紀公司夢響強音的發展要好得多。2012 年 12 月,夢響強音正式成立。到了去年 3 月,一家名為浙富控股的公司斥資 8.4 億元收購夢響強音 40% 的股份,也就是說,夢響強音的估值在不到兩年時間內達到了 21 億元。

同時,夢響強音的收入也很高,2014 的收入是 5.27 億元,利潤則是 2.29 億元。今年前 8 個月,收入 2.89 億元,利潤 1.48 億元。

夢響強音能夠賺這麼多錢,還是因為夢響強音借著《中國好聲音》的熱度賺了一些塊錢。其中演唱會是一個很大的收入。第一季《中國好聲音》剛結束,學員們就開始了巡演。2013 年年中,又推出了《中國好聲音》百城百場演唱會。相信第四季學員的巡演也會很快開始。

還有學員們的廣告代言。2012 年,吳莫愁一舉成名之後,代言了蘇寧、百事可樂、美寶蓮等品牌,根據 2013 年底的統計,吳莫愁的代言收入可以達到 1.3 億,其中夢響強音拿到了 5000 萬。

對於夢響強音來說,演出收入和旗下藝人的廣告代言收入佔到了全部收入的 60%。這些快錢才是夢響強音收入的最重要來源,而藝人的後續開發則是夢響強音的一塊軟肋。

吳莫愁可能是燦星旗下最有價值的藝人

雖然,在 2014 年的時候,夢響強音就號稱要發 20 張專輯,並且開辦一家 Livehouse,但是這些構想看上去都沒有成為現實。

事實上,《中國好聲音》並不那麼需要為藝人做後續開發。因為這畢竟是一檔選秀類的音樂節目,只要能夠挖掘到新人,那麼《中國好聲音》就能夠一直紅火下去。

當然,隨著《中國好聲音》辦到第四季,似乎它背後的那家製作公司燦星也開始發愁怎麼找到足夠多也足夠好的學員了,這一季學員質量總體下滑就是一個體現。這才是燦星最大的麻煩。

5 年時間,《好聲音》背後的公司估值可能達到百億


沒有《中國好聲音》就沒有燦星這家公司。

2011 年,燦星剛成立的時候,帳上只有 2 個月的工資。短短兩年後,按照燦星的老闆田明的說法,燦星就能夠從廣告分成中獲得十幾億的收入,這一切都是因為《中國好聲音》。

這一檔在 2012 年剛開播時收視率也就和普通綜藝節目沒什麼差別的音樂節目,在短短三個月之內創造了中國電視收視率的一個紀錄,並且還帶領了中國電視銀屏上的一波綜藝節目的浪潮,也成就了燦星這家公司。

在《中國好聲音》之後,燦星又陸陸續續開發了許多新的電視節目,包括《中國好歌曲》、《中國好舞蹈》、《出彩中國人》、《蒙面歌王》等等。但是這些節目卻始終沒有成為像《中國好聲音》這樣現象級的節目。

燦星旗下的另一檔節目《蒙面歌王》

所以直到今天,《中國好聲音》還是燦星最大的倚仗和王牌。在拿出下一檔和《中國好聲音》一樣成功的節目之前,燦星還得繼續維持著這個節目的新鮮度。

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第三季《中國好聲音》的收視率相比起前兩季有很明顯的整體下滑。第四季的《中國好聲音》也有三集的收視率都不到 4% 。

為此,燦星也想了很多辦法。找來周杰倫當導師是一個法子。賽制上也做了很多改變,「雙盲眼」是本季「好聲音」新設的選人方式,節目組用一幅從天而降的巨大白色幕簾將學員和導師隔開,即便導師轉身也只能看到學員在幕簾上投射的身影。

「混戰」賽制是另一個創新,節目組希望能夠從賽制上確保最後選出的四個人一定是整季「好聲音」中最有實力的唱將,而非僅僅是各自組內最優秀的,從而增加比賽的精彩程度。

夢想導師陣容也升級了,從第一季的三寶、王治平這樣的幕後音樂人,升級到了第四季的林俊傑、鄧紫棋、李健、張惠妹,通過更加知名的音樂人來吸引觀眾。

這些動作或許有效,或許沒有,能夠檢驗成效的唯一方法還是看看《中國好聲音》能不能繼續拍第五季、第六季、第七季……

先不去揣測未來會發生什麼,至少現在還是燦星的好時代。大股東華人文化基金從燦星母公司星空華文手中買回默多克持有的股份,也顯示出其對內容製作行業未來發展的信心。

2014 年 4 月,夢響強音 40% 股權被出售給浙富控股,燦星的團隊從中套現 6.3 億元。這是中國電視行業裡面第一次通過資本的方式創造出如此豐厚的回報。

上市的計劃也被提上了議程。去年開出的路線圖差不多是這樣的:製作公司燦星文化跟著母公司星空華文傳媒在港股上市,經紀公司夢響強音則在 A 股上市。

過去一年多,燦星的上市計劃可能也會發生一些變化。今年 9 月,燦星又從浙富控股中買回了夢響強音的股份,說不定夢響強音和燦星將會合併之後完成上市的步驟,而公司的估值有可能達到百億級別。

相關焦點

  • 《中國好聲音》第四季落幕了,7 個關鍵數字告訴你,為什麼它仍然是國內最成功的綜藝節目
    而除了張磊和他的《南山南》,對於這一季的《中國好聲音》你可能還記得周杰倫「小公舉」羞澀的表情,那英「百變」的髮型,以及汪峰又一次和媒體槓上了。這些橋段更像是花絮而不是正片。也難怪有許多人抱怨《中國好聲音》中的學員越來越沒有存在感,能夠流傳在大街小巷中傳唱的歌曲也越來越少。總之,在很多人眼中《中國好聲音》越來越不好看了。
  • 中國好聲音還有下一季!單依純讓節目更上一層樓,新賽制已經成功
    一檔是《歌手》,一檔是《中國好聲音》。這兩檔音綜有著一個共同點,都是在國內音樂綜藝市場一片空白的時候引進的項目,一經播出便迅速大火。只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歌手》不辦了。原因有很多,請不到人是一個關鍵因素,競技性過強,讓節目邀請歌手難度增大。
  • 《中國好聲音》、《我是歌手》等各大綜藝節目效果為什麼越來越差
    國內各大綜藝節目層出不窮,各種各樣的節目讓觀眾也是應接不暇。但是從觀看效果來看,中國很多的綜藝節目,都是剛播出時候非常火爆,收視率節節攀升,但是到後期就不行了。比如《奔跑吧,兄弟》,又比如換了導演的《極限挑戰》等等。其中又以選秀類的綜藝節目口碑下滑最為明顯。
  • 《中國好聲音2020》從來沒有純音樂綜藝節目能成功——好聲音不好看了
    好聲音的模式在很多國家落地,之所以叫模式,是因為經過市場考驗的,可以長期持續的,每一個步驟都是有節目製作寶典的支撐,說白了,人家那玩意是有道理的,是專門針對受眾的某一方面需求研發的,這樣的節目研發經費往往就多達上百萬,包括每一個機位的布置,布光的角度,每一段臺詞的長度,每一個問題的設計,分鏡頭的玩法,賽制的設計,甚至是現場音效等等,所以模式不能輕易改,而好聲音的模式總是變來變去,感覺有點隨心所欲的意思
  • 《中國好聲音》:中國電視綜藝本土化創新的標杆
    胡智鋒 楊賓在中國綜藝本土化的道路中,《中國好聲音》無疑是最為引人注目的現象級節目之一。2012年夏,一經推出,該節目就以其高超的製作水準、成功的運作模式和極高的話題熱度引燃了整個夏天。北京大學「中國年度電視掌聲噓聲」評選作為品評中國電視媒體質量的重要風向標,在2012年度向《中國好聲音》成功的版權運作機制「致掌」,致掌詞寫道:「在引進節目成為中國電視一道重要風景線時,《中國好聲音》不僅以它的好聲音、好故事、好溝通、好激情、好機制贏得市場飄紅,更在海外節目引進和本土化融合方面成為範例,引領中國電視發展的新空間。」
  • 國內綜藝節目生態漸入佳境
    一檔名為《奔跑吧兄弟》的韓國真人秀節目被浙江衛視引進後,掀起了陣陣熱潮。「跑男」把輕鬆歡樂的節目做成了潮流風向標,給國內綜藝生態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案例。  類似這種熱播的引進節目模式的綜藝節目,目前在國內電視市場有很多。但同時我們也清楚地看到,有的引進節目只是曇花一現,或是做了兩季、三季之後就出現了疲軟的收視狀態,而這些節目通常在國外已經成功播出了許多年,有的甚至是十幾年的王牌節目。是否是用力過猛?抑或是水土不服?
  • 《中國好聲音》為什麼越來越薄?
    好聲音中國自2012年夏天以來已經播出了七個季節(除了2016年和2017年被更名為中國新歌)。毫不誇張地說,2012年夏天屬於中國好聲音。 節目一經播出,贏得了一致好評和全場掌聲。因此,當時的綜藝節目仍然被省級明星衛視「壟斷」,觀眾覆蓋了所有年齡,平均年齡大於觀眾。
  • 《中國好聲音》是綜藝,也是選秀!但終歸到底還是綜藝!
    近年出現了一種新的節目形式,非常受歡迎,口碑的頂呱呱!把它定義為選秀呢?不合適,參與者本身就是領域中的佼佼者!說是綜藝呢,他們又確確實實在比賽!最典型的就是已經辦了很多年的《我是歌手》了,當然了,受歌手本身的限制,目前已經到瓶頸了!最近的《說唱新世代》和《舞蹈風暴》也都是這個類型!
  • 傳媒觀察 | 《中國好聲音》: 中國電視綜藝本土化創新的標杆
    編者按  胡智鋒  《2020中國好聲音》自開播以來收視和話題熱度持續攀升,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已連續五期蟬聯播出當天綜藝收視榜首。《中國好聲音》2012年從海外引進,並成功進行了本土化改造,是中國電視綜藝節目中極具鮮明代表性的一個案例。
  • 國內綜藝節目幾個重要關鍵時期述評
    內容和題材大都相對簡單隨意,節目道具也相對粗糙。幸運的是,整個節目的靈魂起到了推動作用,那時候的綜藝節目並不像花裡胡哨的東西。當然,死者李詠主持的互動綜藝節目《幸運52》《非常6+1》當時在央視的收視率也非常好!
  • 《2020中國好聲音》收視領跑周五晚間衛視綜藝
    作為已經播出至第九季的王牌音樂綜藝節目,由浙江衛視和燦星製作聯手打造的《2020中國好聲音》自8月21日開播以來成績斐然。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2020中國好聲音》開播收視表現強勁:收視率1.015%、收視份額4.740%,居省級衛視晚間首播綜藝節目首位。
  • 五大音樂節目四輪排名!中國好聲音竟輸在聲音?
    10年過去了,音樂綜藝霸佔暑期螢屏的勢頭卻絲毫未減。一到周末,各大衛視、各大歌手就開展音樂撕逼大戰,衝收視率,扒熱點甚至搶頭條。但音樂綜藝節目最重要的就是歌曲。有好作品的節目才能得到觀眾們的熱愛,接下來,且看2015年音樂綜藝大會戰,開打!
  • 盤點中國十大最火爆綜藝節目
    中國內地的綜藝類娛樂節目,起步不早,但發展迅猛,從早期的正大綜藝、綜藝大觀,到後來的超級訪問、快樂大本營、歡樂總動員等等,各領風騷十數年,雖然到現在有的已經成為過去,有的卻歷久彌新成就一代傳奇,而新晉崛起的諸如中國星跳躍、中國好聲音、非誠勿擾、百變大咖秀等節目紛紛的異軍突起,組成了如今百花齊放各有芬芳的精彩螢屏世界。下面一起盤點下,目前國內最炙手可熱的十大娛樂綜藝節目。
  • 2020年這五檔人氣綜藝節目確定開播,《中國好聲音》最令人擔心
    忙碌的生活中怎能沒有一些節目來調劑呢?剛剛跨入2020年,各大電視臺的綜藝節目就已經蓄勢待發。本文為大家盤點2020年五檔人氣綜藝節目,每一檔都具有超高人氣,也都有過往季的經驗,相信會讓觀眾們在無聊的時候有所寄託。
  • 為什麼中國大多數綜藝節目都「死於」2017年?
    這種拉近明星和觀眾之間的互動體驗,一下子將中國觀眾的熱情拉到了最高峰。而有《爸爸去哪兒》的成功爆火,一下子就點燃了大量地方衛視製作綜藝節目的熱情,浙江衛視引進了《奔跑吧!兄弟》,湖南衛視引進了《我是歌手》,以及江蘇衛視的《我們的挑戰》。
  • 《中國好聲音》收視爆棚,力壓湖南衛視綜藝節目
    根據最新公布的csm59收視數據,上周五,浙江衛視《中國好聲音》以2.299%的收視率,打敗湖南衛視同在周五播出的《元氣滿滿的哥哥》、《中餐廳》兩檔熱播綜藝節目,成功位列周五收視排行榜第一名的位置。,最吸引觀眾的,還是節目的內容。
  • 中國視聽大數據發布:《中國好聲音》收視領跑周五晚間衛視綜藝
    作為已經播出至第九季的王牌音樂綜藝節目,由浙江衛視和燦星製作聯手打造的金典《2020中國好聲音》自8月21日開播以來成績斐然。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金典《2020中國好聲音》開播收視表現強勁:收視率1.015%、收視份額4.740%,居省級衛視晚間首播綜藝節目首位。
  • 中國視聽大數據:2020中國好聲音收視領跑周五晚間衛視綜藝
    作為已經播出至第九季的王牌音樂綜藝節目,由浙江衛視和燦星製作聯手打造的金典《2020中國好聲音》自8月21日開播以來成績斐然。據「中國視聽大數據」統計,金典《2020中國好聲音》開播收視表現強勁:收視率1.015%、收視份額4.740%,居省級衛視晚間首播綜藝節目首位。
  • 它被稱為「國內最沒有廢話的綜藝節目」,《合夥中國人》第二季升級增溫
    來源:傳媒內參文/木木無論是龍宇的看似「強勢」,還是徐小平的溫和態度,亦或者是黃舒駿的犀利獨特,創投人和創業者之間一如既往的簡單直接,問答之間需快速地表達自己的項目內容和訴求願望,並且達到快捷的傳播效果,甚至有網友稱《合夥中國人》是「國內最沒有廢話的綜藝節目
  • 2020中國好聲音今晚開播,年度最好看的綜藝節目!約定你了
    中國好聲音陪我們度過了8個年頭,今晚將和大家如約而至,貌似今年導師只有三位導師,由謝霆鋒、李健、李榮浩擔任固定導師,還有一位很多人傳是李宇春或者是周杰倫,但不管是誰,相信2020年度的中國好聲音一定又是一季非常火爆的綜藝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