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女士的媽媽今年來廈門了,她已經焦慮了一個月,不知道該如何準備,也不知道該怎麼整理。年末加班本來就多,鐘點工還回家過年了,所有的大掃除就只能自己來做,就擔心收拾不好媽媽會有話講。
有天晚上下班回家,天氣特別冷,她在陽臺洗著衣服,突然就覺得很崩潰。
「我到底為什麼要回家?」
2
小李過了年就34歲,在老家,他的好多同學的孩子都已經小學畢業了,可他卻連個女朋友都沒有。前些年,只要過年回家,父母一定要把小李的相親行程安排得滿滿的。可父母哪裡知道,小李有自己的擇偶標準。慢慢地,父母的心態從盼望、焦急發展到了絕望,似乎除了找個人結婚之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務正業。
離回家的日子越來越近,小李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回家的腳步十分沉重。
「我不想回家,為什麼非要相親?為什麼非要逼著我結婚?」
3
小陳從讀中學起就特煩過年走親戚,他理想中的年是靜靜呆在家裡,看看書、上上網,給自己減減壓。可是,每年大年初一,爸媽的學生就上門拜年,他得端茶倒水。初二,姑姑們回娘家,家裡都是人;初三,看望外公外婆,聽老人家絮叨……總之,一想到過年這幾天假,就跟完成任務一樣,很難熬。他不明白,為什麼要花上這些時間去應付那些看起來似乎毫無瓜葛的親友們。
分別一年,春節回老家和親朋團聚本該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不少人卻近鄉情怯,有著莫名的焦慮和恐慌。他們為什麼不想回家?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解決這樣的問題?福建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福建省福能集團總醫院心理治療中心主任醫師:林芳,為大家支招。
1
在林芳主任看來,在一年中,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在把房間打掃整潔的同時,也是清理心理垃圾的過程。其實曾女士不用焦慮,就當這一次的大掃除,是發現遺落在生活中的記憶的機會,無論男女,能有機會將現實與心理的垃圾進行清理,這對迎接下一年度的生活都是大有好處的。
2
不少大齡未婚人士不想在婚姻大事上將就,可又不忍心看父母再為自己操心,這種矛盾衝突造成了他們的無奈。而旁人的關注,甚至把問題上升到個人能力之上,更是讓人覺得不堪重負。
其實,可以利用春假與父母好好交流一下,說出自己在擇偶問題上的看法,並爭取父母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讓父母相信你的能力,以及處理個人問題時的態度,父母對你有了信心,就不會枉自哀嘆。
而大齡未婚人士本身,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要相信自己的個人價值和能力。婚姻並不是評生成敗的唯一標準,相信自我價值,並努力尋己理想中的另一半。
3
生活中,人們都需要通過社會聯繫獲得他人在精神或物質上的支持。因此別小看這些親戚,關鍵時刻,他們都能為你的成熟、成長提供幫助,並助你度過人生低谷。而且,多與他們交往,多培養自己的感恩之心、孝心、愛心等積極情感,也能使你在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中遊刃有餘。
福建衛生報記者:張帥
編輯:朱曉潔
你會發現,跑了很久,以為自己已經遠離了你所否定和逃離的一切現實,但是,回家過年,一切都被打回原形。只是溫暖和安全感是很受用的,雖然它們總是與現實的無聊、瑣碎一起出現。——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