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鄉情怯,我為什麼不想回家?

2021-02-16 福建衛生報

1

曾女士的媽媽今年來廈門了,她已經焦慮了一個月,不知道該如何準備,也不知道該怎麼整理。年末加班本來就多,鐘點工還回家過年了,所有的大掃除就只能自己來做,就擔心收拾不好媽媽會有話講。

有天晚上下班回家,天氣特別冷,她在陽臺洗著衣服,突然就覺得很崩潰。

「我到底為什麼要回家?」

2

小李過了年就34歲,在老家,他的好多同學的孩子都已經小學畢業了,可他卻連個女朋友都沒有。前些年,只要過年回家,父母一定要把小李的相親行程安排得滿滿的。可父母哪裡知道,小李有自己的擇偶標準。慢慢地,父母的心態從盼望、焦急發展到了絕望,似乎除了找個人結婚之外,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不務正業。

離回家的日子越來越近,小李一點開心的感覺都沒有,回家的腳步十分沉重。

「我不想回家,為什麼非要相親?為什麼非要逼著我結婚?」

3

小陳從讀中學起就特煩過年走親戚,他理想中的年是靜靜呆在家裡,看看書、上上網,給自己減減壓。可是,每年大年初一,爸媽的學生就上門拜年,他得端茶倒水。初二,姑姑們回娘家,家裡都是人;初三,看望外公外婆,聽老人家絮叨……總之,一想到過年這幾天假,就跟完成任務一樣,很難熬。他不明白,為什麼要花上這些時間去應付那些看起來似乎毫無瓜葛的親友們。

分別一年,春節回老家和親朋團聚本該是一件讓人期待的事,不少人卻近鄉情怯,有著莫名的焦慮和恐慌。他們為什麼不想回家?如何調整自己的心態?解決這樣的問題?福建心理衛生協會理事長、福建省福能集團總醫院心理治療中心主任醫師:林芳,為大家支招。

1

在林芳主任看來,在一年中,能有這樣的一個機會,在把房間打掃整潔的同時,也是清理心理垃圾的過程。其實曾女士不用焦慮,就當這一次的大掃除,是發現遺落在生活中的記憶的機會,無論男女,能有機會將現實與心理的垃圾進行清理,這對迎接下一年度的生活都是大有好處的。

2

不少大齡未婚人士不想在婚姻大事上將就,可又不忍心看父母再為自己操心,這種矛盾衝突造成了他們的無奈。而旁人的關注,甚至把問題上升到個人能力之上,更是讓人覺得不堪重負。

其實,可以利用春假與父母好好交流一下,說出自己在擇偶問題上的看法,並爭取父母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讓父母相信你的能力,以及處理個人問題時的態度,父母對你有了信心,就不會枉自哀嘆。

而大齡未婚人士本身,不要太在意別人的評價,要相信自己的個人價值和能力。婚姻並不是評生成敗的唯一標準,相信自我價值,並努力尋己理想中的另一半。

3

生活中,人們都需要通過社會聯繫獲得他人在精神或物質上的支持。因此別小看這些親戚,關鍵時刻,他們都能為你的成熟、成長提供幫助,並助你度過人生低谷。而且,多與他們交往,多培養自己的感恩之心、孝心、愛心等積極情感,也能使你在壓力越來越大的社會中遊刃有餘。

福建衛生報記者:張帥

編輯:朱曉潔

你會發現,跑了很久,以為自己已經遠離了你所否定和逃離的一切現實,但是,回家過年,一切都被打回原形。只是溫暖和安全感是很受用的,雖然它們總是與現實的無聊、瑣碎一起出現。——新周刊

相關焦點

  • 近鄉情怯:回家路上你在害怕些什麼
    我承認我是一個重度拖延症患者,但對於回家這件事情上,我一直持有歸心似箭的態度。然而這一次回家,從前一直習慣提前一禮拜就開始收拾行李的我把這一任務拖到了出發前兩小時。在你臨近歸途時,有沒有一股拉力讓你總是迴避「準備回家」這件事?近鄉情怯,古人用這個成語來形容遊子返鄉時的複雜心情。怯,是焦慮,不安的狀態。人們總說「家是我們溫暖的港灣」,既然家的意義都是這樣積極而暖心的,為什麼有人在回家時會產生「焦慮」這種負向的情緒呢?
  • VOL.186 有沒有一種不安叫「近鄉情怯」
    春節回家是一年之間我們還堅持在做,為數不多仍然有儀式感的事情。雖然也許你並不知道為什麼這個時候一定要回家。大多數的人,在春節回家這件事上,都是沒得選的。春節前後整個中國變成一個強大的現實扭曲力場。你想偏離掙脫一下,都會莫名其妙地被拽回去繼而繳械投降。
  • 中國人的近鄉情怯和近鄉情結你有嗎?
    為什麼呢?這就是近鄉情結。我們選擇不了出生,你的出地被父母決定,然後在出生地基本上一待就是十幾二十年。不管出生地的大人小孩,還是鳥語花香都在熟悉不過了。自己潛意識了已經植入腦海深處的一個根,這裡就是我的家鄉。因為這裡有著我的父母兄弟,親人朋友。以及自己熟悉的林林總總。古時候我們也有這種行為那就是衣錦還鄉。
  • 別因春節「亞文化」讓年輕人近鄉情怯
    春節回家是每個在外遊子的心聲,不過,許多在城市職場打拼的年輕人,每逢過年回家,都要默默承受財產的流失、攀比的傷害、逼婚的壓力、「逆耳」忠言的扎心……而在這樣的過年氛圍中任誰也高興不起來。也因此,「春節社交恐懼症」以及「恐年族」也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真實寫照,近鄉情怯也未嘗不是一種隱痛。
  • 怕催婚、怕對比,別讓「近鄉情怯」擋住回家腳步
    「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春節意味著回家團圓。然而據媒體報導,近年來,一些年輕人卻出現「怕回家過年」的心態。怕被催婚、怕被和別人對比、怕送紅包不堪重負……各種有形無形的「怕」步步緊逼,令許多人既想回家又心存恐懼。很多在城市職場打拼的年輕人,患上「春節社交恐懼症」。
  • 「我不想回家」
    ,可是父母在老家,想要好的生活就照顧不到父母,想要照顧父母就沒有好的生活,我到底該怎麼選擇。如果不想回家不願意放棄追逐夢想的機會的話,不如先從簡單的小細節先做起吧,其實打通電話、趁著節假日回家看看真的不是很難的事情,讓父母感受到你的關懷是最重要的。至於在現在這所城市,就好好打拼,爭取能給自己一個好的未來以及把父母接來自己身邊的機會。
  • 我不想回家.
    《不想回家》🍻編曲:Mike
  • 《我不想回家》觀後感
    《我不想回家》觀後感(二):下基層(・●・)  富家子弟,有錢任性,內心自帶優越感與安全感,混跡底層,如同演員,結交各色人等,體驗各路生活; 不想回家是假的,尋求點兒刺激是真的; 影片結尾 : 一邊是兒子出獄歸家,頹廢如父;另一邊是酒鬼老爸,出走成功。
  • 清明:近鄉情怯的我,獨有一份思念在當下
    午後的時光有幾許微涼,我撐一把油紙傘,打你身邊走過,走過小街上窄窄的巷子。絲絲小雨不緊不慢地飄在臉頰上,飛花點翠,讓我有了幾分沉醉。回眸的那一刻,你的身影漸已模糊了我的視線。我無法想像你的遠去,也不知你的行蹤。……這飄飄忽忽的一簾雨後啊,洩露了誰的羞澀?我踟躕不前,想緊緊抓住夢幻,無奈路上的行人過客,他們在雨中行色匆匆,灑一地寂寞,留給寥落的雨巷。
  • 近鄉情怯——你真的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
    記得早年曾參加過一個追思禮拜,主持者為一位具神學博士頭銜的美國牧師,他在證道中告訴死者家人,亡者已去了好得無比的天家,所以大家不應悲慟,而且還要「快樂起來!」他滿面笑容,眉飛色舞地在大聲宣講時,我卻窺見亡者家屬們在下面掩面飲泣,形成一個十分不協調的尷尬場面,多年來這個畫面一直在我心中出現,人在離世時的一刻,舉步維艱,應是近鄉情怯吧。
  • 「我不想上班,也不想回家.我還有救嗎?」
    我不想上班!我不想去公司改PPT!大哥你別磨嘰,你趕緊騎!明天後天我還把共享單車讓給你!」一看微信,朋友群裡果然有人叫苦連天:你們單身的也就是上個班,想想我們這種有孩子的下了班回家還要輔導小孩寫作業,十一假期整個堵在路上作業沒寫完,早上剛戰戰兢兢送孩子去上學,立即就收到了班主任催作業的微信,今晚我肯定沒法睡了!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過年不想回家了
    - 01 - 昨天看了個視頻,關於春節回家過年的。 內容是挺發人深思的,尤其是我這個特別擅長自省的人,看完後感動的眼淚婆娑,直接給我媽打了個慰問電話。結果就因為這通電話,害得完全失去了過年回家的心情。 我這邊氣得不想和她聊天,她那邊又接了句:「我同事她侄子過年回來,小夥交大畢業的,我倆合計著過年讓你們見一面,你麻溜兒給我減肥啊!」 我直接掛斷了電話,愛誰回去誰回去吧,我準備做個流浪兒了。
  • 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回家~這貪玩的柴犬,簡直是一行走的表情包
    它反正就是不想回家!夜深了也不想回家!於是,「不想回家臉」成了Hana的經典表情,refhttps://twitter.com/87shiba87/media---我要改密碼密碼:他家狗繩子好多種啊Seven__DD:我家這個反而是想回家
  • 唐一菲退賽:我不想演《回家的誘惑》
    隨後唐一菲發微博回應此事表示自己真的不想演《回家的誘惑》!不想因為自己的身份讓這個戲的噱頭大過於內容,無奈之下我退賽了。唐一菲還表示:我覺得一個人應該還是有拒絕的權利吧,這就像在職場我的領導派給了我一個非常鬧心的活兒
  • 人到中年,為什麼都不想回家?
    下班後的中年人,明明疲累不堪,為什麼都不想回家?寧願在公司坐坐,在車裡發呆,在街道彷徨,或約朋友組上酒局...不回家的理由很簡單,他們並不是不愛家人,而是想做一回短暫的自我01有人在車裡等待04有人在尋找治癒工作上總會出現不同的壓力與煩惱,男人其實也有滿腹的牢騷想發洩出來,但總不能將這些負面情緒帶回家裡。
  • 唐一菲不想演《回家的誘惑》而退賽,不想讓老公難堪有啥不妥?
    唐一菲不想演《回家的誘惑》而退賽,不想讓老公難堪有啥不妥?稍晚,她發微博回應此事,表示自己真的不想演《回家的誘惑》,不想因為自己的身份讓這個戲的噱頭大過於內容,這違背了我來這個節目的初衷,但是我還是被回家的誘惑選擇了。無奈之下我退賽了,我覺得一個人還是應該有拒絕的權利吧,這就像在職場我的領導派給了我一個非常鬧心的活兒,我覺得我確實幹不了也不想這麼幹,那麼我想我應該還有辭職的權利吧。
  • #夏收時節#近鄉情怯,揮不去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又到了收穫的季節,卻近鄉情怯!望著眼前的一幕幕畫卷,童年的記憶瞬間浮現在眼帘;不知從何時起,漸漸縮短了回鄉的頻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不敢回歸故鄉,怕的是物是人非,怕的是明明就在昨天,卻恍然已過幾十載。揮不去的童年記憶,回不去的故鄉!
  • 在外打拼的農村人,過年卻不想回家,這是為什麼呢?
    以前,到了冬至,在外漂泊的人就會回家等著過年。然而現在,春節假期較短,人們都是在年跟前兒匆忙的趕回家,在有限的時間裡和家人朋友團聚。每年春運都十分繁忙,但仍有一部分人不想回家過年,這是什麼原因呢?人們經常說,「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但是很多人沒賺到錢,真的不想回家過年。
  • 新年到 莫讓這 「三子」 阻了你回家的步伐
    春節回家是每個在外遊子的心聲,不過,許多在城市職場打拼的年輕人,每逢過年回家,都要默默承受財產的流失、攀比的傷害、逼婚的壓力、「逆耳」忠言的扎心……而在這樣的過年氛圍中任誰也高興不起來。也因此,「春節社交恐懼症」以及「恐年族」也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真實寫照,近鄉情怯也未嘗不是一種隱痛。
  • 「我,30歲,未婚,滬漂,不想回家!」
    不管怎麼說,其實我挺佩服她的勇氣,30歲依舊敢裸辭,依舊敢重新開始。- ONE -說實話,昨晚看了王漫妮回上海的那場戲,我哭了!不管是和父母的告別,還是和相親對象的談話,那一段實在是太有共鳴感了。「爸爸媽媽都一把歲數了,我們就想一家人在一起,可以有個互相照顧,你非要走嗎?」這大概是漂一族父母最想說的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