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橙黃綠青藍紫,這是自然界中的七色,再加上黑白,就構成了一個精彩紛呈的世界。「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筆下的武俠世界,當然也少不了色彩。比如在《倚天屠龍記》裡,就有「紫白金青」四大法王。
說到顏色,在金庸先生筆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天龍八部》裡的一對姐妹,那就是阿朱和阿紫。一為「朱」,也就是紅色,一為紫色。這對姐妹,從小並沒有在一起長大,一個在江南,一個在西域。
阿朱
阿朱很頑皮,一出場就扮演了老頭、老太太,來糊弄鳩摩智。但她也很善良,看不慣趙錢孫的胡攪蠻纏,便幫著譚公。雖然因此挨了一巴掌,但也得到了譚公贈與的療傷靈藥。阿朱還很忠心,為了幫助主人慕容復,她跑到少林寺盜取《易筋經》,結果受了重傷。
奄奄一息的阿朱就此和喬峰結緣,她被「閻王敵」薛慕華救活,但喬峰卻無法立足中原。在雁門關外,等了七日七夜的阿朱,終於見到了喬峰,兩人許下了「塞外牧羊」的約定。但是,阿朱死在了喬峰的掌下,約定成了空。
喬峰阿朱
阿朱離開,阿紫登場了。這是個貌美、狠毒、狡猾的女子,「姐夫」喬峰成了她的靠山。但喬峰一直忘不了阿朱,也瞧不上阿紫的為人。阿紫為了將喬峰留在身邊,突施暗算,自己也險些命喪喬峰掌下。
喬峰為了避免悲劇重演,想方設法地為阿紫療傷,阿紫竟然漸漸的復原了。但無論阿紫怎麼表現,喬峰都僅僅將她當一個小女孩看待。喬峰最後自殺在雁門關,阿紫挖出眼珠,抱著他,一起掉下了雁門關的懸崖。
阿紫
這個雁門關,與喬峰有著太多的聯繫。小時候,喬峰在雁門關經歷了慘變,從懸崖下撿回了一條命。長大後,在雁門關喬峰獲得了愛情,得到了阿朱的愛。臨死前,喬峰有來到了雁門關,他挽救了宋遼百姓,自己卻將性命交給了雁門關,只有阿紫陪著他。
由朱到紫,由善到惡,由悲到喜,再由喜到悲。這樣的顏色變換,道出了人世的悲歡離合,道出了人性的善與惡,也道出了愛情的美滿和悽慘。喬峰是金庸先生筆下唯一死去了的男主角,他忘不掉朱,瞧不上紫。
喬峰阿紫
在《倚天屠龍記》裡,有一位穿著黃衫的女子,兩次登場,解決了江湖中的難題。黃衫女排場很大,又是琴,又是蕭,「悠揚樂聲之中,緩步走進一個身披淡黃輕衫的女子」。人們不知道她的名字,只知道她姓楊,因為穿著黃衫,便叫其「黃衫女」。
「終南山下,活死人墓,神鵰俠侶,絕跡江湖」,這是黃衫女留下的線索。這個線索,直指《神鵰俠侶》中的小龍女和楊過。但小龍女不穿黃色衣衫,「那少女披著一襲輕紗般的白衣,猶似身在煙中霧裡,看來約莫十六七歲年紀。」白衣是小龍女的標誌。
黃衫女
小龍女不辭而別,楊過要找尋她,他打探的線索就是「白衣少女」。小龍女除了在與公孫止成婚時,穿的紅色婚衣外,其餘時間一律是一身雪白。即使是到了《神鵰俠侶》的最後,郭襄見到「左首一人青冠黃衫,正是楊過,右首那人白衣飄飄,卻是個美貌女子」,這個白衣飄飄的女子就是小龍女。
從小龍女到黃衫女,衣服的顏色由白變黃。小龍女恬靜淡雅,冷若冰霜,就像飄落的雪花。黃衫女極為高調,不將任何人放在眼裡。在這從白到黃的變化中,江湖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神鵰俠侶,已經絕跡江湖,而江湖的紛爭卻從未停歇。
小龍女
黃衫女沒有像小龍女一樣穿著一襲白衣,而是像楊過一樣穿著一襲黃衫。黃衫女的高調與小龍女的恬靜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黃衫女對丐幫之事極為熱心,也讓人覺得意外。在這由白到黃的變化中,金庸先生是在暗示著什麼麼?
《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惡紫奪朱」這個成語表示「以邪勝正,以異端充正理」。阿朱被阿紫取代,是不是也有惡紫奪朱的意思?但邪終究是勝不了正,阿紫並沒有奪去阿朱在喬峰心目中的地位。
小龍女
在《倚天屠龍記》裡,黃衫女出場的那一章叫「簫長琴短衣流黃」。為什麼蕭要長一半?琴要短一半窄一半?黃衫女為何不像她的前人一樣,穿白色衣衫?很多金庸迷都有著各種的考證推論,得到的結論也難以服眾。
金庸先生僅僅通過兩次顏色變換,由朱到紫,從白變黃,就留下了無數的話題,讓金庸迷們津津樂道。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魅力確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