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小牛電動成立6年後才拿到電摩生產資質?

2020-12-20 金評媒

2020年1月14日,成立6年的小牛電動終於拿到了工信部頒布的摩託車生產資質,小牛終於可以「合規」的生產電動摩託車了。為什麼說小牛拿到的是摩託車生產資質,可以生產電摩?這是因為2019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將原有的四類摩託車全部簡化為一類,也就是原來的兩輪摩託車、三輪摩託車、輕便兩輪摩託車、輕便三輪摩託車全部歸為「摩託車」,而電動摩託車自然也是屬於新型動力驅動摩託車類別,企業只要有摩企資質,理論上來說以上五類車型都可以生產。

這對小牛來說是一件可喜可賀的大事,電動車新玩家九號電動還發賀圖祝賀小牛拿到電摩生產資質,該企業在2019年12月17日入局電動車行業,是小牛的強勁對手。合規是從業之根基,生產資質是每家電動車企業想要合法生產電動車並上市銷售的「準生證」,小牛直到本月才獲得電摩生產資質,也意味著過去5年多的時間,小牛都是沒有生產和市場通行證的。

由於此前沒有電摩生產資質和產品準入資質,小牛一直委託常州山崎摩託車有限公司製造代工生產,所以市場銷售的產品上基本都打上了名邦的LOGO,用戶買的不是「真小牛」,而是「名邦電動車」。

那麼,這家2014年9月就成立的公司,為什麼直到2020年1月14日才取得了電摩生產資質?

摩託車生產資質申請要求極高

2019年6月1日前,摩託車生產資質的申請是按照工信部發布《摩託車生產準入管理辦法》和《關於進一步完善摩託車準入管理事項的通知》兩項規定進行的,要想獲得摩託車生產資質的企業必須滿足項目兩個硬性條件:

1.企業項目總投資不得低於2億元人民幣,固定資產投資不得低於1億元,其中設備投資不得低於8000萬元,註冊資本不得低於8000萬元。這項規定被稱為一級電摩資質的硬性門檻,單從這點上,全國沒有幾家電動車生產企業能夠順利過資金這一關,90%的電動車企業都被擋在了門外。

2.須具備年產30萬兩輪摩託車或15萬輛三輪摩託車,具備總裝、車架製作、塗裝、塗裝等工藝及檢測設備,具備年產配套發動機30萬臺的生產能力,具備箱體、缸頭、缸體等的機械加工及檢測設備。這項規定避免了企業為了生產資質造殭屍企業的問題。

《摩託車生產準入管理辦法》一直實施到2019年6月1日才被廢止。現在看來,也許過去幾年小牛一直有在申請電摩生產資質,但是滿足不了上述兩個條件一直沒獲通過,況且摩託車準入管理規定中還有其他細則條款。

2019年4月15日起電動車新國標正式實施,豪華款電動車都劃歸為電動摩託車管理,沒有電摩的資質企業不能生產,沒有國家3C認證,產品質量就無法得到認可和保障。換句話說,如果電動車產品要合法的生產和銷售,生產廠家的電摩資質和產品的3C認證缺一不可。

此外,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對摩託車委託代工也有相關規定:「委託方和受託方企業雙方必須是通過摩託車生產準入的企業(集團)或下屬獨立法人子公司」,也就是說小牛和常州山崎必須同時具備電摩生產資質才能合法生產和銷售電摩產品。

由於自身沒有資質,隨時都有「翻車」的可能,所以小牛必須儘快拿到電摩生產資質。

很幸運的是,2019年6月1日起我國正式施行《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該項《辦法》放寬了摩託車生產資質的申請條件,降低了電摩生產資質的申請門檻,見下圖,按照新的《辦法》,小牛得以順利的申請到摩託車生產資質。

創始人入獄,連續3年虧損近7億元

2014年9月,小牛正式成立,公司成立僅9個月後,在2015年的6月1日,小牛就召開了新品發布會,正式發布了小牛電動N1。新品發布的第三天(6月3日),創始人李一男就被刑事拘留了。且不論裡面的是非對錯,這對小牛整個團隊來說都是巨大的打擊,萬裡長徵只走了第一步就遇到了阻礙。

小牛被看好,很大程度是因為李一男,他本身有管理大公司的經歷,有操盤能力。他的名字就可以帶來很多資源和話題。一位離職牛電科技員工曾透露,李一男出事後公司內部都很惶恐,市場部原先制定的所有對外宣傳計劃全部暫停,當時就覺得這家公司肯定要完了。

在李一男缺席牛電科技的那兩年,是國內出行領域快速變革的關鍵時期。失去公司靈魂人物的小牛屢屢被傳「牛電現金流不良、備受政策考驗難以為繼」。資料顯示,小牛電動自從2015年起頻頻有現金流吃緊、盈利能力不足、資產負債率過高、銷量不及預期等負面消息曝出。而根據小牛電動招股書中公開的數據顯示,小牛電動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虧損分別達到了2.33億元、1.85億元和3.15億元。

連續3年虧損近7億元,無論怎麼看都無法滿足《摩託車生產準入管理辦法》的兩項硬性條件。2018年10月19日,小牛電動登陸納斯達克上市,上市之後,小牛收割了一大波韭菜,終於開始了盈利,慢慢脫貧。

用做網際網路手機的方式做電動車

小牛創立初期,就立志要做「網際網路+電動車」的「革新者」,以網際網路形式做推廣,打造粉絲經濟。招股書顯示,小牛APP註冊用戶已經超過45.7萬人,在中國50多個城市建立了粉絲俱樂部。據一位早期用戶介紹,小牛電動N1前期銷售走的就是「飢餓營銷」的路線,有內部碼的人才可能預訂購買。

從NIU POWER產品線到粉絲「牛油」,小牛電動始終在用做網際網路手機的方式做電動車。

對於像小牛電動及其「網際網路+電動車」這樣的新人新產品,最重要也是最難辦的就是供應鏈的掌控能力。

據悉,小牛電動的生產組裝由供應鏈副總裁何衛華作為負責人,而物料採購同樣由何衛華本人親自負責,而這或許是導致小牛電動車輪轂易出故障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好比一家餐廳,廚房裡炒菜的廚師和買菜的師傅是同一個人,不出問題才怪。」一位電動車行業分析人士說,任何工廠採購和生產組裝採用同一撥人都是大忌

這跟錘子很相似,如果錘子真的有一個庫克級別的供應鏈好手,現在的錘子想想還是有些可怕的。

圖:杭州小牛用戶斷裂的輪轂

前面提到,小牛過去6年一直採用常州山崎來代工生產,代工生產一方面可以節約生產成本減輕企業運營壓力,但代工生產無法完全把控制造成本、生產節奏和產品質量,如果存在質量缺陷,一旦爆出負面,口碑變差之後,則會極大影響品牌聲譽;而且傳統的OEM的模式中許多部件都需要使用OEM廠商的供應商,自己所有的設計細節也會全盤曝光。

由於代工廠質量無法保證,小牛電動車電池續航、電池壽命短等問題成主要「槽點」之一。根據東方今報網絡輿情中心顯示,自2019年2月份到2019年6月份,小牛電動車的網絡輿情共51條,全是來自於網友對小牛電動車的不滿吐槽。不僅除了電池續航短、易壞等問題之外,定位器障礙、退款難、使用壽命短等問題也是消費者爆料的熱點。而續航裡程的問題客服給的回應是:官網標註的續航公裡數為理論值,需以實際為主。

2019年第3季度,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全省13市的100批次電動自行車產品質量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結果顯示,10批次電動自行車不合格,涉及車速限制、車速提示音、整車質量等不合格項目,其中,小牛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不合格

按照工信部對電摩產品的規定,企業生產的電動車產品必須要在工信部的《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才能在市場上進行銷售。但是,由於小牛沒做過電摩,經驗不足,加上供應鏈整合、代工廠等問題,導致產品質量問題頻出。所以在過去的6年,小牛的電動車不符合產品電動摩託車標準,一直被工信部《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拒之門外。

外觀設計驅動的公司,容易忽視產品質量和創新功能

小牛是一家外觀設計驅動的公司。初中畢業,自學成為設計師的胡依林是小牛電動的聯合創始人。一家設計主導的公司做出來的產品往往會以產品外形為主、功能為輔,所以小牛的電動車區別於其他電動車的地方就在於外觀設計,智能化實現程度是偏低的,並沒有比傳統兩輪電動車企以及九號機器人超等網際網路企業超前很多。

小牛靠著「顏值」收割了一大波中高端用戶,對顏值的執念很深,新的副品牌GOVA更是只保留了小牛設計美觀的特點,去掉了智能化。2019年8月22日,小牛電動副品牌GOVA正式面世,專攻下沉市場,共發布了三款產品,分別為G1、G3、G5。這三款車從外觀來看,似乎有些改變以往的風格,除了繼續延用鋰電以外,其他跟小牛有關的記憶,已經不復存在,甚至被網友吐槽為「小牛史上最醜的車」。

網際網路公司永遠奉行著一個道理——沒有變化就是最大的退步。小牛雖然每年都有推出新品,但這些新品基本都是「換湯不換藥」,在產品安全、系統化服務、用戶體驗度、技術創新上已太久沒有亮點。小牛「顏值擔當」的光環正在大幅減弱,與此同時,它的競爭對手們和跟隨者們正在緊追而上。

比如2019年年底以「真智能」定位「殺入」電動車行業的九號機器人,發布的兩款兩輪電動車新品九號電動C和九號電動E正在用更便宜的價格、更智能的體驗、更多的線下渠道,來獲取年輕用戶群體。

在九號機器人發布九號電動C和E系列產品後,胡依林慌了,多次在社交媒體使用不文明語言、抨擊、辱罵九號機器人,甚至揚言要抽人,並稱全行業的人都抄襲過他。九號回擊相對比較克制,稱九號的競爭對手是技術天花板,而不是現存的任何友商,還邀請小牛和九號一起加入智能機的時代。

作為公司的高管公開破口大罵,無論對於個人還是小牛品牌無疑都是一次拙劣的無能狂怒,任何行業需要良性競爭,而不是詆毀謾罵。企業在這樣的人的帶領下,未來走向確實令人堪憂。

作為一個基因更偏向網際網路的公司,小牛的經營模式和擴張模式都不同於傳統行業。過去6年,小牛遲遲拿不到工信部電摩生產資質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在獲得電摩生產資質後,小牛總算是可以挺起腰杆,走向合法合規道路,擺脫「貼牌代工」的尷尬了。下一步,小牛還需緊抓產品質量和售後服務,提升這兩大核心競爭力。畢竟,產品與質量才是成就「全球最大的鋰電兩輪車製造商」唯二的硬通貨。小牛電動車到底還能「牛」多久?讓我們拭目以待。

聲明: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企業信息

相關焦點

  • 小牛電動發布首款自動駕駛電摩TQi,引領未來十年城市出行
    小牛電動發布首款自動駕駛電摩TQi,引領未來十年城市出行2020-01-10 18:4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責任編輯:houxianyong  TQi是小牛電動發布的首款自動駕駛三輪電動摩託車,同時也是全球首款自動駕駛電動摩託車。那麼小牛電動為什麼要在個人城市出行工具上布局自動駕駛?其實跟小牛電動對未來十年城市出行的新思考有關。
  • 「瘋狂」的小牛
    來源:經理人雜誌相比大部分電動自行車企業,至少晚了10年才入場的小牛,既不出身於行業,也沒有多少資源,但卻在2014年創業後,僅用時4年就完成了上市。不僅於此,如今的小牛,還成為了中國電動自行車在國際上的一張名片。
  • 小牛電動布局未來十年城市出行 自動駕駛電摩TQi成起點
    今年,小牛電動在CES上首秀,並提出要用科技引領未來十年城市出行,而發布的首款自動駕駛三輪電動摩託車TQi,便是未來十年城市出行的起點。  開啟自動駕駛電動摩託新時代  TQi不僅是小牛電動首款自動駕駛三輪電動摩託車,也開啟了整個電動摩託領域的自動駕駛時代。TQi採用L2級自動駕駛技術,以車距雷達配合ADAS控制車輛的巡航、剎車和轉向。
  • 「電摩非法改裝」記者直擊:交警夜查濰坊電摩非法改裝窩點!
    最近一段時間,我們對電摩非法改裝,危害青少年的生命進行了連續報導。群眾記者進行實地調查,配合警方打掉了多地的電摩非法改裝點。店門口前停放著一輛掛有濟寧牌照的電動摩託車,和一個損壞的車架子。不時有騎著電動摩託車,看起來像學生的少年到這裡張望。電摩改裝的的鄰居:白天不開門了,晚上6點以後才開門線索反映,這家門店是圈內比較出名的一家改裝窩點。
  • 2020年中國電動兩輪車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新國標帶來存量...
    2018年5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7761-2018)(以下簡稱為新國標)發布,於一年後的2019年4月15日起強制執行。新國標將電動兩輪車具體分類為電動自行車、電輕便摩託車及電動摩託車,均需要進行 3C 認證。 3C 認證流程非常複雜,並且需要每年核查、另外生產除電動自行車外的兩類型均需電摩生產資質並在工信部公告。
  • 小牛電動N1,不錯,但卻有遺珠之憾
    小牛看起來是一件具有雄心壯志的公司,但是它到底能不能踏上成功之路,繼續「牛」下去呢? 在2015年7月17號的時候,我參加了小牛電動N1在北京瑞得萬國際卡丁車場舉辦的試駕品鑑會。很不幸地那天是個雨天,但是幸好瑞得萬有條室內賽道,所以我們還可以在不被天氣幹擾的情況下試駕小牛電動N1。
  • 速珂TC電動摩託車竟然在臺灣拿到了上牌資格?
    近日,知名網際網路電動車品牌速珂旗下個性跨騎電摩TC在臺灣取得了掛牌資格,自2020年開始速珂TC在臺灣可掛白牌。
  • 電摩新時代!愛瑪發布時尚高端電摩瑪卡龍
    這不是電動車,這是電動摩託車!這是行業內首款指紋操控的電動摩託車!趣玩!趣浪!趣闖!趣愛!探照式懸浮前大燈、一體式前轉向及氛圍燈、甜甜圈後轉向燈、行車左右氛圍燈、360做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好電摩!這,才促使了瑪卡龍的誕生!
  • 哈囉、美團助力車把雅迪、愛瑪、小牛們趕向海外?
    可是為什麼,這幾年商城吃喝玩樂的人越來越多,進店看車諮詢的人卻越來越少?這個答案,「螳螂財經」也很想知道。「2017年那一次可把我們嚇壞了,我的門店剛開張,街上就到處鋪滿了共享單車,後來發現共享單車一堆問題,這才放心了一陣,沒想到2018年哈囉又推出了助力車,到2019年下半年街上就基本都是電動助力車了。」女店主說起這些往事,頗有些心有餘悸,又有些憤懣。
  • 央視報導:兩輪電動車特殊時期後呈現爆發式增長,小牛電動市場滲透...
    2020年12月11日 09:21 閱讀:1,592 12月9日,《正點財經》節目在
  • ...數據倡議/小牛電動在美提交招股說明書/衛星廣播Sirius擬35億...
    小牛電動在美提交招股說明書 擬最高募資1.5億美元引述騰訊科技消息,小牛電動周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招股說明書,計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IPO)募集最多1.5億美元資金。小牛電動在招股書中暫未透露發行價格區間、發行量等信息。小牛電動表示,該公司打算申請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掛牌,證券代碼為「NIU」。
  • 極光(JG.US)與小牛電動達成深度合作,攜手探索用戶智慧出行新體驗
    近日,中國領先的移動開發者服務提供商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宣布與全球領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小牛電動(Niu Technologies,NASDAQ: NIU)達成深度合作。
  • 小牛、雅迪、新日、愛瑪電動車們的2021:三座大山迎來兩極分化
    另一方面,小牛、雅迪、愛瑪、新日、綠源、臺鈴、綠能等紛紛實現電動車鋰電化,對應的龍頭市佔率在73%,雅迪、臺鈴、綠源、新日等品牌市佔率在2018年接近60%。據京東平臺數據顯示,今年5月電動自行車線上成交額增幅超過50%,618大促期間,小牛電動車、小刀電動車、愛瑪電動車等銷量均實現翻幾倍增長。
  • 小牛電動車旗下小牛N1S和小牛U1應該如何選擇?
    小牛電動(Niu Technologies)(NASDAQ: NIU),成立於2014年,是全球領先的智能城市出行解決方案提供商。目前,已推出小牛電動NQi、MQi、UQi三個系列多款電動車和周邊文化產品NIU POWER以及專業戶外運動自行車NIU AERO等。
  • 電摩和摩託車選哪個更好?一組對比,相信你就會有答案
    隨著電動車新國標的頒布,時速最快的電動車被稱為電摩,如今已經在駕照、牌照、保險等要求和燃油摩託車無異,有的只是動力系統一個是用電,一個是用汽油驅動的區別,那麼,作為已經對等地位的電動摩託車和燃油摩託車,選擇哪個更好更划算,今天小鑫就用一組對比,看完後,相信你就會有答案。
  • 中國電動自行車黑馬,年營收超20億,品牌關注度力壓愛瑪、新日
    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小牛電動車成立時間雖短,但卻取得了亮眼的成績,是當之無愧的行業黑馬。2020年消息,小牛電動車去年實現營收20.7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0.5%。這個業績雖然在雅迪、愛瑪面前不算什麼,但小牛已經成功實現盈利,且增長非常快速,這一點值得肯定。
  • 頂著「主角光環」的小牛電動N1,到底是一款怎樣的產品?
    但從今天開始,你將會在大街上看見一輛和大多數「Low 逼」電動車有些不太一樣的電動車,它的名字叫做小牛電動 N1 智能電動踏板車,這輛車便是出自於這家頂著「主角光環」的公司。我和你一樣,對男哥開場十分鐘的「人生經歷」並不太感冒,我是來看那輛神秘的「小牛」的——小牛電動 N1 智能電動踏板車。對於頂著「主角光環」的牛電科技,我們應該怎麼定義它的產品呢?下面我們就開聊這輛電動踏板車。
  • 原來電摩這麼強 2020年即將上市的高性能電摩盤點
    隨著電動摩託車技術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電動摩託車,蓬勃發展的電動摩託車市場,在最近幾年已經趨向成熟。包括日本的四大機車品牌(本田,川崎,鈴木和山葉)在內的全球頂級摩託車品牌,都在不斷探索電動摩託車。在過去的幾年中,可供消費者選擇的電動摩託車種類激增,特別是在西方發達國家,高性能電摩已經成為另一種消費趨勢。甚至還有專門的電摩競賽。
  • 2020光華龍騰獎頒布 小牛電動胡依林榮獲中國服務設計業十傑稱號
    (左二:小牛電動創始人董事、研發副總裁胡依林)  12月17日,在第十六屆(2020)光華龍騰獎頒獎典禮上,小牛電動創始人董事、研發副總裁胡依林獲得中國服務設計業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據了解,胡依林曾任職於青蛙設計、微軟、 UTLAB,擁有超過15年的設計經驗,2014年廣招行業優秀人才,組建了全球頂級的設計團隊,創辦牛電科技。
  • 電摩、電輕摩又迎利好政策,終端市場有望進一步好轉!
    其中涉及摩託車的兩項新規,也將對電摩市場產生積極影響。近日,公安部推出深化「放管服」改革12項交管新措施,於11月20日起正式實施。其中涉及摩託車的兩項新規,也將對電摩市場產生積極影響。此前,公安部已經推出「實行摩託車全國通檢和6年免檢」等利好舉措,切實減輕了群眾特別是廣大農村地區車主檢車負擔,如今又有兩項新舉措即將落地,將大大便利城鄉摩託車主異地工作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