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乃至現在,西藏比較發達的地區,比如大中城市裡,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和大多數的我們一樣,婚姻生活幸福和諧。但是,在西藏的一些偏遠山區,生產力低下,經濟不發達,生活條件差,比如在藏南和藏北地區,多偶制現象十分普遍。比如在喜馬拉雅山南北兩麓,很多地方至今仍存在一妻多夫或者一夫多妻的家庭現象。
解放前,譚英華先生在今甘孜地區境內調查的45戶一妻多夫家庭,其中兄弟共妻44戶,共101名男子,平均每戶均2.3人,非兄弟共妻家庭1戶,丈夫2人。一妻多夫家庭以而兄弟共妻為普遍,其次為三兄弟共妻。四兄弟以上共妻的只是極個別現象,在昌都丁青縣丁青村的一妻多夫家庭120戶,丈夫257人,平均2.29人。昌都縣妥壩鄉9戶一妻多夫家庭,一妻二夫7戶,佔78%,一妻三夫、一妻四夫各一戶,分別佔11%。
一、一夫多妻制
西藏的一夫多妻制,一般是親姐們共侍一夫。比如家裡只有女孩的家庭,可能考慮到會入贅一個丈夫,姊妹們共招一夫。這樣的好處:
一是家裡的女兒們都不出門,永遠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二是不分散勞力和家產;
三是即使有個姐妹條件不好,也有丈夫。而且這樣容易人丁興旺。
西藏的一夫多妻制是不分妻與妾的,大家的地位一律平等。比如在夫妻生活上,丈夫要對每一個妻子平等對待,在吃、住和穿上也都是一律平等。姐妹們要和諧、團結,丈夫也絕對要平等,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得到鄰裡的稱讚,才是一個好丈夫。
二、一妻多夫制
西藏一妻多夫制的家庭大多是兄弟共妻,這樣做的目的如下:
1、小家庭的力量十分微弱,一妻多夫家庭則可以壯大家庭力量。大家庭的財產不分割,日子更好過。
2、家庭中可以有更多的勞動力,可以賺更多的生活所需的物資。
3、可以減少男子娶親的花費。
4、即使家中有個相貌或者智力不太好的兄弟,也可以有老婆。
▲一妻多夫制家庭中,是如何娶親的呢?
一般是長兄去娶親,大多數在娶親時會告訴女方家裡有幾個兒子,是要共妻的。因為其他的兄弟還小,或者在外,就由長兄一人代替所有的兄弟把媳婦給娶回家。等到後面的兄弟長大成人後,就默認了自己的「嫂嫂」就是自己的媳婦這個現實。
當然,也有兄弟倆一起去娶親的,或者會出現兄弟兩人或者三人與一女子一起拜堂的場面。這個都無可厚非,都是默認的,都不會遭到大家的非議。
▲一妻多夫制家庭中,孩子們如何稱呼呢?
在這樣的大家庭中,妻子所生的孩子,他的丈夫們也不在乎是誰的,都會一視同仁,如同己出。而孩子們則稱呼年齡大的,或者是迎娶女子的人會父親,其餘的則統稱為叔叔。
▲一妻多夫制家庭中,妻子要一視同仁,不得偏向某一個丈夫。
在這種家庭制度下,要求妻子對所有的丈夫一視同仁,即使是喜歡其中的某一個,也不能表現出來,否則會受到大家的歧視或者是聲討。
在夫妻生活時,大多是輪換制。女人要為每一個丈夫生孩子,而且對各兄弟之間的穿著、飲食、尊重等方面處理得當,使諸兄弟團結和睦。
丁青縣丁青村的阿巴與盧呻兩兄弟結婚,兩兄弟都不錯,哥哥老實忠厚,對人好,弟弟年輕伶俐,相對而言她較喜歡弟弟,但在日常生活中對兩兄弟一樣對待,不偏心,儘量滿足,兩兄弟對她也很好,身體不舒服時很體諒,家庭十分和睦。
▲一妻多夫制家庭中,一妻多夫如何進行夫妻生活?
大家比較關心的是在晚上休息的時候,各兄弟和妻子是如何做的呢?一般是各兄弟們住一起,妻子自己單獨住一間。如果女人與其中一人同住一室,那麼就要在門口掛一個信物,比如一隻鞋子,或者是一個帽子。而其他的兄弟看到後,就主動迴避了。
時間長了,兄弟之間就會形成默契了,哪一晚該輪到誰,大家就心裡有數。或者是在房間裡,兄弟們之間有一個不在,大家也明白了。當然,妻子也可以說出來自己某一天想和誰在一起,那麼她也會得到滿足,其他的兄弟也沒有異議。
▲一妻多夫制家庭中,家庭分工如何?
家庭中,會根據兄弟間的身體實際情況和特長進行適當的分工,比如有負責耕地的,有負責做生意的,還有負責做一些重體力活的。在西藏,雖然看似會出麻煩的一妻多夫制家庭,但實際情況是大家生活得很和諧。
而且西藏對男子與女子婚前的行為,並不是有什麼規則約束到他們。只要兩情相悅,完全可以生孩子。這種非婚生子女與婚生子女一樣,不會受到歧視。但是,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則要求男子女子要忠誠,要公平對待公平的丈夫或者是妻子。
其實,不論是一夫多妻,還是一妻多夫,都是條件落後的結果,是被現代文明所不認可的行為。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條件的提升和人們思想的轉變,這種婚姻形式最終會走向終結,終究會被一夫一妻制所代替。
我是歷史漫談君,歡迎大家點讚,關注,留言,謝謝!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再次感謝!
(文/歷史漫談君·一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