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藥巨頭賽諾菲欲組建原料藥公司 但波立維、安博維被仿製藥煩死了

2020-11-19 網易新聞

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 /文

製藥巨頭賽諾菲又有了新動作!相關媒體報導稱,賽諾菲CEO韓保羅日前宣布,計劃將其在歐洲的六個原料藥(API)生產基地合併,創建一家獨立的API生產公司,構成世界第二大API生產業務。不過,曾經的糖尿病與心血管藥品領域巨頭賽菲諾被仿製藥弄得心煩意亂。

大力強化原料藥
據悉,賽諾菲還會考慮為這家新公司申請上市,屆時將持有30%的股份,以提高其投資能力。據悉,該業務現有3100名員工,預計到2022年的銷售額可達10億歐元。
原料藥指的是藥物劑型中所包含的活性藥物成分,具體的原料藥在進一步加工後才能成為藥物製劑,方可供患者使用。根據化學製藥通用協會(CPA)統計的數據,中國與印度在全世界範圍內供應著全球所需原料藥總量的60%。

針對作出此項計劃的原因,賽諾菲方面表示,原料藥業務將有助於緩解藥物短缺的問題,並改善歐洲對亞洲地區原料藥的過度依賴現狀。

業內認為,賽諾菲通過創建獨立的原料藥生產公司,能夠打破公司原料藥「受限於人」的局面。

據悉,賽諾菲僅有5%的原料藥在中國採購,超過70%的原料藥都為公司自產。

四位高管離職的背後是創新力不足

此外,今年年初,賽諾菲首席醫療和數字官Ameet Nathwani;初級保健業務負責人Dieter Weinand;業務轉型負責人Dominique Caroug;對外事務負責人Kathleen Tregoning四位高管離職。而這場人事變動則是為了打破賽菲諾依賴「老藥」、缺乏創新的現狀,但是能否成功尚不好說。

退出核心領域遭打壓

值得一提的是,曾經的糖尿病與心血管藥品領域巨頭賽菲諾更是在去年年底退出在這兩個領域的研發。

在糖尿病與心血管領域賽諾菲均有著全球知名的重磅藥品,糖尿病主打產品甘精胰島素(Lantus來得時)一直是賽諾菲全球頭號產品,年銷售峰值一度超過70億美元;心血管領域則有硫酸氯吡格雷(波立維)、厄貝沙坦片 (安博維)和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片(安博諾)等,其中波立維去年前三季度全球銷售11.22億歐元,安博維5.43億歐元。

那麼為何還要退出呢?

近年來,全球受到仿製藥衝擊,波立維、安博維等心血管品種增速放緩,並且出現銷售下滑趨勢。此外,由於帶量採購的實行,賽諾菲幾個心血管品種在中國市場也面臨著巨大壓力,而最新的帶量採購擴面中,波立維、安博諾均不得不以大幅降價換得中標。

糖尿病上,賽諾菲將不再繼續和韓美聯合開發的長效GLP-1受體激動劑efpeglenatide的上市計劃,並在糖尿病上的幾個合作項目大都也以失敗告終。

(責任編輯:吳碧慧)

運營商財經網(官方微信公眾號tel_world)—— 主流財經媒體,一家全面覆蓋科技、金融、證券、汽車、房產、食品、醫藥及其他各種消費品報導的原創資訊網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風暴」中的柯達:膠捲巨頭轉型製藥 三大問題待解
    《科創板日報》(特約記者朱潔琰),昔日膠捲巨頭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在歷經轉型失敗破產之後,這兩天借著它製藥企業的新身份煥發新生。美國時間7月28日,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與柯達共同宣布,前者向柯達公司提供7.65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推出柯達製藥業務部。這個新部門將生產用於仿製藥的「起始原料」和「原料藥(活性藥物成分)」。據悉,這是美國政府依據《國防生產法》下發的首筆此類貸款。美國有關部門稱,美國包括抗新冠病毒藥所需的25%原料藥都將在柯達製藥部門生產出來。
  • 「原創」聚焦|「風暴」中的柯達:膠捲巨頭轉型製藥,這「三大」問題...
    來源:財聯社昔日膠捲巨頭伊士曼柯達公司(Eastman Kodak),在歷經轉型失敗破產之後,這兩天借著它製藥企業的新身份煥發新生。美國時間7月28日,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DFC)與柯達共同宣布,前者向柯達公司提供7.65億美元的貸款,以支持推出柯達製藥業務部。
  • 國外巨頭殺入奧司他韋戰場 東陽光藥大舉採購仿製藥牽出關聯交易
    國外巨頭殺入奧司他韋戰場 東陽光藥大舉採購仿製藥牽出關聯交易   奧司他韋競爭日益激烈  5月27日,印度仿製藥巨頭Natco Pharma(以下簡稱「Natco」)向中國藥監局提交了進口仿製藥上市申請,藥品名為磷酸奧司他韋膠囊。  奧司他韋最早由羅氏研發,藥物原理為抑制體內的神經氨酸酶,進而阻止病毒複製,及入侵鄰近細胞。藥品有3種劑型,膠囊、幹混懸劑、幹糖漿劑,已被全球衛生組織推薦為標準用藥。
  • 邁蘭6億歐元出手收購,全球最大仿製藥企卻在「沉沒」?
    由於EpiPen是一種藥械結合、具有較高專利門檻的複雜仿製藥,賽諾菲等藥企也曾進行仿製,卻都一度因質量問題將產品召回。除此之外,邁蘭製藥還通過向商業保險公司、藥品福利管理人和各州提供30%以上的回扣,以此排除競爭者,並長期在該領域佔據95%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在憑藉已有優勢攫取利潤的同時,邁蘭也投入許多研發經費,注重追逐「首仿藥」。
  • 2020年,製藥大佬們都有哪些新布局?
    製藥公司巨頭一直處於人類疾病研究的最前沿,巨大的規模體系註定了他們必須為此擔起責任。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若製藥巨頭們沒有繃緊全部神經始終保持在疾病抗爭的最前沿,迎接他們的必然是失敗。目前,輝瑞、諾華、羅氏、強生、GSK、賽諾菲等藥企已經紛紛加入疫苗的管線布局,正處於不同的試驗階段。隨著製藥巨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從前的競爭對手正在轉變為合作者,不僅分享專業上的知識,還分享經過驗證的研究和基礎設施庫。例如,賽諾菲與Translate Bio進行合作,賽諾菲分享其疫苗專業知識,並結合Translate Bio的mRNA平臺,已經開發出幾種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候選產品。
  • 景峰醫藥加大研發投入 蓄勢高端仿製藥
    國家對仿製藥供應保障的政策紅利給仿製藥市場注入「催化劑」,一批綜合實力領先的仿製藥企業因此受到市場追捧。4月4日,景峰醫藥開盤就以強勢漲停領漲整個化藥製藥板塊,也讓市場目光再次聚焦於公司向高端仿製藥轉型的進程。
  • 我國仿製藥的歷史與地位
    提起仿製藥,有人覺得沒有原研藥好,也有人覺得仿製藥技術含量低,其實,這樣理解有些片面。新中國成立,我國醫藥工業從零起步,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處於缺醫少藥的環境中,仿製藥為國家醫藥衛生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 邁藍和輝瑞普強成功合併,全球新仿製藥巨頭暉致正式誕生
    至此,輝瑞「甩掉」了其仿製藥業務部門,成功把注意力轉到生物製藥業務上。 剝離非專利業務 2019年,受非專利品牌和仿製藥和消費者保健業務拖累,輝瑞營收同比下降1%至518億美元。
  • 為什麼這些製藥企業可以躋身全球TOP10?
    而百時美施貴寶、武田製藥則均比2019年排名上升6位,入圍榜單前十。輝瑞、強生、賽諾菲、艾伯維、葛蘭素史克排名下滑。 此外,繼去年中國生物製藥和恆瑞醫藥進入榜單後,今年又多了兩家中國藥企的名字:雲南白藥和上海醫藥,共4家中國藥企進入該榜單,數量創歷史記錄。
  • 賽諾菲(SNY.US)Q1財報:明星藥物Dupixent銷售收入增長130%,中國...
    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受帶量採購的影響,波立維(氯吡格雷)、安博維/安博諾(厄貝沙坦/厄貝沙坦氫氯噻嗪)等經典大品種銷量大增,但收入下滑,導致中國2020Q1整體收入下滑了14.4%,為6.8億歐元。其中,波立維2020Q1收入1.18億歐元,下滑53.5%;安博維/安博諾2020Q1收入0.68億歐元,同比下滑32.7%;Amaryl(格列美脲)是第2批全國帶量採購品種,賽諾菲未能中標,在其他5家入圍企業的衝擊下,2020Q1中國收入為3300萬歐元,也下滑了13.2%。
  • B肝原研藥仿製藥之分,活性成分總體相當,客觀認識仿製藥
    仿製藥和原研藥最主要區別是,原研藥需要進行人體III期臨床試驗,但仿製藥通常只要做生物等效性研究。因為仿製藥都是在原研藥基礎上的,原研藥已經做過了III期大規模的臨床試驗,故而所對應的仿製藥通常可以免去III期臨床,這樣可以節省許多資金投入,為今後仿製藥上市提供更低廉價格。仍有許多人疑問,原研藥與仿製藥是否具有較大質量方面差異呢?
  • 中國仿製藥在國際市場「攻城略地」 一致性評價成關鍵
    2016年2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直面了中國仿製藥與原研藥在藥效上存在的差距,並把一直躲在質量安全背後的仿製藥企業推到了臺前。仿製藥與原研藥的差距「仿製藥不是原研藥的山寨產品,而是原研藥的複製品,與原研藥在規格、劑型、用法、用量、質量可控性和療效方面一模一樣,可以完全替代原研藥。各國都普遍鼓勵和發展仿製藥,通過有效、安全、廉價的仿製藥,降低藥品價格,從而節省醫藥總費用,提高藥物可及性。」
  • 景峰醫藥加大研發投入 仿製藥形成產品梯隊
    4月20日,景峰醫藥發布2017年年報,公司在確保主力產品穩步增長的基礎上,加大研發投入,在研的多個高端仿製藥已形成產品梯隊,有望助力公司走與國際接軌的仿製藥產業化道路。景峰醫藥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84億元,同比減少2.1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2億元,同比減少52.33%。記者注意到,公司年報淨利潤與此前披露的業績快報有7000萬元的差異。
  • 仿製藥發展按下的「快進鍵」 下半年10款重磅仿製藥或將上市
    (健康時報記者 趙萌萌)7月23日健康時報記者根據Insight資料庫不完全統計發現,2020 上半年至少批准 14 個首仿品種,預計下半年,還有10款首仿藥將獲批,其中正大天晴最多,共有3款。自2019年10月國家衛健委聯合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藥監局等部門發布《第一批鼓勵仿製藥品目錄》後,按下了我國仿製藥發展的「快進鍵」。
  • 魯南製藥參加第二十屆世界製藥原料中國展
    -12-21 14:36:16 來源: 臨沂資訊網 舉報   12月16日,第二十屆世界製藥原料中國展
  • C肝患者買國外仿製藥續命
    信陽一家醫院的醫生給C肝病人開的國外仿製藥。 受訪者供圖一位患者服用的來自印度的最新仿製藥。 受訪者供圖信陽一家藥店配送申請單中顯示的仿製藥庫存情況。新京報記者 吳靖 攝國產第一款C肝新藥已批准上市,或成為性價比更高的治癒性藥物52歲的農民趙麗沒想到的是,法律許可之外的仿製藥物,救了她一命。
  • 2014中國仿製藥峰會公布演講嘉賓
    上海2014年2月21日電 /美通社/ -- 食藥總局自2012年啟動仿製藥質量一致性評價。最近,國家食藥總局29日公布了三個藥品品種的評價方法。 我國每年批准上市的藥品有1.6萬種,藥品批准文號18.7萬個。
  • 瑞德西韋仿製藥量產 專利問題何解
    博瑞醫藥在此時量產仿製藥,還面臨著專利問題。瑞德西韋三期臨床試驗所使用的安慰劑仿製藥量產王徵野告訴經濟觀察報,其公司在看到美國1例新冠肺炎患者使用瑞德西韋治癒的新聞後開始「開發這個產品」,大約十幾天做出原料藥,2月13日開始生產製劑。
  • 19億棄購後又欲44億買回背後,瀚暉製藥是海正藥業全部的賭注?
    頗有意思的是,這項交易的標的正是海正藥業兩年前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資產,而後HPPC股東Sapphire在2017年以2.8639億美元(約20億元人民幣)獲得HPPC全部股權,進而持有瀚暉製藥49%股份。如今僅兩年時間,Sapphire一轉手淨賺金額超20億元。海正藥業19億棄購後又欲44億買回,前後兩次交易估值差距巨大,遭到外界質疑,甚至引來上交所的問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