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在8月25日發布專欄文章,指出拜登如當選,他可能會讓美國回歸以前「正常」的外交政策,而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美國不能再回到無處不在、解決所有問題的狀態。以下是原文。
當拜登上周被提名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時,他承諾不僅要重建美國,而且要「把美國建設得更好」。他的競選活動賣的是一個承諾:很快川普總統就會離開,美國可以恢復到川普之前的「正常生活」,略有改善。外交政策如此,其他任何事情也是如此。
對任何經歷過過去四年混亂的人來說,恢復到原狀是很誘人的。誰不想回到外交政策不是由推特制定的時代?而拜登的總統任期無疑會比川普看起來和聽起來都要好。拜登會發表關於美國領導力的演講,重申美國對盟友的支持,並批評海外的人權侵犯行為。
但我們應該警惕。拜登似乎不太可能改善美國的外交政策,我們更有可能回到一個狹隘的華盛頓共識,這個共識已經讓美國和世界失望。
公平地說,競選中關於外交政策的言論是模糊的。它充滿了對美國領導力和全球挑戰的引用,可能是你期望的模板。但它承諾了一套極其廣泛的外交政策目標,從推進人權、對抗專制者和民粹主義,到確保美國軍隊保持「世界最強」。
這些不僅僅是陳詞濫調。它們標誌著對冷戰後觀點的回歸,即美國可以,而且應該無所不在,解決所有問題。這種做法可能會使美國陷入更多年的高額軍費開支、目前在十多個國家進行的更長時間的「全球反恐戰爭」、變成泥潭的進一步人道主義幹預,以及對俄羅斯等國採取更加對抗的做法。
簡而言之,拜登的願景看起來不像是一個更好的外交政策方針,而更像是一場重演。正如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政治學家保羅-穆斯格雷夫所說,「他的立場聽上去是如此熟悉,以至於看起來更像是傳統智慧的重述, 而不是新的外交政策的綱領。」
但這種「熟悉」的做法近年來卻一次次導致失敗。無論是在伊拉克、利比亞、烏克蘭還是其他地方,美國都遇到了問題,而這些問題是無法用更「強勢的做法」,或更具有「美國領導力」(用外交政策機構最喜歡的兩個陳詞濫調來形容)來解決的。拜登忽視了川普擔任總統期間的一個積極方面:它促使美國人質疑,美國傳統的外交政策方法是否真的讓美國更安全。
當然,拜登政府不一定會複製過去的失敗。競選文件和立場演講並不總是一個總統如何行事的好指南。而拜登的記錄顯然是好壞參半。他有實質性的判斷失誤,比如他在2003年支持入侵伊拉克,也有令人驚訝的克制聲音,比如他在2011年反對推翻利比亞的穆阿邁爾-卡扎菲。
目前,了解拜登今天立場的最好方法是看看他身邊的人。
傑克-沙利文,這位副總統的前國家安全顧問,現在是他競選的高級顧問。沙利文先生本月在《大西洋》雜誌上撰文稱,美國必須重新擁抱美國的「特殊主義」,回歸全球領導力的外交政策,「重新相信美國價值觀在世界上的力量」。
拜登的許多其他顧問似乎也想讓美國回到川普之前的幹預主義共識。尼古拉斯-伯恩斯,一位正式的競選顧問,是2003年伊拉克戰爭的堅定支持者。而安東尼-J-布林肯在沙利文先生之前擔任副總統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現在是競選活動中的高級外交政策助手,他在2019年與新保守主義者羅伯特-卡根共同撰寫了一篇文章,譴責川普願意考慮從阿富汗撤軍,並批評歐巴馬不幹預敘利亞的決定。布林肯先生此前也是《泰晤士報》的特約評論員。
歐巴馬的其他前助手也參與了更多非正式的競選角色。薩曼莎-鮑爾因主張幹預利比亞、敘利亞和其他地區而聞名。而被廣泛吹捧為可能的國防部長人選米歇爾-弗盧諾伊,幾周前就認為,美國必須用軍費開支進行「大賭」,以維持美國的軍事能力。
進步的聲音,包括來自歐巴馬政府的聲音,似乎被排除在競選活動之外。這是一個遺憾,尤其是因為今年的民主黨初選以其關於外交政策的辯論而引人注目。參議員伯尼-桑德斯和伊莉莎白-沃倫幫助推動了關於軍費開支和使用武力等關鍵問題的重要對話,反映了民主黨對新事物的渴望(而且不僅僅是在民主黨的基地,川普在2016年的反戰言論也受到共和黨選民的歡迎)。
為了尋求恢復美國的領導地位,拜登還可能會錯過建立一個更具建設性、較少軍事化的外交政策的機會,這種政策將盟友視為真正的合作夥伴,而不僅僅是追隨者。這種方法將推動增加軍費分擔,這是川普所倡導的,雖然他做得不太「優雅」。它將儘可能注重多邊外交,而不是簡單地推動美國的要求。而且它將尋求緩和與一些國家的緊張關係,而不是通過增加軍事存在或制裁來加劇緊張關係。
最後,毫無疑問,拜登的外交政策會比川普更好。從他在中東地區無法無天的暗殺和對外交的蔑視,到他不斷試圖鼓動與一些國家的對抗,川普一直是世界上的不穩定力量。
但他不尋常的總統任期確實為美國人創造了一個機會。它使他們能夠質疑關於美國對世界態度的陳舊和缺陷。就在剛過去的5月,川普在西點軍校發表講話,稱「我們不是世界警察」,美國軍隊的職責不是「重建」海外國家,而是保衛美國的國家安全。近期,他也宣布了從德國撤軍的決定,作為2020的競選綱領之一,他將要求盟國「公平」分攤軍費。
拜登正在做相反的事情,將美國帶回外交政策的過去。他可能認為,他是在讓美國回歸「正常狀態」。相反,他正在浪費把美國的外交政策恢復到更好狀態的機會。
#美國大選#,#美國外交政策#,#川普#,#拜登#
譯者:帆子
責編: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