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仙劍六的風聲顯然已經隨著玩家們逐漸冷卻的熱情漸漸淡了下去。不過前不久央視二套的一檔節目又將仙劍系列這個飽受爭議的遊戲作品拉回到了玩家們的視線當中,但這一次仙劍以及仙劍之父「姚仙」卻成為了配角。主角就是今天閃電為大家帶來的《風之旅人》以及他的製作人,被稱為「遊戲禪師」的陳星漢。
《Journey》官方翻譯叫《旅途》,但玩家們更喜歡他的通行譯名《風之旅人》。這個翻譯的由來是因為《Journey》的日版官方名字是 「風ノ旅ビト」,於是就有了「風之旅人」這個名字。
當然,今天閃電要跟大家說的不是這款遊戲名字的來歷,對於這樣一款遊戲來說,名字真的只能是一個代號。《Journey》是一款2012年的遊戲,對於如今的遊戲市場來說,三年的時間已經可以讓一部遊戲成為名副其實的老遊戲了。說來慚愧,作為一名遊戲編輯,面對這樣一款好評如潮的神作,閃電居然在三年後才第一次草草的體驗了一遍遊戲的流程,而就是這樣草草的過了一遍遊戲流程,卻給我帶來了無以復加的震撼。下面閃電就來和大家聊聊陳星漢和他的這部佳作《Journey》。
我們先來說說這位「遊戲禪師」也就是《Journey》的製作人陳星漢。說到陳星漢就不得不高呼一句「索大好」,近兩年索尼對於獨立遊戲的支持,讓無數獨立遊戲製作人和他們的作品得以被廣大玩家所知道,陳星漢就是通過PS3這個平臺讓玩家們知道並記住了他。對於如今的遊戲市場,陳星漢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對於當今的主流遊戲並不感冒的他,認為遊戲應該是一個伴隨人們一生的玩伴,一種精神寄託。而如今的主流遊戲多是競爭、競技性強的熱血遊戲,這類遊戲對於青少年來說有著極大的吸引力,但對於相對成熟的成年人來說卻很難打動他們,成年人面對娛樂的態度著重在情感寄託方面,顯然陳星漢在這一方面做的十分到位。如果仔細研究陳星漢的作品你會發現,不論是《花》也好、《雲》也罷、亦或是《Journey》,在體驗這些作品時你很難看到遊戲再給玩家講述什麼,玩家在體驗這些遊戲時所感受到的就是他心中那個獨一無二的情感認知。所以陳星漢的作品面向的並不是什麼核心玩家群體,即使是一個剛剛接觸電子遊戲的新玩家,在接觸到這些遊戲時也能被深深地吸引而無法自拔。
再來說說遊戲,《Journey》這款遊戲的整個流程不長,對於玩慣了大製作遊戲的玩家來說,《Journey》的流程甚至可以用很短來形容,如果只是為了通關遊戲流程,兩個小時的時間完全夠用,但如果是用這種心態去體驗《Journey》這款遊戲,未免有點豬八戒吃人參果的囫圇之感。
前邊說到了陳星漢的遊戲理念,而他也確實做到了這一點。作為一款網路遊戲,《Journey》有著完全不同於熱門網遊的特點,在遊戲中你只可能碰到除你之外的唯一一個玩家,你不知道這個玩家來自哪,他/她是男是女,更不知道在穿過前方的大門之後你是否還能見到他/她。你們之間唯一的溝通方式就只有一個摁鍵,摁下這個摁鍵你的頭上會有一個亮光,同樣他也可以通過這個摁鍵呼應你。當兩個人選擇相互依靠的時候,你們還能賦予對方飛行的能力。
簡單的設定,沒有NPC,也沒有需要你擊敗的BOSS,這部遊戲就像一次朝聖之旅一樣,你最終的目的就是到達遠方的那座「聖山」,你不知道那裡會有什麼,更不知道在這途中會遇到什麼,唯一知道的就是在這段路上你可能會感到孤獨也許也會有人讓你依靠。
很多玩家都說《Journey》其實講述的就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在這段旅途中有高潮有低谷,有孤獨也有陪伴。陳星漢在《一人一世界》的節目中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在《Journey》發售後一年左右的時間,他曾經收到過一個玩家的來信。是一個加拿大的小女孩寫給他的,他的父親由於身患癌症在不久前去世了,在他父親去世之前,他們兩個每天都在一起玩遊戲,但父親去世後小女孩因為傷心所以無法再面對那個寄託兩人回憶的遊戲機。直到小女孩再一次「通關」《Journey》後,她對於父親的死釋然了,也從心底為父親感到「高興」,《Journey》讓她不在懼怕死亡,讓她認為父親的離去只是去到了一個比這個世界更美麗的地方。
《Journey》就是這樣一款有著自己獨特魅力的遊戲,很多玩家在通關之後還會一遍一遍的重複這款遊戲,為的只是能在下一次旅途中遇到一個新的他/她,然後互相依靠,帶他們領略這片天地,直到最後與對方一起走入聖山的那個入口。然後再開啟一次新的旅程,去結識一個新的玩家。有意思的是,《Journey》可以讓一個一臉兇相滿嘴髒話的糙漢淚流滿面,也能讓一個安靜的女孩綻放燦爛的笑容,在這個世界裡沒有誰是壞人,只有那個讓你依賴也依賴著你的人,他們會給你源自內心最深處的感動。
所以,如果你玩遊戲,你應該知道一款遊戲,她叫《Journey》;你應該知道一個人,他叫陳星漢。
點擊「閱讀原文」可以觀看《Journey》的流程視頻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