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經典小說!盤點《射鵰英雄傳》電視劇!

2021-01-09 百家號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射鵰英雄傳》以寧宗慶元五年(1199年)至成吉思汗逝世(1227年)這段歷史為背景,反映了南宋抵抗金國與蒙古兩大強敵的鬥爭,充滿愛國的民族主義情愫。該小說歷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在人物創造與情節安排上,它打破了傳統武俠小說一味傳奇,將人物作為情節附庸的模式,堅持以創造個性化的人物形象為中心,堅持人物統帥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發展需要及其內在可能性、必然性來設置情節,從而使這部小說達到了事雖奇人卻真的妙境。

今日荔枝就帶大家盤點下七部《射鵰英雄傳》電視劇:

《射鵰英雄傳》1976年

76版《射鵰英雄傳》由香港佳藝電視臺出品,由蕭笙導演,白彪(郭靖)、米雪(黃蓉)、梁小龍(楊康)、孟秋(穆念慈)主演。

該劇曾經紅極一時,也造就了米雪的視後地位。76版之所以被人們淡忘,主要的原因是演員的選用上面不到位,沒能將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展現出來。

《射鵰英雄傳》1983年

83版《射鵰英雄傳》由香港無線電視臺出品,由王天林導演,黃日華(郭靖)、翁美玲(黃蓉)、苗僑偉(楊康)、楊盼盼(穆念慈)主演。

1983年,《射鵰英雄傳》在香港無線電視臺播出後,收視率極高,成為一部公認的經典武俠劇。1985年,《射鵰英雄傳》被引進中國內地播出,造成了很大的轟動效應。作為一部被華人地區各大電視臺多次重播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影響了中國內地兩代人的價值觀和擇偶觀,成為內地眾多70、80後的集體回憶.

《射鵰英雄傳》1988年

88版《射鵰英雄傳》由臺灣中視出品,由李朝泳導演,黃文豪(郭靖)、陳玉蓮(黃蓉)、潘宏彬(楊康)、邱淑宜(穆念慈)主演。

本劇共分兩部,分別是《大漠英雄傳》和《華山論劍》。根據金庸原著並借鑑83版《射鵰英雄傳》改編拍攝的臺灣武俠電視劇。

《射鵰英雄傳》1994年

94版《射鵰英雄傳》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品,由李添勝導演,張智霖(郭靖)、朱茵(黃蓉)、羅嘉良(楊康)、關寶慧(穆念慈)主演。

該版《射鵰》通過另闢蹊徑來創新,比如該版《射鵰》突出的是黃蓉對郭靖的情意,當郭靖將自己的貂裘大衣披在黃蓉身上時,黃蓉就已經開始含情脈脈地看著郭靖。此後不久,大雪紛飛中,兩人在湖上見面,黃蓉首次亮出女兒身時,更是對郭靖說:「難道你有點什麼事,蓉兒一個人會留在世上?」 。這是最尊重原著的一個版本,幾乎是原汁原味,演員們的演技都不遜色,許多細節處理得不錯,從表演、造型以及拍攝都力求風格統一。

《射鵰英雄傳》2003年

03版《射鵰英雄傳》由華夏視聽環球傳媒(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由鞠覺亮、王瑞、于敏導演,李亞鵬(郭靖)、周迅(黃蓉)、周杰(楊康)、蔣勤勤(穆念慈)主演。

2003年李亞鵬版《射鵰英雄傳》是一部巨資打造的影視劇。且不論它的整體效果,就其質量而言,宏大的拍攝場面、費用的巨大投入、配樂、音響、畫面,都堪稱歷屆射鵰之最。古靈精怪的周迅扮黃蓉也別有一番韻味。該劇最成功之處倒並不是演員陣容和配搭,而是他真能忠於原著,拍出金庸文學中的武俠味道。過往的《射鵰》限於製作條件或預算,對某些千軍萬馬大場面,總是避重就輕,匆匆帶過;甚至是索性避而不提。《射鵰英雄傳》的主題是何謂俠之大者,郭靖與成吉思汗討論怎樣才算大英雄,可謂戲肉所在。然而,以前多個版本不要說拍不了蒙古部族草原,甚至是成吉思汗這個角色,也是面目模糊,草草交代一下就算。由於特技的普及,加上多年來深受港臺武打招式的薰陶,大陸製作的武俠劇,到《射鵰英雄傳》的誕生,可說已培養出自己一套風格,青出於藍勝於藍,令人耳目一新。

《射鵰英雄傳》2008年

08版《射鵰英雄傳》由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出品,由李國立、梁勝權、吳錦源、黃偉明、林玉芬導演,胡歌(郭靖)、林依晨(黃蓉)、袁弘(楊康)、劉詩詩(穆念慈)主演。

這個版本的《射鵰》更能博得年輕觀眾的喜愛,「清新、明快有張力」是網友給予的評價。該版主打「偶像牌」,因仙劍奇俠一炮走紅的胡歌、拍攝過多部臺灣偶像劇而被內地觀眾所熟知且喜愛的林依晨,就是最好的例證。劇中另外兩大主演,楊康和穆念慈的扮演者袁弘、劉詩詩,也顯現出逼人的偶像氣質。可以說整部劇,男俊女俏、養眼至極,不少觀眾戲稱其為「偶像版射鵰」。

《射鵰英雄傳》2017年

17版《射鵰英雄傳》由愛奇藝、華策影視、完美建信、完美世界影視聯合出品,由蔣家駿導演,楊旭文(郭靖)、李一桐(黃蓉)、陳星旭(楊康)、孟子義(穆念慈)主演。

本劇是這麼多改編版本的金庸武俠劇裡最尊重原著的,原著裡廣袤的大好河山描繪不再是綠棚呈現,而是實地採景,尤其是草原風光讓人有「風吹草低見牛羊」的臨場感。從內容上還原了原著裡「風雪驚變」和「江南七怪」兩章內容,這肯定是令原著黨們歡欣鼓舞的,牛家村巨變、醉仙樓會師、法華寺比武、十八年之約、郭靖之母雪中產子以及母子遠赴蒙古這些被好多個版本一筆帶過甚至語焉不詳的內容,這一版的電視劇全都予以忠實呈現。相比於內容,《射鵰英雄傳》的靈魂貫穿於每一集裡,這就是「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也鑄就了新版《射鵰英雄傳》的氣魄和格局。

相關焦點

  • 金庸《射鵰英雄傳》將開拍電影,李亞鵬、胡歌等都曾演過電視劇!
    目前電影版《射鵰英雄傳》還處於籌備階段,主演還未對外公布。說道金庸的《射鵰英雄傳》,70後、80後、90後都不陌生,因為這是被改編影視作品頻率最高的作品之一。其中電視劇版本多達7個。《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創作的長篇武俠小說,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後收錄在《金庸作品集》中,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的第一部。
  • 【文泉薦書】《射鵰英雄傳》及金庸武俠小說
    武俠小說是香港通俗文學的第一大門類,其它還有言情小說、科幻小說、偵探推理小說、歷史小說、框框雜文(又名:專欄雜文)等。自1954年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的問世後,新派武俠小說迅速興起,贏得了市民和知識分子的共同閱讀愛好。梁羽生也成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共出版了35部著作,代表作有《白髮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等。其作品內容大都有史實依據,又充滿古典詩詞氣息。
  • 男人的三種表現,淺談經典電視劇《射鵰英雄傳》83版
    《射鵰英雄傳》83版,是當時香港TVB引入大陸的一部經典電視劇。這部劇無論是從選擇到配樂,然後包括整個的劇情,演員,都能算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金庸武俠劇。《射鵰英雄傳》83版就是黃日華和翁美玲主演的版本,豆瓣評分高達9.1分。
  • 盤點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中讓人驚豔的名字
    《射鵰英雄傳》《射鵰英雄傳》1、郭靖和楊康郭靖和楊康的名字取自「靖康之恥」。
  • 盤點幾部模仿金庸《射鵰英雄傳》中五絕設定的名家武俠小說
    《射鵰英雄傳》連載大獲成功,奠定了金庸在新派武俠小說界的「武林至尊」地位,《射鵰英雄傳》也被奉為武俠小說的「經典之作」,成為武俠小說典型的「英雄史詩」。有人模仿金庸的筆名,有人模仿金庸的書名,當然也有模仿金庸大師射鵰的味道。這裡說說模仿射鵰的味道幾部小說!這裡大多是當時武俠小說名家,模仿射鵰英雄傳中的情節。
  • 《射鵰英雄傳》固然經典,但本書有一不合理之處,金庸也承認過
    《射鵰英雄傳》是我國文學史上,最具傳奇色彩,也是受眾面極廣的一部佳作。本書作者乃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射鵰英雄傳》成書時間為1957年至1959年,它也是金庸先生創作的第三篇長篇武俠小說,開啟了"射鵰三部曲"的先河。
  • 金庸先生最經典的三部作品,《射鵰英雄傳》到底能不能入榜?
    金庸先生最經典的三部作品,《射鵰英雄傳》到底能不能入榜?「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上一部《越女劍》,金庸先生一共創寫出了十五部經典的武俠小說。金庸先生以其獨特的文筆,勾勒出了一個個武俠江湖,其作品也影響了一代代人,那麼,在金老的十五部經典著作中,最經典的作品究竟是哪三部呢?比較有爭議的《射鵰英雄傳》究竟算不算?縱觀金庸眾多武俠小說中,最讓人喜愛的莫過於如下幾部:《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俠客行》、《笑傲江湖》、《鹿鼎記》、《連城訣》、《雪山飛狐》。
  • 盤點金庸的那些經典小說
    盤點金庸的那些經典小說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或是看過由他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作品的人應該都知道,金庸的武俠小說往往氣勢恢寵,在題材的選擇、人物的塑造和展現社會時代風貌方面都有鮮明的特色。《鹿鼎記》金庸的最後一部長篇武俠小說該小說於1969年-1972年間創作,背景設置在明末清初。在《鹿鼎記》中,金庸將虛構和歷史人物混為一體,歷史在金庸的筆下,要圓就圓,要方就方,隨心所欲,無不如意。可以一本正經敘述史實,也可以隨便開歷史玩笑可以史實俱在,不容置辯;也可以子虛烏有,純屬遊戲。
  • 83版《射鵰英雄傳》不符合原著,為什麼還能被捧為「經典」?
    眾所周知,金庸小說現在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相關改編的影視劇功不可沒。在眾多金庸小說改編影視劇中,香港tvb出品的83版《射鵰英雄傳》算是影響很大的電視劇,被很多人捧為「一代經典」。金庸本人曾當面對83版射鵰的編劇陳翹英大發脾氣,連「再這樣篡改就不給版權」都說出來了,可見劇情與原著的差異之大。
  • 83版《射鵰英雄傳》不符合原著,為什麼還能被捧為「經典」?
    眾所周知,金庸小說現在能有如此大的影響力,相關改編的影視劇功不可沒。在眾多金庸小說改編影視劇中,香港tvb出品的83版《射鵰英雄傳》算是影響很大的電視劇,被很多人捧為「一代經典」。
  • 1983版《射鵰英雄傳》將重播,黃日華翁美玲再現金庸經典
    10月30日,94歲武俠小說大師金庸先生與世長辭,引發了無數粉絲的追憶,而重溫他的作品無疑將是最好的紀念方式。金庸先生的故鄉在浙江海寧,為此,浙江衛視緊急調整排播方案,從11月5日起,在下午時段每天四集重播1983年版的電視劇《射鵰英雄傳》。
  • 83版《射鵰英雄傳》成絕世巨著,影響源遠流長,致敬時代經典!
    說起最經典的電視劇,那其中肯定包含83版的《射鵰英雄傳》了,而要說起金庸電視劇其中的佼佼者,83版的《射鵰英雄傳》也肯定是排在前列的,所以83版的《射鵰英雄傳》在眾多電視劇中的地位是非常之高的。在83版的《射鵰英雄傳》中,有著太多的實力派演員,正是有了這些演員們的精彩演繹,才能夠保證83版《射鵰英雄傳》成為亞洲電視史上的一部典範大作,也為之後華人電視製作帶來了啟示和領頭的作用。在該劇開拍前的觀眾市場調查,女主角黃蓉的全港海選,無法複製的臺前幕後經典組合,都是構成這部經典大劇30多年來依然魅力不衰的決定性因素。
  • 《射鵰英雄傳》黃蓉的五位扮演者,唯獨她飾演的最經典
    《射鵰英雄傳》黃蓉的五位扮演者,唯獨她飾演的最經典說起經典電視劇,不得不提83版的《射鵰英雄傳》,可能現在的90後、00後看的很少
  • 為什麼我們至今仍然喜歡電視劇83版《射鵰英雄傳》
    ——謹以此文獻給永遠的大師和永遠的經典今年是金庸小說《射鵰英雄傳》發表64周年,也是1983年香港TVB版電視劇《射鵰英雄傳》(簡稱83版《射鵰英雄傳》)首播37周年。金庸被譽為新武俠小說的泰山北鬥,按他自己的評價,《射鵰英雄傳》屬於他早期的作品,比起後來的《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作品藝術上並不那麼成熟。
  • 盤點六部無法超越的金庸武俠電視劇,每一部都是經典
    相信很多觀眾都看過金庸武俠電視劇,金庸的武俠劇大多都塑造了很多偉大的人物形象,而這些英雄人物每一個都成了經典,金庸更是寫出了很多讓人又愛又恨的反派角色
  • 金庸小說的結局之《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大概是金庸流傳最廣的作品了吧。託上世紀八十年代香港電視劇的福,我知道的金庸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射鵰英雄傳》。
  • 金庸小說英譯版始於《雪山飛狐》,《射鵰英雄傳》英譯本被稱「中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封面新聞記者 寧寧今年2月,金庸先生撰寫的武俠小說《射鵰英雄傳》英譯本第一卷《英雄誕生》(Hero Born)由英國麥克萊霍斯出版社(MacLehose作為《射鵰英雄傳》英譯本出版前僅有的三部完整英譯本,這三部作品翻譯起來相當不容易。《雪山飛狐》的翻譯情況尚不清楚,但《書劍恩仇錄》的翻譯據說花了十年之久,《鹿鼎記》則費時近六年。《鹿鼎記》的譯者閔福德教授在該書序言中坦承《鹿鼎記》比《紅樓夢》難翻譯。1996年,他和學生賴慈雲(Sharon Lai)曾開始合譯《射鵰英雄傳》,但最終並未完成。
  • 《射鵰英雄傳》開創武俠盛世後,有多少作家模仿金庸的名字與小說
    金庸先生經過《書劍恩仇錄》與《碧血劍》小試牛刀後,在1957到1959年間在《香港商報》連載《射鵰英雄傳》,隨即在港、臺、新、馬引起轟動,從此奠定了金庸在新派武俠小說界的「武林至尊」地位,《射鵰英雄傳》也被奉為武俠小說的「經典之作」,成為武俠小說典型的「英雄史詩」。
  • 盤點射鵰英雄傳各個版本,有一個版本你可能都沒看過!
    前段時間金庸先生的離世,可以說是中國的一大損失。金先生在生前有很多著作,我們每個人基本上都是看著他的小說長大的。
  • 7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最經典是83版,主題曲也是
    【7版《射鵰英雄傳》電視劇,最經典是83版,主題曲也是】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中的經典,其改編的電視劇已有7部之多,但真正稱得上公認的經典,大概只有83年黃日華翁美玲的版本。》最初連載於1957~1959年的《香港商報》,第一部電影《射鵰英雄傳》卻在1958年就上映了,是第一部金庸武俠影視作品;當時書還沒寫完,電影已經出來了,也是一段經典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