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位於我國青藏高原的西南邊陲,平均海拔在4000米左右。如此之高的海拔,西藏也常常被世人認為是最接近天空的地方,神聖而又莊嚴的布達拉宮屹立於此,雪山與草原的結合令這片土地格外空靈。這裡的人們敬畏自然,敬畏神明,宗教的傳承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作為佛教聖地的西藏,不乏虔誠跪拜的信徒和僧侶。但是有這麼一位僧人,雖然他從小就被其他人認定了,是五世達賴的轉世靈童,天賦異稟。
但他卻選擇了還俗塵世間,到處流浪,留下了一段悠遠而美麗的傳說。他就是倉央嘉措,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藏族詩人。
他既是西藏茫茫萬裡雪域的王,也是在拉薩街頭流浪著的情郎,他是神秘的,也是不朽的。倉央嘉措的這一生裡,除了跪拜在佛像前的靜謐安詳的生活外,他也有過聖潔又悽美的愛情。二十四年裡,他經歷過美好,也有過遺憾,儘管生命短暫,但是過得卻非常豐富。
愛情與事業,就像擺在倉央嘉措面前的,兩條方向完全相反的道路,佛祖與姑娘,只能選擇一個。該選哪一個?倉央嘉措自己也是非常糾結的,於是就有了《六世達賴》這首詩。在這首詩中,倉央嘉措寫出了自己的苦悶和擔心,讓我們一起來賞析一下其中的兩句吧。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我曾經因為愛上了一個姑娘,想要和她永遠在一起,以至於我要考慮的凡塵俗事太多了,多到它們裝滿了我整個心。我開始變得對佛教的事情不再那麼上心了,滿心滿眼的都是我的姑娘,我也因此耽擱了自己的修行功課,損傷了自己的修行。
如果想要和我心愛的姑娘在一起,那麼我此生就無法再一心向佛的修行了。如果我不選擇和我的心上人在一起,要我到那深山老林裡去靜心,那麼我也會很苦惱。因為過上那種與世無爭的生活,就意味著我會辜負那個姑娘的一往情深,我也再也見不到她的容貌了。
和普普通通的男孩子一樣,倉央嘉措在最美好的年華裡,遇見了他心中的白月光。純潔美好的愛情令他暫時忘卻了自己的身份,但是佛教是神聖的,不允許他沾染俗塵。從小被寄予了厚望的倉央嘉措背負了很多的責任,這份重擔也不允許他肆意妄為。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對佛祖的虔誠和對愛人的真誠,兩種感情無法同時存在;跪於佛像前和擁愛人入懷,兩種情況也不會同時發生在我身上。世界上怎麼可能會存在一種兩全其美的方法,可以在不辜負我的愛人時候,也不會辜負佛門對我的栽培。
我的身份是特殊的,所以從小時起我便很清楚我的責任,該做什麼事情我也都明白。所以我在修行時非常刻苦,心中只有對佛教無限的崇敬和虔誠。
我一直都是清醒的,但這種理智在結識了我的心上人之後,就已經煙消雲散了,我開始迷失了對佛祖的敬畏。
儘管我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和我的心上人在一起時,我體會到了前所未有的輕鬆和愉悅。但是佛堂淨雅,心中沾染了紅塵的我不配再侍奉在旁。我不想背叛培養我的佛門,我也不想拋棄我的愛人,可總是要有一方被傷害的。
這句話雖然僅有14個字,但卻表達出了倉央嘉措的深情。儘管身上責任重大,但是他還是不想辜負那個姑娘。這句話深刻的寓意感動了很多人,於是時至今日仍然被很多人用來向心上人表明心意,當然這句話也是很多少女非常喜歡的。
古詩詞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將漢字押韻藝術,和聲律之美,表現得淋漓盡致。唐詩的凝練,宋詞的意境深遠,曲調悠長,都給了我們極大的心靈享受。
尤其是宋詞,豪放派和婉約派所誕生的詞作,百花齊放,將宋詞點綴得更加閃耀。像是李煜的「亡國之詞」;蘇軾的「狂放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愁緒」,都能給替我們訴說心中的喜怒哀樂,抒發各種情感。
喜歡宋詞,同時又想了解詞人生平的朋友,不妨看看這套詞傳。分析詞作的同時, 還配有詞人的生平事跡,讓你通過詞作,了解他們的或幸福;或坎坷的一生。
這套詞傳包括:《李清照詞傳》、《李煜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六本詞傳原價238元,限時特惠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增加自己的書卷氣,成為文藝青年。
愛聊歷史吧總結:住進布達拉宮裡時,他是佛家裡身份高貴的信徒;便衣走在拉薩的街頭只為尋找心上人時,他是痴心專情的男兒郎。倉央嘉措寫出來的不僅是詩,也是自己真實的人生經歷,更是自己的一段段傳奇。
最後倉央嘉措沒有和他愛的姑娘在一起,他病逝於二十四歲那一年的冬天。西藏的空氣是純淨的,倉央嘉措的心也是清澈的。如果不是身份的特殊,那麼他們二人的愛情將會是一段人人歌頌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