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間最美的情郎,所遇女子都甘心為他傾覆一生。
他是雪域最哀傷的王,苦苦在政治與紅塵中掙扎求索。
在歷代達賴喇嘛中,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是一位非常獨特而神秘的人物。他是一代達賴,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以情詩聞名於世。
這些詩句中,我們熟悉的有很多。
前幾年,在網上流傳特別廣的《見與不見》,就是出自倉央嘉措。
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裡,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裡,不舍不棄。
來我的懷裡或者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 相愛。
寂靜 歡喜。
今天小詩要和大家說的不是這一首見過不見,而是倉央嘉措更加經典,可以稱之為絕美的一首情詩,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他一生痴情,也流傳了300多年。
這首詩你一定見過: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倉央嘉措,喜歡一位美麗的姑娘,叫瑪吉阿米。他們兩小無猜,海誓山盟。但是由於倉央嘉措的特殊身份,他不得不放棄自己鍾愛的人,但是兩種情感又在內心相互交錯,致使詩人不知該作何選擇。
既要繼承衣缽,傳承家族的使命,又想要追求自己的愛情,但是詩人內心深知,這兩者是不能同時兼得的,必須要放棄其中之一,在「大家」的前面,他不得不捨棄自己的「小愛」。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這兩句被作為愛情世界中的千古名句,更是因為這句話寫出了不同程度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時至今日,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對很多事物不都存在於兩難之中嗎?
它永遠與喜愛它的讀者存在一個共鳴點,也正是這個共鳴點觸動了多數人的心弦。
300多年過去了,布達拉宮門前的轉經筒,轉過一世又一生。多少人事,都被歷史的風塵,淹沒得嚴嚴實實,再無跡可尋,然而,倉央嘉措和他的愛情,確如漫山遍野的格桑花,世世代代,盛開在青藏高原上,盛開在人民的心裡。
他的每一首詞,似乎都是能夠直接穿透著的心,說出那些多情之人內心的想法和糾結之處,他被譽為「多情的兒郎」,也是不無道理的,在懂得這種情思的同時,又能用優美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這大概也是倉央嘉措的最難能可貴之處。
而像這樣的人真的不多見,不過,納蘭容若還是要算一個。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句詩詞,也是讓無數人喜歡的情詩,可以說和倉央嘉措的名句不分上下。
都說,世間有兩首極美的詩,一首叫做納蘭容若,一首叫做倉央嘉措。
網上曾流傳過一句話「男人不讀納蘭容若,女人不讀倉央嘉措」。納蘭容若一生被情愛所困,倉央嘉措一生被現實所綁。二人是那麼的相似,卻又與眾不同。
一個是繁華帝都裡的富家公子,一個是雪域高原上的藏家少年;一個是不喜富貴只愛煙波風物的多情才子,一個是不愛朝政只慕人間煙火的六世活佛。他捏花落筆,即生萬種風情;他誦經念佛,眉間百感交集。
若兩者生在同一個時代,那又是怎樣的精彩。
明眸皓齒豔無雙,比擬圓月兩相仿。惆悵嬋娟多寂寞,歡情只供一夜長。
倉央嘉措的這首情詩只有4句話,卻仿佛讓我們看到了翩翩少年與傾城佳人相遇的畫面,但又好像此景只配留在遐想中。
這首詩沒有明確指定寫給誰的,但從字語間應該能看出,是寫給自己曾經的愛人的。這首詩整篇讀後,激起了我們心中的陣陣漣漪。這不就是愛情中最遺憾的嗎?
詩的第一句和第二句中,描寫的主要是女子的豔麗外表,說她長得明眸皓齒,人世間沒有比她更漂亮的女子了。而自己從見到她的那一刻,就被深深地吸引,由此愛上她,女子就像明月一般的讓人驚豔。
詩的第三句和第四句中,描寫的主要是自己對於愛情的感慨與哀傷。自己的這段愛情如此的短暫,心中難免不覺惆悵。兩人雖然一起度過了難忘的夜晚,但夜晚太短暫了,只能彼此分開了。
這首詩整體來說描寫的還是比較簡單的,女子的外貌,短暫的相逢與相處。但這簡簡單單的描寫,卻勾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思。
不經歷愛的人是寫不出如此深情的作品的,倉央嘉措的情與愛在自己的詩詞中體現得淋漓盡致,好像詩詞就是他的生命。
《倉央嘉措詩傳》收錄、整理、翻譯了倉央嘉措流傳下來的一些作品,並做了文辭賞析。
不偏重學術的分析,只願與倉央嘉措詩歌的愛好者們分享那些真摯樸實的字句帶來的瞬息感動。
這套詞傳不只有「不負如來不負卿」的倉央嘉措,還有「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納蘭容若。
亦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蘇軾。「千古才女」李清照,「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也是在這套書籍中。
這套書籍的封面設計很有意思,每一本書都是對應每一位詩人的。優美的古風配以精美的書籤,難免不會讓人覺得上檔次。
這套書的字跡是很清楚的,閱讀時完全不會擔心費眼睛。而且書中偶爾會有插畫與詩詞呼應,閱讀者看起來也更方便理解。
這套書總共6本,一共是88元錢,88元錢只不過是一張五一遊玩的車票錢,換取詩人的一生佳作難道不划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