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替父親送客離家,詩興大發寫首絕美作,短短28字流傳500多年

2021-01-12 美詩美文

在才子隨處可見,才女一枚難求的古代,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才能培養出一位傳說中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才女呢?這一點我們或許可以參照北宋李清照和東漢班昭。

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是宋代文學家,蘇軾門生,雖然詩詞寫得還不如女兒,但其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藏書多,對於李清照寫詩為文他從不反對,正是有這樣才成就了這位千古才女。班昭則更是不得了,史學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這是一個真正的書香門第,與其說能在父兄相繼離世後續寫《漢書》是班昭之幸,不如說父親班彪從小就已經培養了一個女接班人。

綜上,才女背後總是少不了一個才華橫溢而又能摒棄世俗成見的父親。本期要和大家介紹的是一位明代才女,名叫陸娟。陸娟的父親是明代詩人陸德蘊,這位老夫子一生詩作存世不多,最寵愛的就是女兒陸娟。一日好友過門來玩,席間眾人十分盡興,宴罷陸德蘊讓女兒替他送客,陸娟詩興大發代替父親寫下首《代父送人之新安》。全詩短短28個字句句絕美,最後14字更是妙不可言,流傳了500多年。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

《代父送人之新安》明.陸娟津亭楊柳碧毿毿,人立東風酒半酣。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將春色過江南。

寫此詩時陸娟的年紀史書上沒有記載,但此時她尚待字閨中,推測年紀應該尚小。這是一首七言絕句,從詩風的清麗和筆力的輕巧來看,確實頗具才女詩的特點。

詩的一、二句下筆已是不凡,「津亭楊柳碧毿毿」是東風輕指著渡口兩邊的楊柳,柳自古就有依依惜別之意,這是為了點題。而「人立東風酒半酣」則筆鋒一轉,與離別一貫的傷感不一樣,這7個字塑造的是一群酒後醉眼朦朧的文人形象,一個「酒半酣」意境全出,讓這場送別多了一層詩情畫意。正是因為醉眼看花看柳,才有了後兩句的絕美。

三、四兩句都是詩人的妙筆。「萬點落花舟一葉」以萬點落花襯江上的一葉扁舟,好一幅絕美的春景圖。落花紛紛是動景,一葉扁舟是靜景;落花是春意,扁舟載動的是離情。再加上立於東風中半醉的雅士們,這就是一幅有靜有動、色彩斑斕的畫卷。

最妙的是最後一句「載將春色過江南」,景再美友人總歸要離去,那就將這一江春色都帶走吧。詩人通過極發散的想像,以一江春色贈友人,舟行春相隨,是詩人一番真情的體現,也是她給對方最美的祝福。這樣的落筆,讓全詩不止於眼前的美景,言有盡而意無窮。

縱觀全詩,依依楊柳、人立東風、落花、扁舟,一共寫了4個意象,共同構成了一幅別具風情的送別之景。在詩中我們感受到了離別的不舍,但卻並不傷情,這就是小才女的高明之處。令人遺憾的這是陸娟目前僅存的詩作,被收錄在《明詩別裁集》中,不過只憑這首詩她已然青史留名了。

相關焦點

  • 倉央嘉措這句話堪稱絕美,短短28個字寫盡痴情,至今流傳300多年
    今天小詩要和大家說的不是這一首見過不見,而是倉央嘉措更加經典,可以稱之為絕美的一首情詩,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了他一生痴情,也流傳了300多年。這首詩你一定見過: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但是由於倉央嘉措的特殊身份,他不得不放棄自己鍾愛的人,但是兩種情感又在內心相互交錯,致使詩人不知該作何選擇。既要繼承衣缽,傳承家族的使命,又想要追求自己的愛情,但是詩人內心深知,這兩者是不能同時兼得的,必須要放棄其中之一,在「大家」的前面,他不得不捨棄自己的「小愛」。
  • 倉央嘉措的絕美情詩,短短28字,卻寫盡了一生的深情
    這首詩也不例外,是倉央嘉措在向佛發問,也是其平生絕美之作。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其一生痴情,風靡了300多年。讓我們來品一品: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因為倉央嘉措的情詩,往往是即興所作,而且都是用藏語寫的,所以很多詩作不但沒有題目,就連譯本也多種多樣。以上這一版本是翻譯學家曾緘所譯。這首詩充滿著矛盾和糾纏。
  •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
    黃庭堅7歲時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蘊含人生大智慧,令人深思根據《桐江詩話》記載,皇祐三年辛卯,黃庭堅的父親黃庶曾邀請了幾位詩友在家飲酒吟詩。其中一位說道:「久聞令郎少年聰慧,何不讓他也來吟一首?」於是7歲的黃庭堅便以牧童為題寫下了這首詩。
  • 被無良文人逼得忍無可忍,才女一氣之下給他寫妙詩,流傳100多年
    很多人為人處事的作風就是一個字:忍。這個「忍」字,其實是一個會意字,心上有一把刀,疼得慌。不過咱們要理解,有些職業不忍不行。但文壇的詩人,似乎都不太願意忍。不只是男文人如此霸氣,其實咱們的才女也不弱,李清照、朱淑真的脾氣我們都見識過,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是一位清代才女,此女名叫顧太清。清代文壇一直有這樣一個說法: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這話的意思是,清代的男詞人最有名的是納蘭容若,而女詞人之冠當屬顧太清。
  • 蘇軾半夜睡不著,詩興大發給蘇轍寫首詞,衝著開頭7字便值得一讀
    於是詩興大發給弟弟蘇轍寫了首詞。這詞寫得很水平,但多年來卻被後世嚴重忽視了,讓我們來讀一讀:《木蘭花令·宿造口聞夜雨寄子由才叔》梧桐葉上三更雨。驚破夢魂無覓處。夜涼枕簟已知秋,更聽寒蛩促機杼。夢中歷歷來時路。猶在江亭醉歌舞。尊前必有問君人,為道別來心與緒。
  • 14歲唐代才女學進士在牆上題詩,竟成流傳千古之作,巾幗不讓鬚眉
    我國古代為我們所知的才女不多,數來數去也不過那就是李清照、朱淑真、薛濤、蔡文姬、李採春、上官婉兒、卓文君、魚玄機等人。這些散落在各朝代的才女給我們帶來了不少驚豔之作,文壇因為有了她們便多了一份不一樣的風情。
  • 宋之問的詠雪詩,28個字將雪寫得如此唯美,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
    其中雪景因為其特殊的景象以及高潔的氣質令古詩詞作家們心嚮往之,一旦下雪,他們便詩興大發,他們便有感而發讚美這自然美景,於是乎成就了很多經典詩詞。韓愈的這首經典詠雪詩,僅28字就描繪了雪景的靈動灑脫,令人陶醉
  • 明朝最霸氣的一首詩,出自朱元璋,短短28字令人膽戰心驚
    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作《長壽表》中有「垂子孫而作則」,斬;德安府學訓導吳憲作《賀立太孫表》中有「天下有道」,「道」與「盜」同,斬;常州府學訓導蔣鎮作《正旦賀表》中有「睿性生智」,「生」與「僧」同,被視為罵太祖當過和尚,斬。不過雖然朱元璋老是搞文字獄,但這並不代表他討厭文字。
  • 8歲女兒說了兩句詩,父親預測女兒以後會淪落風塵,14歲時應驗
    女兒接詩,父親預測女兒未來其中有一天,薛鄖在府中庭院轉悠的時候,突然詩興大發,想要作詩,隨後在醞釀了一會之後便做出了一首詩,叫做「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這時候年僅八歲的薛濤聽到了父親的這首詩,於是想都沒想就接出了下半句,叫做「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
  • 把人性說的最透徹的一首詩,短短28個字哲理深沉,引人無限深思
    羅隱的才華十分出眾,著述甚豐,一生寫詩無數,但散落丟失的文稿也有不少,現存詩歌約500首,這在我們現代人看來,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了。羅隱的一生可謂是窮困潦倒,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可是次次都名落孫山。要知道唐代的科技選拔制度十分的嚴苛,羅隱雖有大才,但卻沒有好運,一連考了幾十年都無功而返,這將是多麼大的打擊。
  • 豪放才女愛上大詩人不敢直說,寫首妙詩試探,無一愛字卻句句有情
    但生在這樣的大唐,豪放才女魚玄機卻還是沒能尋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或許正如她後來說的「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不缺錢和名的魚玄機身邊雖從不缺才子,但卻沒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當時不到20歲的才女想表白卻又不敢直說,於是便在月下寫了首情詩試探,全詩無一愛字卻句句有情,最後5字卻讓對方犯了難。讓我們一起來品一品:在古代,「卿」是一種表示關係很近的稱呼,一般有三種用法:一是皇帝用來稱呼自己的寵臣,謂「愛卿」;二是夫妻之間的互稱;三是好朋友之間的稱謂,一般是非異性朋友。很顯然魚玄機和溫庭筠之關的關係不符合這三種中的任何一個,她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溫庭筠字飛卿。
  • 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
    今天要講的這首詩也是杜甫晚年悲涼之作,只有短短40字,卻寫出了孤獨的最高境界,願你一生都不要讀懂。這首詩名為《孤雁》。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杜甫在夔州呆了不到兩年,卻寫下了400多首詩,在他流傳下來的詩歌中佔了將近三分之一,其中就包括了被後世譽為「七律第一」的《登高》,還有《壯遊》、《昔遊》、《遣懷》這些類似於自傳的詩歌,為後世研究詩人生平的提供了寶貴資料。
  • 他一生只留下2句詩,短短14字,讓範仲淹慚愧不已,後誕生一成語
    在古代,吟詩作對是文人雅士的遊戲,他們閒暇之時,往往會邀上三五好友,喝上幾杯燒酒,寄情於山水之間,借詩歌抒發心中情感。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在《陋室銘》中提到: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詩歌的評判標準,並不在於作詩數量的多寡,而在於質量,畢竟能達到李白、杜甫那種境界的人少之又少,只要能有個一兩首詩流傳後世,就足以稱得上不枉此生了。然而,北宋詩人蘇麟卻是一個「奇葩」,因為他這輩子只留下了2句詩,其餘的要麼就是不出名,要麼就是失傳已久。不過,僅憑這兩句詩,他就足以讓範仲淹汗顏了。這是怎麼回事?他和範仲淹有什麼過節麼?
  • 一首流傳了2000多年的「炫夫詩」,句句肉麻,有妻如此夫復何求
    在炫夫這件事上,古代的才女們似乎遠沒有才子們來得直接。白居易、納蘭性德、蘇軾、李商隱等名家都寫過誇妻詩,個個都寫出了水平,可謂撒得一手好「狗糧」。而才女們卻一向內斂,她們習慣於將對丈夫的種種愛意化為一首首絕美的相思之作,但若是不覺得丈夫好,又怎會如此深情?
  • 白居易很著名的一首詩,通俗卻富有哲理,短短28字流傳1000多年
    白居易寫景的情緒,卻藏在其中的一個字裡,沒有明明白白的表現出來。 僅僅讀到這個場景,可以感受到一點點喜悅,更深一層的歡喜之情,藏在前句的「盡」字中。人間的四月份,往往已經是暮春時節,一時風華無雙的花朵們漸次凋零,白居易用一個「盡」字表達了對這種情形的失望,這也是常見於詩人作品裡的,面對暮春的惆悵情緒。
  • 魯迅心疼賣藝女寫了首詩,流傳80多年,水平不輸白居易《琵琶行》
    魯迅在1934年發表了一篇名為《女人未必多說謊》的雜文,在文中好好地替女人們說了段公道話。他表示之所以大家都覺得女人愛說謊,其實根本沒有統計數字,這話根本就是男人們編排出來的。除此之外,魯迅對於文壇才女們也從不吝嗇讚美。五代時期的花蕊夫人在國破家亡曾寫過一首詩,在詩中她用「二十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諷了20萬男兒。
  • 小眾卻絕美的六言詩:李白用4首詩96個字,給四季畫出了最美畫圖
    在長長短短的詩句裡,他還留下了一些最小眾卻絕美的異類那就是「六言詩」。今天,就帶大家走進李白寫下的4首6言詩:僅僅只用了96個字,就把一年四季完美地呈現在你的眼前。(一)門對鶴溪流水,雲連雁宕仙家。誰解幽人幽意,慣看山鳥山花。
  • 杜甫這首詩短短28字誇了4個人,卻罵了一群人,最後一句非常解氣
    該詩短短28個字誇了4個人,卻罵了一群人,最後一句非常解氣。《戲為六絕句》杜甫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楊炯以邊塞詩著稱,「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千古流傳;名句「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便是盧照鄰的《長安古意》詩中的一句。「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這首詩膾炙人口,該詩是駱賓王七歲時所作的。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這4首描寫中秋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讓人拍案叫絕。第1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溼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王建。王建擅長寫宮詞,風格婉約,具有一種深入人心的細膩筆觸。而他這首中秋詩,短短28個字,卻有一種貫通古今的大情懷,讓人可以在千年後感悟古人的生活,懷想今日的思緒。
  • 李清照寫下一首小詞,短短幾句卻暗含心機,第一才女名不虛傳
    父親李格非精通經史,長於散文,母親王氏也知書能文。在家庭的薰陶下,她小小年紀便文採出眾。「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這在我們在小學課本裡出現過,這句詩是詩人李清照在和小夥伴玩耍時的隨筆,這都成了經典,不愧是「千古第一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