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倉央嘉措可能大家不是特被熟悉這個人的名字,但是我想大家一定是知道前段時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住進布達拉宮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薩街頭,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這就是倉央嘉措,他14歲被帶進皇宮,身不由己,他是達賴喇嘛,確又是一個心理充滿了愛的傀儡王。倉央嘉措是個失敗者,他不能保護自己心愛的女人,眼睜睜地看著那女子死在自己面前。他又是成功的,留給了我們許多的經典的情詩。
但作為一個詩人,倉央嘉措是成功。他平生存詩數量不多,卻經典頻出。在詩壇,他的詩歌吸引了眾多學者的興趣,將他的藏文詩翻譯成十幾種文字。在民間,他是一位「網紅詩人」,他的「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等經典詩句深受網友的喜愛。在倉央嘉措的情詩中,我們總能讀到他的至情至性。這首詩也不例外,是倉央嘉措在向佛發問,也是其平生絕美之作。
全詩短短28個字卻寫盡其一生痴情,風靡了300多年。讓我們來品一品: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因為倉央嘉措的情詩,往往是即興所作,而且都是用藏語寫的,所以很多詩作不但沒有題目,就連譯本也多種多樣。以上這一版本是翻譯學家曾緘所譯。這首詩充滿著矛盾和糾纏。倉央嘉措一生都在情與佛之間徘徊著,他不想做雪域最大的王,只想做人間最美的情郎而已。但是做一個合格的王是他的責任,在入山梵行中和與山下傾城的愛人之間,他不知道如何選擇。
倉央嘉措的一生很短暫,短暫到只有21年。倉央嘉措的一生很長,長到300多年後人們還在懷念他。夜幕降臨後,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想要的是什麼。他想要的不是雪域的王,從始至終,他想要的都不過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出身高貴,一生都被「囚禁」在布達拉宮中,他不能愛自己喜歡的人,不能見心中那人。他從步入布達拉宮開始,一生都與佛相對,一生也在與佛發問。他的一生都是悲劇,他好像天生就是來贖罪的。
倉央嘉措的一生都在與佛發問,可這終究還是一個無解的答案,他終究要一輩子在佛與愛之間遊走、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