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愛情是什麼樣子?| 弗洛姆

2021-02-17 如學傳媒


▲ 音樂與美文的跨界混搭,你有調,我有譜。

一無所知,則一無所愛。

一無所能,則一無所悟。

一無所悟,則一無所值。.

悟者,

亦愛、亦知、亦觀。

知之愈深,愛之愈切。.

認為果實皆與草莓同時成熟,對葡萄必定毫無感悟。

——帕拉賽蘇斯

愛並不是一種簡單的愉悅情感,任何人,不論自身成熟程度如何,只要投入即可。我想為讀者證明,不努力全面發揚個性,不培養出創造力,而嘗試去愛,一定會失敗。我想證明,愛另一個人,卻不能懷著真誠的謙卑,懷著勇氣、信任和自律去愛鄰人,這樣的愛不會令人心安。一種文化,如果謙卑、勇氣、信任和自律等品格變少,愛的能力就極難得到全面發展。每個人都不妨問問自己,究竟認識幾個真有愛的人。

愛是藝術嗎?如果是,那麼,若想掌握這門藝術,就得學習,不能偷懶。相反,照另一個看法,愛只是一種愉悅的情感,體驗它純屬偶然,時來運轉,愛就「從天而降」。毫無疑問,今天絕大多數人持後一種觀點。但是,這本小書主張愛是藝術。

並非眾人覺得愛不重要。恰恰相反,人們渴望愛。講述愛情喜劇與悲劇的電影數不勝數,媚俗情歌成百上千,但是,幾乎沒有人認為必須學會愛。

這種奇特態度的基礎是些成見,它們要麼獨自、要麼協同支持這種態度。絕大多數人認為,愛,首先是自己被人愛,而不是愛人,不是培養愛的能力。由此得出結論,愛的問題就是如何實現被愛,如何變得可愛。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人們選擇不同的路徑。一條路,是在社會地位許可的情況下追求最大的成功,謀求最大的權力,贏得最多的財富,男人特別愛走這條路。另一條路,女士特別喜歡,就是藉助濃妝豔抹和華冠麗服之類讓自己魅力超凡。還有一條路,男人女士都願走,就是優雅得體,談吐風趣,熱心助人,謙虛謹慎,和藹可親。這些使人可愛的品格,也助人成功,「贏得朋友,影響他人」。其實,在我們這個文化氛圍中,絕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可愛,不過是招人喜歡與具有性魅力的混合。

我們全部文化的基礎,是以購物為樂,是認為交易讓雙方都覺得划算。臨窗觀貨,凡是能用現金或分期付款支付的,統統買下,那種刺激,是現代人的幸福源泉。他(或她) 看待他人,眼光近乎看待商品。男人追求有魅力的少女,女人追求有魅力的男人。人們心目中的「魅力」,就是一束優美品格,招人喜愛,走俏於人力市場。至於到底什麼讓人特別有魅力,則取決於時尚,不論從身體角度看,還是從精神角度看,都是如此。

在二十年代,少女粗獷性感,抽菸喝酒,被認為有魅力,今天的時尚則要求女性內斂溫柔。十九世紀末和本世紀初,若想被認為有魅力,男人必須野心勃勃,咄咄逼人,今天則必須善解人意,寬宏大度。無論什麼時候,好感的產生一般都需要兩個條件,一是人們珍惜某些品格,二是人們自己具備相應的交換品。人人想做交易。心儀的對象應當具備兩個方面。一方面,用他的社會價值觀衡量,他自己是可取的;與此同時,他根據我或明或隱的優點和潛力認為我是可取的。所以,如果兩人在市場上找到了符合自己身價的最佳對象,兩人就會相愛。如同購買地產,這個交易中還經常會考慮到發展力和潛能。我們目前的文化,市場導向壓倒一切,物質的成功最受尊崇,人們以商品市場和勞動市場上通行的方式處理人與人的愛戀關係,實在不足為奇。

人們之所以覺得不需要學習愛,第三個原因是錯誤地把「愛上」這個初始經驗與「相愛」這個永久狀態混為一談。兩個曾經像你我這樣素不相識的人,突然令隔離他們的那堵牆垮掉,緊密結合,感到融為一體,這融合的瞬間,是人生最歡樂、最激動的經驗之一。對於一直孤獨無愛的人,這一刻尤其奇妙無比。心靈突然契合的奇蹟如果伴隨兩性相吸和兩性結合,或者由後者引發,會比較容易發生。但是,這種愛本質上不能持久。兩人越來越了解對方,親暱越來越少神秘色彩,直至開始口角,彼此失望,彼此厭倦,初戀的興奮隨之蕩然無存。不過,他們起初對此一無所知。他們認為,他們彼此愛得火熱、愛得「發狂」,證明他們的愛是何等強烈,而事實上也許只能證明他們以前多麼孤獨。

儘管有無數反面證據,絕大多數人仍然認為天下最容易的事就是愛。滿懷熱望開始,心灰意冷告終,這類愛的故事一再上演,愛的失敗率幾乎超過所有其他活動、其他事業。如果這種現象發生在其他領域,人們要麼會放棄,要麼會不遺餘力尋找失敗原因,探索怎樣做得更好。因為我們不可能放棄愛,避免失敗的正確道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找出失敗的原因,探索「愛」的真正意義。

在這條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就是明白一個道理:正如生活是藝術一樣,愛是藝術。我們學其他藝術,例如音樂、繪畫、木工手藝、醫術、工程技術,有一套作法。學習愛的藝術,要遵循同樣的作法。

學藝過程可以分為兩部分。一方面,我們必須掌握理論;另一方面,我們必須學會實踐。如果我要學醫術,那麼我首先得掌握有關人體和各種疾病的事實。但是,獲得了這些理論知識,並不意味著我就掌握了醫術。經過長期實踐,我掌握的理論知識與我的實際行動融匯貫通,變成藝術大師特有的直覺,只有這時,我才算精通醫術。不過,要想精通一門藝術,除了理論和實踐還有第三要素,那就是我們必須把精通這門藝術放在心頭首位,必須認定世上沒有什麼比這門藝術更重要。學音樂如此,學醫術如此,學木工手藝如此,學愛也如此。我們前面問,在我們的文化環境下,儘管人們在愛上常常一敗塗地,可是很少有人努力學習愛的藝術,究竟是為什麼?在這裡,我們或許有了答案:雖然我們深切渴望愛,但我們認為幾乎所有東西,諸如成功、名望、金錢、權力,都比愛重要。我們投入全部精力探索如何實現這些目標,對學習愛的藝術卻幾乎毫不用心。

本能是確定的。然而,一出生,人就失去了那種確定性,落入變動不測、凡事皆可能發生的情景。確定的,唯有過去。關於未來,只有一點確定無疑,那就是死。個人也罷,人類也好,都是如此。

人生來有理性,人是有自我意識的生命。人能意識到自己,意識到他人,意識到過去,也能意識到可能發生的未來。他知道,自己孤零零地活著。他知道,生命短促,出生,與其意志無關;死亡,與其願望有違。他知道,要麼他先於心愛的人而亡,要麼心愛的人先他而逝。他知道,自己孤獨無伴,面對自然威力束手無策,在社會力量面前孤立無援。凡此種種,把孑然孤獨的生存變成了無法容忍的囚禁。假如人不能擺脫禁錮,打碎牢籠,不能以某種方式與他人融合,與身外的世界融合,就會失去理智,癲狂發瘋。

孤單引發恐懼;孤單是一切恐懼的根源。孤單意味著隔離,意味著沒有能力運用自己作為人具有的力量。因此,孤單意味著無助,意味著不能用自己的力量把握世界,把握人與物。孤單,意味著世界可能壓在我頭上,而我卻根本無法作出反應。正因為如此,孤單令人感到強烈的恐懼。此外,孤單還令人感到羞愧,感到內疚。

正因為如此,人最深層的需求是克服孤單,逃離孤獨這座監獄。如果在這方面徹底失敗,就會精神失常。原因是,唯有徹底逃離外界,才能克服對徹底孤立的極度恐懼。精神失常的人不再感到孤單,因為他失去了讓他感到孤單的外部世界。

絕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從眾之心渾然不覺。他們活在幻覺中,自以為隨心所欲,特立獨行;他們相信自己的意見來自獨立思考,與眾人意見相符純屬巧合。他們認為,他們有共識恰恰證明「他們的」想法正確。由於他們仍然需要感受一些個性,就做點與眾不同的瑣屑小事滿足願望:在手提箱或外套上綴上名字縮寫,在銀行值班櫃檯擺上自己的名牌,加入與共和黨對立的民主黨,當馬鹿會員不當聖龕會員,藉以表達自己的個性。在現實社會中,個性幾乎蕩然無存,廣告口號「與眾不同」表達的正是人們對個性的極度渴望。

從眾有助於緩和孤單產生的恐懼,除此之外,還必須考慮現代生活的另一個要素,就是墨守成規的工作與娛樂發揮的作用。人人「早九晚五」,成了勞動大軍的一份子,成了職員和經理組成的科層機構的一份子。每個人的自主性都很小,他的任務由工作機構預先定好;從這個角度看,高高在上的人和處於最底層的人幾乎沒什麼區別。無論地位高低,大家都以預定的速度、按照預定的方式履行由組織的整體結構預定的職責。甚至連情感也是預定好的:人人必須快樂、包容、可靠、進取,必須能跟每個人都相安無事。娛樂也以類似的方式常規化了,只是常規化的方式不那麼極端。讀什麼書,看什麼電影,由讀書俱樂部、電影發行商和電影院老闆選擇,由他們花錢做的廣告推介決定。其他一切也人人一致:周日駕車出遊,看電視,玩紙牌,開聚會。從生到死,日復一日,由早到晚,一切活動都遵照預定的常規。每個人本來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只有一次生命機會,懷抱自己的希望,經歷自己的失落,忍受自己的悲哀,體驗自己的恐懼,渴望自己的愛,畏懼自己的空虛與孤獨。可是,一旦落入常規之網,人們怎麼可能不把這一切都拋在腦後呢?

與共生融合相反,成熟的愛是雙方保持完整人格與個性的融合。愛是人的主動力量。愛的力量,把隔離人與他人的牆壁拆毀,讓人與他人融合。愛使人克服孤立感、隔絕感,同時又允許他保持自我和完整人格。愛是矛盾,相愛的兩個人既融為一體又各自獨立。

豔羨、嫉妒、野心和各種貪婪是被動情感,相反,愛是主動情感,是人的一種力量的發揮,有自由才可能有這種力量,受強迫永遠不可能有這種力量。愛是主動情感,不是被動情感。愛是人自身發展出來的,不是從外面降臨的。在最普遍的意義上,我們可以這樣描述愛,愛首先是給予而不是接受。

對具備創造型性格的人來說,給予完全是另外一個意思。對他來說,給予是他能力的最高表現。我給予,才體驗到自己的強大,自己的富有,自己的力量。體驗自己格外強大的生命力和潛能讓我充滿快樂。我覺得自己豐富洋溢,樂於給予,活力十足,充滿快樂。給予比接受產生更大的快樂,並非因為給予是犧牲,而是因為給予表現了自己的活力。

但是,愛並不僅僅是給予,愛的「主動」性格還表現在所有形式的愛都永遠包含下列基本要素:關照,負責,尊重,相知


如果不補充愛的第三要素,責任感很容易誤導人控制佔有他人。這第三要素是:尊重。尊重與畏懼無關,與仰慕也無關:尊重是一種能力,是能如實看待他人,能感知他人的獨特個性。尊重體現在真誠願意看到他人的成長和發展。因此,尊重意味著不利用。我的心願是,另一個人為了自身以自己的方式成長和發展,不是為了我。如果我真愛另一個人,那麼我覺得與他合一,但是,我與之合一的是他真實的自我,不是我為滿足自己需要而必需的對象。顯而易見,為了能夠尊重他人,我自己必須實現了獨立,我不需要靠拐杖站立行走,因而我不需要利用他人。只有在自由基礎上才有尊重:正如一首法國老歌唱的,愛是自由之子。愛是自由之子,管控永遠產生不了愛。

狄爾菲阿波羅神廟的銘文「認識你自己」表達的就是我們渴望認識自己與他人。這句格言是全部心理學的推動力。但是,因為我們渴望認識人的一切,渴望掌握人最深的秘密,單靠普通的理性知識永遠無法滿足這需求。即便我們對自己的知識增加一千倍,我們也不會心滿意足。對我們來說,我們自己永遠是個迷,正如他人對於我們來說永遠是個謎。獲得完全知識的唯一途徑是愛:愛超越一切思想,一切言詞。愛是體驗合一過程中那勇敢的跳躍。當然,要達到愛中的完全知識,一個不可或缺的前提是有思想知識,也就是心理認知。我必須客觀認識自己,客觀認識他人,才能如實看待他人,換言之,才能克服我對他人的幻覺,克服我製造的非理性扭曲的印象。只有當我客觀看待他人時,我才能在愛中認識他最內在的本質。

關照、負責、尊重和相知密切相關。它們構成一種綜合態度,只有成熟的人才有這種態度。所謂成熟,就是已經創造性發展了自己的能力,就是只想擁有自己勞動的成果,就是拋棄了對全知全能的自戀夢想,就是獲得了謙卑,謙卑的基礎是內在的強大,而內在的強大只能來自真正創造性的活動。


【如學傳媒】今日閱讀推薦 

《堂吉訶德在北美》|《暮色裡的舊時光》


※ 下拉屏幕參與文章評論

— 熱門推薦閱讀 —

⊕ 若你有緣遇見我,請別讓我錯過你

⊕ 那些年,我們曾與多少人互道晚安?

⊕ 加繆: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義,你永遠不會生活

⊕ 木心:至少,每天要看書

⊕ 梵谷:沒人懂我的孤獨

⊕ 柴靜:一個國家應該尊重這樣的頭腦和靈魂

⊕ 野夫:在路上

⊕ 柴靜:野夫帶我看江湖

⊕ 黑格爾:一個深刻的靈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

⊕ 哈佛大學推薦的20個快樂的習慣

⊕ 你的生活,會塑造你的容貌與氣質

⊕ 為什麼我們缺少特立獨行的人生態度?

⊕ 陳丹青:真有出息的青年不做這類事

⊕ 西北偏北,願你與這個世界溫暖相擁

【如學傳媒】人文丨藝術丨閱讀丨深度丨文藝

相關焦點

  • 成熟的愛情是什麼樣子?
    認為果實皆與草莓同時成熟,對葡萄必定毫無感悟。 ---帕拉賽蘇斯,任何人,不論自身成熟程度如何,只要投入即可。這種奇特態度的基礎是些成見,它們要麼獨自、要麼協同支持這種態度。只有在自由基礎上才有尊重:正如一首法國老歌唱的,愛是自由之子。愛是自由之子,管控永遠產生不了愛。狄爾菲阿波羅神廟的銘文「認識你自己」表達的就是我們渴望認識自己與他人。這句格言是全部心理學的推動力。但是,因為我們渴望認識人的一切,渴望掌握人最深的秘密,單靠普通的理性知識永遠無法滿足這需求。即便我們對自己的知識增加一千倍,我們也不會心滿意足。
  • 弗洛姆與《愛的藝術》
    在弗洛姆看來,人們往往把如痴如醉的入迷,瘋狂的愛戀等同為強烈愛情的表現,事實上,這只能證明這些男女過去有多寂寞。持久的愛需要實踐,需要理性,客觀的判斷力與意志力作為保證。意志力維繫愛情的長度。弗洛姆提醒人們,在與他人結合過程種,要避免被群體統一化,被對方同化。人類社會進步取決於社群統一性之外的獨特性發展,成熟的愛情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個性的條件下與他人合二為一。 2.愛情三大要素第一要素是給予,而不是索取。
  • 愛情是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心理學:完美的愛情有五個特點
    很多人都渴望擁有一個完美的愛情,但是對於愛情,我們卻知之甚少。我們經常把愛描述為一種感覺,一種偶然的心跳,一種內在的嚮往。這就是為什麼大話西遊中有這麼一句經典的臺詞。「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很難定義愛下一個,所以我們會錯過,後悔,甚至後悔。心理學家弗洛姆把愛情比作藝術,他認為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
  • 在女人眼裡,成熟的男人是什麼樣子的?
    有時候,男人自認為的成熟,卻不是女人認為的成熟。性別不同,對成熟的看法也不同。問一千個女人,男人的成熟是什麼,會得到一千種不同的答案。女人希望男人千般好,事事都能想到她前面,不讓她受一點點委屈為最好。當然,男人真心愛她一個人是大前提。這是一個女人眼中,男人是否成熟最根本的判斷標準。
  • 真正的愛情是什麼樣子?心理學:完美的愛情具有5個特點
    愛情,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很多人都渴望能夠擁有一份完美的愛情,但對於愛情,我們了解的也並不多。我們往往會把愛情形容成一種感覺,一種偶然的心動,一種內心的嚮往。所以大話西遊裡才有了這麼一句經典的臺詞。「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我沒有珍惜,等到失去了我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我們很難給愛情下一個定義,所以會不斷的錯過、遺憾甚至悔恨。心理學家弗洛姆把愛比作一門藝術,他認為愛是一種需要學習的能力。
  • 弗洛姆丨愛的藝術
    / 2008愛情與成熟度無關。如果不努力發展自己的全部人格,那麼每種愛的努力都會失敗;如果沒有愛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謙恭地、勇敢地、真誠地和有紀律地愛他人,那麼人們,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也永遠得不到滿足。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不成熟的、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 兩情相悅的愛情是什麼樣?
    而這也是愛情最迷人的地方,「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哪管什麼風險和痛苦。愛情是盲目的,在一段不成熟的愛情面前,智者會失去理智,詩人會亂了心境。歌唱者會失去音調,旅者會迷失方向。任何一個不成熟的人,都不可能通過愛情,來達到圓滿幸福。
  • 你們所理解的愛情是什麼樣子的呢?
    十九歲我所理解的愛情,就是我想為他變得更好,也希望他能讀懂我的好。二十歲我所理解的愛情,就我希望是有個人來溫暖我。可是人到了二十歲上帝就開始給你做減法拿掉你的一些朋友和夢想。二十一歲我所理解的愛情是麵包我自己有你給我愛情就好,但我希望你也是一個優秀的人。
  • 弗洛姆:愛的預言家
    弗洛姆的生活:愛的預言家》一書。弗洛姆對這一說法做了擴展,說他自己首先是一位懂精神分析的臨床醫師,其次是政治活動家,然後還是社會評論家和致力於指導社會的作家。弗洛姆強調,他這四種角色之間不是相互排斥、毫無聯繫的,而是被他的「愛的預言家」這一身份聯繫在了一起。弗洛姆於1980年去世。至今仍有許多人敬佩他。他的傳記作者弗裡德曼對他的缺點並不諱言。弗裡德曼肯定了弗洛姆的寫作能力。
  • 弗洛姆 | 要學會愛情,得像學藝術一樣的行動
    愛的藝術(節選)作者:弗洛姆
  • 弗洛姆:愛的四要素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於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他認為人是各自所在的產物,在現代工業化社會,人變得越來越自我疏離,這種孤立感導致人在潛意識中渴望與他人結合、聯繫。弗洛姆的代表作有《愛的藝術》、《逃避自由》、《健全的社會》、《精神分析的危機》等。
  • 一個真正成熟的男人是什麼樣子?
    年輕的姑娘總會問我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男人才能嫁?這個問題太複雜了,一把鑰匙配一把鎖。一個真正成熟的男人,會讓你看到不一樣的世界,讓你成為和過往不一樣的女人。但請記得,真正優秀成熟的男性,套路很深,但絕不是偶像劇裡的那種霸道總裁套路。你要撥開那些標籤,才能看到他的內心深處,到底是不是足夠成熟。
  • 你覺得愛情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這被很多人奉為愛情典範。那麼,你們心目中的愛情是什麼樣子呢?一、二、三,開始搶答~1. 這世界遇見性遇見愛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見了解。愛情最好的狀態就是你不說,我也懂。2.我覺得最好的愛情是,兩個人三觀相合,一起瘋,一起鬧,一起進步,互相鼓勵,為了彼此而變成更好的自己,最好的愛情是自然舒服而無拘謹,把最真實的自己呈現給愛的他,兩個人靠在一起,默默的看海,靜默無言卻勝過了千言萬語。最好的愛情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錦上添花。最好的愛情不是甜言蜜語山盟海誓,而是不離不棄溫暖的陪伴。3.
  • 沒有遇到對的人,愛情是什麼樣子?| 需要立馬分手的男友特徵
    從遇見到接受,從磨合到改變,從煙花火到長相守,愛情無疑是一條千山萬水的路。很多時候,我們把「對的人」和「完美的人」劃上了等號。可事實是:一個成熟的人,愛一個人不會要求對方是完美的,而是懂得用完美的方式去接納對方的不完美。
  • 弗洛姆:愛情的藝術
    點擊上面↑↑↑藍色字免費訂閱愛情與成熟度無關
  • 《霍亂時期的愛情》: 成熟的愛情是認清生命孤獨的本質後,依然對愛敞開的狀態
    今天慕棉為你推薦一本「愛情百科全書」——加西亞·馬爾克斯的《霍亂時期的愛情》。讓我們以這本寫盡世間愛情百態,洞察人間愛情真相的書籍為鏡,一起探索愛情的奧秘吧! 少年的孤獨是難以言喻的,就像春天裡開始融化的冰,總是帶著一絲凜冽的味道。因而,青春也總是伴隨著疼痛。年輕的時候,人們總是一邊急於得到世界的認可,一邊又把這種需求藏起來,非要表現得與眾不同。
  • 你心中的父母愛情,是什麼樣子的?
    最近閒在家,趁學校還沒開學,陪Miss李一起看了電視劇《父母愛情》,郭濤和梅婷飾演了一對「大老粗與資本家大小姐」門不當戶不對的夫妻,還就是這樣一對反差極大的夫妻,倆人一路風風雨雨、磕磕碰碰,相互改造又相互慰藉,轉眼幾十年,最終白頭偕老子孫滿堂。
  • 金牛座需要的愛情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金牛座所嚮往的愛情是踏踏實實、循序漸進的。總之他所有的方法總會在實踐中被破解。因此總是固守一個堅實的堡壘無法再次依靠。然而,他需要的愛情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我不太清楚。我不認為需要談戀愛來解決問題。他應該做一個出色的男人,他應該做一個成熟的男人,他應該做一個讓我感覺他比我大三歲的人。總之就是他應該做到:能使我快樂、能讓我安心、能讓我力所能及的幫助我。我沒有對他有更高的期待,但不做作,不囉嗦。我或許會承受不住很大的壓力,但我儘量讓他感覺輕鬆,和我一起面對壓力。
  • 平陽公主:成熟女人的愛情,是什麼樣的?
    一個人擁有什麼樣的心境,就會擁有什麼樣的生活。許多女子如館陶公主般在生活中迷失了自我,擁有得越多,越覺得不夠,終於在貪得無厭中變得面目全非。只有少數成熟理性的女子能像平陽公主一樣,用清醒的態度審視人生。她們明白,真正的圓滿來自內心的謙和與包容。
  • 你知道真正成熟的愛情是什麼樣的嗎?
    這也應該是對自己年少無知時犯錯的一句總結,可現在的你真的就知道成熟的愛情是什麼樣了嗎?有人說,愛情是看到對方時的怦然心動,有人說,愛情是互相的牽掛和念想,可我覺得,愛情最終的本質是讓兩個人共同成長。誰都知道,在戀愛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的是對方身上滿滿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