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的原版歌曲——印尼民歌——Butet

2021-02-22 看印尼

難忘的相聚

——記女高音歌唱家劉淑芳與吳國勝的巧遇

 一說到歌曲《寶貝》,人們馬上就想到劉淑芳,而提到劉淑芳,馬上就想到《寶貝》。劉淑芳是家喻戶曉的我國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可說到吳國勝那就無人知曉了。其實有些音樂界人士早就知悉其名了,他就是膾炙人口的印尼民歌《寶貝》的引薦者,詞譯者「吳國森」。由於當時介紹人的口音,把「勝」字念成「森」,劉淑芳以至音樂界都一直陰差陽錯地將詞譯者誤為「吳國森」。

吳國勝這次和劉淑芳相見,的確是名副其實的巧遇,也可說是緣分。吳國勝是隨印尼先達校友訪京團來北京參加先達校友聯歡活動的。在今年7月15日聯歡會上,主持人黃書海邀請吳國勝獻唱他拿手的《寶貝》,並介紹說《寶貝》是吳國勝翻譯和推薦的。言者無意,聞者有心,負責接待訪京團的北京華文學院即託僑界文藝工作者黃秀芬與劉淑芳聯繫。劉淑芳一聽吳國勝來京激動萬分,推遲了原定赴江蘇公幹的日期;而吳國勝更是喜出望外,因為他根本不敢奢想能夠見到他十分崇敬的劉淑芳,也把離京的時間往後延了。

若要談及劉淑芳和吳國勝的情誼,那要回溯40年前他們相遇的一段往事。

1961年,劉淑芳參加中國藝術團隨陳毅副總理率領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訪問印尼。她牢記周總理的親切教誨,除了演出還要向印尼人民學習。因此,她利用出訪的絕好時機,向接待單位提出學習印尼民歌的要求。正巧吳國勝是接待組成員,接待單位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吳國勝。

吳國勝是土生土長的印尼華僑,原先居住在北蘇門答臘省先達市。日本投降後,在巴人等進步文化人的影響下,他和廣大華僑青年積極投身於當地愛國民主運動和支持印尼人民爭取民族獨立浪潮中。荷蘭軍隊入侵印尼後,他隨吳錫柳、黃文泉等參加印尼遊擊隊抗擊荷軍。在部隊路過卡羅地區時,他偶然聽到當地馬達族戰士唱《寶貝》,即被那洋溢著馬達族情調的動人旋律所吸引。馬達族是一個強悍又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著反抗荷蘭殖民者的光榮傳統。事後他請連裡的馬達族戰友反覆唱了幾遍並筆錄下來。五十年代中他移居雅加達,參加印尼人組建的「歡樂歌舞團」,把《寶貝》配成四部合唱的曲子,並請印尼名歌手蘇普侖多修改潤色。

遵照接待單位的交待,吳國勝挑了幾首印尼民歌給劉淑芳,第一首就是《寶貝》。她請吳國勝唱了幾遍又問了歌詞內容後,連聲讚嘆:「好!好!就要這首。」隨後到印尼廣播電臺錄音室伴著鋼琴一同修改譯詞和配曲。劉淑芳很快就熟悉和掌握了這首歌的獨特唱法。她第一次正式演唱就引起轟動。後來在國家宮演唱,蘇加諾總統聽到劉淑芳用馬達語來唱《寶貝》十分驚訝。他說從來沒有聽過自己人唱過這麼好聽的歌曲。經印尼媒體的報導和電臺廣播,《寶貝》這首原來只局限於馬達地區的民歌霎時傳遍了千島之國;而劉淑芳的名字也隨著《寶貝》的旋律深深地留在印尼人民和僑胞心間。

隨著中國、印尼兩國關係的變化,劉淑芳和吳國勝失去了聯繫,雅加達一別就是40年。然而時過境遷,他們又戲劇性的巧遇了。在見面的那一天,他倆熱淚盈眶,緊緊擁抱在一起。劉淑芳說:「我永遠記住他。吳國森譯詞、劉淑芳配曲總是連在一起的」。並深情地回憶起往事。她說,「1961年我在成都,嗓子不好不想去。中央有關領導說,嗓子不好也要去,什麼時候好什麼時候上。在一次演唱會上,我唱了7首歌后才唱《寶貝》,廣場上、房屋和樹上都是人呵!潮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那場面太感人了。我離開雅加達時,僑胞和印尼朋友都到港口送行,他們不約而同高喊『劉淑芳《寶貝》!劉淑芳《寶貝》!』還要我唱,我不禁掉下熱淚。」

劉淑芳還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今年元旦她在北京音樂廳演出,唱了四五首歌后聽眾一直鼓掌,這時有一位聽眾站起來要求她唱《寶貝》,這位聽眾1961年是個學生,受雅加達僑團總會的委派參加接待中國藝術團,後來移居紐約,去年看到一條信息,知道劉淑芳要演出就趕來北京,自己買票坐在前排。他說:「我一直祝福劉老師身體健康,渴望還能聽到劉老師的歌。今天夢想成真,我太幸福了!」劉淑芳說:「我當即請他上來跟我一起唱。他說不會唱。我說那你陪我唱。全場鼓掌。我把一束鮮花送給他,他遞給我一張名片,他叫石舟生。我就在臺上大講僑胞是怎麼愛祖國的。石舟生是代表印尼僑胞在音樂廳出現的,第二天就飛回紐約了。僑胞雖然遠在海外,但他們和祖國心連心,永遠心連心。」

劉淑芳和吳國勝充滿激情的交談感染了在座的所有人,大家顧不得會議室的條件,異口同聲要求他們合唱《寶貝》。於是劉淑芳用漢語吳國勝用馬達語伴著磁帶唱起來。他們的嗓音仍不減當年,贏得大家的鼓掌和喝彩。隨後劉淑芳專請吳國勝到她家作客,在簡潔素雅的琴房裡一同欣賞不同時期錄製《寶貝》的唱片、磁帶、CD,兩人沉浸在美好的回憶中……

一首歌,同時為兩國人民所喜愛和傳唱,這是因為兩國人民有著共同的民族遭遇,他們反抗侵略者,追求民族獨立解放;而這首歌正唱出了兩國人民的心聲,願這首歌永唱不衰流芳百世。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1年08月29日第九版)

寶貝(中文歌詞)


寶貝你爸爸正在過著動蕩的生活
他參加遊擊隊打擊敵人那我的寶貝
他參加遊擊隊打擊敵人那我的寶貝
寶貝別難過別傷心那親愛的寶貝


你媽媽和你一起等待著他的消息
你媽媽和你一起等待著他的消息
睡吧我的好寶貝
晤餵晤餵晤餵
我的寶貝我的寶貝
晤餵晤餵晤餵


寶貝咱們的隊伍一定能夠得勝利
你爸爸一定會平安回來呀我的寶貝
你爸爸一定會平安回來呀我的寶貝
睡吧我的好寶貝
我的寶貝我的寶貝
睡吧我的好寶貝
我的寶貝我的寶貝
寶貝
---end---

(因為印尼語歌詞為巴達克方言,小編能力有限,不能夠理解,謹慎起見,不在此分享)

印尼千島國際微信號: nusarayatour

點擊手機右上角,轉發或分享本推文。


長按二維碼加關注

印尼千島國際旅行社是印尼第一家專業的中文地接社,總部位於雅加達,在峇里島設有分社。承辦雅加達、峇里、日惹的商務地接、公務地接、旅遊地接、會務承辦、酒店預訂、機票預訂、租車、籤證辦理等業務,歡迎垂詢。

聯繫方式:

QQ: 315079804

電話:006281586801888



相關焦點

  • 印尼民歌《寶貝》,男歌手Victor Hutabarat演唱
    《寶貝》(Butet)是印尼的一首民歌,是印尼蘇門答臘的民謠,由生活在印尼蘇門答臘西北部山區的馬達族人創作,他們具有獨特的文化現象。馬達族的民間歌曲委婉悠揚動聽,尤其以這首優秀的印尼革命歌曲《寶貝》聞名遐邇。 Butet 原意是女兒,又名《搖籃曲》。
  • 陳蓉蓉 | 印尼民歌專輯
    今天為樂友推薦的是陳蓉蓉演唱的印尼民歌專輯《椰島之歌》。《Rayuan Pulau Kelapa 》(椰島之歌),是印尼人耳熟能詳的招牌歌曲,比較全面完整地描述印尼的秀麗景色,多姿多彩的人文文化。《划船曲》是一首很古老的印尼民歌
  • 《甜蜜蜜》原曲竟是印尼民歌?! 盤點那些你一定會哼唱的印尼歌!
    《甜蜜蜜》原曲竟是印尼民歌?! 盤點那些你一定會哼唱的印尼歌!>       1961年,女高音歌唱家劉淑芳隨陳毅副總理兼外長出訪印尼時,用當地語言演唱了一首蘇門答臘巴達克族的搖籃曲「Butet」,引起轟動。
  • 那些年,你曾聽過的印尼民謠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這首當年風靡大街小巷的國民歌曲《甜蜜蜜》,你肯定聽過。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這首歌的原版其實是印尼語。不止這一首,很多經典老歌,都改編自印尼民謠。印尼疆域遼闊,民族眾多,孕育出的音樂也是各富特色,多姿多彩。
  • 推陳篇選(423) (轉)印尼民歌 美麗的梭羅河
    年輕時聽過的幾首印尼歌,一直哼到了老,那幾首印尼歌確實很好聽,值得記住一輩子(年輕時聽人講,印尼人如身在國外,一唱起這首《美麗的梭羅河
  • 紀念中印尼建交70周年中文歌曲歌唱大賽圓滿落幕
    為慶祝中印尼建交70周年,中國駐印尼大使館與印尼美都電視臺合作,於今年11月啟動紀念中印尼建交70周年中文歌曲歌唱大賽,四百多名印尼中文歌曲愛好者踴躍報名參賽。12月8日,大賽舉行總決賽暨頒獎儀式,肖千大使視頻出席並致辭。
  • 在那些年裡,你聽過印尼民謠
    你可能不知道這首歌的原版實際上是印尼語。不僅這一首,許多經典老歌,都是改編自印尼民謠。印尼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由多姿多彩創作的音樂也有著豐富的特色。潘大妞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以前聽過的印尼民謠,讓我們享受一場聆聽的盛宴。
  • 鄧麗君的《甜蜜蜜》竟然是翻唱的印尼歌曲?
    鄧麗君的作品非常多,在她1260首作品中,用華語,粵語,閩南語,日語,英語,印尼語等8種語言演唱過,其中印尼語歌曲就有21首。為什麼鄧麗君很喜歡翻唱印尼歌曲呢? 印尼的傳統樂器就如同中國的傳統樂器一樣,音色與現在普遍流行的樂器音色有很大差別,但當他們的傳統樂器與西方樂器配合演奏時,卻獨有一番風味。
  • 鄧麗君的「甜蜜蜜」竟然是翻唱印尼民歌?!
    這批仙奶奶經常到新加坡、印尼、泰國等地演出,大力弘揚音樂傳播使命,我帶來我的給你改,你給你的我來改,一來二去誕生出這首00後都聽過的甜蜜蜜,來先欣賞大作一遍:改編-甜蜜蜜現在知道不是原創,別心碎。不是所有混血歌都能紅到西伯利亞去的啊,甜蜜蜜能被評為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十大經典歌曲之一,就是個傳奇。
  • 鄧麗君的《甜蜜蜜》居然是首印尼民歌
    文:河西《甜蜜蜜》原曲:印尼民歌《Dayung Sampan》第一首就是《甜蜜蜜
  • 印尼民歌《峇里島》,印尼語演唱,越聽越沉迷!
    《峇里島》(Pulau Bali)是一首旋律優美,非常動聽印尼民歌。歌曲旋律有婆羅門教的舞蹈背景在,婆羅門教有很多神明,舞者都要留著長長的指甲,以婀娜多姿類似歌仔戲扭動動著手指頭,每一套舞蹈都有故事在敘述者。小編之前推送過,樂友@澄波萬裡分享的一個版本,由《蘭妮》演唱,歌聲非常動人。這期精選的版本來自印尼歌手Meity Baan,居住在雅加達。Meity Baan本身不出名,但是歌喉異常清脆,將這首歌演繹得很不錯。
  • 2015南寧國際民歌節16年經典歌曲音樂掀「懷舊民族風」熱浪
    2015南寧國際民歌節16年經典歌曲音樂掀「懷舊民族風」熱浪 2015-09-12 23:35:3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南寧9月12日電(鍾建珊 胡雁)12日晚,「向民歌致敬·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16年經典歌曲音樂會」在廣西南寧體育中心隆重啟幕,齊秦、弦子、斯琴格日樂等眾多中國樂壇巨星雲集現場
  • 加拿大民歌《紅河谷》,英文原版、口哨版,太優美了!
    《紅河谷》是一首古老而經典的加拿大民歌,雖然紅河起源於美國境內,但是這首歌表達的是紅河北邊,加拿大境內移民生活的田園式情趣
  • 屬於你我的經典歌曲,聆聽10首懷舊香港民歌
    城市民歌的興起於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由李泰祥作曲,女作家三毛寫詞,齊豫演唱的《橄欖樹》帶起臺灣的「校園民歌」風靡港臺兩地
  • 佳作欣賞 | 寶貝 | 陳蓉蓉
    1980年前後曾隨文藝團體在全國巡迴演唱,在太平洋影音公司錄製了印尼歌曲專輯,擅長印尼以及外國民歌的演唱。蓉蓉先後應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國唱片社廣州分社、北京中國唱片社、北京音響公司、上海音像公司、上海唱片社等單位邀請,錄製了12支歌曲的唱片,錄製磁帶13盒,每盒16支曲子,共錄208支歌曲。
  • 洪啟歌曲的秘密(1)李皖:幻聽中的新疆民歌《紅雪蓮》
    非常奇特的是,經由洪啟填詞、高櫻演唱、歌曲知名度在新疆的發酵,這首歌逐漸成了新疆歌曲的代表。在許多人心目中,甚至,人們從中"幻聽"到了新疆的味道。可是,從曲調上說,《紅雪蓮》卻是一首完全的舶來品。它的原曲叫《荷蘭低地》(Lowlands of Holland),有一說說它是蘇格蘭民歌,也有一說說它是愛爾蘭民歌。《荷蘭低地》在英語世界極為出名,流傳廣遠,有20多種版本。
  • 令葛優、羅志祥為之魔性起舞,獨家揭秘歌曲《哈尼寶貝》創作隱情
    最近因為「夾腿伸手歪頭舞」,一首發行於2012年、由哈尼族女歌手米線和南徵北戰組合共同演唱的歌曲《哈尼寶貝》突然網絡爆紅,連葛優、羅志祥、周華健、任賢齊、潘長江等眾多明星都紛紛加入夾腿大軍,短視頻平臺話題播放量超20億。
  • 0-3歲寶貝最愛英文原版動畫片Top 10
    寶貝還不會說話的時候,就可以跟著動畫片的人物動手動腳轉圈圈。有些詞,爸爸媽媽齊上陣,也教不會寶貝,可動畫片的反覆出現幾遍,孩子就學會了。當然,我們都知道看電視是把「雙刃劍」:看對了,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和成長;看錯了,會弄壞孩子的眼睛和心靈。
  • 她是低音歌后,國語翻唱印尼民歌《椰島姑娘》極有韻味
    《Rayuan Pulau Kelapa 》(椰島之歌)是印尼人國寶級歌曲,比較全面完整地描述印尼的秀麗景色,多姿多彩的人文文化。
  • 經典中國民歌 100首(典藏版)
    相約天籟迴響聽一首好歌,享美好生活民歌,歌頌著五顏六色的生活;民歌,吟唱著悲歡離合情緣;民歌,記錄了起起伏伏的過往,最具風情而又最貼近生活的民歌,細緻的描繪著生活百態,傾訴著中國不同民族對生命的感悟大部分作品都是大師級人物演繹的原版,雖然當時技術所限,但由於存世作品不多,更是值得欣賞回味典藏。 有多少人從辣妹子裡看到了廣西姑娘火辣辣的性格,有多少人從阿里山的姑娘裡看到了溫柔如水的姑娘……民歌裡的人物,映射著一個地方的文化,一個地方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