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候升溫,大家的防曬意識也開始跟著高漲。
但放眼望去,市面上琳琅滿目的防曬商品,各式不同防曬係數標示,彼此之間究竟有何差異?
如何才能挑選到真正不曬黑、不曬老的好防曬?下面給大家整理了4個防曬知識,一起來看看吧!
防曬知識1:看懂防曬標示
在挑選防曬乳之前,你必須先搞懂UVA、UVB光對皮膚造成的傷害、SPF與PA(PPD)防曬係數所代表的意義及防護力。
UVA:穿透力強,可達肌膚的表皮和真皮深層,陰天時也能穿透雲層,並可穿透玻璃進入室內,導致肌膚曬黑曬老。
UVB:能到達肌膚表皮層,造成肌膚曬紅曬傷。
【常見的防曬係數標示】
SPF:抵禦紫外線UVB的防護力標示,數值越高代表UVB防護力越高。
PA(日規,Protection Grade of UVA)、PPD(歐規,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數值越高代表防曬品的UVA防護力越高,延緩曬黑的時數越長。
UVA圈號:依據歐盟規範,兼具UVA和UVB全護防曬力標示(包含抵禦紫外線的廣度&均勻度),有此標示的防曬乳表示能提供肌膚更完整不曬黑不曬老的保護。
Broad Spectrum :寬頻防護,防曬波長達370 奈米(CW>370)以上可標示。代表除了可防護UVB同時具備防護UVA的能力。
Boots Star Rating ★:防曬乳對 UVA與 UVB 的防護能力的比值,關乎防護力是否平均且完整。
挑選防曬乳時,除了把焦點放在SPF係數高低和PA幾個+之外, 也別忘了看看是否有標註「UVA圈號」,給肌膚更全面的防護!
防曬知識2:肌膚實測很重要
防曬產品的防曬能力檢測,依據不同國際規範,各有不同的標準及方法。有些是人體測試(肌膚實測)有些則是體外測試,人體測試較能反映出防曬品在皮膚上的真實防護力。
其中,歐盟採人體測試併兼具防曬強度、廣度、均勻度規定標示,是國際間較為嚴謹且先進的防曬法規與標示體系,可作為優先選擇的參考。
防曬知識3:相同係數,防曬力不同?
即便同樣標示SPF50/PA++++的防曬品,不代表對紫外線的防護力相同!許多人在購買防曬品時,往往容易陷入防護數字與價格陷阱,選用了防護力不足產品,以至於肌膚曬黑曬老。
對此,所選的防曬品最好還是能有實際的實驗數據,才可作為選購防曬乳時的明確參考。
防曬知識4:防曬用量&防曬習慣
當然,除了看清防曬係數數字迷思外,防曬產品正確的使用習慣、用量及補擦時機,同步關係著抗UV防曬防護成敗。日常通勤、室內工作者,選擇SPF25/PA+++左右的防曬乳即可;從事戶外活動,則建議使用至少SPF50/PA++++的防曬乳。
防曬乳的使用量要足夠,建議每平方公分2mg,全臉用量擠在手掌心約為1元硬幣大小,才能達到有效防曬。
再者,儘快管使用了具防曬係數的底妝,仍應獨立做好妝前的防曬,以免粉底用量不足,導致防護力大打折。
建議,每二個小時應補擦一次防曬;若運動或遊泳時補擦時間應短於二小時並視狀況隨時補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