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不忙

2021-02-08 鄉愁的記憶

近日,與一位酒店保安聊天,我說:「聽您的同事說,前幾天你回老家忙秋去了,家裡秋收的活都忙活完了嗎?」那位保安說:「俺回老家住了五天,地裡收、耕、播全乾完了。」他看出我驚嘆的樣子,便又對我說:「老大哥,您是不知道,現在咱農村秋收全部機械化操作,省時、省力、省功夫,不像過去靠手工操作那樣費勁了。」

同樣是「三秋」,如今的「三秋」與過去的「三秋」在時空跨越中發生了歷史性的蝶變,怎能不讓那些曾經歷過忙「三秋」的人不感慨萬千呢!「三秋」三個字對我來說非但不陌生,而且那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三秋」是指秋收、秋耕、秋種(也叫秋播),俗話說:三春不如一秋忙。秋天是一年中最忙的一個季節,過去有「春忙一身汗,秋忙一層皮」之說,意思是說,春天的忙那是忙碌一身汗而已,秋天的忙那是忙碌的像扒掉了一層皮似的。我記得在生產隊時期,每年到了「三秋」時節隊裡就會掀起「三秋」大會戰的熱潮,能夠稱其「會戰」就可想而知這「三秋」有多麼忙、多麼苦、多麼累了。因「三秋」任務重、時間緊,男女勞力全部參戰,期間任何社員不準請假外出。那時候村裡秋天的糧油作物主要有玉米、地瓜、花生三大類,另外還有一小部分大豆、穀子、高粱、綠豆等作物。村裡人忙「三秋」,第一個是忙搶收,先收割大窪地裡玉米,因窪地土地肥沃,素來有「大糧倉」之稱的美譽,一年種冬小麥、玉米兩季莊稼,秋天收割了玉米倒茬子後再種冬小麥,來年麥季收割了冬小麥再倒茬種玉米。玉米是隊裡的主產作物,收割量大,且又是靠人工收割,隊裡的勞動力全壓上去了,有的負責割,有的負責往場院運送,忙的是不亦樂乎。第二個是忙搶耕,前腳收割完玉米,後腳緊跟上耕地耙地,耕耙地靠牲畜,隊裡能幹活的牛、驢也全部上陣,地耕耙好了以後,再把已經備好的土糞運到地裡去。第三是忙搶種,墒情適宜後緊接著又下播冬小麥。在「三秋」會戰的時間裡,隊上的勞動力是連軸轉,叫「兩頭」不見太陽,早晨太陽未出來就下地,晚間天黑了才收工,早飯與午飯也都在地裡吃,晚飯回家也沒有個準時,人們常常是忙得連洗把臉的空都沒有。那牛、驢等牲畜也一樣,下地就是一天,早晨和中午在地裡餵點草料,晚間回到隊上飼養員再加飼料(花生餅或豆餅)。

如果說「三秋」是農村的「三大戰役」的話,那麼忙「三秋」就是農民的「三場戰鬥」,並且每場「戰鬥」都是踩著節氣點壓茬往前推進的。在五十多天「會戰」的時間裡那是一環接一環,沒有給人們留出喘息的機會。窪地裡的玉米割完了之後,除了留下耕耙地和播種的人外,隊裡的勞動力又拉到了嶺地上收花生。花生雖說是油料作物,但在當時稱作經濟作物,是隊裡財政收入的主要項目。那時候收花生的方式落後,先用犁耙把花生耕出來,然後再用人工一棵棵的從土裡拽出來,甩掉(抖擻)花生棵上的土,擺在地上曬著,每耕完一塊地就安排人看守,等曬乾了後才把花生棵運到隊裡的場院裡去。比起收割玉米來,這收花生流程複雜、戰線拉得長,勞動力用的多,耗費時間也多,好歹花生地不用倒茬,一年就一季。收花生的尾聲剛落地,這刨(方言稱抓)地瓜又開始了,且這收地瓜更為艱巨和複雜。因為地瓜當時是農民的主要口糧,在一年的口糧中佔比高達百分之九十。地瓜又不同於玉米和花生,玉米和花生是收到隊裡去,由隊裡負責脫粒、加工、暫儲存,然後大頭部分議價賣給國家,小頭部分再分給社員。鮮地瓜是當天從地裡刨出來當天就得分給社員,不能過夜。各戶社員把分到的鮮地瓜當天夜裡就地切片晾曬或運回村裡再切片晾曬,也是不過夜。要說一年中秋季是最忙季節的話,那麼收地瓜是秋忙中的頂級忙,社員白天忙活隊裡的活,夜裡忙活自家的活,忙得是馬不停蹄。那陣子是隊裡每天刨地瓜、分地瓜,社員是每天收工後顧不上吃晚飯又忙著運地瓜、切地瓜、晾曬地瓜片(方言稱地瓜皮子),家家是挑燈夜戰,用手工方式把一個個地瓜切成薄片晾到地上。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天天往村裡運地瓜,天天切片,天天晾曬,曬乾了地瓜幹再一片片收起來運回家裡去存儲。收地瓜的那一陣子真是忙得孩子哭老婆叫,女人們忙得連給孩子餵奶的空都沒有,男人們忙得鬍子長了沒空刮、頭髮長了沒空剃、衣服髒了沒空換。

秋天的清晨,嫋嫋炊煙,在田野與朝霞起舞,秋天的下晌,嫋嫋炊煙,在山間與紅光晚霞歌唱。在作家筆下那秋景之美是滿山紅葉的壯觀,在畫家筆下那秋景之豔是層林盡染的絢麗,在攝影家鏡頭裡那秋景之彩是遍地金色的輝煌。然而在農民的眼裡那是秋果之實的期盼,那是秋糧之豐的喜悅,那是秋日溢滿的自豪。「三秋」結束後,那雙扶犁耙的手掌長滿了老繭而沒有人在意,那雙握小推車把的手面裂開了道道口子而沒有顧及,那雙下地磨破了的鞋子露出腳指頭而沒有人感到羞澀。在那個年代裡,因為只有秋忙,農民才能夠身安、心安、食安。天還是那個天,地還是那個地,如今卻今非昔比了。正如酒店保安所說:「時代發展步伐太快了,好多想都想不到的事如今變為現實了。在村裡剛實行生產責任制的時候,耕耙地、運糞用上手扶拖拉機就覺得不得了,如今收割、耕耙地、播種、運糞全部實現了智能機械化,農民徹底從農耕時代解放出來了。俺家種了十畝玉米,從收割、耕地、播種三天全搞定了,收的玉米也讓俺賣給國家了,可心無二事的安心在城裡打工掙錢。」酒店保安是億萬農民的一個縮影。

在人民公社時期,「三秋」收官之後,接著就掀起「農業學大寨」熱潮,熱火朝天地整「大寨田」,搞農田「基本建設」,農民對自己的時間和空間作不了主。如今農村「三秋」不忙,並不是說農民可以閒暇下來窩在家裡貓冬了,而是農民有了更充足的自主時間,更充分的自由空間去城裡打工掙更多的錢,從而使全家過上更加美滿的日子。

聲明:本文屬於原創,若有轉載需經公眾號許可,圖片來源網上,若有侵權請聯繫管理員刪除。


相關焦點

  • 《新笑傲江湖》新時裝三秋思圖文展示
    《新笑傲江湖》新時裝三秋思圖文展示 《新笑傲江湖》新時裝三秋思為此次遊戲中推出的全新時裝,那麼具體什麼樣呢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很多人理解錯了
    以成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為例,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它是比喻一種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來形容情侶之間的殷切思慕,也用來形容良師益友之間的思念之情,而這個時候的三秋,泛指時間很久。
  • 俗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秋天,也不是三年
    長時間沒有見過面的好朋友,舊友重逢時常會說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確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裡被應用的很廣泛,無論是好朋友還是親人分隔異地之後,都會用這句話來表達強烈的思念之情,這句經典的話聽起來耐人尋味,寓意深刻,受到了人們的喜歡,有的人對這句話的意思理解有誤,認為三秋就是三年,三秋其實泛指時間很久
  • 讀詩|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釋義】一天不見你,就好像過了三個秋天那麼久。【出處】春秋《詩經國風採葛》【鑑賞】是什麼樣的情深意切,才會如此思念入骨呢?大概只有熱戀中的愛人吧!到了四點鐘的時候,我就會坐立不安,我發現了幸福的價值,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準備好迎接你的心情了。」有時候,等待與你見面,是件有儀式感的事,是件快樂的事,可是,我還是希望沒有這份等待,希望能與你時時相伴,這才是最最快樂的事。【原詩】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到底有多久?讓《詩經》來告訴你
    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想表達對某一個人有強烈思念之情的時候,往往會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形容,那麼問題來了,「三秋」到底有多長的時間呢?有的朋友說,既然是「三秋」,那麼望文生義,就是需要經過三個秋天,這麼看來應當是三年的時間吧。那麼答案到底是什麼?
  • 《新笑傲江湖》新時裝三秋思怎麼樣 新時裝三秋思外觀展示
    導 讀 《新笑傲江湖》新時裝三秋思為此次遊戲中推出的全新時裝,那麼具體什麼樣呢?
  • 歷代詩詞名句賞析——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3.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周·無名氏·《詩經·王風·採葛》即使是短暫的分別,也如三秋,寂寞難耐。回想起大學讀書的時候,那些情人們吃飯,上課,活動,一天24小時黏在一起,總會有小夥伴會問他們「你們天天在一起不會膩嗎?」。所以,大概愛情能成為永恆的話題吧。原詩: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詩經》品讀:《採葛》思念成疾,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譯文採葛藤的姑娘啊。一天不見,就像相隔三月長。採蒿香的姑娘啊。一天不見,就像相隔已三季。採蒼艾的姑娘啊。一天不見,就像相隔已三年。熱戀中的情人無不希望朝夕廝守,耳鬢相磨,如瓊瑤歌詞所詠:「你是風兒我是沙,纏纏綿綿繞天涯。朝朝暮暮,不妨踏遍紅塵路。」
  • 古人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有何歷史淵源
    對於這句話,想必大家都爛熟於心了,那麼對這句話裡面的「三秋」,大家認為究竟是多長時間呢?可能大部分的人認為,三個秋天那肯定就是三年了,但實際上並不是,所謂的三秋,指的就是9個月。古人表達感情的方法都是非常含蓄的,而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表面意思就是一天沒有見到你,就好像是隔了三個秋天一樣,表達的則是自己對對方的思念至狂的感情,也是《詩經》裡面一男子對自己心愛的女子表達的感情。
  • 品讀詩經中的《王風·採葛》,方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相思
    這是誰寫這首詩的,我暫時記不起來,誰知道可以告訴我。但我知道紅豆代表相思。而現代人用得最多的一句話來形容相思之情,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正是出自於國學經典詩經中的《王風·採葛》,原話是「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下面我們來品讀一下這首詩。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詩經》中的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如三秋兮,如三歲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出這首詩共三章,每章三句,短小精悍,膾炙人口。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男子對他情人的思念。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用這種誇張之詞形容他對情人的殷切思念,實是情至之語。同時本體「一日」,喻體「三秋」,對比鮮明,也有力地增強了感情的表達效果。成語「一日三秋」即源出此詩。
  • 「一日三秋」英語怎麼說?
    一起來學習英文如何表達「一日三秋」。
  • 聆聽 | 情系三秋,愛在金天
    ——它不像春那麼羞澀,不像夏那麼坦露,不像冬那麼內向。秋天的美是理智的,秋天的美是含蓄的,秋天的美是沉穩的,秋天的美是練達的。金秋的藍天碧藍高遠,金秋的白雲飄逸洋洋。秋天是一種驕人的美!我的情繫著三秋,我的愛就在金天!
  • 黃花漸損三秋暮,舊夢無痕銷魂處;長詞兩首,別恨依依愁難賦
    黃花漸損三秋暮,舊夢無痕銷魂處。相思深,紅塵淺,瞬間變幻滄海桑田,等待只是過盡千帆。芳菲盡、菊花黃,人在深秋,心在路上。淡看紅塵銷魂處,別恨依依愁難賦。——皛玊題記亂紅零落思無數,舊夢無痕銷魂處。想來,曾經的邂逅溫柔了多少歲月,驚豔了多少時光,那麼現在就會有多少心傷,多少悽涼。所有堅持,終被辜負,往後餘生愈發孤獨。
  • 丙丁秋月總為財,三秋丁火很簡單,那就是用金木,以金劈木來生火
    周易微學堂註:原注對三秋丁火講了八點。1.七月丁火,財官眾者,只用火而不用木。2.七月丁壬不作化木論。4.八月丁火宜從財,宜成財局。5.八月丁酉日,不忌印比,而忌寅午子歲運。
  • 天天都想見到你,一日不見如三秋,多想做你最愛的人
    「為什麼不買?二哥不捨得啊。」「小蔡唱,祁隆、任妙音、刀郎《等你等了那麼久》《天在下雨我在想你》好聽極了!告訴一首好聽歌曲《紅塵情歌》好聽極了!,吃豆製品對身體好。」夏道。陳瑞、龍梅子、雲菲菲、雲朵、烏蘭圖雅歌曲連唱,首首經典!嗤一聲,「吃排骨還是吃雞?」「有排骨就買,沒有就買雞。」夏道,「你去特供看看,那邊的菜豐富。」陳瑞、龍梅子、雲菲菲、雲朵、烏蘭圖雅歌曲連唱,首首經典!
  • 詞十闋丨誰料一別天涯遠,悽苦三秋為汝痴
    時光不返,青蔥猶憶。且遠離、神馬浮名。眉間繪影,耳畔留聲。念雅人辭,感人事,故人情。圖片網際網路詞/《鷓鴣天》秋嘆菊蕊初黃冷蟬喧,題詞又賦鷓鴣天。
  • 各地忙秋收備秋種 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徐徐展開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10月9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十一」國慶假期,適逢秋收,從東北平原到中原大地,再到洞庭湖畔,各地忙秋收備秋種,特殊之年的豐收答卷徐徐展開。
  • 軀殼雖隨祥雲去,慈愛伴我度三秋,我親愛的爺爺啊!
    我出生在一個極其普通的家庭,和所有人一樣,又無耶的笑聲,有童真,有一位讓人崇敬又和藹的爺爺,在我的印象裡,爺爺總是笑著的,聽家裡人講,他年輕時候是村裡的大隊長,沒有一個人敢對他不敬,他打過大伯,打過二伯,打過三伯,打過我爸,生產大隊裡發獎,他也總會名列前茅。
  • 領導問你:「忙不忙」,高情商的人該如何回答
    而如今在職場中,也有一個說法:「最怕領導問你忙不忙」,當領導問你「忙不忙」的時候,有可能會有很多麻煩的事情,如果你回答的好,或許能夠巧妙的避免掉那些麻煩的事情,如果你回答的不好,麻煩的事情肯定就都屬於你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面對這種情況下,高情商的人該如何回答,才能更好的應對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