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不是三個秋天,也不是三年

2021-01-18 有歷史才有內涵

長時間沒有見過面的好朋友,舊友重逢時常會說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確這句話在我們的生活裡被應用的很廣泛,無論是好朋友還是親人分隔異地之後,都會用這句話來表達強烈的思念之情,這句經典的話聽起來耐人尋味,寓意深刻,受到了人們的喜歡,有的人對這句話的意思理解有誤,認為三秋就是三年,三秋其實泛指時間很久,秋季三個月,三秋就是九個月。

那麼,這句話出自哪裡呢?此句出自古代的一首情詩《詩經 王風 採葛》: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採葛》全詩三章,每章三句,詩人用誇張手法抒寫熱戀中的男子度日如年,渴望與戀人相見的強烈感,我的心上人是個很勤勞的姑娘,她會為織布去採葛,為祭祀去採蕭,為治病去採艾,她每日忙碌,都無暇見我,思念的日子可真難熬啊,一日不見她,就好像隔了三個月;又一日不見她,好像隔了三個秋天;又一日不見她,就好像隔了三年那麼久。

將三秋誤解成三年,其實不怪我們,因為在這裡,「三秋」的用法比較特殊,古代農業社會以耕種為重,穀類的農作物普遍一年一熟,又在秋天收割,所以古人一般以一秋為一年,將谷熟的時期稱之為秋,比如古籍中記載的「今秋」,不是指今年秋天,而是指今年,如果採用這種釋義,那麼三秋的確是三年。

從詩抒情看卻是合理的藝術誇張,合理在熱戀中情人對時間的心理體驗,一日之別,逐漸在他或她的心理上延長為三月、三秋、三歲,這種對自然時間的心理錯覺,真實地映照出他們如膠似漆、難分難捨的戀情。當然,這裡用秋,還有一個用意:秋天草木開始枯萎,開始一片蕭瑟,容易有離別的情緒,引發感慨的情緒,這不唐代杜甫《登高》還有一句: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相關焦點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到底有多久?讓《詩經》來告訴你
    在日常生活中,當人們想表達對某一個人有強烈思念之情的時候,往往會用「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形容,那麼問題來了,「三秋」到底有多長的時間呢?有的朋友說,既然是「三秋」,那麼望文生義,就是需要經過三個秋天,這麼看來應當是三年的時間吧。那麼答案到底是什麼?
  • 古人講「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有何歷史淵源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01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古人曾留下不少的智慧名言,其中不乏有表達對親朋好友的深切思念的詩句,尤其是那句「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到現在都很受用。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多久?很多人理解錯了
    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這個成語的出處《國風·王風·採葛》,你便會發現「三秋」有著特指的時間,且不是很多人誤以為的三年。 然後,這裡需要注意的是,「三月」、「三歲」的含義很好理解,就是三月、三年而已。而「三秋」,潛意識中很多人可能就認為一秋為一年,「三秋」也就是三年。
  • 成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指多久?你一定理解錯了
    《詩經》中也有一首流傳了幾千年的愛情詩,它只有短短的36個字,卻能將男子對意中人的思念之情描摹得入木三分。它就是我們要讀到的這首《採葛》: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人們常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三秋是指三年嗎?很多人理解錯了
    再來說一個俗語——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相信很多人在談戀愛的時候為了向對方表達自己的思念常用的一句話,很多人可能會認為這裡的三秋要麼指代三年,要麼就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中的「三」理解成多,那麼三年就是指代多年。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這個俗語的出處《國風·王風·採葛》時,你就會發現「三秋」有著特指的時間,很多人一直理解錯了。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出處,你知道嗎?一同走進詩經溯源
    在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當中有一首詩名為《王風·採葛》名篇,這首詩其實飽受爭議,因為歷來人們對詩的解讀就眾說紛紜,不過現在普遍的觀點是這首詩通過採用誇張的手法進行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從而抒發了對於戀人思念的一首詩,也是我們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出處所在。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出處是哪裡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成語典故,用來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來形容情人之間思慕殷切,也可用於形容良師益友之間的思念之情)。一般意義上而言,三秋泛指時間很久,"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古人指的"三秋"即"一秋"為一個季度,"三秋"為三個季度,約是現在的九個月時間,而實際上有時候比這個三秋還要長的時間。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出處,翻來覆去的查看,驚訝之至,原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出處竟然是詩經!不說了,那就看文章吧。
  • 遇上你以後我才知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原來是真的!
    導讀:遇上你以後我才知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原來是真的!路過的風景可以是獨特的風景,路過的愛情根本談不上愛情,戀愛是一門學問不僅要學會如何追求心愛的對象,而且還要學會如何珍惜彼此的感情,當愛情走不下去的時候也要用合適的方法處理分手不能敷衍對待。
  • 愛你,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想你好想給你發信息
    愛一個人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想念時若是看不見,猶如度日如年,明知相思苦偏要苦相思,這是深情真愛的一種彰顯。想你了,遠方的人你可否有感覺,想念時,泛濫的思情就像洪水衝破了閘門一樣,一發不可收回。愛你,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想你,好想給你發信息,就好像那消息能把思念之意瓦解,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君可知,骰子上那顆殷紅的點,就像是一顆思念的心,那是一種深入骨髓的體感,用它來表達對一個人的思念,再恰當不過了 。想你了,綿綿不絕的思情,就像是潺潺流水一樣,絲絲縷縷的匯聚成愛的海洋,想你心痛念你流淚,這都是深愛的一種體現!
  • 真愛一個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想你,想見你,你在遠方還好嗎
    導語:心裡真愛著,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那種心心念念的牽掛,讓人心急如焚,想念的那種無助,誰愛誰知道!愛你,你是心裡最美的眷戀,若不是紅塵路上遇見你,眼中也不會看到風月一樣的美麗,想你,你的安好是我最大的心願,人生裡最美的依戀是心裡的你,想你,你雖不是春天的花,卻勝似花開十裡的驚豔,你不是秋天的滿天楓紅,卻是刻在我心裡的詩意,你的好,再詞彙也描摹不完,那是萬語千言也繪之不盡的愛意!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原來是這個意思
    我們常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可是,不少人可能都理解錯了。這句話出自《詩經》「採葛」,原文是「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本意是形容熱戀的情人,須臾也捨不得離開,一天見不著也難以忍受的意思。我們一般都認為「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意思是「一天不見面,好像相隔有三年」。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戀愛中離不開女朋友的4個星座,典型的黏人精
    在戀愛的時候,很多人都會覺得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熱戀期總是比較膩歪的,剛分開就開始想念,黏人精在很多人的眼裡是女生的專屬,殊不知,很多男生也是非常黏人,一起來看看哪些星座男戀愛時愛黏著女朋友吧。雖然白羊座三分鐘熱度,但是他們愛你的時候付出的是百分之百的真心。白羊座平時大大咧咧,但是他們在女朋友面前會變得小心翼翼,他們會時時刻刻黏著對方,不想分開。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來自《詩經》是什麼意思?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一個矛盾的成語,在現實生活中,「一天」與現實生活中的不可能和「三季」相同,並且「等號」不能在他們之間標記。然而這個成語不僅是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廣泛使用,尤其是對於戀愛中的人來說,他們會覺得這是對離別時的心理最好的描述。因此「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成為情侶間最美麗、最浪漫的情話。
  • 詩遇見歌「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怎樣的感受?
    那個採葛的少年,見不到他的每一天都如同三月般漫長;那個採蕭的少年,見不到他的每一天都像三秋般漫長;那個採艾的少年,見不到他的每一天都像三年般漫長。三月、三秋和三年,採葛、採蕭和採艾的少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可是,一日是一日,三秋,又有多久?《孔穎達疏》云:「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原來,春夏秋冬,一年有四季更替,四季又有十二次月圓。每一個季節,都有三個月,一秋便是三月,三秋便是九月。兩千年前那個花痴的姑娘,不見情郎的每天等待,竟然都是像九個月那樣漫長。
  • 2000多年前不知名高手寫了首肉麻情詩,誕生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這首詩歌表達的是相思之情,全詩沒有直接表明,但是卻通過物理時間和心理之間的對比,突出了詩人的相思,雖然看似有悖常理,但這恰恰是這首詩的高妙之處。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讓對方對你上癮的技巧
    熱戀期間,你們的愛情濃度很高,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感覺想必很多人都體會過,一天見不到就難受,所以就會時不時的發消息,打電話,想每分每秒都能和對方聯繫。見不到,不聯繫,你就會瘋狂思念對方,想盡辦法去見對方。但是隨著交往時間的增長,愛情濃度上升的越來越慢,甚至是開始下降,而衝突濃度就會開始上升。兩個人之間衝突和矛盾不斷增加,各種糾纏、苦惱、煩就來了。
  • 品讀詩經中的《王風·採葛》,方知「一日不見,如三秋兮」的相思
    而現代人用得最多的一句話來形容相思之情,就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句話正是出自於國學經典詩經中的《王風·採葛》,原話是「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下面我們來品讀一下這首詩。彼採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 「三秋」不忙
    同樣是「三秋」,如今的「三秋」與過去的「三秋」在時空跨越中發生了歷史性的蝶變,怎能不讓那些曾經歷過忙「三秋」的人不感慨萬千呢!「三秋」三個字對我來說非但不陌生,而且那還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三秋」是指秋收、秋耕、秋種(也叫秋播),俗話說:三春不如一秋忙。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你知道出自哪裡麼?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個成語對大家來說是耳熟能詳,常常用來表達我們的思念之情。而這個成語早在幾千年之前古人就以此來表達自己內心度日如年的相思之苦了。下面我們來看一看這首《採葛》。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註解:1.葛:一種植物,根莖可以吃,也就是常說的葛根。2.蕭:一種植物,有香氣。3.艾:一種植物,艾蒿,燒了可治病或驅蚊蟲。詩歌大意:那個採葛的人兒啊。一日不見他,好像有三個月那樣長久啊!那個採蒿的人兒啊。
  •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泰星Taew主動告白:什麼時候會再見到你
    ins發表以後,除了一些英文語法的毛病遭到網友的挑剔以外,很多網友調侃Taew說,這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意思嗎?男方看到女方如此強烈的思念之情,一定會暈倒吧。不過也有一些網友表示,知道Taew已經向前move on了,但是這也太快太猛了吧。看到Ton還沒有刪去兩個人的合照,還沒有整理好感情,這邊就已經如膠似漆了,太讓人傷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