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子
小冬瓜盅
天氣炎熱,冬瓜成了肉菜市場的銷售主力
青田種玉
廣州菜
乘冬瓜盅
中醫學認為,大暑節氣,天氣炎熱,此時易傷筋骨耗氣,應多吃清淡、清熱、健脾、利溼、益氣的食物來滋補身體。在夏季,尤其是廣東民間最炎熱的大暑季節,吃冬瓜、苦瓜以及涼粉等消暑解暑食物,具有傳統習俗。在這些菜餚中,冬瓜盅作為粵菜中的「背鍋俠」,非常適合夏天吃。
古已有之的冬瓜盅煮法
冬瓜子可以說是我們餐桌上的常客,烹調方法也是多種多樣。但是,在民間仍有這樣的看法,素菜很難成為宴席上的硬菜,而加了豐富配料的冬瓜盅卻改變了這種情況,在夏天的廣州人的餐桌上,它卻是最受歡迎的大菜,盅裡面,各式各樣的菜品都鎖在湯水裡,每一道菜都帶著獨特的儀式感,供客人細細品味。
在歷史上,冬瓜盅並沒有十分明確的記載,所記載的基本都是冬瓜盅的「親緣關係」,例如《江陵鱉裙羹》中所記載的「冬瓜鱉裙羹」,即是以魚翅邊加冬瓜在雞湯中燉煮;而較接近的「冬瓜鱉裙羹」則是:將冬瓜切開,去掉外皮,在瓜內加入料酒、醬油、調味料和其他配料,如豬肉、雞鴨或羊肉,然後放入火上烤熟。
粵菜館常備的拿手冬瓜盅
每到大暑小暑,許多老廣都會想起名菜「冬瓜盅」,不少廣州餐館在夏天都會推出自己的特色冬瓜盅。在越華路珠江國際大廈的龍庭琇廚是許多美食家口中的「特製心機菜」的精緻餐廳,最近行政總廚邱金玉就以冬瓜為主題,推出了兩款時令菜。
小冬瓜盅在配料上下功夫,配料是響螺肉,鮮香十足,配上瑤柱、老雞、瘦肉、蟹肉、火腿,當然,還有廣府人認為不可缺少的夜香。然而,邱金玉這次只是將它作為裝飾用。本公司這個迷你冬瓜盅深受食客歡迎,如果不提前預定,暫時的堂食基本上就點不到了。
另一款「翠田種玉」則專為素食愛好者而設,用高湯煨軟冬瓜環,內裝先用鑊爆香的鮮木耳、黃耳、雪耳、青椒、黃椒、紅椒、蘆筍粒,而內襯的是餐廳當日最鮮嫩、軟滑的綠葉時菜,可以是辣椒葉、莧菜、芝麻菜、枸杞葉……前澆一小勺超濃縮秘制上湯,再在上面撒上一小撮香脆可口的炸薑絲,雖是全素,口感卻十分豐富,味道鮮爽甜美。
與西關甘稻粵式田園菜館相比,其八寶冬瓜盅在大眾點評排名中名列廣州第一,且價格適中,適合全家一起享用。店員對羊城晚報記者說,他們的冬瓜盅在夏天非常暢銷,但是廚房每天只準備30個,賣完就結束了。記者一到座位就往四周看了看,發現這裡的每桌客人都會點一個冬瓜盅。
冬瓜盅上桌時,切口用保鮮膜包好,掀開後,只見盅中湯水清澈透明,略帶油光。本店主營八寶冬瓜盅,因而素菜內含較多,有百合、蓮子、薏米、白蘿蔔、紅棗等配料,而肉類內含火腿、瘦肉等。湯水送到口中,各種食材混合香味充滿口腔,清甜消暑。
家常便飯熬製個人專用冬瓜盅
雖然冬瓜盅是粵菜中的硬菜,但做起來也不「難上青天」,在家裡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及現有的配料,製作出你家專屬的簡易冬瓜盅。
先根據你家燉鍋的大小,選半截大小合適的冬瓜,用刀子在切口邊緣切出像小三角齒輪一樣的花邊,把瓜皮挖出來。若要「擴張」多放點配料,也可將部分瓜子切成段。如果你對這個技能感興趣或有興趣,就在瓜皮上刻上自己喜歡的圖案。記住,瓜皮是不能切的。將處理過的冬瓜用開水煮10分鐘,然後放入過冷的河裡。
將鴨、火腿、冬菇、田雞等分別切成丁或段,用調味料醃製一小時,再與處理過的冬菇、火腿、乾貝、蓮子等配料一起放入瓜內,加高湯等調料燉約一小時,最後加入夜香、火腿絲,再根據個人口味重新調味,煮熟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