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群遊動的珊瑚礁海、濃綠籠罩的亞熱帶森林、緩緩流過的島上時光...這些都是描述衝繩時不可或缺的魅力點。有著如此多彩面貌的衝繩,當然料理也是絕對無法排除的魅力之一。
孕育於溫暖氣候下的衝繩料理,在中國和東南亞、美國等的影響下,踏上的是與和食所不同的演化之路。本次將從極具誘惑的衝繩料理中嚴選「只想吃這個!」的十道料理。
苦瓜炒豆腐
チャンプルー在衝繩話中是炒菜的意思。也有許多食材混合起來形成了「チャンポン」這樣的說法。調味根據店和家庭而不同,經常使用的有不容易被破壞的島豆腐和豬肉。大概是加入豆腐的炒蔬菜之類的印象。
除了使用了有苦味的ゴーヤ(衝繩對苦瓜的稱呼)的苦瓜豆腐之外,加入了麩子的フーチャンプルー和炒素麵的ソーミンチャンプルー等種類也很豐富。作為午餐的套餐也好,作為居酒屋的一種菜品也好,都被廣泛地喜愛著。還可以追加添加了泡盛(衝繩特產的燒酒)的島辣椒製成的コーレーグース來增加刺激感!
衝繩紅燒肉
衝繩使用豬肉的料理很多,在這之中紅燒肉(ラフテー)是人氣和知名度最高的王牌豬肉料理。按類別來說是燉豬肉塊,連皮一共三層一起煮,與中國菜中的東坡肉比較接近。紅燒肉和東坡肉不一樣的地方是,煮的時候會加入泡盛(衝繩特產的燒酒)。而砂糖一般使用的是具有濃鬱香味的黑糖。
濃厚的甜辣醬汁以及軟爛的肉帶來極致的滿足感,作為主菜毫不遜色。醬油底的情況最多,但也有加入白味增一起煮成的味增紅燒肉,這個也非常好吃!
豬腳
上面說過衝繩的豬肉料理很多,豬腳也是其中之一。使用的是豬的足部,在衝繩甚至有「豬除了叫聲都能吃」的說法。所有的部位都不浪費全部吃掉的文化和技術已經在衝繩確立下來。
豬腳是很流行的加入豬肉煮成的料理。多次燉煮把多餘的油脂去處掉的豬腳沒有腥味,然後在泡盛裡加入鰹魚和昆布熬成的高湯一起燉煮。用醬油調味的話,最適合衝繩蕎麥麵不過了。豬腳也被稱做充滿膠原蛋白的美容食品。
豬耳朵
再來介紹一道在衝繩被稱讚的豬肉料理。我覺得有人已經能從菜名大概猜出ミミガー其實就是豬的耳朵。稍微更詳細地說,是豬耳上的皮。
豬耳用火炙烤去毛,在蒸煮過後方可食用。一般是切成絲後用花生味增拌,也可以用醋拌,也可以做成炒菜和醋拌涼菜。脆脆的軟骨加熱後會變得很有嚼勁,和天婦羅非常相配。豬耳和豬腳一樣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作為美容食品被女性所喜愛。
海葡萄
作為衝繩特產很有人氣的海葡萄,是一種學名クビレズタ的海藻。有著綠色魚子醬的美名,在口中充滿彈性的口感令人心情愉悅。蘸三杯酢等佐料吃的情況比較多,也可以趁著新鮮直接吃,可以體會到新鮮的淡淡鹹味!還有在飯上蓋上海葡萄製成的海葡萄蓋飯也是衝繩的名物!
獨特的口感會隨著鮮度的降低而逐漸消失,如果收到了常溫保存的特產海葡萄請儘快食用。
油炸烏冬魚仔
在四面環海的衝繩可以享受到種類豐富的魚料理。話雖如此,幾乎沒有特別講究的料理,基本都是直接品嘗食材優點的料理,比如生魚片和燉菜、油炸食品等。說到油炸食品,最經常吃的就是油炸烏尾冬仔(也就是高砂魚)。使用大量油整個炸的酥脆的烏尾冬仔,連骨頭都變得脆脆的。高級的白肉只是蘸鹽就足夠美味了。
此外,在衝繩經常能夠吃到像秋刀魚(海萵苣)、白鱸魚(海鰻)、海參(海鞘)等魚。有很多顏色鮮豔、形狀獨特的魚,來這裡逛逛魚市場也很開心。
油脂豆腐
衝繩的豆腐被稱為島豆腐,較硬的口感是其特徵。和本島吃的豆腐的區別在於製作方法。一般的豆腐是將大豆煮好再絞出豆乳,而島豆腐則是先將大豆絞出豆乳再煮。根據做法的不同蛋白質的量也不同,口感也出現了差別。
把滷水倒入煮熟的豆漿中,加固後變成豆腐,油脂豆腐則是島豆腐再固化前的未完成形態。合著鰹魚湯汁一起食用的油脂豆腐汁,可以撫慰宿醉的胃。
超市裡會賣熱騰騰的アーチーコーコ油脂豆腐,如果發現了的話請試試看。柔軟的豆腐充滿了大豆的香味,一級棒!
炒海帶
炒海帶是一道炒菜,比起粗略混合的什錦,更有煮熟感。因為クーブー是指海帶,所以クーブーイリチー就是炒海帶的料理。
通常被認為是樸素料理的炒海帶作為主菜有些不足,但作為配菜來說,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存在感。大概是定食小碗裡的牛蒡是最好吃的這樣的感覺。
碎海帶會把豬肉的油脂吸掉,和海帶本身的味道巧妙融合。還會加入蔬菜、魚糕、魔芋等食材,使菜的層次更加豐富。並且鰹魚汁以及芝麻油將風味充分釋放。這是在衝繩的居酒屋裡首先要點的一道菜。
味增煮絲瓜
所謂ナーベラー就是絲瓜,是衝繩家庭經常食用的食材。ンブシー是味增風味的炒煮,所以ナーベラーンブシー就是指絲瓜的味增煮。除了會用到絲瓜之外,豬肉和豆腐也是基本。爽口的絲瓜和豬肉的油脂相互中和,口味上很好的完成了平衡。
這道料理的特點就是從絲瓜中滲出的大量湯汁。微甜粘稠的湯汁很下飯。作為定食的正菜可以得到滿分,作為居酒屋的菜品也令人非常滿意。
排骨蕎麥麵
去了衝繩的話,很多人一定會去吃一次衝繩蕎麥麵吧?衝繩蕎麥麵據說是從明治後期到大正時代流行起來的,所以並不是有很長歷史的料理。即使如此,現在也被作為代表衝繩的縣民飲食被大家所認可。
雖說是「蕎麥麵」,卻不使用蕎麥粉,只使用小麥粉。因為使用鹽水,印象上更接近中華面。一般使用豬骨和鰹魚汁的雙份湯汁,大概處於拉麵和烏冬的中間位置?配料包括豬肉、衝繩魚糕、蔥、紅姜等。特別是放有帶骨頭的豬肉的衝繩蕎麥麵叫做排骨蕎麥麵。在甜辣味的湯底裡燉的軟爛的排骨,不加更多調味已足夠美味。當然和衝繩蕎麥麵的湯汁也非常般配。
衝繩蕎麥麵只說面的話就有衝繩本島的粗面、八重山的細面、宮古島的平擀麵等各種各樣的。最近由自己制面的店也增加了,湯汁和配料更加深刻地體現了每個店鋪不同的個性。
在這裡我只選了十道衝繩料理,其他還有使用了海藻的石蓴汁、受美國影響的墨西哥飯、什錦蒸飯ジューシー、使用了花生的花生豆腐等等,很苦惱不能一一給大家介紹。衝繩料理可是很深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