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節故事的一種常見結構模式

2021-01-18 江蘇劉志祥

學點寫作學方面的知識,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寫作,也有助於我們普通人更好地理解文學作品,提高生活品味。

情節是文學作品中的一個重要詞彙,是敘事性文學作品內容最重要的構成要素,它是指敘事作品中表現人物之間、人物與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邏輯發展過程。

情節是一個具有行動和反應模式的故事。

導圖

一、情節與生活

生活只能是一種事件羅列故事,比如「國王死了,接著王后也死了」。情節是一系列由因果邏輯關係構成的事件,是一種邏輯故事,比如「國王死了,接著王后因傷心過度而死。」

生活是無序的,很多事件有隨機發生的成分,有一種隨意性、無目的性;而情節是一系列不斷構建統一行動和行為模式的因果關係。情節是一個有目的性的「組織」,不需要一切與目的無關的事物。

在情節的世界中,一切都是有序的,是一種人為的安排與規劃,是一種意識組織的創造、創新。它不是一堆亂石,而是金字塔;也不是無序群眾,是軍隊。

二、情節的通用模式。

完整的情節是一種敘事的框架,有一個一致的行動與目標,包括開始、中間、結尾,跟文章的起、承、轉、合類似。

舉個例子:《噎住的杜賓犬》

一位女士上午逛完街回家,發現她的寵物杜賓犬噎住了,幾乎窒息。於是她趕緊把她的狗送到獸醫那裡,並留下搶救。當她回到家後,她的電話鈴響了,是獸醫打來的。「馬上離開家!」他喊道。「怎麼了?」她問。「照辦就是!去鄰居家。我馬上到。」那個女士被他的語調嚇住了,於是就聽話去了鄰居家。幾分鐘後,四輛警車停在了她家房前。警察舉著槍衝進房子。那個女士戰戰兢兢地跑到外面,想看看到底發生什麼事了。獸醫趕到,告訴她發生的一切。原來,當他檢查狗的喉部時,發現兩根人的手指!他猜測那條狗一定驚動了一個入室的盜賊。果然,警方在壁櫥裡找到了一個人,他已經嚇得魂飛魄散,緊緊攥著一隻血淋淋的手。

1、開頭。

通常稱為設置,對你的人物角色及其需求做出界定,這種需求也叫意圖。然後以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噎住的杜賓犬》中,就是那個女人回家後發現狗被噎住了。

2、中間。

一旦你確定了主人公的意圖,故事就進入了第二階段,亞里斯多德稱之為情節的上升,主人公追逐自己的目標。這些行動直接源於意圖。

那個女人帶著她的狗去看獸醫;

當然,作者不會讓主人公一帆風順實現自己的意圖;不然故事就平淡無奇,不好看了。

亞里斯多德稱這些障礙為「逆轉」。逆轉導致緊張和衝突,因為它們改變了主人公實現目標的必經之路。

當她回到家後,她的電話鈴響了,是獸醫打來的。「馬上離開家!」他喊道。

在逆轉之後,亞里斯多德提出了他稱之為「認識」的東西,也就是隨著故事情節發展,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因為逆轉發生了變化。

那個女士被他的語調嚇住了,於是就聽話去了鄰居家。

逆轉是一個事件;認識是主人公因為那個事件而產生的情感上不可逆的變化。(好萊塢劇本,本人公通常有兩次大逆轉,有時又稱情節點)

3、結尾

最後階段就是結尾,包括高潮、情節下降以及結局。結尾是前面兩個階段發生的所有事件的一個合乎邏輯的結果。至此所發生的一切事件都導致最終的結局,一切真相大白、水落石出。

本例中,警察趕到(高潮),獸醫說明原因(情節下降),盜賊被抓(結局)。

當然,這僅是情節的一種常見故事模式。

自註:《經典情節二十種》筆記一

20180508

相關焦點

  • 將老套的故事模式寫成暢銷書,揭開「丹布朗結構」的秘密面紗
    但所幸我們還是看到了他講述的故事。然而,很多喜愛丹布朗故事的讀者一連六七本作品讀下來往往會有一種感覺,每一個故事雖然都很精彩,但卻沒有了最初讀《達文西密碼》時的好奇與驚嘆。故事還是有關於宗教、密碼,但這些故事卻又有著很大的相似性。書中人物的設置、故事的走向、故事的結局以及人物隱藏的身份,形成了一個隱性的模板。我們不妨將它暫時稱作"丹布朗結構"。
  • 《這樣寫出好故事》:5個方法掌握情節和結構,幫你寫出好故事
    故事結局一定要有重擊的力道。只要有好結局,讀者就會滿意,即便其餘段落可能差強人意;然而爛結局會讓讀者失望,即便先前整本書的情節結構都非常穩固。這套系統非常實用,幾乎能套用在大部分故事情節上,甚至很多電影故事裡也都能夠看到 LOCK 系統的影子。LOCK 系統是一個描寫情節的框架,但要充分發揮作用還是需要有精彩的情節。
  • 了解故事的導火索——解析故事結構之故事情節主線
    故事是生活的隱喻。而故事的結構,就是對故事事件的排列組合。傳統的三幕結構,一般是由三個重大事件組成的。開始:激勵事件過程:改變事件結果:最終事件故事結構主要圍繞激勵事件,改變事件和最終事件構建情節點。相關概念:節拍、場景和幕一個場景就是一個事件。節拍是最小的改變單位,場景由節拍構建,一系列場景組成了幕,故事由三幕組成。
  • 論話本小說戲劇性情節模式及其交流性
    如果這種心理狀態可以從話本小說大眾化的母題和與讀者心理相和諧的默契的情節節奏獲得某種解釋的話,那麼,筆者認為,讀者的這種愉悅的閱讀狀態更來自一種宏觀性的戲劇性情節模式的設置,分析這種情節模式,我們會發現它具有明確的交流性,或者,換句話說,這種情節模式是在「擬書場敘事格局」之虛擬的說話人和看官之間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 讀《紅樓夢》網格式的情節結構藝術
    具體表現為:在故事的前半部分一般是書生落魄或家道敗落,才女對其不離不棄,後半部分往往會出現一個戲劇性的反轉,如書生金榜題名之後的福貴與貧窮的矛盾等等,這就是一種最簡單的小說故事結構美,它是屬於結構的藝術。在我們話本小說裡,除了類似對仗的結構,還有循環結構、平行結構等等,在這我就不羅列。
  • 故事情節設計終極方法論:情節原型與千變情節(半鏡先生)
    英雄們的生涯都遵守著一種固定的模式。這個模式中的情節單元,也是有限的。雖然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英雄,但他們似乎都是一個人,在經歷著同一個生涯。又過了20多年,在神話學領域崛起了一位集大成者,就是約瑟夫坎貝爾。他花費了大量時間在漫遊了原始神話,東方神話,西方神話和創世神話的廣闊天地之後,經過不斷反覆修正自己的見解,才提出了「單一神話」的結論。
  • 陳冠豪:論中國當代鬼傳說之情節結構
    13.承第11點,倘若有化解人鬼衝突的情節,多一帶而過,不會成為主要內容。14.在最短情節中具備起承轉合,能形成邏輯結構完整的敘事。15.在確保傳說的母題、情節基幹、敘事功能得以正常發揮作用下,對「實名」的使用有選擇的彈性。綜上可推論,當代鬼傳說是一種以人類鬼魂為敘事主體、結構完整的傳說類型。
  • 英雄的旅程-好萊塢式的故事結構
    對英雄神話敘事的研究始於1871年,人類學家愛德華·伯內特·泰勒對常見的英雄旅程模式進行了觀察。後來,其他學者陸續提出關於英雄神話敘事的各種理論,如心理學家奧託·蘭克的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法、拉格蘭勳爵(Lord Raglan)的統一神話儀式。
  • 成功電影故事結構的5個情節轉折點
    ▲電影情節結構同樣,這些百分比既適用於電影的時間,也適用於劇本的頁數。因為劇本的一頁大約相當於屏幕上的一分鐘,所以120頁劇本的75%這個點將出現在第90頁,也就是兩個小時的電影開始後的大約第90分鐘。
  • 好萊塢故事寫作的5種基本模式丨幕後學院
    今天的乾貨內容就摘編自《故事寫作大師班》第一章節,我們從最基礎的講起,一起學習好萊塢故事創作的五種常見模式。作者|[美] 約翰·特魯比、譯者 | 江先聲出色的故事是一個「有機體」。就像人體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等構成一樣,故事由「七大子系統」組成,分別是:角色、主題、故事世界、象徵網絡、情節、場景編排、場景建構以及交響樂式的對白。故事的每個子系統都是由「不同元素構成的網絡」,就像下面這些「小點」。這些元素相互區別,也相互界定。在作者運用各類「相互關係」來創造並界定元素之前,任何元素都不能單獨產生作用。
  • 學修電風扇~常見電風扇結構
    電風扇主要是由電動機帶動風葉高速旋轉,達到加速空氣流動,從而改變局部環境溫度的目的,它是一種電動器具。 一、常見電風扇的外形結構 下圖所示的是幾種常見的電風扇外形結構。
  • 《教父》故事結構精巧
    《教父》的劇本只尊循一條公式,那就是權力在世代間傳承的經典模式。故事的結構十分精巧,前後情節相互呼應。注意以下情節:落魄歌手強尼方坦含淚乞求教父的幫助,導致一位好萊塢大亨醒來時在床上發現愛馬的殘骸;教父告訴送葬人「某一天,我會請你幫我一個忙,這一天或許永遠不人到來……」,而當這一天果然到來時,送葬人接到的指令卻不是復仇行兇,而是為唐維多的兒子修整遺容,使他的母親不必目睹兒子殘缺不全的屍體;一個女人「打錯了」電話,卻導致桑尼落入圈套,慘遭橫禍。這些情節環環相扣,你必須回頭想一想才能理清事件間的聯繫。
  • 怎樣設計劇本的結構,敘事布局和情節鏈
    (二)結構電視劇的劇情結構分為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兩個層面,橫向結構指故事與故事之間的建構關係,縱向結構是指劇情發展的線索,可分為開頭、發展、高潮及結尾四個階段。1.橫向結構劇情結構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線結構;另一種是複合結構,單線結構圍繞主要人物的命運這一條故事線展開,多為獨角戲,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暖春》《櫻桃》等;另一種是複合式結構,多為群戲,劇情可能圍繞多個主人公的命運展開多條故事線索,平行發展,故事線有所關聯,形成有機整體,如《瘋狂的主婦》《北京愛情故事》等。
  • 成功電影故事結構的5個情節轉折點
    ▲電影情節結構同樣,這些百分比既適用於電影的時間,(關注淘夢:iamtmeng 獲取更多影視乾貨)▲《窈窕奶爸》(1993)故事結構往往遵循如果角色的目標在劇本中定義得太早,故事將會在高潮之前很久就變得無趣了。如果外在動機在到了劇本中的一半還沒有明確時,讀者就會失去興趣,轉向另一個劇本。 還有一點就是在寫劇本時要避免故事情節和角色所經歷的內心之旅之間的混淆。 改變計劃這個原則聽起來很簡單,但是很難在寫作中體現出來。好萊塢電影是建立在人物追求明確目標或結果的基礎上。
  • 7種最常用的電影情節模式!
    因此,不要浪費時間執著於創作出全新的故事,而是要利用現有的工具和知識來創作一個獨特的故事情節。 用強有力的角色和有趣的故事背景,從不同的角度來寫一個故事。▲《利刃出鞘》 成功的故事情節有3個關鍵因素。但最重要的是製造一種進退兩難的局面,讓你的觀眾投入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
  • 黑暗模式大勢所趨,盤點常見APP黑暗模式設計
    前段時候,一則「蘋果稱:微信若堅持不開發夜間模式,或面臨下架」的消息傳播網際網路,由於展開對黑暗模式的討論與探究不絕於耳,本文也以此為話題聊聊常見的APP黑暗模式設計。
  • 【中傳課堂】好電影的3個核心:強情節、大布局和好結構
    (二)結構電視劇的劇情結構分為橫向結構和縱向結構兩個層面,橫向結構指故事與故事之間的建構關係,縱向結構是指劇情發展的線索,可分為開頭、發展、高潮及結尾四個階段。1.橫向結構劇情結構分為兩種:一種是單線結構;另一種是複合結構,單線結構圍繞主要人物的命運這一條故事線展開,多為獨角戲,如《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暖春》《櫻桃》等;另一種是複合式結構,多為群戲,劇情可能圍繞多個主人公的命運展開多條故事線索,平行發展,故事線有所關聯,形成有機整體,如《瘋狂的主婦》《北京愛情故事》等。
  • 戲曲劇本創作結構情節的技巧,主要表現在「熊腰」上
    我們說戲曲劇本在情節結構上的一個特點,就是:一下子抓住中心事件,大寫特寫,極藝術創作之能事。也就是說,戲曲劇本創作結構情節的技巧主要表現在這個「熊腰」上。要大寫特寫,首先要選好目標,或說抓住重點。要考慮這個目標(事件)是否確實值得大寫特寫?它是否有大寫特寫的可能(可否施展得開) ?這在戲曲劇本的創作中非常重要,忽略了這一點,大寫特寫就成了無的放矢。抓住重點(目標)後,就要放開來寫,這就是竭力鋪陳。
  • 高考—論小說的情節概括,情節作用及分析情節的技巧
    為了便於學生們掌握,特分析概括如下:首先看概括情節。對小說情節梳理的考查主要是從分析作品結構來入手的。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注意小說的整體構思,貫穿線索,又要注意各個段落以及各段內部層次之間的關係。因此,學生們須知道兩個要點。
  • 視聽語言、敘事結構、主題情節三個方面,看《無恥混蛋》暴力美學
    今天,我們將從電影的視聽語言、敘事結構、主題情節三個方面,淺析電影的暴力美學色彩,首先,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暴力美學」?2、從敘事結構來看,暴力具有自由性典型的後現代文化不是一種純粹創造的文化,而是一種引用文化有著明顯的拼貼零散化和解構的特徵,這一特徵往往成為一些暴力影片敘事中的一種表徵和手段。《無恥混蛋》這部二戰題材影片的故事框架來源於 1967 年查爾斯 · 布朗森導演的《十二金剛》和1978 年的義大利 B 級電影《戴罪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