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陳寅恪家族的「優美門風」

2021-01-10 海南日報數字報
  ■ 劉夢溪(北京)

  陳寅恪的祖父陳寶箴最服膺的人物是曾國藩,曾和陳第一次接談對陳寶箴所說: 「人亦貴自立耳。轉移之任,不必達而在上也。但汝數君子,若羅惺四、許仙屏者,沉潛味道,各存一不求富貴利達之心,一人唱之,百人和之,則風氣轉矣。」曾國藩強調的是士人的「自立」精神,實即「獨立」之義諦。而對此一義諦的冥心我會,在於須有「不求富貴利達之心」。曾公此語和陳寶箴的父尊陳琢如當年讀王陽明書而拍案,斥當時的社會士風為「奔馳夫富貴,泛濫夫詞章」,可謂同發一慨。

  陳寶箴的一生經歷,確然是將曾公之言存乎心底並付諸行動。光緒初年,他在寫給廖樹蘅的信裡,稱讚曾國藩的詩詞「亦皆卓然有以自立」,而陶淵明、李白、杜甫等古人之作,所以傳之百世,陳寶箴認為,也是由於「其精神有獨至者」。陳寶箴早年寫的《祭閔子清文》有云:「世無真儒,不足以維名教;士無肝膽,不足以議綱常」、「君子可貧,弗喪吾真;君子可賤,不虧方寸;君子可死,不傷不毀」,所闡述的都是士之獨立之義諦。其所作《書周貞女》一文,亦闡論道:「蓋常者眾人所同趨,而異者孤臣、烈士、孝子、貞婦,之所以行其心之所安而求其所自是。當其一意孤行,可泣鬼神而貫金石,雖事之不必如是而可,而不屑援以為詞,以稍抑其獨至之意,此固聖人所深許也。」斯兩篇文字所謂「真儒」、「肝膽」、「弗喪吾真」、「不傷不毀」、 「行其心之所安」、「一意孤行」,都是為了使「獨至之意」不受到壓抑。此種精神,就是作為士人的「獨立之精神」。

  職是之故,當陳寶箴因「王樹汶案」蒙冤而降調浙江按察使一職時,他抗疏力辯,不是為了官位的去留, 他說「一官進退輕如鴻毛,豈足道哉」;但事涉汩沒真相、傷損人格及朝廷大員「聲氣朋比」的吏治風氣,他不能緘默不言。因左副都御使張佩綸奏請陳寶箴不應放過一折,其中有誣稱陳寶箴銘「日營營於承審各官之門」,企圖「彌縫掩飾」等詞句,純屬出於黨派門戶之見的無中生有。故陳寶箴在抗疏中說「況臣具有天良,粗知忠孝立身之義,縱涓埃無補,亦惟力矢勿欺,有恥之愚,自盟衾影,而禍福聽之在人」、「若張佩綸所奏營營於承審各員之門,彌縫掩飾,臣縱改行易轍、判若兩人,亦不應寡廉鮮恥,行同市儈至此。」後經朝廷委派閻敬銘複查此案,證明陳寶箴所辯真實不虛,「張佩綸所奏自系得自風聞」。但由於該閻敬銘首鼠兩端,原給予抗辯人降調三級的處分沒有撤銷,陳寶箴的仕途命運沒有改變,卻保住了自己的名節。如此膽識、氣度、風義,為晚清官場所僅見。陳寶箴抗辯自雄的整個過程,讓我們看到了義寧之學的獨立之精神的風採。

  陳寅恪的父尊陳三立的風骨,比之乃父陳寶箴有過之而無不及。他雖為進士出身,終其一生沒接受過任何官職,吏部主事只是個虛銜。戊戌慈禧政變,維新黨人受到懲處,陳寶箴、陳三立父子革職後以待罪之身退歸江西南昌,中間陳三立兩次大病,一次拒不服藥,至以牙齒咬碎藥碗。光緒三十年(1904),清廷大赦戊戌在案人員,除康、梁和孫中山,其餘均予赦免,曾經革職者全部開復原銜。但陳三立視其為烏有,不僅不接受各項榮譽邀請,不得已偶爾北上,寧可繞道,也不入帝京。1937年日人犯華,陳三立憤而不食而死。歐陽竟無大師對散原的評價是:「改革發源於湘,散原實主之。散原發奮不食死,倭虜實致之。得志則改革致太平,不得志則抑鬱發憤而一寄於詩,乃至於喪命。徹終徹始,純潔之質,古之性情肝膽中人。發於政不得以政治稱, 寓於詩而亦不得以詩人蓋也。」陳三立的姿質峻潔、貶斥義利、風骨凜然,晚清到民國的政壇文苑,稍知其名者無不嘖嘖讚佩。

  陳寅恪先生畢生守持的「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固然是20世紀現代學者追求學術獨立的題中應有之義,但將此種精神守持到如此純度和高度,則又為同時代其他學者所不能望其項背。究其原因底裡,實與乃祖陳寶箴和乃父陳三立所代表的義寧之學的精神傳統直接相關。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裡說:「士族之特點既在其門風之優美,不同於凡庶,而優美之門風實基於學業之因襲。」其論《天師道與濱海地域之關係》則又云:「家世信仰之至深且固,不易湔除,有如是者。明乎此義,始可與言吾國中古文化史也。」然則寅老之所論,是亦有自家門風之影響薰習之體悟存焉。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殷殷情意獻良策 拳拳之心謀發展
    依舊樸實、節儉的會風,給康耀紅委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未來能夠不斷堅持和完善已經形成的優良會風,並且形成制度。」康耀紅說。  最感動  抑制不住內心的感動,馮川建委員今天特別強調說:「我要點讚!」馮川建要點讚的是今年兩會中時時處處對民生的高度關注。
  • 海南日報數字報-爭分奪秒,只為墨香進萬家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新年的鐘聲敲響,也許你正陪伴在家人身旁為新年祈福,也許你已經進入夢鄉……然而,海南日報報業集團的發行人員卻正在忙碌
  • 海南日報數字報-「僑批」匯回思鄉情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怡  每一年的春節都很相似,每一年的春節又不相同。  很多華僑雖然沒有辦法回海南老家過春節,但是很多傳統的習俗都在國外得到傳承和延續,如祭祖、吃團圓飯等。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戶一犬」?你怎麼看
    海南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一戶一犬」有爭議  根據《草案》,居民在重點管理區內養犬,每戶限養一隻。重點管理區是指街道辦事處管轄的區域,以及由海口公安部門根據城鎮建設現狀和人口密度等情況劃定,並報海口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公布的其他區域。  對此,不少市民表示不應「一刀切」。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魯濱遜」怒海求生
    能夠做到這一切的,是一個來自海南的青年人——潘廉。  1943年,中國正處於艱難的抗戰時期,潘廉的事跡傳來,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南華報》《陝北日報》等報刊爭相報導,1943年11月5日的《民國日報》更將其譽為「海國英雄」。
  • 海南日報數字報-用音樂點燃生活
    文\海南日報記者 習霽鴻  「等生命老去,等青春回來,等山等海等颱風……」在2019紅珊瑚國際音樂節上,作為經過層層篩選、唯一登臺演出的海南本地樂隊,等颱風樂隊的現場演出讓不少聽眾「路轉粉」。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博鰲小鎮新生活
    沙美村村民莫泰偉深有感觸地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以前沒有其他經濟收入,靠種田年收入都不到3000元,「現在,家家戶戶有人在酒店、公司上班,每個月最少2000多元,這都是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帶來的效應。」  2018年,博鰲鎮對全鎮範圍尤其是迎賓路、龍潭路、文山路、嘉博路、海濱街等重點路段進行美化、綠化、亮化、淨化、彩化,深入開展環境衛生大整治,營造更加優質、舒適的人居環境。
  • 海南日報數字報-千方百計復工 爭分奪秒趕工
    自2月14日起,南方電網海南電網公司基建領域各項管理工作就按項目輕重緩急程度逐步恢復項目施工,截至3月1日,海南全省電網主配網工程已全面復工復產。  為加快推進海南智能電網建設,科學謀劃未來智能電網規劃發展,自3月3日起,該公司還通過視頻會議形式陸續組織開展市縣「十四五」配電網規劃評審工作,統籌推進海南「十四五」智能電網規劃,預計年內將形成規劃成果。
  • 海南日報數字報-微微風簇浪 散作滿河星
    我生在海南、長在海南,我深深地愛著海南的每一寸土地,我希望海南的明天更美好。  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的公布,讓世界對海南的未來發展充滿了期許和希望。  未來的海南經濟將更加繁榮,來往於世界各地的貨輪、飛機、商人絡繹不絕,各類貨物貿易更加自由便利;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在海南投資建設,許多新興業態在海南尋求發展機遇,同時吸引更多高層次的人才在此匯聚,海南將成為千千萬萬創業者的築夢搖籃;海南交通網將更加四通八達,讓人們往來和經濟發展更加便利。
  • 海南日報數字報-平安銀行入駐海南25周年
    四年來,平安銀行把握金融科技時代的發展趨勢,以網際網路思維,積極應用先進科技對銀行進行戰略革新、管理革新、流程革新、產品革新、風控革新、運營與服務革新,發力基礎零售、消費金融與私行財富「三大板塊」,提升成本控制與風險控制「兩大能力」,全力打造「中國最卓越、全球領先的智能化零售銀行」。  平安銀行的核心寶藏,也是科技。
  • 海南日報數字報-紅色塔昌村的綠色發展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海南廣大人民群眾努力奮鬥與創造,讓滄海變桑田,讓邊陲海島實現華麗蛻變。海南日報今起開設「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系列專欄,多角度呈現海南70年發展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展示海南人民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敬請關注。  ■ 本報記者 李磊  塔昌村的胡椒、青橘即將迎來收穫。
  • 海南日報數字報-花樣年符祈祥福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李佳飛 實習生 黃敏茗 通訊員 王家專  進入臘月,海南「做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鄺氏家族的紅色情緣
    ■ 本報特派記者 計思佳 蘇慶明  在湖南省贛州市宜章縣白石渡鎮老灣村中,坐落著鄺氏家族的祠堂。
  • 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在抗疫任務結束返回海南前,海南各醫療隊將尚未用完的醫用物資,悉數留給了受援醫院,讓這份瓊鄂情誼持續發酵。  三級精準救治體系,成功將分散各地的海南醫療隊戰鬥力重新凝聚到一起。通過這個體系,海南醫療專家乃至全國更多專科專家,都可以為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救治工作提供支持,提高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療效果。  進入3月,湖北疫情漸漸得到控制,武漢方艙醫院陸續關閉,海南醫療隊員分批撤出病區,進入原地休整狀態,海南前方指揮部的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
  • 海南日報數字報-鳥明星黃嘴白鷺意外現身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時隔十年,作為易危種群、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黃嘴白鷺,在海口市東寨港自然保護區的再次出現,對於觀鳥愛好者來說是驚喜,是幸運;對於環境保護和科研工作者而言,收穫的恐怕是更大的欣慰和鼓勵。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光影勾勒人性光芒與灰暗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寬鬆的T恤,頗具海島風情的花短褲……見到著名導演高群書的第一眼,他正「就著」海南悶熱的天氣吃著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麵。
  • 陳寅恪的家族史、陳寅恪家世、陳寅恪家史、獨立自由真精神 陳寅恪與陳氏家風、陳洪綬家世等pdf下載或紙質書快遞
    陳寅恪(學科: 家族) 陳寅恪 家族中圖法分類號 : K820.9;K825.81=72 ( 歷史、地理->傳記->中國人物傳記->氏族譜系 )內容提要: 陳寅恪(1890~1969),史學家,教育家,傑出學者。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部「狼的格林童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十多年前,《狼圖騰》一出版即成暢銷書,關於狼的精神品性在年輕人中引發諸多討論
  • 海南日報數字報-唐鑑真大師流寓海南始末
    據《唐大和上東徵傳》載,六十多歲的鑑真第五次東渡失敗時漂泊到今海南三亞地區,流寓海島一年多,「所經州縣,立壇授戒,無空過者」。這段因緣,既讓海南受佛法沾溉,又使得唐代海南人物中添了個熠熠生輝的人物。  江淮地區的首席法師  鑑真,生於則天朝垂拱四年(688年),卒於代宗廣德元年(763年),俗姓淳于,廣陵江陽縣(在今江蘇揚州)人,據說是戰國時齊國辯士淳于髠之後裔。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張便利貼 一道「防疫牆」
    該院睡眠心身醫學中心副主任王配配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患者在知道自己確診後,除了身體的疾病,情緒和精神上也可能出現問題,同樣需要關注。  「我也是醫護人員,自己也注意防護,怎麼就染上了呢?」2月8日下午,一位患者通過微信語音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她進入隔離病房後,除了擔心自己的病情,也會倍感自責,擔心傳染給家人或是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