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家企業抵制Facebook背後:削減開支的體面 全靠政治正確來保全?

2020-12-22 中國經營報

文 李丹

編輯 黃玉璐

抵制浪潮愈演愈烈。

「正值美國總統選舉期,分裂主義和仇恨言論盛行,需要做的還有很多。」聯合利華在一份聲明中如是說道。

據BBC報導,截至7月3日,已有聯合利華、福特汽車、可口可樂等750多家知名企業宣布暫停在Facebook平臺投放廣告。近日,隨著加拿大多家銀行宣布暫停廣告投放,抵制範圍進一步擴大。有消息稱,截至目前,參與抵制的企業已超過1000家。

追溯起因,風波緣起於美國國內關於種族歧視的抗議示威。當地時間5月29日,美國總統川普發推稱「當搶劫開始時,槍擊也就開始了」。隨後,推特平臺給推文貼上了「注意暴力言論」的標籤,並禁止用戶「喜歡」或「轉發」。

與推特的「見風使舵」不同,Facebook則表明其立場稱「儘可能允許人們發表言論,除非有明顯的政策認為它們(言論)會造成迫在眉睫的危險或具體的傷害」。Facebook的「中立」立場旋即引發社會輿論及民權組織的不滿。隨後,6月17日,美國六大非營利組織發起「Stop Hate for Profit(停止以仇恨牟利)」運動,號召企業停止在Facebook平臺投放廣告。

廣告商們的此輪抵制能奈Facebook何?除了所謂的「政治正確」,是否還有其他深層考量?Facebook廣告霸主的地位又是否不可撼動?

不過是體面的削減開銷

「多數大公司借坡下驢,以抵制Facebook為由,行規避政治風險和削減廣告開銷之實。」

私募合伙人李先生告訴筆者,所謂的抵制Facebook廣告,實則是大公司在妥善規避美國政治分化帶來的潛在的對品牌價值的損害風險。「在這個政治分化的節骨眼上,誰都不想讓人看出愛喝百事的投川普,用寶潔的支持拜登吧。」

在中國人民大學現代廣告研究中心主任王菲看來,雖然品牌消費者存在細分,但品牌商最忌站在社會輿論的對立面。王菲告訴筆者,廣告商的此輪抵制也是一種借勢。一方面表明態度,一方面正好可以削減廣告投放開支,節約資源。

根據世界廣告研究中心(WARC)不久前發布的一項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廣告支出將下降8.1%,即496億美元。在王菲看來,在疫情和經濟不景氣的檔口,公眾注意力效果和對廣告的關注度都會下降,減少廣告開支可謂企業節約成本的最優選擇。而與社會輿論站在一起抵制Facebook,則是企業表明價值觀的一種策略。

梳理當前已明確表明抵制的公司名單,聯合利華、可口可樂、寶潔等悉數在列。一方面,這些品牌都屬於非季節性消耗品,屬於「無論疫情與否都會購買的產品」。另一方面,暫停投放廣告,也是給這些「本身不具有品質或服務差異,以巨額廣告費防止潛在競爭者出現」的品牌一個稍事喘息的機會。

此外,根據諮詢行業從業者韓少春的說法,在唐·舒爾茨的整合營銷理論裡,營銷傳播的成敗由投資回報率來衡量。以可口可樂為例。Facebook平臺廣告直接轉化為銷量,對於飲料這類低價高運輸成本的品類而言,恐怕不現實。這類企業想要的,是在Facebook平臺收穫品牌形象的存在感和美譽度。但隨著平臺本身美譽度的下降,投放品牌形象類廣告就不合時宜了。

而對於本身並不帶傳播屬性的品類和品牌而言,需要想法設法製造傳播性,或「蹭熱點」。

王菲告訴筆者,抵制風波是特定背景下的一種處理。對於參與企業而言,既不用花錢,還能博得大眾的關注和好感。而假若Facebook平臺做出了某種正向反饋,相關企業還能以「功臣」自居。

雷聲大雨點小

「個人感覺這就是一場鬧劇,他們抵制他們的,我們做好自己就好。」左先生是一名Facebook廣告投放商,在他看來,一眾廣告品牌此時豎起「政治正確」大旗,不過是雷聲大雨點小罷了。

不可否認,廣告業務一直以來都是Facebook的「搖錢樹」。財報顯示,2019年,公司全年營收為707億美元,其中,廣告收入就高達697億美元,佔比98.53%。

但與此同時,也有數據表明,Facebook平臺的廣告主總數已突破800萬,且平臺上排名前100的品牌僅佔全部營收的6%,公司絕大部分收入由中小企業貢獻。這也意味著,Facebook對單一廣告商,甚至大廣告商的依賴程度相對不高,數百家龍頭或壟斷企業的抵制對公司業績的影響有限,也還不足以撼動平臺根本。

縱使影響有限,但Facebook不擔心品牌商藉機出走給公司帶來損失嗎?扎克伯格的答案似乎是,不太擔心。在上周五的在線員工會議上,扎克伯格就表示,這場抵制更多的是一個公共問題,公司不會因為收入的任何部分受到影響而改變政策和方針。此外,扎克伯格也表明,這些廣告商「用不了多久就會回到平臺上」。

在Facebook廣告投放商圖帕(化名)看來,扎克伯格的「自信」主要來源於公司在數字廣告領域的壟斷地位。根據Statista數據,截至6月份,Facebook仍佔據55.9%的市場份額。圖帕告訴筆者,如果真的有廣告商出走,空餘的位置很快就會被頂替。

王菲同樣告訴筆者,政治運動、社會運動大多都是間歇性的。當疫情緩解,消費有所回升的時候,消費者的注意力會回歸,廣告商自然會回到平臺,甚至出現報復性反彈。彼時,Facebook作為全球最大社交平臺的價值仍會凸顯。

緣何難以撼動?

除市場份額外,Facebook在線廣告的地位為何難以動搖?

圖帕告訴筆者,Facebook廣告的優勢在於用戶基數和轉化率。根據艾媒網的相關數據,2019年Facebook全球月活躍用戶達23.75億,約佔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所謂轉化率,即用最終成交的訂單數除以平臺帶來的流量值。據圖帕介紹,Facebook平臺的轉化率大概在2.3%左右。與此同時,谷歌、必應和雅虎平臺的轉化率分別為2.5%、5%和1.8%。

儘管轉化率並非最高,但有龐大的用戶基數作為依託,Facebook仍然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為此,圖帕給筆者算了一筆帳。必應平臺擁有超6億用戶,轉化率為5%,最終的轉化數為三千萬。而Facebook平臺擁有約24億用戶,轉化率為2.3%,轉化數在五千五百萬,仍然處於優勢地位。

此外,從具體實操層面來看,Facebook廣告對新手也非常友好。根據圖帕的說法,Facebook平臺的出價策略相對較少,易於理解,且使用成本相對較低。除去企業和廣告公司,在我國國內就有很多1到2人組成的小團隊,專門從事Facebook廣告帶貨,每月能有上萬美元的收入。

或許正是得益於強勢地位,Facebook一方面對大品牌實行限流,以限制其影響力,另一方面又難免受制於政治集團。

左先生告訴筆者,為了防止大品牌的流量壟斷,Facebook對其進行了流量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給了中小企業一些生存空間。與此同時,因「監測潛在買家瀏覽廣告的行為」被罰後,公司一方面取消了相應功能,導致廣告投放者「試錯」成本的提升,另一方面更是將損失以「增加廣告費」的形式找補回來。或許也正是如此,此次抵制風波的多數參與者是大品牌,而非中小企業。

與對廣告商的「強勢」相比,Facebook對待川普政府可謂「不硬氣」。左先生告訴筆者,Facebook一直想擺脫政治選舉類廣告,但最終未能成功。其原因就在於,川普政府需要通過Facebook廣告精準地定位選民,給自己拉來更多的選票。

一面與政治脫不開關係,一面又靠「壓制」廣告商掙錢的Facebook還能走多遠?答案尚未可知。但在圖帕看來,即便是Facebook倒下了,也會立馬有其他類似平臺來搶佔市場份額,繼續與廣告商之間的「利益輸送關係」。畢竟對於企業,尤其是同質化程度較高的行業而言,高密度的廣告曝光仍然是建立護城河,提高準入門檻的最佳途徑。而疫情催化下的線上行為又為社交媒體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對:張國剛)

相關焦點

  • 這波「抵制 Facebook」又爛尾了
    目前來看,絕大多數參與者已經「體面」回歸到Facebook,活動發起者也單方面宣稱取得「階段性進展」。但另一方面,這基本沒有對Facebook的財務狀況產生什麼影響,一切完好如初。北京時間27日即當地時間26日美股收盤,Facebook股價以全日最高位303.91美元收市,跳漲8.2%,創下上市以來的歷史新高,也意味著這個虎頭蛇尾的「抵制Facebook」運動徹底破產。
  • 富國銀行11億美元開支減緩了成本削減步伐
    來源:金融界網金融界網1月15日消息,富國銀行第四季度開支超出預期,並為重組和解決帳戶醜聞支出超過10億美元,而疫情肆虐也加大了該行削減成本的困難。富國銀行周五報告稱,第四季度非利息支出下降5.2%,至148億美元,降幅大約是分析師預測的一半。
  • 疫情突如其來歐洲球隊紛紛削減開支?降薪潮湧動?自由球員咋辦?
    此時此刻,俱樂部與球員、教練都蒙受著巨大的損失,一些球隊已經出現了財政危機,而要渡過這樣一個難關,削減開支,特別是削減球員的薪金雖屬無奈,卻是最立竿見影的辦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尹成君這樣下來,一個月俱樂部將節省100萬歐元的開支,而這筆錢將用來保證俱樂部普通員工的薪金不降低水準。這點錢對豪門勁旅來說不算多少,但是對一支從來不曾暴富過的老牌球隊來說,無疑是十分可貴的。那麼德甲豪門又是怎樣的情形呢?近日,拜仁慕尼黑也公布了自己的降薪計劃,據稱幅度達到20%。隊長諾伊爾說:「職業球員是非常特殊的群體,在球隊需要的時候,可以從我們開始削減開支。」
  • 抗議者紐約市政廳外安營紮寨 呼籲削減警局開支
    據英國《每日郵報》27日報導,近日,近百名抗議者在紐約市政廳門外安營紮寨,他們強烈要求削減10億美元的紐約市警察局預算。25日下午有將近兩三百人聚集在紐約市政廳以及曼哈頓市政大樓之間的這一小片綠地上。紐約市長白思豪表示,會削減警察局的開支,但他並沒有透露更多細節。此時距離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已經過去了整整一個月時間。在這一個月裡,迫於民眾壓力,四名與弗洛伊德之死有關的警察全部被提起公訴,其中主犯德裡克·肖萬更是被控二級謀殺罪。
  • 廣告抵制運動越鬧越大為什麼Facebook還在漲?
    首先,Facebook (FB)目前擁有龐大的廣告客戶群體,即便其中一些大公司削減廣告投放,也不會顯著衝擊其廣告收入。其次,在此前出現過的圍繞用戶數據隱私的嚴重爭議事件中,Facebook的業務和股價都展現出了韌性。從6月17開始,美國幾家公民權利團體組成的一個聯盟發起了這場「停止用仇恨牟利」(#StopHateForProfit)的廣告抵制運動。
  • Facebook(FB.US)遭更多廣告商抵制 核心數字廣告業務或造成重創
    儘管有些廣告商在Facebook上的預算比其他人高得多,但需要更多公司暫停開支才能產生很大的財務影響。但財務上的損失並不是最終目標,參與廣告抵制運動的組織在推文中說:「這是關於該平臺缺乏節制的仇恨和虛假信息的更廣泛清算。廣告商不想贊助暴力、偏執的內容或謊言。」
  • FB廣告抵制運動繼續發酵 頭號金主迪士尼大幅削減廣告支出
    騰訊科技訊 7月20日,據外媒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作為今年的頭號金主,迪士尼公司大幅削減了在Facebook上的廣告支出。與許多其他公司不同的是,迪士尼沒有公開宣布將削減Facebook上的支出,而是悄悄地改變了廣告計劃。 知情人士說,這家娛樂巨頭擔心Facebook執行其圍繞不良內容的政策,已經暫停了在其流媒體視頻服務Disney+上的廣告。迪士尼今年大力推廣這項服務,佔公司營銷支出的很大一部分。
  • 廣告抵制運動越鬧越大,為什麼Facebook(FB.US)還在漲?
    首先,Facebook (FB)目前擁有龐大的廣告客戶群體,即便其中一些大公司削減廣告投放,也不會顯著衝擊其廣告收入。其次,在此前出現過的圍繞用戶數據隱私的嚴重爭議事件中,Facebook的業務和股價都展現出了韌性。從6月17開始,美國幾家公民權利團體組成的一個聯盟發起了這場「停止用仇恨牟利」(#StopHateForProfit)的廣告抵制運動。
  • 山雨欲來風滿樓!21家全球知名企業聯手抵制Facebook廣告
    當時,它呼籲大型企業暫停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理由是該公司「一再未能有效解決其平臺上激增的仇恨情緒」。 霍華德暗示,抵制活動可能不止於此。 霍華德寫道:「很明顯,Facebook只是說說而已,出於道德責任感,它不會為自己在監控資本主義中的角色承擔責任。他們只會說金錢讓他們說的話。是時候用我們的錢來引導他們的言論了。」 霍華德呼籲其他科技公司的首席營銷官也加入抵制行動。
  • 迪士尼已削減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的廣告支出
    援引華爾街日報報導,迪士尼已經大幅削減了在 Facebook 和 Instagram 上的廣告支出。 伴隨著迪士尼這樣的大型企業加入,將迫使 Facebook 對平臺上的仇恨言論和虛假信息做出改變。由反誹謗聯盟、美國有色人種協進會(NAACP)、變革之色(Color of Change)和沉睡的巨人(Sleeping Giants)等民權組織聯盟組織,7月1日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 #StopHateforProfit 抵制行動,包括好時、本田、Ben & Jerry's和Verizon等公司紛紛加入。
  • 美國特色:當「言論自由」懟上「政治正確」
    很多品牌認為,臉書把它們的廣告和種族歧視信息同框展示,嚴重損害了企業的形象。於是,一周內,超過240家大型公司組成了「抵制聯盟」,向扎克伯格施壓,要求限制那些支持種族歧視的言論。一個月後,超過400家廣告主撤下了在臉書上的廣告投放。有人估算,如果前100名廣告主有一半撤下廣告,臉書的損失可能高達5億美元。
  • 理論學習丨 塑造國有文化企業的政治品格
    要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確導向,守正創新,大力弘揚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確保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國有文化企業既是黨和國家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也是實施國家文化發展戰略、推動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肩負著重大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其政治品格如何,直接關乎其性質宗旨,直接體現其職責使命,直接影響其責任落實。
  • Facebook廣告遭90多家企業抵制,可口可樂今日起暫停全球社交廣告30...
    詹姆斯·昆西抵制源起川普事實上,這場聲勢浩大的抵制運動還是源自川普。抵制愈演愈烈事實上,自從該運動出現以來,抵制Facebook付費廣告的呼聲愈演愈烈,正如上文所說,除了很多中小品牌,包括聯合利華以及The North Face在內的很多巨頭也開始參與到抵制行動中來。這種壓力導致了全世界廣告花費最多的企業——寶潔,至少聲稱將會重新檢查他們的媒體支出。
  • 美國軍火公司:誰當總統無所謂,反正美國軍費不會削減
    美國的軍火企業認為這種投資的勢頭不會隨著政府換屆而減緩。 在上周舉行的第三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執行長凱西·沃登表示:「我們相信,兩黨對美國國防支出的支持將持續下去,我們的投資組合將有效地支持我們的國防戰略。」 諾斯羅普·格魯曼在川普時代獲得了美軍大量下一代戰略核武器的訂單。
  • 從創作偏見到政治正確,「好萊塢黑人」的地位演變
    當年北美票房最高的百部電影背後的112名導演中,黑人導演共有16位,是北美影史最多的一年。其中,索尼和環球就分別啟用了5名和3名黑人導演。如今,電影創作中的「黑人元素表達」也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政治正確」。前不久,《亂世佳人》還因為描述種族主義的內容一度被HBO流媒體平臺下架。種族問題的確需要藝術關注,但「政治正確」真的是「電影正確」嗎?
  • 政治正確的新高度
    還有更離奇的,北卡羅來納州夏洛特和德克薩斯州休斯頓通過法令,準許跨性別者根據他們自己的性別認同,而非以本身自然性別來選擇使用廁所、浴室、更衣間等公共設施!惡行累累,罄竹難書啊!在這種政治正確的壓力下,美國人說話必須小心謹慎,官方措施更是滴水不漏。
  • 周子瑜事件第三波:Facebook上開演表情包大戰
    再來是羅志祥「一個中國人」言論被臺獨媒體挑事,最後演變成「fb表情包大戰」終登熱搜榜頂,總結一句話,中國網友智慧無窮。接著,羅志祥的fb(facebook)上,被不明爭相的臺灣網友罵,隨後羅志祥經濟公司發表如下聲明:(順便告知一下如何書寫正確的公關文)
  • 星巴克加入抵制,Facebook廣告業務現疲軟
    Facebook第6大廣告客戶星巴克宣布,將在所有社交網絡平臺暫停投放廣告,以抵制網絡上的仇恨言論。星巴克強調,必需要開始行動才能創建更有包容性的網絡空間。日前由美國人權組織向Facebook發起「停止利用仇恨賺錢」運動,抗議其漠視仇恨言論及煽動暴力的情況,並呼籲多家企業停止在平臺投放廣告,如今已有百家企業響應。原本增長就不如預期的廣告業務正陷入危機。目前的具體訴求是希望包括Facebook在內的社群媒體,必須為宗教及種族等內容創建獨立的審核流程,且必須把廣告與錯誤消息及仇恨言論分開,並且創建下架及退費措施。
  • 可口可樂將削減旗下超一半品牌,這幾類飲料或被取消
    新華社資料圖繼大規模裁員後,可口可樂又開始考慮大規模削減旗下品牌了。可口可樂將削減旗下超一半品牌據福克斯新聞10月5日報導,可口可樂公司將停產旗下椰子水品牌Zico,並考慮取消部分不太受歡迎的可口可樂和健怡可樂的飲料種類。為應對疫情,該公司正大幅削減品牌數量。
  • 《狩獵》|警惕過度追求政治正確
    影片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深受當今西方白左文化的影響(只有Lucas的女友是棕色人種,其餘全是白人),過度追求政治正確,從而枉顧證據和法律,並且輕信謠言。而追求政治正確的目的只有一個:獲得自身道德優越感,並對他人發動道德攻擊(是不是跟國家之間的xx制裁特別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