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高三學生進行心理輔導,需要具備一定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否則,靠單純的安慰解決不了問題,甚至還有可能帶給孩子更大的壓力。具體該怎樣做呢?下面我給家長一些建議供參考。
第一,和孩子做一個注意力目標的小測試,看看孩子目標關注狀況。
家長可以在一張A4紙上畫一個直徑3CM的圓,用黑色彩筆將圓塗滿。把這張紙貼在牆上,後退兩米,與孩子並肩站立。告訴孩子認真觀察這張紙一分鐘,觀察完後問孩子你的注意力集中在黑色圓上面,還是圓以外的白紙上面?一般情況下,孩子肯定會把注意力放在看黑色圓上面。
第二,對孩子進行心理分析,讓孩子清楚黑圓和之外的白色區域含義。
黑色圓代表單一目標,而整張紙代表全局目標,黑圓以外的白色區域代表主要目標以外的次要目標。如果平時學習成績很好,說明孩子發散性思維不錯,能夠把全局目標盡在掌握之中。而到了考試時成績不理想,說明考試過程中有緊張情緒,全局目標此時會變為單一目標,即緊緊盯著白紙中心的黑圓,而這個圓代表的是考試成績結果本身,越緊緊盯著這個結果,越會心理負面暗示,如我能力不行,我考不過別人,我考不好很丟人等。事實上這就造成了考試過程中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在解題本身,造成思維過於局限。
第三,向孩子問幾個問題,讓他來回答,答案不具唯一性,增強孩子心理自信。
問題1:考試過程重要還是結果重要?
問題2:考試過程中專注於答題正確率高,還是你有雜念答題正確率高?
問題3:考試過程中你保持清晰的解題思路重要,還是因有雜念導致你怯場更好?
問題4:在你的考試過程中,自信對於答題效率有什麼影響?
問題5:想考出自己最好的成績,除注意力高度專注、保持清晰的解題思路、合理關注時間、講究答題的技巧外,還有哪些因素?
問題6:考試的目的是為了考出一個好成績給別人看,還是未發現自己不足而後解決不足?
問題7:積極心理暗示和消極心理暗示,哪一個更容易讓你做出正確的判斷?
類似的問題可以列出很多,家長可以深入思考列舉。通過和孩子圍繞問題進行交流,其實最終就是讓孩子找到正確答案,當正確答案越多時,孩子便會發現原來影響他考試成績的主要因素就是失去了自我,丟掉了專注答題這一主要目標。
第四,對孩子進行模擬考試,尤其是進行注意力目標訓練,增強孩子心理自信。
1、對考試流程進行反覆步驟強化,讓孩子養成下意識習慣。
2、對不同類型題進行答題速度訓練,要把答題步驟體現出來。
3、進行一套試卷模擬考試,重點圍繞考試流程,注意力目標關注點,答題效率進行,排除雜念幹擾,減少注意力分散而浪費的時間。
當孩子進行目標意識系統訓練後,會在考試心理狀態方面有明顯的改善。事實上,有些心理不穩定的孩子,往往都沒有得到過這方面的長期訓練,才會導致考試能力偏弱。越是在重要的考試中,孩子越容易亂了方寸,使自己注意力偏離答題這一主要目標,夾雜著無關的想法,有時會養成下意識胡思亂想的壞習慣。
結束語:孩子除了考試過程中注意力無法集中於主要目標之外,還會受到來自老師和家長的壓力影響。如老師過度強調考試的重要性,考試成績的排名,每一次考試可能會考進什麼樣的大學等,都會導致學生在考試過程中下意識產生雜念。家長在重要的考試前,不要和孩子談論考試本身,就關心孩子情緒,力爭使孩子處於身心放鬆狀態最好。平時家長還要圍繞學校老師給學生們造成的心理壓力進行交流,圍繞上面我所講的內容,讓孩子知道如何進行積極心理暗示,淡化對未來的假設,在為你每一次考試都是眼前需要做的事,根本用不著想考完之後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