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天依VS初音未來,虛擬偶像的中國生意經 二次元

2021-02-07 數娛夢工廠

2017年的二次元市場註定會多上一層看點,因為來自日本的虛擬歌手鼻祖初音未來和中國第一位虛擬歌手洛天依,將在中國的舞臺上進行一場正面的交鋒。

長久以來對中國市場反應冷淡的日本CRYPTON FUTURE MEDIA(以下簡稱「C社」),正計劃將在2017年春天正式發售初音未來的V4中文版聲庫,並推出專為Vocaloid設計的網站poppro的中文版。


這意味著C社要建立一個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創作體系與平臺,以此籠絡中文圈的producer(使用vocaloid軟體的音樂製作人),並在中國組搭建V家的生態圈。很顯然,初音未來這種試圖在中國本土化的野心不是過去來中國開一場演唱會可以比的。

而在另一邊,洛天依的版權方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上海禾念」)經過了兩年的沉澱,終於將業務、人事、團隊上的陳年舊帳整理乾淨,一改以往靠同人圈續命的局面,試圖開拓更大的娛樂版圖。

據悉,上海禾念邀請周杰倫的御用編曲人林邁可為洛天依作曲,還將在明年6月17日舉辦Vsinger虛擬歌手全員首場萬人演唱會。


上海禾念總經理曹璞在日前接受數娛夢工廠記者採訪時表示:「為了打造虛擬歌手,禾念近兩年投入了數千萬,我們希望最終打造一個圍繞多位虛擬歌手,聚合音樂、動畫等產業資源和粉絲參與的泛娛樂生態圈。」


虛擬偶像在中國的二次元市場或許會是一場遲來的熱鬧,但她終究不會缺席。就像初音未來早已在日本創造了超過100億日元的經濟價值,帶動了一整條產業鏈的發展。而在中國,「虛擬歌手」又會撬動起多大的市場蛋糕呢?

洛天依的誕生要追溯到2012年,當時由上海禾念公司獲得日本山葉Vocaloid技術授權。在以VOCALOID CHINA企劃誕生的時候,洛天依的知曉度僅僅只限於喜歡日本Vocaloid的粉絲。

2016年的2月,湖南衛視小年夜春晚節目上,歌手楊鈺瑩與洛天依合唱了一首《花兒納吉》,這是一首由國內producer(使用vocaloid軟體的音樂製作人)為洛天依量身定做歌,洛天依由此開始走進更大眾的視野。

在二次元文化流行的當下,很多人將這次演出視為二次元的又一次破壁。不過對洛天依的版權方上海禾念來說,當時並沒有想得那麼多,這只是一次讓Vsinger品牌的虛擬歌手洛天依被更多人知道的市場營銷行為。

畢竟在此之前,禾念經歷了高管更替,公司換血,洛天依原本隸屬的VOCALOID CHINA企劃終止等諸多波折。直到2015年初,天矢禾念娛樂董事兼總經理曹璞入主上海禾念,奧飛注入了第一筆融資2000萬元後,上海禾念才開始重整旗鼓,以全新的品牌Vsinger重啟洛天依、言和、樂正綾以及此前擱淺的其他虛擬歌手計劃。




初音未來和洛天依這些「虛擬歌手」,都是基於日本山葉公司的VOCALOID 語音合成引擎軟體為基礎創造出來的虛擬人物,由真人提供聲源,再由軟體合成人聲。任何人通過洛天依的聲庫軟體創作詞曲,就能達到「洛天依演唱一首歌」的效果。


這些虛擬歌手與lovelive!等二次元偶像不同,後者被創造者賦予了固定的形象、性格,並由官方定期發布由這些二次元偶像演唱的歌曲,讓粉絲如同在追逐真人偶像一般。

而洛天依這樣的虛擬歌手,存在的基礎是VOCALOID技術,真正的價值是UGC聚合的產物。換句話說,官方提供聲庫和初始形象、基本人設,後續人設主要靠producer們不斷補充。這也正是VOCALOID的魅力所在,為粉絲提供了一個開放的參與環境乃至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


比如洛天依的吃貨屬性,正是因為B站UP主H.K.君在2012年以洛天依的聲源製作了一首名為《千年食譜頌》的歌,由此賦予了洛天依「吃貨殿下」的名號。

初音未來為代表的日本V家的繁榮,得益於這個開放的生態圈。Niconico是日本VOCALOID技術的主力陣地,producer在平臺上發布調教好的曲目,還會自製三維建模或是二維手繪的PV,根據點擊量也有殿堂曲、傳說曲的級別之分。

通常,Producer來自民間愛好者,官方雖然也會製作官方曲,但在十幾萬個作品(包括原創與翻唱曲)中還不到一千首,主要目的還是引導同人創作。


producer的行為屬於同人,也就是不能把製作的虛擬偶像視頻音頻大規模商用,但在製作過程中原創的詞曲還是屬於個人,因而當VOCALOID需要開演唱會等商用這些歌曲的場合也需要向producer支付費用,這無疑也是對創作者的一種激勵。

除了創作歌曲,在日本知名的UGC插畫網站Pixiv上,VOCALOID是僅次於「東方Project」系列的一個IP,V家曲是很多N站唱見翻唱的主要對象,等於在多領域都形成了聯動效應,最終演變成一種文化。

洛天依在中國的發展也沿襲了這條軌跡,B站是這些中文虛擬偶像的大本營,已經誕生了《普通Disco》等多首播放量超過一百萬的「傳說曲」,《普通Disco》還曾被李宇春翻唱。而在高點擊的歌曲出來一兩天,B站就能看到翻唱,很多唱見因此成名,又進一步帶動歌曲的熱度,形成了共生共榮的關係。

初音未來發布中文版聲庫的意義也在於此,此前初音未來只有日文和英文聲庫,對中文創作和粉絲圈來說始終存在壁壘。而中文聲庫與C社自建的創作平臺實際上就是在爭奪producer等同人創作者,而這其實是虛擬歌手成的核心競爭要素——僅靠官方發布歌曲不僅產能完全跟不上,整個圈子也缺乏活力,失去了VOCALOID應有的意義。

可以說,初音未來此次進軍中國,對剛剛走上正軌的、以洛天依為代表的Vsinger會有衝擊,畢竟國內不少P主還是有著日V情結。

情懷的積累需要時間來彌補。現在的上海禾念是在2015年初重新搭建的班底,運營團隊全部重新整合,在原有VOCALOID CHINA企劃上建立了新的Vsinger品牌,把洛天依、言和、樂正綾以及還未推出聲庫的樂正龍牙、徵羽摩柯和墨清弦的版權統統收回。


對上海禾念來說,要在明年推出Vsinger全員演唱會其實是一項很大的挑戰。上海禾念總經理曹璞告訴數娛夢工廠:「Vsinger現在還在投入階段,要先把內容做好。此前奧飛投資的2000萬,B站投資的3000萬,以及天矢文化作為電影《美人魚》出品方之一獲得的利潤,已經全部投入到虛擬歌手企劃裡來了。」


目前Vsinger的運營和製作成本各佔一半,製作成本主要是購買各種設備、技術投入等。比如上海禾念有三個人專門負責開發聲庫,最近新做了一個拓展包,相當於兩個聲庫,而一個聲庫的成本就要上百萬。

在製作方面,一首歌從創作詞曲、調教(利用軟體合成電子音)、繪圖、建模等等,要投入幾十萬甚至上百萬。這些都是前期必須的投入,初期成本比較高,不過隨著時間發展,等素材庫積累多了,製作的邊際成本會遞減。


在時間上,上海禾念也面臨很大的挑戰。據了解,製作一個拓展包,正常的研發周期在6~8個月。距離明年6月的萬人演唱會只有半年,上海禾念要讓Vsinger的6名虛擬偶像全部登臺發聲,但目前只有洛天依、言和、樂正綾有成熟聲庫和曲目,第一個男聲聲源樂正龍牙才剛剛公布,還有徵羽摩柯和墨清弦的新聲庫未公布,這些都需要加班加點地趕工。


不過,中V也有自己的優勢。其實,一直關注Vocaloid的人就知道,日V圈發展8年多,已經經歷了多次P主流失事件,相比巔峰期活力下滑了不少。C社近兩年加強海外市場,包括深度進入中國市場,也有彌補日本市場的目的在。

洛天依為代表的中文虛擬歌手在中國發展了4年,粉絲構成、發展方向、運營思路實際上與日本V家也產生了一定的不同。這種中國化的特色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洛天依正在向更大眾的音樂市場走去。

從曲風上舉例,日本V家有不少熱門曲目充滿了各種深宅元素,也有類似「初音未來的消失」這樣語速超快真人基本無法還原的歌曲走紅,充分放大了電子合成音的特質。而洛天依、言和等虛擬偶像的歌曲,除了電音,還是古風、民族調等相對更主流。

事實上,並不是說初音未來的歌曲都是小眾冷門,而是宅文化在日本本來就很主流,音樂圈也沒有特別明顯的二、三次元區隔,anisong也能在公信榜跟pop music一爭高下。但在中國,這種小眾到大眾的演變就相對明顯很多。


洛天依在湖南春晚和金鷹節亮相接連引發「二次元破壁」的討論,作為Vsinger的運營方,天矢禾念也在有意把洛天依作為一名歌手推向更主流的舞臺。

比如,天矢禾念將和華語樂壇規模最大的流行音樂公司太合音樂集團進行深度合作,雙方合作的第一首歌《追光使者》,就是由周杰倫的御用編曲大師林邁可和寫過《遇見》、《單身情歌》等知名歌曲的作詞人易家揚為洛天依量身定製。

曹璞表示:「音樂是更能打破次元壁的東西,我們更強調洛天依的歌手身份,這是一種新的音樂生態。這次與太合合作就是希望為我們的歌手帶來更好的作品,音樂夠好就有傳唱度,洛天依的成功也關係到公司整體的泛娛樂產業布局。」

相比舶來的初音未來,洛天依在與本土專業團隊的合作上佔有資源與效率的優勢,太合麥田此前就籤下了B站不少VC圈的UP主,國內一些音樂製作公司也主動投稿,這些虛擬歌手演唱自己的作品。


而走向更大眾的市場,也意味著盈利的空間相對更廣闊。初音未來的價值,是帶動了虛擬歌手涉及到的一整條產業鏈的發展,包括音樂、畫師、動畫、遊戲等等。而洛天依的商業化才剛剛開始,與國內其他產業的結合也才起步。不久前洛天依為食品品牌三隻松鼠演唱了一首《好吃歌》,包含為三隻松鼠量身定做模型、寫歌、編曲、調教、動捕等等製作成本在內,價格達到數百萬。


曹璞向數娛夢工廠表示:「目前盈利主要還是依靠授權,比如遊戲的植入、品牌代言等,未來會多做一些面向C的,比如周邊、演唱會等,但前期還是先把內容做好,不急於變現。」

至少現在,洛天依這個從二次元走出來的偶像並不缺資本的追捧。據悉,除了奧飛和B站,天矢禾念的B輪也將close,新投資方將超過奧飛成為第一大股東,此外再下一輪的融資也已有眉目。

相關焦點

  • 洛天依、初音未來、絆愛……虛擬偶像的演唱會是什麼樣的?
    BML 也在線上進行直播,今年虛擬藝人全息演唱會的這一場,觀看人數超過 600 萬。在這次 BML 全息演唱會上,上臺的虛擬藝人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屬於「虛擬偶像」,例如來自 Vsinger 旗下的中文虛擬偶像洛天依,以及被更廣泛認可的「世界第一公主殿下」初音未來等。
  • 虛擬偶像進階錄:「洛天依」們的未來在何處?
    巨頭們一連串的出手,也讓中國的資本市場意識到二次元一片正待開拓的新領域——虛擬偶像市場。眼看著巨頭們紛紛布局,國內資本市場上也開始有人摩拳擦掌,但在中國,大多數人對「虛擬偶像」四字的概念,卻依舊停留在日本的雙馬尾初音,及中國的洛天依上,摸不清當下虛擬偶像市場發展的現狀。
  • 初音未來11周年:「世界第一公主殿下」和崛起的虛擬偶像帝國
    是的,初音未來就誕生在那個已經十分遙遠的2007年。如今,初音未來不再是光杆司令,在她背後,是一整個虛擬偶像帝國的崛起,虛擬偶像如今已經變成了二次元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公司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推出新的概念,不斷地向「世界第一公主殿下」——初音未來發起挑戰。
  • 虛擬偶像風潮:下一個洛天依和中國版的lovelive在哪裡?
    從來自日本的初音未來,到同樣建立在日本山葉的vocaloid聲庫軟體上的洛天依,虛擬歌手在中國逐漸從線上走到線下,結合全息影像等技術開辦演唱會。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今年年底到明年,陸續還將有更多虛擬偶像為粉絲呈現線下表演。
  • 虛擬偶像是如何煉成的?初音未來們的音樂+偶像+科技
    尤其是二次元虛擬偶像這個概念,隨著湖南衛視小年夜中洛天依與楊鈺瑩的聯袂演出,被許多主流媒體提及。其實這個概念早已不新鮮,提到洛天依就不能不提曾經如日中天的初音未來和她背後的V家族。V家族V家族的V是取自製作出初音未來與洛天依的語音合成引擎VOCALOID。
  • 洛天依:進擊的中國虛擬偶像
    不,熱衷於二次元的年輕人也要去演唱會追星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洛天依和她的小夥伴們。▲ 共青團2017年網絡青晚節目:葛平、山新(洛天依聲源)合唱洛天依是一個虛擬偶像,準確地說,其本體是一個「會唱歌的程序」。但她有粉絲、代表作、廣告代言,最近還開了演唱會,她甚至和娛樂圈小鮮肉、小花一樣緋聞纏身。
  • 洛天依直播帶貨出圈,虛擬偶像的商業前景如何?
    熟悉二次元圈子的人對洛天依並不陌生,這個灰發綠眼的女孩是上海禾念於2012年發布的第一個帶有中文語音資料庫的虛擬偶像。以她的家庭風格運營模式組合,除了洛天依,有5個虛擬偶像,包括言和、樂正綾、樂正龍牙。 近年來,二次元文化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
  • 芒果臺春晚請來了「二次元女神」洛天依,她會是下一個初音未來嗎?
    在日本,虛擬歌姬「初音未來」異常火爆,還多次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那首《甩蔥歌》即便在國內也頗為流行。就在2015年,初音未來演唱會還在上海舉辦過一場。本次登上芒果臺的「洛天依」,會成為另一個「初音未來」嗎?
  • 初音遺憾缺席央視網絡春晚,但虛擬偶像終將進入主流文化
    ——甚至在一些粉絲當中,天依與初音誰登臺也被賦予了民族主義的大袍,成了「中國文化」vs「日本文化」的最前線。然而,就在無數粉絲的翹首以待中,今天小年夜1月28日播出的網絡春晚上,卻並未出現初音未來的身影。
  • 洛天依與初音未來的虛擬歌手「C位」之爭
    在各種聲音黑科技、場景化聲音體驗以及聲音偶像的實力加持下,荔枝聲音節這一場「造節」營銷戰役受到「聲控黨」的實力圈粉。 至此,僅舉辦兩屆的荔枝聲音節已經建立一個強有力的品牌符號,即聲控圈專屬的狂歡節,而為聲控「站臺」並首次正式為這一人群進行定義,也讓荔枝聲音節達到了聲量的最大化。
  • 618大促:虛擬偶像直播帶貨火了,洛天依們的商業前景如何?
    而現在,直播已經不僅僅滿足於人類主播帶貨了,虛擬偶像的闖入,為市場開闢了一個新的垂直賽道。近日,IDG資本被投、國內最大的虛擬偶像社區嗶哩嗶哩(B站)的頭部IP洛天依亮相天貓全明星直播間。實際上,虛擬偶像的概念在中國已存在多年。2020 年,在疫情影響下,直播與虛擬偶像的結合,讓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從原先僅限於二次元核心圈,迅速泛化,往更寬闊的圈層擴張。
  • 為什麼辣麼多虛擬歌姬,只有初音未來、洛天依賺到錢了?
    簡單來說,同樣在二次元世界裡的虛擬偶像,比如初音未來、洛天依,與二次元裡的那些經典虛擬形象,如葫蘆娃、變形金剛、美國隊長,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或可以同現實世界(三次元)裡的演員和出演的影視角色一一對應,虛擬偶像近似於真實的人,而虛擬形象則只是影視角色,停留在平面(圖書、熒幕、屏幕)之上,可以由虛擬偶像來進行角色扮演。
  • 與其追王菲,不如看一場初音未來的全息演唱會?年輕人的虛擬歌姬與偶像製造
    虛擬偶像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 對於當下正紅的虛擬偶像而言,無論是初音未來、鏡音雙子或者說是洛天依、言和,他們歌聲的背後都能夠看到VOCALOID的蹤跡。這些虛擬偶像的音源提供者,大多是知名的動漫配音演員。例如中國的虛擬偶像洛天依的聲源,是由曾經配音《十萬個冷笑話》、《頭腦特工隊》等影片的山新所提供的。錄製聲源時,配音演員會錄製一些沒有意義的句子以及拼音字母等,在VOCALOID中這些音節被整合,進而形成一首又一首虛擬偶像的「代表作」。
  • 電視臺創作的虛擬偶像,被質疑抄襲初音後放棄,今靠粉絲養活走紅
    #說到虛擬偶像,大家肯定會想起初音未來、索尼子等有名的日本虛擬偶像。而我國成功出圈的虛擬偶像也不少,最有名的當屬洛天依了,這個頂著吃貨屬性的古風偶像可是吸粉無數。除了動畫、漫畫領域獲得成功,這位洛天依還在其他領域大放光彩,與肯德基、光明、百雀羚等品牌合作、互動,甚至直接代言。不僅如此,還登上了衛視的大型晚會,讓製作方嗅到虛擬偶像帶來的金錢效益,更加積極地投入到虛擬偶像的創作中。
  • 國內虛擬偶像已超20名 目前盈利者僅此一「人」|洛天依|演唱會|二...
    每經記者 溫夢華 每經編輯 文多 張海妮【編者按】此前,B站赴美提交IPO申請,再次引發市場對「二次元」文化的關注。除了動畫、漫畫,作為二次元細分領域之一的「虛擬偶像」如今也在國內大面積開花,在肯德基、光明、百雀羚與一位名為「洛天依」的虛擬歌手之間產生商業互動,甚至直接找到她代言後,資本也漸漸嗅到了虛擬偶像背後年輕群體的金錢味道。
  • 二次元歌手:初音未來無法超越,洛天依家喻戶曉,跨次元合作頻繁
    近幾年來,二次元文化不斷發展,形成龐大的文化產業鏈,自從2007年初音未來誕生,二次元歌姬也逐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他們因為獨特的嗓音和電子質感受到部分人的喜愛,在二次元中佔有一席之地。因為是虛擬人物,所以粉絲黏度特別高,喜歡二次元歌姬不會像喜歡三次元明星一樣,要擔心對方是不是有人設,有沒有黑料,自己會不會粉錯人。初音未來的周邊和同人產品眾多,舉辦過多場個人演唱會。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偶像|初音未來|...
    日本初音未來:御宅族的完美愛豆要說虛擬偶像的先例,初音未來必須擁有姓名。2007 年誕生的初音未來,至今已經有十三年歷史。她當年以一個虛擬歌姬的身份出道,到現在已為全世界所熟知。初音未來已在全球舉辦了近 50 場專場演唱會據「初音未來之父」伊藤博之介紹,他們最初出於將人的歌聲變為虛擬樂器的目的,採用了山葉開發的 VOCALOID(電子音樂語音合成軟體)技術,然後收錄日本聲優藤田咲的聲音為音源,最後賦予其虛擬形象,初音未來就這樣誕生了。
  • 初音未來、式神,虛擬偶像的狂歡
    這是一種新型的偶像養成模式。不是偶像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別人成為粉絲,而是反過來,粉絲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偶像推上「偶像」的位置。 2,初音未來和式神在我年輕的時候,初音未來是一個極好的例子。初音未來是一款人聲模擬的音樂軟體。創作者利用這款軟體實現他們在音樂上的想法。
  • 二次元偶像才是粉絲經濟的未來?
    為代表的二次元偶像計劃,主打「偶像」牌的二次元產品總能成為爆款,並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掀起波瀾。身為動漫產業的一大支柱,這些二次元偶像究竟如何誕生,他們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出版人》將為您揭開謎底。2016年2月2日,湖南衛視小年夜晚會上演了一場不一樣的節目:歌手楊鈺瑩將與一位名叫「洛天依」的虛擬歌手合唱一曲《花兒納吉》。
  • 虛擬偶像發展史:虛擬偶像,會有光明的未來嗎?
    作者|硬糖君普通群眾都已察覺到虛擬偶像時代的到來。二次元選秀綜藝列隊而來,虛擬偶像直播層出不窮,大眾看的是新奇與熱鬧。而對於虛擬偶像業內的人來說,更多的是思考,未來發展的重點是什麼?> 初談虛擬偶像,始終繞不開初音未來和洛天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