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微博被各種偶像的醜聞刷屏了?在這個充斥著緋聞的年代,無懈可擊的偶像已經比熊貓還要珍貴。不過也沒必要感慨追星不易,要知道在另一個次元,一批絕對不會有負面新聞的偶像正以其獨到的魅力改變著粉絲經濟的未來。
有一部2002年上映的電影,至今仍令許多人記憶猶新。這部由安德魯·尼庫爾執導的電影名為《虛擬偶像》,它講述了一位導演藉助三維動畫技術為他的電影創造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女人」作為主角,但這位虛擬偶像實在是太過逼真,以至於無人相信她並不存在於人類社會的事實。
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影《虛擬偶像》中的情節正在成為現實
儘管這部電影當時被視為科幻片,但很快技術的發展就讓銀幕上的情節變成了現實。值得慶幸的是,當偶像不再必須是一個自然人,而變成一個二次元形象乃至一組數據時,並沒有發生如影片中所描述的種種問題,反而開啟了粉絲經濟的新增長點,這一現象在動漫行業尤為突出。從以「初音未來」為代表的虛擬歌手,到以《LoveLive!》為代表的二次元偶像計劃,主打「偶像」牌的二次元產品總能成為爆款,並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掀起波瀾。身為動漫產業的一大支柱,這些二次元偶像究竟如何誕生,他們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出版人》將為您揭開謎底。
2016年2月2日,湖南衛視小年夜晚會上演了一場不一樣的節目:歌手楊鈺瑩將與一位名叫「洛天依」的虛擬歌手合唱一曲《花兒納吉》。這位灰發綠瞳的小姑娘起先出現在屏幕上,隨著音樂步入高潮,她也搖身一變,換上一襲豔麗的紅禮服,並憑AR技術「走出」屏幕,與歌手和觀眾互動,引得粉絲紛紛發送彈幕:「次元之壁破了!」
事後據湖南衛視統計,小年夜晚會的收視率較往年翻了一番,僅《花兒納吉》演唱期間觀看人數就達170萬之多,這無疑證明了洛天依身為中國最紅的本土虛擬歌手的影響力。誕生於2012年,內核是VOCALOID 語音合成引擎的洛天依如今已成為擁有海量粉絲的大明星,在動漫視頻站點Bilibili上,她原唱或翻唱的歌曲已近萬首,而其形象版權方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她開設的微博下也聚集了40多萬名粉絲。虛擬歌手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又因何一夜之間紅遍全國?一切要從洛天依所屬的V家(VOCALOID家族)前輩說起。
湖南衛視小年夜晚會上,楊鈺瑩與虛擬歌手洛天依共同演繹的《花兒納吉》備受矚目
VOCALOID誕生於2004年,是由山葉公司開發的一款語音合成引擎,它可以令用戶通過輸入歌詞和旋律的方式直接生成歌曲,而歌曲的基礎聲音數據則來自於配音演員事先錄製的音庫。為了讓軟體被廣泛接受,VOCALOID開始使用「虛擬歌手」的概念,但最開始的虛擬歌手僅有名字,並沒有官方的視覺形象。以二次元形象讓虛擬歌手成為偶像的,則是日本公司Crypton的創舉。
Crypton於2007年正式啟動基於VOVALOID的虛擬歌姬計劃,首位推出的就是 「初音未來」。這位梳著綠色雙馬尾的少女首年就以四萬套的銷量席捲日本,她的聲音與形象從客機頭等艙到社區便利店無處不在,成為現象級的全民偶像。
「品牌跟創作者的共贏,是這類虛擬歌手成功個秘訣。」彈幕視頻網站Acfun總編輯劉炎焱告訴記者。在他看來,虛擬歌手的本質是音樂軟體,用戶創作的歌曲是其生存的立身之本,深知這一點的Crypton將初音未來「演唱」的著作權放歸詞曲作者,允許他們進行商業化運作,此舉換來了用戶極大的創作熱情。這些創作者製作音樂相關視頻並在視頻網站上分享,進而帶動了圍繞初音未來的繪畫等二次創作的崛起,促進了其形象的廣泛傳播。
初音未來的形象深入人心,已經成為了虛擬歌手的典型代表
初音未來的成功讓包括Cryton在內的許多廠商紛紛推出新的V家虛擬偶像,而整個娛樂產業也向虛擬偶像伸出了橄欖枝:初音未來演唱的許多歌曲被電視劇和遊戲用作主題曲,初音本人也開始頻繁出現在各種音樂遊戲中;以V家歌手形象開發的手辦玩偶層出不窮,主題餐廳等周邊延伸產業也十分火爆。利用全息影像技術,這些虛擬歌手甚至可以像真人一樣在萬人場館開演唱會,還在世界各地展開巡演。2015年,初音未來攜一眾V家偶像在上海開唱,據活動主辦方、初音未來在大陸的形象版權所有人上海新創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事業部總經理肖寒冰介紹,演唱會開票八分鐘,門票即被一掃而光,「活動現場人均消費逾千元,還有數萬人在當日通過網絡付費觀看。」
虛擬歌姬的特殊魅力讓無數粉絲傾倒,許多人都在翹首以待中國自己的虛擬歌姬的誕生。2011年,上海禾念信息宣布引進VOCALOID引擎,並向全球開展虛擬形象的徵集活動。八個月的研發與募集後,世界第一款中文聲庫「洛天依」與其動漫形象一併登陸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隨之掀起國內的創作高潮。
中文虛擬歌手「洛天依」誕生以來備受粉絲喜愛
「洛天依的聲源來自國內人氣配音演員山新,而她的形象是粉絲們在1500多幅作品中挑選出來的。」上海禾念副總經理程若涵表示。在此基礎上,禾念還進一步推出了不同聲線的「言和」「樂正綾」等虛擬歌手,並圍繞他們展開娛樂產業布局。除了登陸湖南衛視外,洛天依來陸續出版多張專輯,並成為遊戲《龍之谷》與長安汽車等多個品牌的「代言人」。「我們期待洛天依成為下一個初音未來,也希望她能唱出更中國的聲音,展示中國意蘊的創意。」程若涵告訴記者。
二次元的力量捧紅了語音合成技術,也正在改變偶像產業的未來。
二次元+偶像的文化同樣興起於日本,眾所周知,日本人對偶像的狂熱聲名在外,日語中的「偶像」特指活潑可愛、連唱帶跳的年輕女孩。這些偶像一般以團體的形式出道,據不完全統計,日前活躍在日本的偶像團體有近千個,其中像AKB48這樣大紅大紫的還有很多,但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地下團體。想要在偶像的「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何其困難,而另闢蹊徑,將動漫與偶像這兩大特色融合起來,由此便提上了許多日本廠商的日程,二次元偶像這一概念隨之誕生。
最早成名的二次元偶像組合是南宮夢公司於2005年推出的《偶像大師》。在那個智慧型手機遠未普及的時代,這款以偶像育成為主題的遊戲最早出現在街機上,並於後來登錄XBOX平臺。在遊戲中,玩家將以「製作人」的身份管理一家由12位少女組成的偶像事務所,通過練習、演出聚攏人氣,並通過網絡與全國玩家競爭排名。遊戲領域外,《偶像大師》也向音樂和動畫方面擴展市場,據報導其關聯經濟規模於2013年就已超過百億日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偶像大師生態圈」。
《偶像大師》的關聯經濟規模於2013年就已超過百億日元
《偶像大師》一舉成名之後,許多廠商都啟動了自己的二次元偶像企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動漫雜誌《電擊Magazine》、唱片公司Lantis、動畫公司Sunrise於2010年合力打造的《LoveLive!》。在這個系列中,九位性格迥異但同樣懷揣夢想的女高中生將展開她們的尋夢之旅,她們的故事將由漫畫、動畫、音樂及遊戲等不同方式講述給每一個人。
青出於藍的《LoveLive!》究竟有多火?截至2015年9月,該系列相關CD累計銷量已經超過200萬張,而兩季動畫光碟的每卷平均銷量也達到了驚人的4.7萬張,劇場版動畫票房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60萬元);接手其手機遊戲的Klab則直接從瀕臨破產的谷底完成大逆轉,2015年營收2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9億元),利潤達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60萬元),每逢《LoveLive!》中角色「生日」,Klab的股價都會暴漲。
《LoveLive!》系列講述了九位少女追夢的青春故事,在不同性別的粉絲中都頗受歡迎
給偶像貼上二次元標籤,「御宅族」們就會乖乖掏出錢包?事實上也沒那麼簡單,狂熱現象的背後是商業的邏輯與運作的智慧。在廣州天聞角川動漫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烜偉看來,優秀的IP設計、精細的內容打造、多元化產品開發是《LoveLive!》成功的秘訣。「這個IP有別於一般二次元偶像企劃的是它所傳達的勵志理念,正是這點使其受到不同性別、廣泛年齡層人們的喜愛。」劉烜偉告訴記者。他還指出,《LoveLive!》系列是泛娛樂時代全媒體運營的典型案例,「該系列由開發團隊統一協調,從遊戲開始進行多元化開拓,進而由各行業專門公司產生小說、漫畫、動畫、音樂、周邊產品等,如今構成了一個消費值超過400億日元的新市場。」
在國內,隨著同名動畫的上映,《Lovelive!》也聚攏了大量人氣。其手機遊戲簡體中文版開通了中文伺服器,吸引了眾多粉絲參與其中。在上海的地鐵列車車身上甚至史無前例地印上了《LoveLive!》的廣告,在中國大陸首次引發了關於「痛地鐵」的話題。為滿足粉絲們的強烈需求,天聞角川也順勢引進該系列的九部小說、兩部典藏畫集及手辦、掛飾、海報等周邊,如今基本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廣州天聞角川引進的《Lovelive!校園偶像日記》系列
「在圍繞《LoveLive!》這一IP的線下運營中,我們除了儘量多元地引進正版作品、周邊外,還在各種漫展活動中展開宣傳,同時與日本版權方聯合互動。」劉烜偉表示。身為一家經驗豐富的動漫IP運營公司,天聞角川深諳推廣品牌的訣竅。在2016年1月在上海舉行的《LoveLive!》演唱會上,中國粉絲的熱情難當令表演的聲優們不免動容,而天聞角川在現場與版權方協手互動,為系列的中文正版產品進行的大量宣傳。對於系列成員生日手辦這款周邊,他們選取的宣傳是在每位成員生日當天發售,打造虛擬偶像的「真實感」,讓讀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虛擬偶像市場的崛起,也或許會在未來徹底顛覆娛樂界的生態。」 劉炎焱說。無論多麼燦爛的明星,也總有光芒黯淡的一天,而青春永葆的虛擬偶像們卻不用擔心這一點。在泛娛樂的語境下,他們能延續自己的傳奇嗎?
出版人雜誌
[publishers]
隨性讀書,認真寫字
嚴肅活潑,偶爾脫線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點擊下列紅色文字查看精選內容
行業:2015書業年度評選丨印度書展丨中南傳媒丨海外出版版圖丨民營書業丨勵訊丨培生丨企鵝丨華章丨亞馬遜丨京東丨繪本館丨電子書丨有聲書丨塗色書丨新華書店丨涵芬樓書店丨誠品書店丨雨楓書館丨出版上市丨館配丨國際出版丨新媒體排行丨讀客十年丨華東六少丨中南博集丨磨鐵丨新經典
閱讀:瘋狂動物城丨美人魚丨布克獎丨卡佛丨帕慕克丨午夜之子丨時間簡史丨紐約公共圖書館丨閱讀城市·蘇州丨世界最美的書丨藝術家手制書丨藏書票丨魯迅版畫丨新年特大號丨蔣勳·捨得丨女性傳記
人物:郭敬明丨羅振宇丨高曉松丨餘秀華丨遲子建丨劉慈欣丨龔曙光丨童健丨黃書元丨沈元勤丨張立憲丨吳曉波丨曹文軒丨童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