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元偶像才是粉絲經濟的未來?

2021-02-20 出版人雜誌

微信微博被各種偶像的醜聞刷屏了?在這個充斥著緋聞的年代,無懈可擊的偶像已經比熊貓還要珍貴。不過也沒必要感慨追星不易,要知道在另一個次元,一批絕對不會有負面新聞的偶像正以其獨到的魅力改變著粉絲經濟的未來。

有一部2002年上映的電影,至今仍令許多人記憶猶新。這部由安德魯·尼庫爾執導的電影名為《虛擬偶像》,它講述了一位導演藉助三維動畫技術為他的電影創造了一個「無可挑剔的女人」作為主角,但這位虛擬偶像實在是太過逼真,以至於無人相信她並不存在於人類社會的事實。


隨著技術的進步,電影《虛擬偶像》中的情節正在成為現實

儘管這部電影當時被視為科幻片,但很快技術的發展就讓銀幕上的情節變成了現實。值得慶幸的是,當偶像不再必須是一個自然人,而變成一個二次元形象乃至一組數據時,並沒有發生如影片中所描述的種種問題,反而開啟了粉絲經濟的新增長點,這一現象在動漫行業尤為突出。從以「初音未來」為代表的虛擬歌手,到以《LoveLive!》為代表的二次元偶像計劃,主打「偶像」牌的二次元產品總能成為爆款,並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後掀起波瀾。身為動漫產業的一大支柱,這些二次元偶像究竟如何誕生,他們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商業邏輯?《出版人》將為您揭開謎底。

2016年2月2日,湖南衛視小年夜晚會上演了一場不一樣的節目:歌手楊鈺瑩將與一位名叫「洛天依」的虛擬歌手合唱一曲《花兒納吉》。這位灰發綠瞳的小姑娘起先出現在屏幕上,隨著音樂步入高潮,她也搖身一變,換上一襲豔麗的紅禮服,並憑AR技術「走出」屏幕,與歌手和觀眾互動,引得粉絲紛紛發送彈幕:「次元之壁破了!」

事後據湖南衛視統計,小年夜晚會的收視率較往年翻了一番,僅《花兒納吉》演唱期間觀看人數就達170萬之多,這無疑證明了洛天依身為中國最紅的本土虛擬歌手的影響力。誕生於2012年,內核是VOCALOID 語音合成引擎的洛天依如今已成為擁有海量粉絲的大明星,在動漫視頻站點Bilibili上,她原唱或翻唱的歌曲已近萬首,而其形象版權方上海禾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她開設的微博下也聚集了40多萬名粉絲。虛擬歌手究竟是如何誕生的?又因何一夜之間紅遍全國?一切要從洛天依所屬的V家(VOCALOID家族)前輩說起。


湖南衛視小年夜晚會上,楊鈺瑩與虛擬歌手洛天依共同演繹的《花兒納吉》備受矚目

VOCALOID誕生於2004年,是由山葉公司開發的一款語音合成引擎,它可以令用戶通過輸入歌詞和旋律的方式直接生成歌曲,而歌曲的基礎聲音數據則來自於配音演員事先錄製的音庫。為了讓軟體被廣泛接受,VOCALOID開始使用「虛擬歌手」的概念,但最開始的虛擬歌手僅有名字,並沒有官方的視覺形象。以二次元形象讓虛擬歌手成為偶像的,則是日本公司Crypton的創舉。

Crypton於2007年正式啟動基於VOVALOID的虛擬歌姬計劃,首位推出的就是 「初音未來」。這位梳著綠色雙馬尾的少女首年就以四萬套的銷量席捲日本,她的聲音與形象從客機頭等艙到社區便利店無處不在,成為現象級的全民偶像。

「品牌跟創作者的共贏,是這類虛擬歌手成功個秘訣。」彈幕視頻網站Acfun總編輯劉炎焱告訴記者。在他看來,虛擬歌手的本質是音樂軟體,用戶創作的歌曲是其生存的立身之本,深知這一點的Crypton將初音未來「演唱」的著作權放歸詞曲作者,允許他們進行商業化運作,此舉換來了用戶極大的創作熱情。這些創作者製作音樂相關視頻並在視頻網站上分享,進而帶動了圍繞初音未來的繪畫等二次創作的崛起,促進了其形象的廣泛傳播。


初音未來的形象深入人心,已經成為了虛擬歌手的典型代表

初音未來的成功讓包括Cryton在內的許多廠商紛紛推出新的V家虛擬偶像,而整個娛樂產業也向虛擬偶像伸出了橄欖枝:初音未來演唱的許多歌曲被電視劇和遊戲用作主題曲,初音本人也開始頻繁出現在各種音樂遊戲中;以V家歌手形象開發的手辦玩偶層出不窮,主題餐廳等周邊延伸產業也十分火爆。利用全息影像技術,這些虛擬歌手甚至可以像真人一樣在萬人場館開演唱會,還在世界各地展開巡演。2015年,初音未來攜一眾V家偶像在上海開唱,據活動主辦方、初音未來在大陸的形象版權所有人上海新創華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的事業部總經理肖寒冰介紹,演唱會開票八分鐘,門票即被一掃而光,「活動現場人均消費逾千元,還有數萬人在當日通過網絡付費觀看。」

虛擬歌姬的特殊魅力讓無數粉絲傾倒,許多人都在翹首以待中國自己的虛擬歌姬的誕生。2011年,上海禾念信息宣布引進VOCALOID引擎,並向全球開展虛擬形象的徵集活動。八個月的研發與募集後,世界第一款中文聲庫「洛天依」與其動漫形象一併登陸第八屆中國國際動漫遊戲博覽會,隨之掀起國內的創作高潮。


中文虛擬歌手「洛天依」誕生以來備受粉絲喜愛

「洛天依的聲源來自國內人氣配音演員山新,而她的形象是粉絲們在1500多幅作品中挑選出來的。」上海禾念副總經理程若涵表示。在此基礎上,禾念還進一步推出了不同聲線的「言和」「樂正綾」等虛擬歌手,並圍繞他們展開娛樂產業布局。除了登陸湖南衛視外,洛天依來陸續出版多張專輯,並成為遊戲《龍之谷》與長安汽車等多個品牌的「代言人」。「我們期待洛天依成為下一個初音未來,也希望她能唱出更中國的聲音,展示中國意蘊的創意。」程若涵告訴記者。

二次元的力量捧紅了語音合成技術,也正在改變偶像產業的未來。

二次元+偶像的文化同樣興起於日本,眾所周知,日本人對偶像的狂熱聲名在外,日語中的「偶像」特指活潑可愛、連唱帶跳的年輕女孩。這些偶像一般以團體的形式出道,據不完全統計,日前活躍在日本的偶像團體有近千個,其中像AKB48這樣大紅大紫的還有很多,但更多的是默默無聞的地下團體。想要在偶像的「千團大戰」中脫穎而出何其困難,而另闢蹊徑,將動漫與偶像這兩大特色融合起來,由此便提上了許多日本廠商的日程,二次元偶像這一概念隨之誕生。

最早成名的二次元偶像組合是南宮夢公司於2005年推出的《偶像大師》。在那個智慧型手機遠未普及的時代,這款以偶像育成為主題的遊戲最早出現在街機上,並於後來登錄XBOX平臺。在遊戲中,玩家將以「製作人」的身份管理一家由12位少女組成的偶像事務所,通過練習、演出聚攏人氣,並通過網絡與全國玩家競爭排名。遊戲領域外,《偶像大師》也向音樂和動畫方面擴展市場,據報導其關聯經濟規模於2013年就已超過百億日元,成為名副其實的「偶像大師生態圈」。


《偶像大師》的關聯經濟規模於2013年就已超過百億日元

《偶像大師》一舉成名之後,許多廠商都啟動了自己的二次元偶像企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動漫雜誌《電擊Magazine》、唱片公司Lantis、動畫公司Sunrise於2010年合力打造的《LoveLive!》。在這個系列中,九位性格迥異但同樣懷揣夢想的女高中生將展開她們的尋夢之旅,她們的故事將由漫畫、動畫、音樂及遊戲等不同方式講述給每一個人。

青出於藍的《LoveLive!》究竟有多火?截至2015年9月,該系列相關CD累計銷量已經超過200萬張,而兩季動畫光碟的每卷平均銷量也達到了驚人的4.7萬張,劇場版動畫票房26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560萬元);接手其手機遊戲的Klab則直接從瀕臨破產的谷底完成大逆轉,2015年營收21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9億元),利潤達2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60萬元),每逢《LoveLive!》中角色「生日」,Klab的股價都會暴漲。


《LoveLive!》系列講述了九位少女追夢的青春故事,在不同性別的粉絲中都頗受歡迎

給偶像貼上二次元標籤,「御宅族」們就會乖乖掏出錢包?事實上也沒那麼簡單,狂熱現象的背後是商業的邏輯與運作的智慧。在廣州天聞角川動漫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烜偉看來,優秀的IP設計、精細的內容打造、多元化產品開發是《LoveLive!》成功的秘訣。「這個IP有別於一般二次元偶像企劃的是它所傳達的勵志理念,正是這點使其受到不同性別、廣泛年齡層人們的喜愛。」劉烜偉告訴記者。他還指出,《LoveLive!》系列是泛娛樂時代全媒體運營的典型案例,「該系列由開發團隊統一協調,從遊戲開始進行多元化開拓,進而由各行業專門公司產生小說、漫畫、動畫、音樂、周邊產品等,如今構成了一個消費值超過400億日元的新市場。」

在國內,隨著同名動畫的上映,《Lovelive!》也聚攏了大量人氣。其手機遊戲簡體中文版開通了中文伺服器,吸引了眾多粉絲參與其中。在上海的地鐵列車車身上甚至史無前例地印上了《LoveLive!》的廣告,在中國大陸首次引發了關於「痛地鐵」的話題。為滿足粉絲們的強烈需求,天聞角川也順勢引進該系列的九部小說、兩部典藏畫集及手辦、掛飾、海報等周邊,如今基本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廣州天聞角川引進的《Lovelive!校園偶像日記》系列

「在圍繞《LoveLive!》這一IP的線下運營中,我們除了儘量多元地引進正版作品、周邊外,還在各種漫展活動中展開宣傳,同時與日本版權方聯合互動。」劉烜偉表示。身為一家經驗豐富的動漫IP運營公司,天聞角川深諳推廣品牌的訣竅。在2016年1月在上海舉行的《LoveLive!》演唱會上,中國粉絲的熱情難當令表演的聲優們不免動容,而天聞角川在現場與版權方協手互動,為系列的中文正版產品進行的大量宣傳。對於系列成員生日手辦這款周邊,他們選取的宣傳是在每位成員生日當天發售,打造虛擬偶像的「真實感」,讓讀者產生情感的共鳴。

「虛擬偶像市場的崛起,也或許會在未來徹底顛覆娛樂界的生態。」 劉炎焱說。無論多麼燦爛的明星,也總有光芒黯淡的一天,而青春永葆的虛擬偶像們卻不用擔心這一點。在泛娛樂的語境下,他們能延續自己的傳奇嗎?


出版人雜誌 
[publishers]

隨性讀書,認真寫字

嚴肅活潑,偶爾脫線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點擊下列紅色文字查看精選內容

行業:2015書業年度評選丨印度書展丨中南傳媒丨海外出版版圖丨民營書業丨勵訊丨培生丨企鵝丨華章丨亞馬遜丨京東丨繪本館丨電子書丨有聲書丨塗色書丨新華書店丨涵芬樓書店丨誠品書店丨雨楓書館丨出版上市丨館配丨國際出版丨新媒體排行丨讀客十年丨華東六少丨中南博集丨磨鐵丨新經典

閱讀:瘋狂動物城丨美人魚丨布克獎丨卡佛丨帕慕克丨午夜之子丨時間簡史丨紐約公共圖書館丨閱讀城市·蘇州丨世界最美的書丨藝術家手制書丨藏書票丨魯迅版畫丨新年特大號丨蔣勳·捨得丨女性傳記

人物:郭敬明丨羅振宇丨高曉松丨餘秀華丨遲子建丨劉慈欣丨龔曙光丨童健丨黃書元丨沈元勤丨張立憲丨吳曉波丨曹文軒丨童之磊


《出版人》雜誌攜手法蘭克福書展共同舉辦的2016出版新星評選正式啟動,想要入選法蘭克福書展「全球出版英才庫」並免費前往法蘭克福書展的機會?那就快來參賽吧!評選報名詳情請點擊此處。 


2016書業年度評選翻譯獎提名開始!點擊此處,為你心中的好譯作提名吧!



相關焦點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偶像|初音未來|...
    為了提高話題度與影響力,這些節目也在不斷追求創新由於主要是面向年輕人市場,節目組也注意到了正在迅速崛起的二次元市場,嘗試將二次元虛擬偶像引入節目。在央視最新打造的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中,就有一位 AI 打造的虛擬選手「翎」參賽。
  • ...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偶像|初音未來|miquela|人工...
    為了提高話題度與影響力,這些節目也在不斷追求創新由於主要是面向年輕人市場,節目組也注意到了正在迅速崛起的二次元市場,嘗試將二次元虛擬偶像引入節目。在央視最新打造的選秀節目《上線吧!華彩少年》中,就有一位 AI 打造的虛擬選手「翎」參賽。
  • 虛擬偶像PK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
    投稿來源:松果財經最近,韓國娛樂巨頭SM公司推出的虛擬偶像女團aespa抄襲英雄聯盟虛擬偶像女團K/DA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虛擬偶像的高光時刻真的來了嗎?虛擬偶像和現實偶像,哪個更能發揮粉絲經濟效應?哪個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呢?粉絲經濟是什麼?在現實偶像中如何表現的?
  • 洛天依VS初音未來,虛擬偶像的中國生意經 二次元
    虛擬偶像在中國的二次元市場或許會是一場遲來的熱鬧,但她終究不會缺席。就像初音未來早已在日本創造了超過100億日元的經濟價值,帶動了一整條產業鏈的發展。而在中國,「虛擬歌手」又會撬動起多大的市場蛋糕呢?
  • 虛擬偶像出道,技術「造星」推動下的粉絲經濟
    ,嘗試將二次元虛擬偶像引入節目。 日本初音未來:御宅族的完美愛豆 要說虛擬偶像的先例,初音未來必須擁有姓名。 2007 年誕生的初音未來,至今已經有十三年歷史。她當年以一個虛擬歌姬的身份出道,到現在已為全世界所熟知。
  • 乘風破浪的邏輯:粉絲經濟、偶像文化的前世今生及未來
    同時,雖然流量時代似乎是在2015年之後興起的,但是粉絲經濟、偶像文化都並非近幾年的新興事物,其中必要的元素,幾乎在幾十年前就已經存在並有一定的社會基礎了。在這點上,與《前浪、後浪和破浪》犯了同樣毛病的還有前段時間流傳頗廣的《騰訊的背水一戰》一文。該文同樣混淆了粉絲經濟、偶像文化的濫觴及歷史沿革問題。
  • 《全職高手》粉絲怒撕其版權方,二次元經濟變現依然處於尷尬階段
    從這幾次撕逼事件也能看出,二次元偶像的熱度一點也不比真實小鮮肉差,粉絲們對於這一虛擬愛豆的捍衛,同樣眼裡不容一點沙子。除了日本,在海外的其他國家,二次元文化已經形成了涉及視頻播放、演藝經濟、粉絲經濟、旅遊線路和衍生產品開發等方方面面完整的產業鏈。從國內來看,就算你沒聽過初音未來,但是你一定知道《甩蔥歌》,著名的雙馬尾少女在各種宅男心中的地位已是無上的待遇,隨之帶來的各種周邊商品,甚至動用了最新的3D全息成像技術開的演唱會,初音未來這一代表性二次元形象引領了二次元世界走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 :瞄準了虛擬偶像和ta的粉絲經濟
    |虛擬偶像|粉絲經濟2019年的夏天,一場被二次元認為「足以載入史冊」的演出在上海發生。 這種通過二次元虛擬偶像IP實現粉絲經濟的模式,是樂元素集團推出的實時互動式虛擬偶像企劃《戰鬥吧歌姬!》正在實踐的商業路徑。樂元素此前更多憑休閒手遊《開心消消樂》為人所知。 作為第一家探索這種模式的本土公司,樂元素過去一年在內容打造、市場教育、技術管理等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
  • 《戀與製作人》動畫熱播再現二次元IP潛力,二次元經濟風口下各平臺...
    而此次騰訊將《戀與製作人》中文動畫版國內播出渠道收入囊中的做法,也透露出其在二次元頭部內容領域持續布局的野心。在二次元經濟風口下,多方平臺紛紛積極布局,但是最終將如何俘獲粉絲?騰訊及其他平臺又有哪些成功做法?二次元經濟又應如何發展?
  • 從二次元到三次元,虛擬偶像進化史
    十多年來,虛擬偶像的概念幾經更迭,儼然已經從"二次元"走入"三次元"。她們既是走入二次元的真人女團,也是進入三次元的虛擬偶像。對於傳統偶像產業和虛擬偶像產業而言,aespa都稱得上是劃時代的革新概念。
  • IDG解讀虛擬偶像泛化 或成未來商業新風口
    2020 年,在特殊時期影響下,直播與虛擬偶像的結合,讓虛擬偶像正在成為新的風口,從原先僅限於二次元核心圈,迅速泛化,往更寬闊的圈層擴張。虛擬偶像的崛起靠什麼技術?虛擬偶像究竟有多大市場?在這個大促日,通過看清這種新現象背後的那些趨勢,希望你能開開腦洞:未來直播帶貨等其他場景,都會是虛擬人物做主角嗎?近日,洛天依亮相天貓全明星直播間。
  • 初音未來成代言香餑餑,二次元亂入品牌是怎樣的?
    或許和初音未來用戶有關,關注二次元大部分是來自90-00後的年齡段,當然,也有少部分80、85後。在這一群人中,很多還是在校學生,經濟能力有限,所以才選擇了紅米。不過,儘管近兩年二次元確實越來越火熱,但這一用戶群體仍然相對小眾,紅米如果真想用虛擬偶像嘗試吸引 90 後年輕群體,實際效果會如何,還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
  • 洛天依、初音未來、絆愛……虛擬偶像的演唱會是什麼樣的?
    8090 後的偶像周杰倫並不需要刷量,三次元的流量偶像也可以沒有代表作。然而在二次元的世界裡有著一批明星藝人,它們有流量、有代表作、有粉絲,但它們不是「大活人」。第一類屬於「虛擬偶像」,例如來自 Vsinger 旗下的中文虛擬偶像洛天依,以及被更廣泛認可的「世界第一公主殿下」初音未來等。初音未來可以說是虛擬偶像裡的大咖,誕生於 2007 年,粉絲自稱「騎士團」,早在 2010 年它已經成為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
  • 初音未來、式神,虛擬偶像的狂歡
    硬要對比的話,粉絲其實才是更佔據主動的一方。持續不斷地為TA做一些事情,最終讓TA成為自己現實的一部分。這是一種新型的偶像養成模式。不是偶像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別人成為粉絲,而是反過來,粉絲通過自己的努力,把偶像推上「偶像」的位置。
  • 荷茲是誰 二次元偶像市場靠Ta打開?
    從日本的初音未來開始,幾乎所有的二次元偶像都要經歷從不被接受、飽受質疑到最終走向大眾市場的漫長階段,荷茲是全世界第一個依靠選秀真人秀節目走出來的二次元偶像,他的橫空出世能否打開看似小眾的二次元市場?想要和初音未來一樣成功又要經歷多久的漫長歲月?
  • 虛擬偶像進階錄:「洛天依」們的未來在何處?
    在二次元世界,初音未來擁有極強的粉絲號召力據公開資料顯示,該款軟體銷售僅僅10天,便佔據了日本音樂軟體市場的三成江山,初音就這樣「出道」了,成為第一個使用全息投影技術舉辦演唱會的虛擬偶像,同時也吸引了大量粉絲在
  • 靠蔡徐坤的「粉絲經濟」,《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能走遠?
    出於對娛樂行業一枚冉冉升起的新偶像的關注,出於對一種題材類型稍顯陌生的劇集的好奇心,《我才不會被女孩子欺負呢》在收穫了粉絲對偶像無條件的支持外,也吸引了很多熱心群眾的目光,微博熱門話題榜討論度已經近五個億。  從VLinkage公布的播放量數據來看,從首播12號到14號這三天,每天的播放量穩定在一千七八百萬左右,在同期網劇中排名八九名這樣。
  • 初音未來11周年:「世界第一公主殿下」和崛起的虛擬偶像帝國
    是的,初音未來就誕生在那個已經十分遙遠的2007年。如今,初音未來不再是光杆司令,在她背後,是一整個虛擬偶像帝國的崛起,虛擬偶像如今已經變成了二次元經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來越多的公司不斷開發新的技術,推出新的概念,不斷地向「世界第一公主殿下」——初音未來發起挑戰。
  • 二次元出圈搞綜藝,楊穎、虞書欣、小鬼打造二次元虛擬偶像
    為了符合二次元文化,節目組搭建了一個二次元博物館,邀請騰格爾做二次元博物館館長,畢竟也是努力和年輕人打成一團的老藝術家,這個館長別說還挺適合可能聽名字,以為是二次元愛好者選秀,實際上是選拔虛擬偶像,比如我們所熟悉的初音未來、洛天依和樂正綾等。
  • 我們都愛二次元 | 元祖二次元偶像 Vol.2
    聲優表演也期待完全還原PV動畫中虛擬偶像的動作和服裝,帶給喜愛虛擬偶像的粉絲雙重的驚喜。」作為偶像組合,朗朗上口,讓粉絲可以熱情打call的歌曲必不可少。歌曲也是偶像和粉絲交流的重要工具,在企劃中,找來了ACG領域中的著名作曲家、作詞家畑亞貴合作,打造不少質量上乘的歌曲。2017年年初,NHK評選「百年最有影響力的動畫」以及「百年動畫歌曲」中,LoveLive!動畫以及多首μ's演唱曲目皆榮登此榜,甚至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