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九子奪嫡,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說的是康熙在位後期,康熙的兒子爭奪儲君位子的現象。有很多影視作品來反映這件事,畢竟這件事有太多可寫的了。可以說九子奪嫡是康熙晚年最大的問題,康熙也困擾這個問題多年。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如果我們知道康熙的這些兒子有多能幹的話,也知道康熙為何會糾結了。
所謂的九子奪嫡,指的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十阿哥愛新覺羅·胤、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爭奪換皇位的事件。這些人可以說各個都神通廣大,否則也不敢參與爭奪皇位。我們看一下他們有哪些本領。
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由於康熙的前四個兒子都早逝,所以胤禔變成了長子。胤禔由於年長,年輕的時候跟隨康熙在外徵戰,立下了眾多的戰功,深得康熙喜歡。而且太子允礽被廢時,康熙帝器重允禔,讓他負責監視允礽。除了有戰功,胤禔還非常聰明,才華橫溢,還是個美男子。朝中很多大臣都誇獎他。
二阿哥愛新覺羅·胤礽。康熙對胤礽可以說報了極大的希望,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他也是清朝唯一一個太子。胤礽自幼即聰慧好學,文武兼備,不僅精通諸子百家經典、歷代詩詞,而且熟練滿洲弓馬騎射;長成後代皇帝祭祀,並數次監國,治績不俗,在朝野內外頗具令名,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康熙的負擔。總的來說,如果康熙早點去世的話,他絕對是皇位繼承的補不二人選。
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祉。胤祉無論是文學還是書法,或是騎射,在眾多的皇子裡面,表現都是極突出的,備受康熙喜愛。他曾經和康熙比賽騎射技術,兩人不相上下。而且胤祉尤長書法而受命書寫康熙帝景陵的《神功聖德碑文》。他還主古持編纂了兩部大書《律歷淵源》和《古今圖書集成》。可以說胤祉絕對是個全才。
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最終的贏家,就是雍正皇帝。胤禛從小「品行端方,學術醇正」,這是很多大臣認同的。之後經常跟隨康熙一起,出去處理各種政事。康熙遠徵準噶爾的時候,他掌管正紅旗大營。可見康熙很信任他。
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胤禩有個外號叫八賢王,因為他非常賢。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廣善庫,重建東嶽廟,署理內務府總管等等。胤禩為人非常親切隨和,待人處事體貼細緻,靈活溫潤,不拘泥於規制與名分,因此廣有善緣。所以他在大臣中人緣非常好。
九阿哥愛新覺羅.胤禟。胤禟自幼好學嗜讀,性聰敏,喜發明,曾親手設計戰車式樣, 並首開滿族人其端用拉丁語轉寫滿文。胤禟十分熱愛外國文化和西學,曾自學外語,和很多傳教士有交流。而且善於結交朋友, 為人慷慨大方, 重情重義。因為他的性格很好,所以備受大家喜歡。
十阿哥愛新覺羅·胤。這是九子奪嫡的皇子為唯一一個沒有突出點的,不過他的下場很好,善終了。
十三阿哥愛新覺羅·胤祥。康熙廢了太子之後,只要離開京師,無論去哪裡,必將胤祥帶往,可以說非常信任他。而且胤祥頗有辦事才力,善於協調人際關係,是難得的人才。胤祥能文能詩,書畫俱佳。不僅如此,胤祥還繼承了滿洲人的傳統技藝,騎馬射箭樣樣精通。也是一個全才。
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胤禵為康熙帝所厚愛,從少年時代起,就頻繁地扈從其父出巡,日常生活中,也往往被給予一些特殊優待。準噶爾進攻西藏的時候,胤禵帶兵遠徵準噶爾。可以說在行軍打仗上,胤禵還是非常擅長的。
可以說,康熙的這些兒子都是全才。也難怪康熙在立接班人這個問題上一直糾結,畢竟這些兒子都太優秀了,確實不好選。換做任何人,在這個問題上都會糾結。怪只怪康熙把他們培養得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