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照理說事之拍案驚奇
滿清歷史最精彩的一幕,莫過於九子奪嫡,康熙大帝生了那麼多兒子,晚年找誰繼承自己的皇位呢?
每一個兒子都很優秀,說實話隨便拿出一個來,達不到雍正的高度,也基本能達到清朝10個皇帝的平均水平,所以對於康熙來講是有點困難,這麼多兒子每個都很優秀選哪個呢?
當然這也催生了後來的骨肉相殘,到了雍正的時候,雍正選接班人,相對比較容易,因為弘曆太突出了。
以至於現在民間還有流傳,說康熙為什麼選擇雍正,是因為康熙看好了弘曆,所以因為看好孫子,才讓孫子的爸爸繼承了皇位。
而到了乾隆年間說實話,乾隆的兒子也不少,可為什麼乾隆年間,沒有出現過九子奪嫡,甚至乾隆還踏踏實實幹了幾年太上皇。
這是有原因,以往我們就講滿清皇室挺怪的,頭幾任皇帝,都能生出不少兒女來,到了後幾任皇帝,兒女生的越來越少,似乎滿清皇室遭了天譴一樣。
即便是前面這幾代皇帝,康熙的兒子們大多存活下來了,而乾隆的皇子們大量的夭折,據後世統計,乾隆爺生了27個子女,但是這27個人,中只有8個人活到了30歲以上,這個夭折率也太高了點了。
你說乾隆那個身板,絕對是歷代皇帝中找不到的高壽者,這個父輩的基因很好,而妃子們個頂個的都是千挑萬選出來的,父母基因這麼好,又是當世第一家庭,不管是物資供應醫療條件,比當時老百姓強太多了,然而乾隆兒女的夭折率實在是太高了。
所以當乾隆晚年,選擇自己接班人的時候,根本不會出現九子奪嫡的情況,因為他基本上沒得選擇。
我們簡單給大家盤點一下乾隆的兒子們,老二永璉是嫡長子,是乾隆最終愛的青梅竹馬的皇后所生,剛出生不太久就被立為皇太子了,然而乾隆三年的時候,永璉就一命嗚呼了。
因為永璉這個事老大永璜和老三永璋,全都不被乾隆所喜愛,於是相繼在乾隆的中早期就死掉了,老四永珹過繼給了乾隆的叔叔,早早地退出了競爭。
不退出也白搭,他在乾隆42年就死了,最知名的就是五阿哥永琪,他是在乾隆31年死的,老六永瑢也過繼給乾隆的叔叔了,在乾隆55年死了。
老七永琮也是嫡子,是老二的親弟弟,結果兩歲就夭折了,老九老十死得太早,連名字都沒取就去世了,老十二永璂是後來皇后的兒子,可是看過還珠格格的朋友們都知道,這個皇后特別不受乾隆待見,所以明明是嫡子,永璂才混了個貝勒頭銜,而且乾隆41年就死了。
老十三永璟3歲死了,老十四永璐4歲死了,老十六也是4歲死的,乾脆連名都沒取,也就是說在乾隆晚年,他實際上長大成人的兒子也就仨人,老八永璇老十一永瑆,和老十五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
而老八和老十一品行不太好,不受乾隆爺待見,所以乾隆晚年選皇子的時候,實際上根本就沒得選,只能選老十五。
為什麼會這樣,我們也可以講,可能是因為乾隆爺實在是太長壽了,把他這幫兒子都給剋死了,你想康熙爺衝齡登基8歲,死的時候69歲,他那些兒子小的可能十八九歲,大的40多歲,基本都是成年人,所以康熙爺的選擇範圍特別廣。
而乾隆呢?說實話乾隆真是太幸運了,20多歲當皇帝一當就幹了60年,自己能活到八九十歲高齡。
所以咱這麼講,乾隆那幫兒子即便沒被他剋死,恐怕要繼位的時候也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何況這些兒子一個都死在他前頭,因此乾隆選兒子的時候,就沒有九子奪嫡了。
往期精彩回顧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