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奪嫡」是清朝最為慘烈的皇位之爭,卻被個孩子給終結了

2021-03-05 南洋事兒

康熙晚年時期的「九子奪嫡」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政治鬥爭的一部大戲,它也是清朝歷史上最為激烈的皇位之爭。康熙二廢太子胤礽後,朝中各方勢力暗流湧動,皇子們開始大力拉攏培植自己的勢力,開始了儲君之位的爭奪。

眾所周知九子奪嫡最後勝出的是不顯山不露水的四阿哥胤禛,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就當時的實力和人員配置來說,他遠不如八阿哥胤禩來得強勁,那最終為何勝出的卻是胤禛呢?正當各方勢力在奪嫡的這盤棋局中大力廝殺時,誰也不曾想到卻被一個過河小卒給攪亂了。

而終結這一切的過河小卒居然還是個10歲的孩子,這讓諸多封疆大吏也是大跌眼鏡。他就是後來的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曆。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這個孫子,從見他第一眼的時候就差點驚掉了手中的酒杯,這孩子無論是從長相樣貌,還是舉手投足間不經意透露出來的一絲英氣,和當年那個少年登基,意氣風發的自己都有八分相似。

康熙帝隨後便把他帶在自己身邊撫養教導,親自給他授課。其實放在尋常百姓家,爺爺疼愛自己的孫子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是大家千萬別小看了這一點,在古代帝王家只有被封為皇太子,他的兒子才有可能有這樣的待遇。這似乎也預示了康熙帝將要傳位的人選。

現在來看雍正將弘曆介紹給父親康熙,不得不說是打破僵局的一步妙招。據清史記載,康熙帝對這個孫子的喜愛超乎了很多人的想像,也遠遠超出了雍正的期望。康熙帝在執政前的最後一年,他和這個孫子一起在承德避暑山莊待了五個多月,幾乎是形影不離。

康熙批閱奏章時,弘曆就在一旁磨墨寫字,老皇帝時不時會起身來到孫子邊上,手把手的教他寫。每次吃飯前康熙總是會事先吩咐御廚多做幾個孫子愛吃的菜,祖孫二人吃飯的時候,他總是不斷地給弘曆夾菜,就算是遇到軍國大事時,弘曆也無需迴避,他在一旁靜靜地學習著祖父的治國之道。

康熙還命四川總督年羹堯拿著弘曆的八字去當時京城的名算那佔了一卦,年羹堯帶回來的結果是大富大貴之命。用算命師的話說,如果是個女娃,便是個傾國傾城的公主之命;如果是個男娃,出生普通人家讀書可金榜題名,習武則是沙場建功的將軍之才,出生王侯之家將來便是帝王之命。

從那以後康熙更是以帝王的標準來培養弘曆,讀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中國古代都有嚴格的禮法制度。康熙有心要把弘曆推上未來皇帝寶座的話,那麼他的皇位繼承人首先必定得是弘曆的父親胤禛,所以在「九子奪嫡」的關鍵時刻,弘曆的出現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阿哥胤禛最終在這場伴隨著血腥和殘忍的棋局中獲勝,除了他自身精妙的布局外,弘曆這粒過河小卒猶如一把尖刀直插對方將府。從後來的結果來看,這也許是康熙帝最正確的選擇,雍正成為了一代明君,弘曆也如祖父一樣創造了清朝歷史上的又一個盛世,後世將他和康熙朝並稱為「康乾盛世」。

對於現今的我們來說,人生就如一盤棋,想要成為那個掌握棋局的人,除了自身的努力外,更要以大局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每走一步都得朝著正確的目標而去,一步走錯,滿盤皆輸,走對一步,步步高升。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後臺留言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相關焦點

  • 在慘烈的九子奪嫡過後 各個皇子的下場分別是什麼樣的?
    在慘烈的九子奪嫡過後 各個皇子的下場分別是什麼樣的?時間:2021-01-06 20:1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在慘烈的九子奪嫡過後 各個皇子的下場分別是什麼樣的?
  • 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
    春風無十裡|文清朝「九子奪嫡」到底有多慘烈,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如果說起歷史上最激烈的帝王爭奪戰是什麼呢,清朝的「九子奪嫡」是一定能排上前三的,不過都說「九子奪嫡」很激烈,那到底有多激烈呢,其實從這些人的下場就可以看出激烈程度。
  • 九子奪嫡,雍正順利繼承皇位,生母德妃非但不願承認,還處處拆臺
    康熙的晚年之時,在北京紫禁城內以他的九個兒子為核心展開了一場長達十幾年的皇位爭奪之戰,在皇宮內由此引發出了一系列的明爭暗鬥,史稱「九子奪嫡」。
  • 九子奪嫡失敗後,他被康熙圈禁26年,因無聊生了29個孩子
    提起清朝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想必很多人都很清楚。
  • 歷史上的九子奪嫡,遠比你想的慘烈
    歷史上帝位之爭最激烈的朝代是哪個?答案一定是清朝。那麼清朝最激烈的皇位之爭是哪兩位皇帝之間?答案一定是康雍之間。歷史上最為激烈的帝王之爭——九子奪嫡,就是發生在這一時期。當時康熙皇帝序齒的兒子有24個,其中有9個參與了皇位的爭奪。九個兒子分別是: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誐、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
  • 康熙時期,為何會發生「九子奪嫡」?安安穩穩做個王爺不好嗎?
    在中國歷史上,皇子爭奪皇位之事基本上貫穿了封建王朝的始終。只是康熙時期的「九子奪嫡」相比於歷史上其他爭儲事件無疑更加精彩、更加殘忍些,而且歷史上僅此一例。因此「九子奪嫡」便成了很多歷史愛好者茶餘飯後的談資。那麼,這裡很多人就會問,康熙的那些兒子安安穩穩地做個王爺不好嗎?非要冒那麼大的風險去趟這趟渾水。
  • 九子奪嫡:誰才是四阿哥胤禛真正的對手
    《雍正王朝》長達20年的經久不衰,讓清代康熙朝晚期出現的皇子奪嫡事件——九子奪嫡,較為真實地呈現在觀眾面前。在影視劇中,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獲得康熙皇帝聖寵,成功殺出重圍,登上大清皇位,得益於其刻意營造的「孤臣」形象,得益於其一心為國、一心為公的「王道」奪嫡路線。
  • 九子奪嫡不僅是皇子們的野心,而是康熙精策劃,真是又狠又高明
    但晚年卻因為沒有處理好接班人的問題,以至於釀成了九子奪嫡的局面,這也成了他人生中最大的敗筆,也是清朝歷史上唯一的一次繼承人相爭,而震動國本的大事。很多人談起「九子奪嫡」時,總會認為是皇子野心太大,而實際上,這一切都是康熙為了選出最佳繼承人的一種殘忍手段,他的操作方法實在是又狠又高明。為什麼說康熙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且聽小雨來說一說。
  • 天家薄情:「九子奪嫡」中的失敗者,他們各自的結局都是如何?
    所謂「九子奪嫡」也叫「九龍奪嫡」,乃是清朝康熙皇帝執政末期,他的九個兒子為了成為皇位繼承人而展開的一場曠日持久的政治鬥爭。康熙皇帝序齒(即沒有夭折參與排序)的兒子一共二十四人,這其中有九個兒子參與了皇位的爭奪,即大阿哥胤禔,太子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即雍正),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 ,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因此稱為「九子奪嫡」。
  • 「九子奪嫡」弄的皇子下場很慘,為什麼他們不無憂無慮當個王爺?
    康熙是清朝皇帝中是生育能力最強的皇帝,他共育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女兒。這樣的成績放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箇中翹楚。不幸的是,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讓其晚年頗為不幸,最後的繼承人,在後世也是飽受爭議。那麼這麼多皇子,就不能安心做個富貴閒人嗎?
  • 太子兩次被廢,為皇位眾阿哥機關算盡,請看九子奪嫡背後的故事
    太子兩次被廢,為皇位眾阿哥機關算盡,請看九子奪嫡背後的故事 2020-12-09
  • 九子奪嫡中,雍正帝為何放過了十阿哥?看看他的外公,就明白了
    ——查·科爾頓多少人羨慕帝王家,又有多少人表示帝王家最為無情。只能說凡事有得有失,想要富貴榮華、權力地位,總是要付出相應代價。關於這一點,至尊無上的皇帝也不例外。榮耀有多大,責任就有多大。皇帝沒那麼不好當,至少要先贏了自己的兄弟。在清朝時期著名的九子奪嫡中,就能看到準皇帝決戰賽裡的刀光劍影。
  • 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何非要爭奪皇位呢,當個無憂無慮的王爺不好嗎?
    提起康熙帝晚年的歷史,九子奪嫡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參與奪嫡的九位阿哥可謂都是人中龍鳳,為了奪嫡進行了一場長時間的殘酷「文鬥」,雖然沒有發生流血事件,沒有兵戎相見,但是結局卻慘烈無比,比之唐朝慘烈的玄武門之變也毫不遜色。
  • 九子奪嫡,解密康熙所有兒子的下場
    康熙朝晚期的黨派鬥爭激烈,其中最為激烈就數「九子奪嫡」了,康熙皇帝晚年一直沉痛於九位皇子的奪嫡事件中。康熙一共有24個兒子,最後參與皇位鬥爭的這9位皇子,最後四阿哥胤禛獲勝,繼位成為雍正帝。我們先來看所謂的九子奪嫡指的是哪九個: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䄉、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禎。
  • 「九子奪嫡」中,眾阿哥唯獨此人深受康熙喜愛,其他都枉費了心機
    「九子奪嫡」是中國歷史上一次非常有名的爭權風波,滿清的康熙皇帝年幼登上帝位,以雷霆手段剷除了鰲拜,後來更是多次對外用兵,並且取得勝利,對內則重用能臣,開創出諸多功業,奠定了康乾盛世的根基,被後世眾多的學者公認為千古一帝。
  • 康熙的九個兒子們,為什麼非得爭一個皇位,做個閒散王爺不好嗎?
    康熙末年的「九子奪嫡」相信大家已經聽過很多遍了,關於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和具體經過估計大家也都非常清楚了。所以,我們今天就不說這些都知道的事情,只是簡單地聊一聊,為什麼康熙的九個兒子們,不能做一個閒散王爺,而非要九死一生的去爭奪那個皇位。
  • 康熙兒子真的個個神通廣大,讓康熙難以選擇,難怪出現九子奪嫡
    說起九子奪嫡,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說的是康熙在位後期,康熙的兒子爭奪儲君位子的現象。有很多影視作品來反映這件事,畢竟這件事有太多可寫的了。可以說九子奪嫡是康熙晚年最大的問題,康熙也困擾這個問題多年。那麼,為何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如果我們知道康熙的這些兒子有多能幹的話,也知道康熙為何會糾結了。
  • 擁有3大優勢的五阿哥胤祺,為何沒參與「九子奪嫡」?原因很簡單
    注意,康熙五十六年正值「九子奪嫡」進入到白熱化的關鍵時期,康熙皇帝的身體狀況之所以迅速衰敗,就是憂心於皇子之間的手足相殘、你爭我奪。但在如此敏感的時期,皇五子胤祺如此進言,康熙皇帝只是給予了拒絕,並沒有任何懲罰甚至連點訓斥之言都沒有。
  • 古代的皇子為爭皇位自相殘殺,此人用一招從此解決千古難題
    雖然在很長的一段歷史當中,皇帝的繼承人都是自動為嫡長子。從而,嫡長子長期都處於高危環境當中,很容易中途殺出一個程咬金。清朝自開創以來,他們對於皇位的繼承人就沒有依照之前的王朝那般,自動把嫡長子作為順位合法繼承人。而是經過皇帝、皇室至親、八旗貴族一起商討,把皇子中最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選來出任下一屆皇帝。
  • 九子奪嫡,勝出的為何是悶不作聲的四阿哥?難道對遺詔動了手腳?
    九子奪嫡,勝出的為何是悶不作聲的四阿哥?難道對遺詔動了手腳?在康熙晚年間,曾發生過一樁重大事件,那就是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顧名思義就是康熙的九個兒子爭奪儲位,當時整個事件不僅在各個皇子中展開,還牽連到了整個朝廷,大臣們都參與其中,鬧得是烏煙瘴氣,不得安寧,互相勾結黨派,皇子們不顧手足互相殘殺,但熟知歷史的我們都知道,最終勝出的是平日裡處事低調且不吭不哈的四阿哥,傳言是篡改了遺詔,到底如何,我們來分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