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皇帝的心腹——田文鏡

2021-02-07 田氏家族網

點上面田氏家族網關注

這是雍正皇帝的硃批原文是:「朕就是這樣漢子,就是這樣秉性,就是這樣皇帝,爾等大臣若不負朕……」。

而這段硃批的對象就是今天我們探討的主角,他憑藉師爺的神機妙算而老年得志平步青雲,他為官刻薄受同僚彈劾卻得到了皇帝的保護,皇帝為他竟設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官職,他被先帝稱為模範卻在後繼之君時墳墓被夷平,他能力傑出卻好大喜功,他為得恩寵竟匿災不報,他就是雍正皇帝欽點的三大模範總督之田文鏡。

田文鏡

田文鏡,字抑光,監生出身。在康熙二十二年就出任縣丞,但是到了康熙五十六年,他才做到了一個不到四品的侍讀學士(侍讀學士在雍正時才升為從四品)。直到雍正皇帝即位後,田文鏡才開始了他平步青雲的宦海生涯。對於胤禛和田文鏡究竟緣從何起已不可考,在《雍正王朝》這部劇中,田文鏡是胤禛到江南籌銀賑災時發現,從而將其收到門下,其才得以在雍正王朝中平步青雲。

在雍劇中,胤禛即位之初便大力推行追比欠款政策,山西巡撫諾敏聲稱自己在半年內便完成了所有欠款的追繳工作,雍正皇帝大喜過望,封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田文鏡過境山西時卻發現了其中的貓膩並在鄔先生的幫助下查清了此事。

這一段實際上確實改編自田文鏡的真實故事,山西發生了災害但山西巡撫卻向雍正謊稱山西沒有災害。在田文鏡見到雍正後,便毫無保留的將山西的情況告訴了雍正,皇帝將他升任從二品的山西布政使,讓他去賑災。又田確實有過人之才,山西的吏治為之刷新,從此田文鏡開始受到雍正皇帝的重用。

雍正皇帝

雍正二年,田文鏡調任河南巡撫,在河南任上,他聘請了著名的鄔先生作為師爺,為其出謀劃策。在扳倒隆科多的過程中鄔先生摩透了雍正的心理,讓田文鏡率先彈劾隆科多,從此雍正對田文鏡寵遇日隆,不久就讓其總督魯豫,並且在聖旨上就說明了此官職是專門為田文鏡所設,不為定例。能讓皇帝為一個人而專門設置一個封疆大吏的官職,可見當時雍正皇帝對田文鏡的倚重和恩寵。

田文鏡並不是沒有缺點,這個人為政過於嚴苛,比如推行墾荒、攤丁入畝、追討積欠,為完成任務一味迎合上意,對下屬和百姓殘酷刻薄。他善於迎合雍正,比如雍正喜聞祥瑞,田文鏡也總是極為迎合。《永憲錄》稱:「河南總督田文鏡進瑞谷一莖十五穗」;「文鏡每年必以休嘉入告。是年又奏路不拾遺。」雍正五年,田文鏡奏報黃河水清,同樣獲得雍正皇帝的讚賞。

他雷厲風行的推行皇帝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等政策,得罪了讀書人,受到了直隸總督李紱和御史謝濟世等人的彈劾,但雍正皇帝並未責罰田文鏡,而是懲處了彈劾他的官吏,這一段基本上和雍劇中表現的相似。田文鏡受到彈劾後,雍正帝居然對田文鏡說:「此一事,朕甚慶幸,好機會,亦難得。參你這樣巡撫,所以理直氣壯,有何可講?」當田文鏡回復自己覺得有些委曲後,雍正帝又勸諭他:「此事朕已洞悉原委,你一些不必繫念。只要自己信得,乃可對天地神明,小人之流言何妨也?不必氣量窄小了。」

在雍正皇帝這樣的信任下,田文鏡開始變得驕縱,不僅欺騙雍正皇帝而且還與智囊鄔先生分道揚鑣。在一次災害後,田文鏡隱匿不報,雍正皇帝在上諭中批道:「田文鏡近來年老多病,精神不及,為屬員欺誑……」已經初顯出不滿。一年之後,雍正皇帝又說:「近聞豫東兩省,吏治甚有不協……更宜懲貪獎善,糾謬繩愆……否則不亦有忝厥職,大負朕恩耶?田文鏡只能選擇退休,不久便去世了。

乾隆即位後,曾專門下旨談及田文鏡:「自田文鏡為巡撫總督以來,苛刻搜求,以嚴厲相尚;而屬員又復承其意旨,剝削成風,豫民重受其困。即如前年匿災不報,至於流離,蒙皇考嚴飭,遣官賑恤,始得安全,此中外所共知者。」甚至他的墓在乾隆後期被當地守陵大臣夷平。對待雍正皇帝的三個心腹,乾隆也曾有過評價,他說:「鄂爾泰、田文鏡、李衛皆皇考所最稱許者,其實田文鏡不及李衛,李衛不及鄂爾泰,而彼時三人素不相合,亦眾所共知也。」

田文鏡之所以能在雍正初年平步青雲,實在是因為田文鏡完全符合雍正的用人標準:盡心竭力、勇於任事、不避嫌怨、厲行新政、清廉節儉。雍劇中的田文鏡曾經說過:「我心中只有兩頭,一頭是皇上,一頭是百姓」。但縱觀田文鏡一生,他雖有才華,卻待百姓過於苛刻;他雖然忠誠,卻只是為了自己的祿位。所以更加確切的說,他只不過是一個能吏罷了。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大家關注本族條號,也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田氏家族」,獲取最新資訊



目前100000+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焦點

  • 雍正皇帝讀後之田文鏡:雍正的分身
    在李衛、李紱、鄂爾泰、楊名時等一幹雍正親信的封疆大吏之中,田文鏡不是最能幹的,但他「雖萬千人吾往矣」的敬業精神和骨子裡的苛刻是最像雍正的。從小說中可以看到,李衛是雍正的心腹,辦事自出心裁,而且事情都辦得漂亮;楊名時是雍正的輔助,辦事自有主見,又能與雍正殊途同歸;李紱辦事自成章法,但與朝廷思路有別,是雍正統一思想的對象。
  • 乾隆為什麼命人平了雍正寵臣田文鏡的墳墓?
    雍正時期得寵的臣子,很多在乾隆帝登基後都名節不保,而當年被雍正帝圈禁的允祀等人,卻被乾隆帝給放了出來還加以厚待。田文鏡在雍正帝晚年已離世,被葬於泰陵附近,結果乾隆登基後,他的墳就被平了。田文鏡,雍正帝心腹寵臣康熙帝駕崩之時,已60歲的田文鏡覺得自己也沒什麼大的前途了,準備再混兩年就告老還鄉安度餘生,沒想到同年山西發生大旱,山西巡撫與年羹堯各執一詞,年羹堯說山西有災,山西巡撫德音則堅稱沒有,雙方僵持不下。
  •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從田文鏡離開後為什麼說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但是在雍正登基那一天起,鄔思道和雍正之間的關係就發生了很大變化,之前兩人是知己是朋友,可以無話不說,但當四爺繼位之後他就是天子,是雍正皇帝,而鄔思道則成為了那個知悉皇帝秘密最多的人,所以狡兔死,走狗烹,良鳥盡,彈弓藏,鄔思道擔心自己有殺身之禍,所以他千方百計想逃離雍正身邊。
  • 田文鏡升官的奧秘:外有雍正撐腰 內有高人相助
    後來,田文鏡死了,其他督撫爭相重金聘請鄔先生,但後者卻突然不知所終。也有人說,鄔先生已經進宮,為皇上服務去了……  野史故事挺精彩,不過與史實有較大出入,如彈劾隆科多一節,即與田文鏡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不過,雍正倒還真知道鄔思道這個人,因為在前次「科甲案」中,李紱即在奏摺中揭發張球為市井無賴,因為給田文鏡推薦了幕僚鄔思道才得以成為心腹。
  • 雍正王朝:雍正破格提拔田文鏡,看似任人唯賢實則充滿「腹黑」
    而此後,田文鏡也用極為幹練、果敢的表現,不僅贏得了揚州百姓與災民們的認可,更是讓雍正對其愈發刮目相看,在籌款賑災的差事完成後,田文鏡也跟隨雍正回京,開了一段新的仕途生涯。此時,不少人都會對雍正對田文鏡的破格提拔、任人唯賢而深感欽佩,可是如果真的抱有這樣的想法,那就真的是結結實實的上了雍正的「當」了。
  • 《雍正王朝》田文鏡為什麼要趕走鄔思道,真是付不起幕酬嗎?
    《雍正王朝》中,田文鏡和鄔思道的「分手」,彼此既有不滿意,也有各自的「小算盤」。雍正坐上皇位後,鄔思道的奪嫡使命也完成了,但並不能掉以輕心。因為雍正的立場變了,有鳥盡弓藏之意。這時候,鄔思道的首要目標是保住小命,其次是尋求半自由,最後才是逍遙在外。通過一系列「跳槽」,鄔思道到了田文鏡幕府,離最高目標就一步之遙。天要降雨,娘要嫁人,不管田文鏡願意不願意,鄔思道遲早都會走。
  • 包括田文鏡,謀害雍正的嫌疑人有五個,真正下手的可能另有其人?
    那麼雍正皇帝遭了什麼大故呢?民間傳說的意見很一致:雍正是被人刺殺了!我們細看史料,就會發現雍正皇帝確實是非正常死亡,包括田文鏡,謀害雍正的嫌疑人有五個:嶽鍾琪和李衛自然是沒有責任的,但是乾隆和田文鏡有沒有嫌疑,可能就需要讀者諸君根據各方面史料,給出一個比較客觀的結論了。
  • 雍正王朝:身為雍正寵臣,又實心辦事,田文鏡為什麼處處招人嫌?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帝有三大寵臣,分別是年羹堯、李衛和田文鏡。
  • 雍正王朝:原著中鄔思道做的最後一件事,竟然被田文鏡撿漏了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最後一次出現就是在河南田文鏡府上,因故意追討薪酬激怒田文鏡,被田文鏡趕出去,繼而隱居,不問世事。而在原著中,鄔思道隨後又輾轉經歷李衛府→老十三府,又回到田文鏡府上,並最後由雍正降旨,回到老家得享晚年。
  • 乾隆收拾雍正重臣張廷玉鄂爾泰田文鏡,為何連忠臣李衛也不放過?
    清朝之所以能延續二三百年,跟雍正皇帝有關——雍正是個不錯的皇帝,要是沒有他勵精圖治一改康熙晚年怠政縱貪之頹勢,清朝跟元朝一樣,也挺不過一百年。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雍正的好幫手除了十三弟俠王胤祥,還有被他處置的隆科多和年羹堯。
  • 雍正王朝中反田文鏡的帶頭人李紱,為何他免死,另外兩個卻遭殃?
    昨天一位網友「鎵有靚妞」提問道:「請解讀一下為什麼李福(紱)帶頭反田文鏡,最後免了死罪,而另兩個人也算清官,罪過應該大不過李福(紱),最後卻被殺頭?」本期楊角風談雍正王朝: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反田文鏡的李紱免了死罪,另兩個清流卻被斬了?一、李紱是怎樣一個人?
  • 《雍正王朝》中如月真是監視鄔思道的人嗎?她和鄔思道後來如何?
    鄔思道離開京城後先是跟著李衛,但是李衛是雍正的鐵桿心腹,什麼事都不太方便,所以鄔思道就謀劃著得離開李衛,最終在山西時,鄔思道、李衛、如月、田文鏡四人有機會見面,鄔思道就趁機離開李衛,到了田文鏡那裡幫他去調查山西巡撫諾敏。
  • 雍正王朝:從「田李爭鬥」中的沉默,看張廷玉的大局觀與處世之道
    一方面田文鏡用重典強制推行「士紳一體當差」的政策,並且經常苛責、彈劾科舉出身的官員;另一方面,田文鏡重用與他一樣非科舉出身的官員,對於其下屬虐待、羞辱讀書人的行為不僅置之不理,反而還加以縱容。於是,整個河南省的讀書人以及士大夫階層對于田文鏡是極為不滿,怨聲載道。而見到此情此景,進士出身的李紱對于田文鏡的做法也是非常的反感。
  • 《雍正皇帝》中,鄔思道為什麼能得善終?
    所以你給雍正當手下,基本上就是活著乾死了算,雍正要麼用死你,要麼弄死你。所以你看《雍正皇帝》這部書裡的胤禛絕非善類,最後能逃脫他魔爪的就三個人:接班人弘曆,天天裝瘋賣傻的弘晝,最後還有個鄔思道。就這師生三個人,差生弘時自己把自己玩死了。
  • 督撫田文鏡受寵的背後 這位傳奇師爺功不可沒 雍正都回批問候他
    《清代名人軼事》裡有一段話:「雍正一朝,漢臣中最蒙恩眷者,莫如田端肅文鏡,李敏達衛二公。」大意是說,雍正最恩寵的漢人大臣有兩個,一個是田文鏡,一個是李衛。田文鏡,康熙、雍正時大臣,原隸籍漢軍正藍旗,雍正五年(1727年)因功抬入漢軍正黃旗,是雍正時期最著名的督撫之一。
  • 雍正對縉紳特權的打壓為何失敗
    電視劇《雍正王朝》把田文鏡塑造為推行「一體納糧,一體當差」的第一人,其實在田文鏡擔任河南巡撫前,雍正元年,河南鞏縣知縣張可標就告令「生員與百姓一體當差」,而後,朝廷在河南試行「紳衿裡民,一體當差」,然而,由於地方縉紳力量強大,政令流於一紙空文,雍正皇帝才把田文鏡調到河南。
  • 《雍正王朝》百問釋疑:圖裡琛為什麼要暴露自己粘杆處的身份?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當中,侍衛領班圖理琛在康熙和雍正兩朝均得到了皇帝的青睞,既是康熙皇帝身邊的紅人也是雍正身邊的紅人,這說明這個侍衛領班圖理琛的確是一個非常不簡單的人物
  • 雍正王朝:鄔思道怎麼知道雍正馬上就要來了
    到河南後,雍正連續好幾天都在黃河大堤逗留。他對田文鏡的工作非常滿意,最後一天晚上和田文鏡見面的時候,對田文鏡大加讚賞。除了對田文鏡工作予以肯定之外,還有一件事兒就是想見一見鄔思道先生。可是,鄔思道先生已經走了,而且剛走不久。
  • 雍正王朝:鄔思道選擇「半隱」,為什麼選擇李衛處,而不是選擇年羹堯...
    所以胤禛在大清入關後的第三位皇帝。他對雍正是一直忠心耿耿,別無二心。鄔思道是聰明之人,狗兒李衛是雍正在苦海裡救下的,他絕對不會背叛雍正,也是雍正最信任的心腹,把鄔思道安排在李衛那裡雍正放心。 雍正這才打消顧慮,答應了鄔思道的「半隱」,這個結果也是他最想要的:鄔思道正好可以給李衛參透一些皇帝的旨意,而且可以讓李衛監視鄔思道。而以鄔思道的才能和實力,也能為李衛的仕途提供更好的建議,一舉兩得。
  • 清雍正在位十三年,五大寵臣,都是封疆之才,卻結局各異
    那麼雍正時期,他最喜愛的大臣都是誰?那些寵臣又怎麼樣了呢?三朝元老張延玉有一位重臣為清朝三代皇帝都貢獻過自己的力量,自康熙時就受到重用,一直到雍正皇帝及位時,他更是已經位極首輔之職,備受重用。年羹堯也是科考出身入仕途,康熙之時就已經官至二品,到了雍正時更是成為心腹寵臣,備雍正寵信,實授予大將軍。年羹堯也是不負眾望,平定西北叛亂,但是終因自恃功高,藐視皇權,最終四十七歲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