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業泰鬥、國家級白酒評酒委員曾祖訓今年已經85歲高齡,卻仍然在一線為中國酒業搖旗吶喊,呼籲白酒行業要重視現代消費模式,呼籲行業在口感和品牌方面積極創新:「很多人剛見面都叫我「曾老」,但和我溝通後都說我是「80後」,因為我對白酒的認識比「80後」還新!」
消費者的口感嗜好隨著時代而變化。為研究白酒口感變化的趨勢,曾祖訓近幾年來不斷在全國主要白酒產區走訪調研。5月29日,曾祖順專程來到重慶江津白沙古鎮,調研近幾年因專注年輕化、時尚化白酒而迅速崛起的重慶江小白酒業的釀酒基地。「聽說江小白的創新做得不錯,所以我想來看看。」
「爽」是白酒口感發展趨勢
曾祖訓發現現在消費者的口感趨勢發生了變化。在以前,白酒口感都強調味道要「長」,比如濃香型白酒「餘味悠長」。然而現在消費者會覺得,白酒味道太重,會影響吃菜的口感。以前我們對濃香型白酒強調的風味是「餘味悠長」,但未來應該改良
「餘味要爽」,醬香型白酒則要改良為「餘味酸爽」,即都要凸出一個味覺特徵:爽!
「無色透明,香氣幽雅,糟香舒適,醇厚綿甜,諧調豐滿,餘味爽淨,風格典型。」在品嘗了主打產品45%vol小瓶江小白後,曾祖訓寫出了這樣的評語。其他幾款江小白產品,也都無一例外地被他評價為「餘味爽淨」、「餘味淨爽」或「綿甜淨爽」。不止於味道「爽」,曾祖訓還品嘗出45%vol江小白等幾款產品「水果香明顯突出」。
「我們提出產品的SLP原則,即『Smooth(入口更順)、Light(清爽)、Pure(純淨)』,本質上是要將白酒利口化。」江小白生產中心廠長兼總工程師李俊介紹說,他們的SLP原則與曾祖訓所倡導的理念不謀而合。「希望消費者不僅味覺感受清爽,還要酒後身體舒爽、心情暢爽,讓消費者能夠獲得沒有負擔,身心愉悅的飲酒體驗。」
對此,曾祖訓也表示認同:「『爽』是未來白酒口感的一個發展趨勢,我認為這很符合江小白的理念。」
多年來,江小白的市場發展穩步推進,已經成為重慶消費者廣泛消費的主流產品,在品牌和渠道方面形成了差異化的競爭模式,卻不知道江小白在高粱酒的口感改良上也形成了明確的理論和實踐體系,在高粱酒的舒適度和利口化上早已不是理念和概念,而是長期實踐。
對於江小白在新生代消費人群中的階段成果,也是曾祖訓對白酒口感趨勢判斷的有力證明。
傳承與創新
酒體口感的變化背後,是釀酒工藝的傳承與創新。
「你們這個釀酒車間,是我見過的架空最高的廠房。」這種廠房有利於空氣流動和自然散熱,適合清香型白酒的生產釀造。在參觀江小白釀酒基地時,曾祖訓從蒸糧、入窖、青石板窖池、出酒溫度、接酒、儲存老熟等工藝環節一一詢問探討,他不僅讚嘆這裡的生產環境與高標準的廠房建設,也了解到江小白既保留了傳統的釀造工藝精髓,又進行了不少創新。
曾老勉勵生產環節一定要堅守「工匠精神」,各個技術環節要做精,要將做精的精神傳遞給一線的釀酒師傅,讓他們在泡糧時間、發酵溫度、流酒溫度等環節都要做精。曾祖訓表示,江小白的品牌文化是創新的,但江小白的釀酒文化是重慶高粱酒的傳統工藝,這一新一舊就是現在提到的傳承與創新,而釀造工藝的「工匠精神」是酒行業內搞技術的同行們都要具有的精神,我非常欣賞江小白在技術方面的儲備人才和創新方向,能堅持長期價值,以堅實的產品基礎作為品牌發展的堅強後盾。
最後,曾祖訓總結道,中國白酒要有信心,堅信未來應該比洋酒更具有年輕時尚特徵,重慶的江小白在產品口感創新、發揚工藝傳統、品牌文化創新等方面都做出了不少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勉勵江小白再接再厲,在白酒的時尚化年輕化方向上繼續探索,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不只喝洋酒才時尚,飲白酒也是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