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股型投資迭起:知名PE紛紛下場,有項目回報已超10倍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投中網

產業投資時代,創投市場最黃金的機會是什麼?

主流答案中一定包含控股型投資。尤其當市場產業整合的需求加速釋放,併購之風逐漸盛行,全民PE浪潮過去後,各大機構都在股權投資行業洗牌中尋求立足的突破口。

與此同時,不少知名機構也紛紛湧入這場併購大潮。

但作為私募股權投資領域最高階的打法,投資控股型投資並不好做。在國內市場上,優秀控股案例更是用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這與歷史經驗相關,也涉及到資本市場的成熟度。多位投資人均對投中網直言,國內的控股投資仍處於起步階段。

不過,對於任何行業來說,成長「伊始」都還有另一種解讀方式,那就是未來的發展空間。

當入局者越來越多,蛋糕越來越大,加之資本環境的催化,可以預見的是,控股型投資正在等待一個爆發的契機。

多元化投資模式將成必然,「價值創造」機遇亟待爆發

隨著中國股權投資市場的不斷發展,PE的投資模式也隨之進化,由初期以成長型投資為主向多元化投資模式轉變。

什麼是控股投資?不同機構有著不同的模式和打法。

在IDG資本看來,控股型投資活躍的根本原因是PE需要對社會經濟發展不斷適應,並對自身戰略進行升級。

IDG資本對投中網表示,首先,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全球創新都呈現出向縱深發展的態勢,一些複合型、交叉性的創新近年來不斷出現。這些產業除了傳統的資本需要以外,往往希望投資機構在經營管理、技術、人才,甚至市場拓展等方面提供更多的助力。

其次,從供給側改革的角度看,控股型投資能發揮重要作用。控股型投資利用投資機構的資源和對整個產業鏈的深度理解重塑產業鏈,實現要素的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

最後,從企業自身經營管理的角度看,「控股型投資在優化管理、激發企業活力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IDG資本提到,「同時,當下不論哪個行業的企業,都在面臨越來越複雜的產業整合升級的局面,民營企業與資本結合,將引入專業的職業經理人參與公司治理,從而提升管理質量。」

當這樣的大趨勢來襲,高瓴資本判斷稱,在企業如何走得更遠,如何創造長期價值的維度上,投資人只是依靠分析判斷賺錢的業務模式已經不再適用。中國正在從價值發現的時代向價值創造的時代轉化。

在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企業裡面,高瓴資本更看重是企業的核心力,用高瓴資本的話來說叫做「動態護城河」,以及在現有業務基礎上,有沒有可以藉助新技術、新模式、新方法來進一步創新提升的空間。

多年來,張磊一直強調「啞鈴理論」,即資本力量要在科技企業和實體經濟的啞鈴兩端發揮融合創新作用,積極促成新技術落地與傳統產業升級。

高瓴資本相信,PE藉助自己的研究能力和行業經驗,發揮賦能企業創新的槓桿效應,才是控股型投資雙贏的關鍵。

對於什麼是真正的創新,什麼是新經濟,高瓴資本解釋稱,「新經濟代表了新的經濟發展驅動力,新生產力、新生產效率、新經濟組織方式、新生產生活業態。新經濟不只是網際網路,也不只是簡單的網際網路+,生命科學、智能計算、基因測序等新經濟領域都在突破。」

「其實控股就是深度產業化的一種表現。」豐年資本合伙人趙豐如是看待控股型投資對於創投市場的意義。

趙豐對投中網解釋稱,對於控股型投資,每家PE都有不同的理解,因而會出現不同的打法。以豐年資本為例,「因為我們本身會更聚焦在高端製造業和工業領域的投資,但這些領域的企業過去管理都太過粗放,精細化運作可以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豐年所做的控股投資就是要重新激活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推動企業進一步的增長。企業的內生能力和業績的跨越式增長是豐年的核心著力點,這也是豐年併購投資的一個最大特點。」

而這種賦能式的控股投資,在豐年已投企業上所表現出來的增長主要體現在收入和利潤上,並且是呈倍數式爆發。

「做增長」的核心邏輯,是豐年資本看到了中國在未來10-20年會湧現一大批「價值創造」的機會,而機會的背後則是中國產業過去三四十年伴隨著勞動紅利的消耗,管理紅利已經成為了產業發展的強大動力,能夠助推企業高效增長,實現成為世界一流企業的蛻變。PE要實現價值投資,就一定要實現深度產業化。這是一種投資決策的思維,也是在當前產業的特殊發展時期的理性思考和深度回應。

能否以「賦能」創造價值,是決定成敗的關鍵一環

賦能,這個被投資人整天掛在嘴邊的投資策略「專用話術」,在控股型投資中偏偏無法偷懶。

直白點說,對於早期投資或者一般意義上的參股型投資來說,「投後賦能」可以是只說不做的場面話,但控股型投資萬萬不可。

這是因為,很大程度上,賦能是控股型投資的根本,亦是決定投資成敗的關鍵一環。不管是對原有管理團隊進行調整優化以激發管理活力抑或是對傳統產業鏈輔以數位化轉型以提升生產效率,本質上,這些賦能方式都是控股型機構為企業創造價值的過程。

作為國內控股投資市場上的一個現象級案例,百麗的重新崛起就離不開高瓴深度且精準的投後賦能。

彼時,高瓴判斷,百麗遇到的問題,即是其雖然積累了厚實的用戶基礎,但數據資源仍是「沉睡狀態」,無法創造價值。因此,激活其數據寶藏成為了高瓴賦能百麗的重要方向之一。

根據高瓴合伙人李良(百麗數位化轉型牽頭人)的說法,對百麗的數據化可理解為「在它原有的運轉引擎上,增加了一個個新的觀察點。」比如,百麗利用RFID技術為門店的鞋子配備智能晶片,根據一款鞋的試穿頻次、時間等數據,顧客的偏好可以被動態監測。

而高瓴內部也極其重視這場價值增量的賦能活動。據高瓴資本創始人兼執行長張磊透露,當時,高瓴派出了超過120名數位化投後賦能團隊的員工進入百麗工作。要知道,市場很少有投資公司會將投後工作做得如此重。

為了實現門店精細化的管理,其IT人員長期蹲點,跟著店長店員一起賣鞋,最終設計出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數據工具包。在生產端,高瓴有專門的精益管理團隊,通過精益生產及時調整生產計劃和庫存數量,提升資源利用效率。

後來的事實是,在科技創新與數位化的驅動下,百麗成功逆襲,突圍重生。公開資料顯示,在疫後首個618大促中,百麗時尚鞋服業務線上銷售額同比增長45%,線下增長10.5%。在疫後的首個雙十一,百麗還交出了「同比雙位數增長、行業第一」的成績單。

不同於其他機構「錦上添花」式的賦能方式,豐年資本則重在對企業進行「管理賦能」,即通過控股投資,幫助企業重新定位願景和戰略,不斷引入合適的人才升級團隊,輸入並落地系統化的管理理念和精益工具。

「這是我們自己在深入跟進數千家、投資眾多工業企業之後,所構建的模型。」趙豐對投中網表示,豐年資本發現很多中國企業的問題源頭並不在產品和技術,而是在於管理和團隊。製造企業的崛起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他們從技術上站穩腳跟,但在戰略、人才、製造、供應鏈、和後臺管理上通常「卡殼」。豐年的控股投資是去「維護它的強項,彌補它的弱項」,完成全面升級,從而讓企業擁有世界級的競爭力。

以達利凱普為例,豐年輔助其搭建先進化的管理體系就成為了投後賦能的第一步。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可以穩定量產高Q值瓷介電容器的達利凱普,產品填補了國內高端電容器生產空白。豐年資本基於目前紮實的地基,通過「管理賦能」幫助企業抓住發展窗口期,與達利凱普管理層重新確立公司戰略及實施方法,幫助企業鋪開更大賽道,加速起跑。

在豐年資本投資三年內,通過向企業賦能管理理念和精益工具,達利凱普的產量實現了跨越式增長,目前已成長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高Q值瓷介電容器企業,並持續向全球龍頭的地位發起挑戰。

正如華為任正非所言:「企業縮小規模就會失去競爭力,擴大規模,不能有效管理,又面臨死亡。」豐年資本通過吸收丹納赫、GE等國際巨頭理念精髓,形成的「三橫四縱」投後賦能體系,就是通過持續深入的產業或管理戰略導入,讓控股企業的實現有效管理,激活更大潛力,讓價值得以釋放。

「總的來說,機構控股後可以在資金、產業鏈資源、技術研發、人才架構等諸多方面為企業提供支持。但每個企業面臨的問題不一樣,從IDG資本既往的案例看,我們可以在完善激勵機制、開拓中國市場、整合供應鏈、市場競爭(包括走出去)、管理架構、補短板等方面為企業賦能。」IDG資本表示。

以投資愛旭科技為例。2016至2017年,IDG資本對愛旭科技進行重注投資,支持公司布局新一代光伏PERC電池技術,持股比例一度超過43%。

「之後我們又協助愛旭科技在義烏市和天津市分別建設大規模新工廠進行擴產,愛旭科技在此後業績得到了飛躍式發展。」IDG資本對投中網表示。具體來看,在獲得IDG資本投資後,愛旭科技產能由2GW達到2020年底的36GW,收入由2016年的16億元大幅躍升至2019年的60億元、2020年預計超過100億、利潤規模從1億元提升至6億元。

2019年9月愛旭科技成功登陸A股。至今,IDG資本仍是除創始人以外的公司第二大股東。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對企業經營與管理的參與度更高,相比於參股型投資,控股型投資機構也要更懂產業與市場。長期以往,控股型投資機構便形成了一定的壁壘優勢,特別是在當前賦能式投資為王的資本市場,控股型投資機構在參股投資市場上似乎更能憑藉產業優勢打動優秀創業者,捕獵獨角獸。

「對於投資機構而言,控股型投資可以讓投資機構的觸角伸得更長,更好地將投資理念深入到企業中去,甚至去影響整個產業,再輔以原有管理團隊的創業激情,就更容易讓企業在複雜的商業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翹楚。」IDG資本強調。

在IDG資本看來,如果能讓產業鏈上的每個節點都發生化學反應,企業將能實現從「產業平臺」到「產業鏈平臺」的跨越。而且,控股型投資激活各類要素,更容易讓企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成為行業龍頭,投資方為投資人贏取更豐厚回報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控制風險。

優質項目回報超10倍,但為實體企業「動刀」難上加難

退出,雖然並非控股型投資的主題,但是對於GP和LP意義重大。

一般來說,PE對控股型投資項目退出的主流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比較常見的獨立IPO;另一種是與已上市公司合作,發揮上下遊協同效應,通過資產注入、定增等方式更好的將投資的企業與資本市場對接。

每家機構單個項目的收益情況必然各不相同,但是優質的項目回報率往往超出想像。

投中網通過搜索近期愛旭科技的數據發現,以不久前創下的市值高點360億元計算,通過控股型投資愛旭科技,4年間,IDG資本已取得超過10倍的帳面回報。

「控股型投資對投資機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論是資金實力方面還是投後管理能力方面。」IDG資本對投中網表示,「優秀的投資機構除了要具備識別優秀企業的能力、還應該具備作為企業戰略規劃者的視野和企業管理者的企業家心態。」

作為具有產業思維投資機構的合伙人趙豐也看到,控股型投資對於機構的「管理能力」挑戰巨大。

「我們從2017年就開始輔助企業進行管理體系的升級,企業從之前一個相對較小的規模基數起步,在高速增長並進入全球競技舞臺的過程中發現挑戰是非常大的:產量要跟得上,交付要跟得上,良品率也要有保障……一旦規模上來了,質量不穩定等各種問題也要有效避免,這些問題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暴露,然後再被以科學的方法持續地解決。」趙豐回憶當時豐年資本為控股企業引入精益管理策略時的過程,點滴細節仍歷歷在目。

總結來看,趙豐認為,控股型投資對投資機構的資源整合能力及投後運營能力要求非常高,這事實上也是對投資機構產業理解能力和運營能力等綜合素質的一種考驗。

重要的是,根據中國資本市場及產業特有的情況,控股投資針對的是企業管理最本質、最核心的痛點。投資機構如何將控股賦能的方法在各個企業上實現貫通,幫助被投企業實現業績的大幅度的提高和管理體系的改善,也是存在很高的難度和壁壘的。

另外,高瓴資本指出,對所有的實體行業來說,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不是「休克療法」,而是在飛行中換發動機,必須直接為業務帶來增量,為行業創造價值。

因此,要吸引、「說服」實體企業,一起進行數位化解決方案的探索,必須讓企業看到技術創新帶來的實際效益的提升,首先就要讓大家看到數位化對業務本身產生了哪些積極影響。

這樣的概念普及依舊任重而道遠。

不過,在IDG資本看來,國內的控股投資依然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隨著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科創板和註冊制的相繼推出,投資機構的投資鏈條向前延伸,投後管理等資源賦能越發重要,控股投資方式會越來越多見。同時,第四次產業革命帶動新興產業發展,複合型創新越來越多,控股投資的賦能價值也會更加凸顯。」IDG資本表示。

相關焦點

  • 斬獲年度卓越回報PE機構,鈦信資本「三年七倍」的投資故事
    「攜手20年,回報100倍」——在斬獲2019-2020年度卓越回報私募股權投資機構之後,鈦信資本創始合伙人兼董事長高毅輝的這一投資目標,再度引起了資本市場的廣泛關注與熱議。 成立五年,專注Pre-IPO,年化收益單利達200%的佳績讓鈦信資本在一級市場脫穎而出。
  • 領投爆發前夜的快手,迎來第3個回報超10億美金項目 DCM林欣禾獲...
    時至今日,DCM仍是快手的第二大財務投資者,持有近10%的股份,單筆回報可達幾十億美金。林欣禾回憶:當時宿華加入快手3個月,產品剛從Gif工具轉成短視頻社區,DAU剛幾十萬,正值爆發式增長的前夜。過去3年,林欣禾帶領DCM中國團隊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給LP的退出回報超22億美金,10年來IRR(年化收益率)超50%。
  • 「PE大鱷」董事長吳剛快速賺大錢
    目前,九鼎投資下屬共有21家全資公司、14家控股公司、1家全資基金、2家控股基金。  創始人都是拼命三郎  蔡蕾在2010年累計飛行239趟  2009年10月創業板開閘,九鼎投資入股的吉峰農機、金亞科技都在首批上市的30家公司之列。
  • 生興控股三個月暴漲8倍10分鐘跌90%:莊家凱基砸盤
    來源:新浪港股新浪港股訊 6月10日消息,次新股生興控股閃崩暴跌90%,報0.395港元,總市值3.95億港元,35億市值蒸發。生興控股為香港知名總承建商,專門從事各種土木工程,包括地盤平整、道路及橋梁建設、排水及排汙建設、水管安裝及斜坡工程,擁有逾20年的經驗。生興控股於3月17日在港交所上市,上市首日獲資金炒作盤中一度飆漲近200%。公司發行2.5億股,每股定價0.5港元,每手5000股,公開發售階段生興控股獲2.47倍認購。
  • 智勤控股現「病毒源自武漢」:券商紛紛取消認購 最大客戶是鄭家純
    來源:新浪港股8月1日消息,智勤控股驚現「此病毒源自中國武漢」,智勤控股表示,近期,香港自2020年1月起爆發COVID-19,此病毒源自中國武漢。雖然澄清了,網友、股民、券商似乎全部不買帳,網友紛紛表示,「送它下地獄」,「自己作死可以幫他一把,讓他死快點」,「揮刀自宮可還行」,「有毛病,佔這點便宜有意思嗎」。
  • 2020中國PE/VC年度項目:猿輔導最吸金、孚能科技最賺錢
    給予猿輔導強力支撐的PE/VC可謂明星陣容,無論是專業的明星PE/VC機構,如DST Global、IDG、高瓴創投等,還是CVC的投資「狂魔」騰訊投資、阿里系的雲峰基金等都紛紛入場,押注這個千億市值的在線教育公司。  截至目前,猿輔導已累計完成10輪融資,共13家PE/VC入局。而作為猿輔導的伯樂,IDG算是「慧眼識英雄」。
  • 小額投入,百倍回報?曾經的天使投資神話不再,草根逆襲已成歷史!
    在這場所有入局者都收穫頗豐的資本盛宴中,天使投資人無疑是最高光的那個:真格基金方愛之在完美日記「只有一個BP」時投入,僅僅4年即獲得超400倍回報。這樣極度戲劇性的造富故事,使得那些關於天使投資的美好夢想被重新憶起:小額投入,百倍回報,以及從0陪伴一家超級公司的封神之路。
  • 皇家國際控股集團官網中英文版上線運行
    專注於面向全球前沿高端創新型高科技企業進行投融資項目資本運營與管理,註冊股本金6000萬港元。據了解,皇家國際投資控股集團旗下已擁有:全球化商界領袖俱樂部(GBlC)、全球化高端智庫(HEIC)、全球化數字經濟研究院(GDER)等分支機構。
  • 德林控股投資的ONE Carmel項目獲批 估值超3500萬美金
    中證網訊(記者 董添)12月17日,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德林控股獲悉,日前,美國加州蒙特雷郡監察委員會召開聽證會,就ONE Carmel超豪華住宅項目開發的最終審批進行表決,最終全體委員以5票贊成,0票反對的結果全票通過。項目估值已經超過3500萬美金。
  • 光大控股王歐APEC演講:現在是中國絕無僅有的創業最佳時期
    光大控股管理決策委員會委員王歐受邀出席APEC工商領導人中國論壇之"助力產業創新:融資新渠道"金融論壇。王歐表示,現在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創業高峰時期,中國的創新經濟已從20-30年前的純應用端創新,升級到了目前技術賦能傳統產業的"技術賦能"型創新,並孕育出了一批領先世界的創新型企業。正像全球著名投資人Ray Dalio最近在一篇文章裡提到的,未來不投資中國本身是投資人面臨的重大風險。
  • 金融街控股與豐泰地產投資宣布項目戰略合作
    金融街控股與豐泰地產投資宣布項目戰略合作來源:聯商網2019-03-14 10:38近日,金融街控股(以下簡稱為「金融街」)再現「金融街中心」系產品,並攜手豐泰地產投資(以下簡稱為「豐泰」)舉行項目戰略合作發布會,雙方將於上海靜安新核心商圈打造大型地標綜合體一期。
  • 7月10日收盤日報:匯景控股已連續2日下跌
    來源: 風財訊風財訊消息 2020年7月10日,匯景控股(09968)以1.8元(人民幣,下同)收盤,相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49%。當日匯景控股(09968)開盤價為1.82元,最高價和最低價分別為1.83元和1.8元,成交量總計314.4萬手,總市值為94.36億元。根據財報數據顯示,該股2019年財報營業收入為36.06億元,淨利潤為6.2億元,每股收益為0.15元,毛利16.45億元,市盈率15.49倍。
  • 12月15日異動股點評:仁東控股上演地天板盤點四牛與四熊
    今日四牛提示:大豪科技(603025)周二上漲10.00%。公司專業從事工業計算機數控技術和電機驅動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其研製的電控系統已廣泛應用於工業縫製機械、針織機械等行業領域。公司主要從事白酒的生產與銷售,已成為中國白酒行業老白乾香型中規模最大的生產廠家。2018年3月,公司公告完成收購豐聯酒業,後者為聯想控股的控股子公司。至此,公司實現了老白乾香型、濃香型、醬香型的「一樹三香」的局面。不過,截至2019年,公司中低端產品佔比仍高達58%。此外,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降。二級市場上,該股今日盤中漲停,白酒板塊跨年行情或可期,仍建議波段參與。
  • 每日10倍PE回購 HBTC開啟平臺幣2.0時代
    相對於原來的BHT,在升級的HBC通證模型中,我們推出了兩個主要的創新點:全新的10倍PE定價回購模型,是通過將HBTC霍比特交易平臺100%的收入,使用10倍PE計算的價格,(10倍PE價格= 每幣年化收入 * 10),在二級市場上每日回購HBC,可以將平臺收益帶來的價值,有效反饋到HBC的二級市場上,
  • 聯美控股2019年報告訴你
    目前瀋陽市政府以及多所大學已遷入,瀋陽高鐵南站、瀋陽桃仙機場、地鐵與地面輕軌已陸續建成;中國(遼寧)自貿試驗區瀋陽片區也位於該區域內,用熱需求增長迅速,區域發展潛力大。按照聯美控股規劃,目前公司在北方地區供暖總規劃面積達到15232萬平方米(2019年聯美控股實現已供熱面積約6580萬平方米,聯網面積約8475萬平方米),仍有一倍以上的供熱面積增長空間。
  • 誰投資回報超3倍?分帳劇TOP30給你答案
    快手在會上喊出短劇的市場規模很可能達到百億以上,騰訊微視宣布要投入5-10億,優愛騰則紛紛表示在2020年的100多部分帳劇規模上還要加碼,甚至要升級分帳劇和網絡電影的分帳體系……與此同時,在疫情影響下,劇集市場馬太效應日益加劇,許多中腰部公司的生存空間日益被擠壓,超5000家影視公司倒閉,逼迫影視人尋找新的出路。
  • 原新三板PE品今控股現兌付逾期,關聯耳東影業跟投影視作品獲利,為...
    除了上述理財產品,多方投訴信息顯示,在購買基金產品時,品今方面自稱產品有備案,受到監管,但在今年產品到期後本息一直未能兌付。品今方面此前回復投資者稱,耳東影業上市、疫情導致影視投資未收回等因素,使得公司資金鍊緊張延期兌付。北京品今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品今控股」)是品今系基金投資公司的股東,成立於2009年。
  • 高瓴張磊,再一次打破中國VC/PE圈歷史
    援引彭博報導,耶魯大學捐贈基金首席投資官大衛·史文森曾透露,高瓴是他們最賺錢的投資項目之一,已經為耶魯帶來了24億美元的投資回報。「那些大的機構將會排起長隊,而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原因。」對價值投資的堅持,讓張磊選擇了將高瓴打造成亞洲獨有的「長青基金」(Evergreen Fund)模式,這也是他能夠說服那些超長期LP信任的關鍵。而投資名單上一連串的知名公司如騰訊、京東、美團、藍月亮、百麗、格力電器等,則是最有力的佐證。15年投資戰績:巨頭背後為什麼都是高瓴?
  • 上海靜安地王項目又有新進展:金融街控股與豐泰地產投資聯手打造並...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宋傑)金融街控股在上海火車站北廣場的地王項目終於有了最新進展。近期,金融街控股(以下簡稱為「金融街」,股票代碼:000402)再現「金融街中心」系產品,攜手豐泰地產投資(以下簡稱為「豐泰」)舉行項目戰略合作發布會,宣布雙方將於上海靜安新核心商圈打造大型地標綜合體一期。
  • 「蚊型」房企上市迷途,匯景控股交易首日出師不利
    來源:時代財經TF圖片來源:網絡歷時9個月,來自東莞的「蚊型」房企匯景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匯景控股」)終於敲響了港交所的鑼聲。1月16日,匯景控股正式在聯交所上市交易,股票代碼「09968.HK」,成為2020年第一家登陸港交所的房企。